第535章 潛龍在淵(五)

幾名執政加上一個三司使行禮如儀,趙佶也一概傳免禮,更賜下座位和飲來。

幾人就位之後,畢竟樞密院管着天下軍伍之事,哪怕李綱馬上就要出外了,這個時候也還是他的首尾,最先站出來開言:“聖人當面,有關西軍回鎮,晉陽軍出鎮河北,神策軍出鎮河東事,西府東府,已經計較得差不多了……

西軍涇源、秦鳳、熙河三軍,還剩下三四千五百餘員名未曾返鄉,騾馬一萬三千匹,連同一切隨軍軍資器械,次第集結於大名府登舟,水陸並濟,回返陝西諸路,沿途供應,已經有所預備,西軍隨軍軍資賞厚,也可自了一部分,一應事宜,因道路暢通,往來俱是大宋腹心之地,陝西諸路早有接應安排,當無什麼煩難之事。”

西軍回鎮之事,在場諸人都是心知肚明,沒什麼好擔心的,西軍思歸心切,怕的只是朝廷不肯放他們回去,朝廷久將西軍屯在外面,也是提心吊膽,現在已經沒一個童貫在頭上壓着他們。

久戍在外,說不定真有可能鬧出兵變來,現在兩下算是一拍即合,多少準備工作西軍自己都會做了,在沿途也不會留難勒索地方供應,只會飛快趕回陝西諸路,而在陝西諸路,大軍駐紮之所,堡寨邊牆一應設施,都是現成,更不需要準備什麼。

十五萬西軍出征,連同招募的幾萬敢戰士,二十萬雄兵,先期回返五萬,加上現在的三萬人,最後不足九萬人回返陝西諸路,總算是暫時了卻一個麻煩,料想元氣大傷的西軍也能讓朝廷安心幾年,再慢慢尋覓可以統領整個西軍的統帥罷。

而且那個老種,現在重病不起,差不多也算是狐死首丘了,少了老種,西軍剩下三軍恐怕就再沒以前那種凝聚力,朝廷更容易伸手進去。

總體而言,西軍上下,已經不是現在朝中人最爲擔心的所在了,西軍回鎮事如此,大家也沒提出什麼不同意見來,趙佶臉上帶着一絲輕鬆笑意,環視左右,然後點頭示意李綱繼續說下去……

雖然急急的要將兩軍打發出去,但是西軍去後,朝中之臣黨爭之餘,也不能不慮及於此,爲了較弱的晉陽軍能起到一定屏障作用,也算是花了一番心思,將晉陽軍一竿就放到燕京去,後方接濟不易,河北反而空虛,而且燕地早就打得稀爛,不象河北還有澶淵之前經營的防線可以依託,雖然這些年承平下來早就荒廢不堪,但是總比沒有要強。

而且還有些話是不太方便說出口的,朝廷財政收入,維持現在局面已經是捉衿見肘,晉陽軍出鎮,要屏障整個河北面,中樞是拿不出什麼錢來的,只有依靠河北諸路的收入就地轉撥。河北諸路因爲伐燕戰事也已經殘破,收入也是銳減,要是再負擔一路轉運到燕京的責任,河北諸路轉運使臣也只能撂挑了,只有這樣,ォ能勉勉強強維持一個局面,看將來能不能騰挪出一些資財來投入到晉陽軍新立的河北軍鎮那裡。

至於朝廷未免要少了河北諸路的部分就地指撥給晉陽軍的收入,那到時候再說,趙佶點點頭,沉吟道:“楊凌遙領領燕山路安撫使位置,當是尚可,然則燕山路守臣,也當趕緊安排好了,朕所聞之,伐燕之後,收回的這十餘軍州,守臣不過十中二三,屬官更是不全,若地方無守臣配合,單有晉陽軍鎮之也是不成的,畢竟已經是大宋之壤了,久無守臣,太傷體面。此事東府要速速安排下去,報於朕知。”

蔡京起身行禮,表示領命,卻並未多說什麼,其他幾人這個時候也有志一同,裝聾作啞,燕地給打得稀爛,又無強兵鎮之,面對的就是兇蠻的女真韃子。燕山路的官兒,幾乎就成了指射官兒,只要你願意去,指哪裡就給你哪裡的差遣,官品不夠,哪怕是權發遣也成,饒是如此,也少有人願意去燕地服官。官家這麼說,大家聽着就是,大家雖然內鬥得兇,但是在這上頭糊弄官家,都是有志一同,再說這位官家性輕易,轉過頭來,還不知道記不記得這件事情呢。

趙佶卻仍然在那裡沉吟,表現出了他這個君王憂心國事,處處都要妥善照顧到的姿態:“河北軍鎮即便神策已經經營半載有餘,可是,一但調離,這大軍往來一月,總要損壞不少,而且,兩軍互調時候,少不了有空虛的時間,所以晉陽軍重立大營,所費當是不少,河北諸路只能承擔將來日常供應,初初開立軍鎮,三司也已經拿出一筆財計來,用以支撐。諸卿,現在能騰挪出多少,以濟晉陽軍開鎮?”

這句話問得更是讓諸人無語,朝廷現在有多少家底,作爲官家,如何能不知道,每年收入,日常開銷都不夠,雖然立晉陽軍於河北,重建軍鎮,但是那些基本上只存在在名冊上的河北諸路駐泊禁軍的開支,卻一分也儉省不得。誰也不會蠢到去下手清理這個,然後騰挪出經費來轉用到晉陽軍頭上,你官家不是用了楊凌楊某人來做這個事情麼,讓楊凌去碰這個馬蜂窩就是。

不過問到頭上,總要應付一下,蔡京淡淡目視三司使高屐,高屐咳嗽一聲,起身行禮回稟:“現在經費財計事,着實爲難,現在需錢,卻來源斷絕,夏稅尚未收齊,已經預先都全部支了出去,不足之處,全靠本年新屆交鈔支撐,本年新屆交鈔,已經到了三折,還是處處拒收。朝廷財計事要想稍稍寬裕,只能等着江南等處徐徐恢復元氣,看到時候能不能鬆一口氣……”“晉陽軍這筆額外支出,實在是拿不出來了,交鈔所發,已經是至矣盡矣,今年絕不能再加增。河北諸路不比其他腹心之地,再那麼多交鈔發出去,用以支付重立大營伕役之費,將士用來強買強賣,邊地不穩,當有譁變大患……”

“近聞陛下內庫,因楊大人應奉事,得有一筆進項,臣斗膽請聖人發內庫五十萬貫,用以支付晉陽軍開拔諸般事宜,只要晉陽軍順利入鎮雄州,後來總好說!”

趙佶頓時皺眉,高屐說得明白,三司現在要錢沒有,夏稅還沒收齊就全部花完了,要是你皇帝和三司一樣窮,那沒什麼說得,楊凌最近應奉了不少,先拿五十萬貫出來應付一下,只要能支撐到晉陽軍順利入鎮雄州,將來供應,都是河北諸路的事情了,看河北諸路自己怎麼騰挪應付,三司管現在晉陽軍的糧餉已經是不容易,將來在河北有什麼舉動,就他們自己想辦法去罷。

自家家底自家清楚,趙佶也知道高屐說的是實三司的確拿不出錢來,主意就打在了稍微纔有一點進項的內諸省諸庫上頭,偏偏這等是大事,自家還推託不得,當下皺眉了半晌,才勉強道:“也罷,朕內諸省諸庫也是爲難,歷年支於國用,源源不絕,早就已經見底了……晉陽軍開鎮河北是要緊事,便怎麼也騰挪個五十萬貫出來罷……樑師成,你提點此事,將這筆財計交割給樞府,樞府再發與晉陽軍支用。”

此時此刻,趙佶心痛之餘,忍不住就要念楊凌的好,若不是楊凌在掙錢,你們這班人商議的兩軍出鎮這用來挖楊凌牆角的事情都遂行不下來,虧得楊凌毫無怨言,還是源源不斷的供應給自家內庫,這麼想來,這楊凌纔是忠心得用臣,兩軍一旦互調之後,當得加以榮寵,好好安這個臣之心。

趙佶鬆口,羣臣忙不迭的行禮:“陛下聖明,晉陽軍也定當感謝天恩,爲大宋北面屏藩!”樑師成更是躬身領命,表示將會把這件事情切實辦好,絕不讓聖人內庫的錢有半點虛耗。

趙佶花了自家錢,心裡面懶懶的,也不爲這虛馬屁歡喜,不過擺了擺手,神策晉陽二軍的安排,也不算完全的胡來,朝中諸人也只想割裂神策晉陽二軍與楊凌的聯繫,順便將其削弱一些而已。

河東重地,也的確需要軍馬坐鎮,河東路的西面如鄜州,保德軍,到了這個時候,雖然行政區劃還算是河東路的,但是軍馬早就與西軍一體,承擔的是對西夏防務。從寧化軍向東,才承擔的是對前遼雲內諸州的防務,神策軍就填補的是這段空虛,而且因爲晉陽軍兵比神策軍弱,經過朔州大戰,雖然慘勝,可是實力更弱,神策軍的防區還向河北西路的真定府延伸過去,遮護住這麼一個要地,這樣神策軍和晉陽軍聯爲一處,也算是一個完整的防線。

正常來說,剛纔趙佶問過晉陽軍開鎮的財計事宜,這個時候三司高屐就該上前,同樣回報一下神策軍的開鎮財計事如何安排,現在高屐卻動都不動,趙佶端坐上首,也沒有追問。

雖然現在能給晉陽軍的也少,但是晉陽軍楊凌遙領領安撫使之責,朝廷也要明旨河北諸路要全力配合晉陽軍的主事之人,現在也就是楊志了,地方收入相當一部分,楊志有調用的權力,誰不配合,楊志上書朝廷,也會給他一個說法的,除了一時不能給他一大筆錢物之外,朝廷對晉陽軍是給了足夠的支持的。

但是神策軍將主韓世忠,離楊志地位差得老遠,要受河東路安撫使節制的,能從地方得到的資源自然更加有限,讓朝廷中樞來填這個窟窿,是填不過來的,朝廷上下也沒有誰想去填。反而就是想用這財計上面的事情將神策軍徹底從楊凌手中奪過來,轉而成爲大宋一支普普通通的駐泊禁軍,這樣朝廷上下,就什麼忌憚之事都沒有了。

至於神策軍會被削弱到什麼程度,這麼一支精強之軍最後淪於平凡是否可惜,卻誰還去管他,只要輿圖上緣邊空虛塞住了就成,大家就已經很是勤勞國事,安排周詳得當了。

殊不知現在河東路安撫使王黼就是楊凌的人,換來神策軍,也不過是換湯不換藥,不過虛妄而已。

這是君臣上下,都心知肚明的事情,趙佶也沒去討這個無趣,省得自己開口又要掏錢,這錢財來得不易,窮久了的天子也是善財難捨的說……

延福殿中,此刻詭異的沉默了一下,半晌之後,趙佶才目視李綱,溫和笑道:“李卿,今年你身爲執政,忠勤國事,執掌西府,爲朕助力不少……依朕本心,是還想留你在西府,秉衡大宋戎事,然則四下在在須人,而如李卿這等能臣,卻實在恨少,河北路安撫使一職,除卿之外,還有誰能當?卿出外幾年,爲朕安頓好河北路事,再回朝中,到時候西府正使之位,依舊非卿莫屬了……李卿,可願爲朕分憂河北路之事?”

李綱神色儼然,鄭重行禮:“聖人垂顧,臣何敢當?爲君分憂,臣本分也,臣願就河北之事,數年之內,當是邊事不復爲聖人所憂。”

趙佶頓時一副大喜模樣,連連贊好,當下加恩:“以李綱判燕京府,領河北路安撫使,本官遷轉爲龍圖閣學士,增蔭一子爲承奉郎,不日明詔發出,以卿專河北路之任。”

李綱再度行禮,恭謝天恩,其餘衆人對望一眼,都知道這是伐燕戰事以後,朝中格局變化的先聲了。由此開始,舊有格局還不知道有多少變動,大家在其間又能撈到多少好處,或者又會失去多少權位。

侍立在趙佶旁邊的樑師成臉色最爲難看,李綱出外,打的就是他樑師成的臉,都門誰不知道,他一個隱相連同一個樞密使對付一個楊凌,最後結果是樞密使出外,而楊凌卻昂然而入樞密院。

連帶着他樑師成也聲望大衰,現在不得不和舊黨清流士大夫之輩連成一氣,纔算勉強穩住陣腳,眼看得這朝局就要變化了,自己卻再難一手遮天,人人都要承自己鼻息行事,東府已經爲蔡京復位把持,西府現在也去了李綱,難道自己就只能提點宮觀了麼?沒了這份寵信,這宮觀自己都還不知道能提點多久。(。

第42章 困局(七)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373章 居庸關陣前(下)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142章 風雲動(九)第710章 宜芳大捷(十)第325章 寸步難進第1章 跨越千年第139章 風雲動(六)第198章 風雲亂(五)第356章 河東亂象(二)第562章 殺破狼(十)弟三百五十九章河東亂象五第243章 大江東去(十二)第109章 涿州(九)第220章 雪滿弓刀(十五)第390章 暗撥乾坤(九)第478章 初入汴梁(八)第497章 潛雷生(七)第341章 初會完顏婁室第331章 槍挑鐵滑車(三)第87章 大功(六)第464章 朔州會戰(二)第577章 改天(七)第646章 擁駕(十六)第157章 馬蹄急(四)第200章 風雲亂(七)第458章 慶父不死(八)第529章 倖進(九)第270章 火燒燕京第465章 朔州會戰(三)第709章 宜芳大捷(九)第692章 合兵(二)第293章 去留何處第199章 風雲亂(六)第387章 暗撥乾坤(六)第551章 陳橋別(上)第217章 雪滿弓刀(十二)第174章 馬蹄急(二十一)第438章 莫須有(九)第173章 馬蹄急(二十)第83章 大功(二)第712章 整軍會獵(一)第443章 莫須有(十四)第32章 慘劇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320章 艱難抉擇第676章 全線動搖(五)第276章 女真南下第233章 槍挑鐵滑車(五)第632章 擁駕(二)第370章 女真方略第124章 暗潮生(十)第401章 收網(十)第620章 北上(十)第317章 兵變第146章 風雲動(十三)第158章 馬蹄急(五)第90章 大功(九)第467章 朔州會戰(五)第346章 狹路相逢(三)第223章 江山如畫(二)第662章 靖康元年第233章 大江東去(二)第147章 風雲動(十四)第585章 改天(十五)第109章 涿州(九)第394章 收網(三)第185章 恩怨了(二)第91章 大功(完)第6章 首戰第129章 暗潮生(十五)第171章 馬蹄急(十八)第155章 馬蹄急(二)第70章 甩手掌櫃第145章 風雲動(十二)第525章 倖進(五)第503章 驚龍(三)第479章 初入汴梁(九)第16章 雨中第652章 整頓京師(二)第247章 大江東去(十六)第374章 退兵第495章 潛雷生(五)第270章 火燒燕京第694章 合兵(四)第477章 初入汴梁(七)第110章 涿州(十)第366章 軍民魚水第651章 整頓京師(一)第60章 暗流(六)第164章 馬蹄急(十一)第473章 初入汴梁(三)第267章 擎天壁柱第28章 接使入城第537章 潛龍在淵(七)第193章 恩怨了(完)第527章 倖進(七)第449章 莫須有(二十)第579章 改天(九)
第42章 困局(七)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373章 居庸關陣前(下)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142章 風雲動(九)第710章 宜芳大捷(十)第325章 寸步難進第1章 跨越千年第139章 風雲動(六)第198章 風雲亂(五)第356章 河東亂象(二)第562章 殺破狼(十)弟三百五十九章河東亂象五第243章 大江東去(十二)第109章 涿州(九)第220章 雪滿弓刀(十五)第390章 暗撥乾坤(九)第478章 初入汴梁(八)第497章 潛雷生(七)第341章 初會完顏婁室第331章 槍挑鐵滑車(三)第87章 大功(六)第464章 朔州會戰(二)第577章 改天(七)第646章 擁駕(十六)第157章 馬蹄急(四)第200章 風雲亂(七)第458章 慶父不死(八)第529章 倖進(九)第270章 火燒燕京第465章 朔州會戰(三)第709章 宜芳大捷(九)第692章 合兵(二)第293章 去留何處第199章 風雲亂(六)第387章 暗撥乾坤(六)第551章 陳橋別(上)第217章 雪滿弓刀(十二)第174章 馬蹄急(二十一)第438章 莫須有(九)第173章 馬蹄急(二十)第83章 大功(二)第712章 整軍會獵(一)第443章 莫須有(十四)第32章 慘劇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320章 艱難抉擇第676章 全線動搖(五)第276章 女真南下第233章 槍挑鐵滑車(五)第632章 擁駕(二)第370章 女真方略第124章 暗潮生(十)第401章 收網(十)第620章 北上(十)第317章 兵變第146章 風雲動(十三)第158章 馬蹄急(五)第90章 大功(九)第467章 朔州會戰(五)第346章 狹路相逢(三)第223章 江山如畫(二)第662章 靖康元年第233章 大江東去(二)第147章 風雲動(十四)第585章 改天(十五)第109章 涿州(九)第394章 收網(三)第185章 恩怨了(二)第91章 大功(完)第6章 首戰第129章 暗潮生(十五)第171章 馬蹄急(十八)第155章 馬蹄急(二)第70章 甩手掌櫃第145章 風雲動(十二)第525章 倖進(五)第503章 驚龍(三)第479章 初入汴梁(九)第16章 雨中第652章 整頓京師(二)第247章 大江東去(十六)第374章 退兵第495章 潛雷生(五)第270章 火燒燕京第694章 合兵(四)第477章 初入汴梁(七)第110章 涿州(十)第366章 軍民魚水第651章 整頓京師(一)第60章 暗流(六)第164章 馬蹄急(十一)第473章 初入汴梁(三)第267章 擎天壁柱第28章 接使入城第537章 潛龍在淵(七)第193章 恩怨了(完)第527章 倖進(七)第449章 莫須有(二十)第579章 改天(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