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擁駕(十五)

歡呼吶喊之聲滿城響動,讓整個汴梁城攪擾成一團,一切彷彿又是宮變再現,只是今夜聲勢,比那夜還要大上許多!宮變之夜,亂軍號稱數萬,其實不過布衣短兵之人,最後楊凌以幾百甲士,就最終收拾了局面。

可是今夜入城而來,卻是數千的甲士,甲冑金屬碰撞之聲,馬蹄如雷轟鳴之聲,還有軍士們歡呼吶喊之聲,縱然聲響不見得比那夜大,可是這種危險肅殺之氣,卻是比那夜勝過不知道多少!

大軍由南薰門而入,向着皇城蔓延,遣出多少小隊更深入全城,或去接出朝中秉政諸公,或去控制武庫等要害,或乾脆就是在全城來去吶喊捲起聲勢,整個汴梁城,都在這樣狂亂的潮流中搖搖欲墜!

除了局中之人在心潮澎湃,或者恐懼,或者激憤,或者在飛速盤算什麼時候加入這場亂局,如何舉動才能獲得最大利益之際,對於汴梁百姓而言,念頭就單純得多,原來大宋,雖然也折騰,不過就是新黨舊黨來來去去,在朝中人頭打成狗腦子,打仗就是遠在陝西甚而河湟一線,和汴梁百姓也隔得遙遠。

可是如今卻真正不同,自從道君皇帝接位,物價騰貴,鈔法大壞,本來還盡出內囊打點這豐亨豫大的昇平氣象,最後在這幾年內,一切粉飾,都被扯了下來,赤裸裸的展現出這個帝國千瘡百孔之態。

亂事起於江南,接着又是一場大戰在燕雲開打,結果倒臺了多少高官貴戚,河北殘破,這是近在咫尺的消息,汴梁中人也知道河北如今是何等樣的蕭條景象,大宋等於是陝西打了幾十年仗,江南與河北也在幾年內打得元氣大傷。

大宋根基,其實就在河北河東京畿陝西與江南財賦之地,至於荊湖劍南廣南等路,對大宋來說都是邊邊角角,甚而是指射之地,不算什麼太重要的,結果幾年之內,除了京畿與河東,其他地方全亂成一鍋粥,然後又是河東女真入寇,大宋平安所在,又去了一個河東,最後就是兩次變亂,道君皇帝廢新君三大王走馬燈也似的鬥成一團,京畿之地也再不是平安地方。

兩月之間,這個天下最要緊的都城卻兩次陷入內亂,趙家君上毫無掌控的能力,不管這背後是不是有那晉王和朝中諸公角力的身影,也不論晉王和朝中諸公哪一方最後勝出,可是這趙家的表現,也着實太不成器了罷?

這莫不是真的要變天,再換一人接過這趙家已然衰竭的氣運?不管是誰最後挺身而出,還是早點結束這個大宋處處生煙起火的局面罷……

在亂軍在門外街巷馳奔往來,大聲呼喝之際,門內的汴梁百姓,無不在默默禱唸,原來那些說着朝局內情興高采烈的模樣,再也不見了蹤影,百姓們心思可以單純些,只是祈禱平安而已,可是對身在局中諸公,對着這場突然引發的亂事,卻是心情更爲複雜,到底是真的西軍來援,楊賊敗退,還是楊賊又行宮變之際,引大家入局,萬一錯過,那就是西軍武夫得了大彩頭,將來說不定又是楊賊一般的禍患。

若是加入,又上了楊賊的當,這卻該當如何?朝中諸公都不住遣人,去打探消息,去聯絡真正主事的老公相蔡京,可遣出的人,給捲入這狂亂的潮流中,都不知道去了哪裡,什麼樣的消息都沒回來,惶惶不安的等到最後,卻是一羣甲士殺氣騰騰的到來,拼命砸門,口口聲聲大喊,“西軍來援,楊賊敗退禁中,某等已擁新君,前來迎奉某公,共襄大舉!”

蔡京在內院書房前的天井之中,頭戴風帽,手扶鴆杖,面沉如水,看着頭頂已然泛紅的汴梁天空,甲士狂奔呼喊的聲音,就在汴梁夜空中捲動,漫入牆來,撞在院中每個人心間,逼得人直喘不過氣來。

圍在蔡京身邊,就是他的兒子女婿,個個面色蒼白,有幾個更是微微發抖,不住的在吞嚥唾沫,家人之外,就是府中下人,多是壯健男子,人人扎束得齊整,這些時日,蔡京決定和楊凌決裂,也不管每個朝代的森嚴禁令了,甲冑弩機都蒐集了點,反正和楊凌這一局贏了,蔡京相權只怕都要凌駕在君權之上,還怕這私藏軍國重器的罪名?

若然輸了,不知道多少罪名會落在頭上,也不差似這一條,這些下人們披着甲冑,持着強弓硬弩短刀長矛,縱然一副武裝到牙齒的模樣,可也沒有半點軍士的森然煞氣,比之編練兩個月的亂軍都遠遠不如,更不必說楊凌麾下那些真正的虎賁之士了,甲冑披得歪七扭八,這邊鼓出來一塊那邊癟下去一些,短刀長矛還好,拿着就是,神臂弓之類的弩機拿在手中,顛倒就是不知道該如何擺弄。

下人們之外,又是蔡京這些時日收攏的市井大俠之流,他們久經鬥毆拼殺,雖然軍陣之間,不過是送死罷了,可是至少看起來還有膽氣一些,不少人也披上了甲冑,拿着了精利的軍中兵刃,一副雄壯模樣,更有人這個時候還有閒心,賊眼滴溜溜的打量着內院中那些躲在廊下,瑟瑟發抖的侍女們。

如此絕色,向來是老公相的禁臠,卻沒想到,俺們居然也有眼福得見,要是今夜能立下大功,老公相賞個把下嫁,直娘賊的一兩月內,就在牀上不下來了,蔡家府邸,這個時候也沒了原來森嚴的相府規矩,一衆男子全都聚集於內院,眼巴巴的看着蔡京,等着這位諸人心中的定海神針拿出個章程來,腳步聲突然疾疾響動,就見蔡鞗滿頭大汗的奔來,直至蔡京身邊,低聲道:“爹爹,馬廄健馬已經盡然將出,也套好了車子,選的都是上好車伕,俱都重重賞過了,還有什麼吩咐不成?”

蔡京看了自家這個同樣丰神俊朗的兒子一眼,這兒第五子,儀度文采不在昔年長子之下,卻比蔡攸可靠踏實得多,若是太平時節,好好栽培一下,將來支撐蔡家門戶,必然是他,可是現今,哪裡又是什麼太平時節了?

蔡京低聲道:“你留守此間,細軟之類,一應不用管了,只要是府中親信之人,盡皆裝車,等爲父去後,就從西門而出,去西京!”

蔡鞗悚然一驚,眼看就要淚下:“爹爹卻是要去何處?既然爹爹認定此局是假,如何還要犯險?西門尚且開啓。有如許多人扈衛,怎生也都能出城往西京去了,兒豈能自顧自奔命而去?”

蔡京搖搖頭,苦笑道:“朝中諸公,以老夫爲首,豈能不入局?就算閉門自守,這亂軍勾連之事,老夫以降朝中諸公,都脫不了干係,更不用說還有多少士大夫輩,並不知道此是楊凌設局,恐怕都被接到亂軍處了!若是加入亂軍,豁出去攻打皇城。南來子如此設局,豈能沒有應對之策?且皇城閉門而守,晉王直黑雲都御前班直羣集一處,要多長時間纔打得下來?只怕不要多久,楊凌大軍,在阻絕西軍和永寧軍回師之後,就已然殺回了汴梁!”

蔡鞗急得直想跳腳,原來儒雅貴公子之態,哪裡得見,“既然如此,爹爹爲何不走,還要去甚麼所在?”

蔡京白眉一掀:“此刻卻還有點輾轉的餘地!既然楊凌將太上皇留置在外,以爲亂軍擁立,則就是一個破綻,趁着他大軍還未曾真個殺入汴梁,老夫就去亂軍當中,擁新君去西京!背靠關西可便進退,再詔河北江南等處郡縣之守,合天下士大夫輩之力量,未嘗沒有和此子一決的機會!若是隻這般倉皇而去西京,不啻喪家之犬而已,楊賊擁趙家臺上在手,更有兩度定亂之功,名分大義,盡在手中,到時候遣兩使者,一紙詔書,老夫就要束手就縛矣!擁新君走西京,另立朝廷,就是此刻破局的唯一手段!楊賊但能掀席而起,老夫也看明白了,此時此刻,爲何不能也掀了這席?”

蔡鞗目瞪口呆,卻沒想到,自家老父,如此高齡,居然還有此見識魄力!居然要擁新君奔走西京,收攏各處強鎮,與楊凌不惜打一場席捲大宋的內戰!可是現今外面亂軍羣情如焚,正要擁新君而直入皇城,老父親身而出,卻要帶新君奔走西京,如何就能制壓得住那些亂軍?這要幹冒多大的風險?

蔡鞗一撩衣襟就想跪下來苦勸,蔡京卻狠狠瞪住他,往日看似平和的昏花老眼,此刻卻目光如電!

“且去行事,此刻做小兒女狀,濟得何事?”說罷蔡京就一揚鴆杖,大步向外行去,並大聲道:“備老夫朝服,且備車馬,擁老夫去皇城處!如此定難扶危之舉,且隨老夫去博一場大富貴!但爲下人,便可脫籍,老夫保你們一個選官,就是京朝官,也等閒事耳!出爲富庶郡縣肥美差遣!但爲壯士,老夫保你們入軍中,將來爲指揮使,爲虞侯使,出力猶重者,爲橫班貴臣!除此之外,今夜過後,每人再賞五千貫!”

如此厚賞,從蔡京口中說出,倒有多少人紅了眼睛,多少下人一涌而上,忙碌的去準備朝服,去備車馬,去蔡京面前站班扈衛,而那些市井大俠,更是個個羣情激奮,圍在外圈,擁着蔡京就直出外院。

“隨公相去博一場天大的富貴!”蔡京昂首走在前面,內心除了決然之外,更多還是無奈,朝局再不如以前了,朝爭下臺,無非就是退居悠遊一陣,總有時機再翻身上去,士大夫之間內爭,大抵如是,武臣輩與百姓,直如螻蟻,不在士大夫輩眼中,士大夫階層之內,雖然黨爭愈來愈烈,倒是還有屬於同階層內的溫情脈脈,哪怕幾十年的黨爭讓朝局大壞,哪怕依附着趙佶皇權,將天下折騰得奄奄一息,哪怕士大夫輩爲始終壓制武臣,將大宋血性閹割得十去六七。

可只要這個文臣士大夫輩,還超脫於這個大宋其他所有階層之上就行!可是隨着楊凌崛起,趙家君權,已然搖搖欲墜,士大夫輩宰執天下的權柄,今夜之後,也要搖動,文臣士大夫,只怕再也不是這個大宋高高在上的特殊階層!人可以背叛自己階層的利益,但是階層卻不會背叛自己。

州橋之側,張七帶領麾下人馬疾疾而行,每人都舉着火把,將周遭黑暗街道照亮,兩旁街巷中汴梁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家中支愣起耳朵聽着外間發生的一切,只求這亂事不要落在小民百姓頭上。

張七本來應該是去開封府衙的,不過開封府衙在汴梁西南角,離得不遠,那些關西軍將傳下號令,已然有好幾隊人馬飛也似的涌向那裡,汴梁土著爲軍,就是比尋常外鎮軍馬中的軍漢有見識多了。

知道在這個大宋,武臣輩想升遷上去,在朝中沒有靠山不成,且現在亂軍當中,一切都由關西軍將掌握着,就連新君也牢牢在他們掌中,這莫不是出力吃苦賣命的是汴梁軍,最後獨得大功的是關西村漢不成?

這個時候去搬請朝中諸公,正是可藉着這些大頭巾壓服關西軍將,如此大功,也可以重重的分潤一筆,且今日迎出那位重臣,豈不就是從此爲這重臣託爲腹心,將來大家,在仕途上走得更順遂一些。

亂軍從南薰門而入,距離開封府衙不遠,頓時就有好幾隊去爭搶,張七心思一轉,頓時就命令麾下撒開馬蹄,不管不顧,直奔州橋方向而去,從胡縣尉口中,張七已然得知蔡相正在州橋府邸中,迎奉何等樣的朝臣,又哪裡有比得過老公相的,主意拿定,張七就發瘋也似的催促麾下軍漢趕路,一路疾行,這幾十騎馬術又不甚精熟,路上跌翻了好幾個,張七直是不管,這些傢伙,只是命裡沒有祿星相照,理他孃的作甚?(。)

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623章 北上(三)第328章 躊躇第260章 台州王德第646章 擁駕(十六)第357章 河東亂象(三)第55章 暗流(一)第503章 驚龍(三)第736章 家國天下事第640章 擁駕(十)第25章 長夜無眠第722章 整軍會獵(十一)第313章 擂鼓聚將第152章 風雲動(十九)第736章 家國天下事第512章 行路難(二)第707章 宜芳大捷(七)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716章 整軍會獵(五)第416章 風雷齊動(五)第569章 殺破狼(十七)第566章 殺破狼(十四)第422章 明爭暗鬥(一)第331章 槍挑鐵滑車(三)第96章 招攬(五)第618章 北上(八)第687章 肅清第613章 北上(三)第351章 飛狐口第382章 暗撥乾坤(一)第588章 改天(十八)第326章 行路難(上)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397章 收網(六)第711章 宜芳大捷(完)第42章 困局(七)第484章 鋒芒暗蘊(四)第74章 着落第243章 大江東去(十二)第474章 初入汴梁(四)第210章 雪滿弓刀(五)第456章 慶父不死(六)第38章 困局(三)第541章 整練禁軍(一)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23章 透露第562章 殺破狼(十)第360章 河東亂象(完)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469章 朔州會戰(七)第536章 潛龍在淵(六)第129章 暗潮生(十五)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446章 莫須有(十七)第90章 大功(九)第150章 風雲動(十七)第502章 驚龍(二)第601章 大風起兮(一)第534章 潛龍在淵(四)第554章 殺破狼(二)第388章 暗撥乾坤(七)第477章 初入汴梁(七)第537章 潛龍在淵(七)第679章 東西兩面第429章 明爭暗鬥(完)第98章 招攬(七)第547章 整練禁軍(七)第572章 改天(二)第426章 明爭暗鬥(五)第150章 風雲動(十七)第135章 風雲動(二)第511章 行路難(一)第561章 殺破狼(九)第554章 殺破狼(二)第120章 暗潮生(六)第398章 收網(七)第55章 暗流(一)第726章 家國天下事(二)第58章 暗流(四)第204章 風雲亂(十一)第144章 風雲動(十一)第139章 風雲動(六)第474章 初入汴梁(四)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131章 暗潮生(十七)第388章 暗撥乾坤(七)第47章 以戰養戰第83章 大功(二)第440章 莫須有(十一)第260章 台州王德第323章 爭論第34章 血洗(中)第245章 大江東去(十四)第736章 家國天下事第236章 槍挑鐵滑車(八)第153章 風雲動(完)第565章 殺破狼(十三)第233章 大江東去(二)第200章 風雲亂(七)第358章 河東亂象(四)
第655章 整頓京師(五)第623章 北上(三)第328章 躊躇第260章 台州王德第646章 擁駕(十六)第357章 河東亂象(三)第55章 暗流(一)第503章 驚龍(三)第736章 家國天下事第640章 擁駕(十)第25章 長夜無眠第722章 整軍會獵(十一)第313章 擂鼓聚將第152章 風雲動(十九)第736章 家國天下事第512章 行路難(二)第707章 宜芳大捷(七)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716章 整軍會獵(五)第416章 風雷齊動(五)第569章 殺破狼(十七)第566章 殺破狼(十四)第422章 明爭暗鬥(一)第331章 槍挑鐵滑車(三)第96章 招攬(五)第618章 北上(八)第687章 肅清第613章 北上(三)第351章 飛狐口第382章 暗撥乾坤(一)第588章 改天(十八)第326章 行路難(上)第216章 雪滿弓刀(十一)第397章 收網(六)第711章 宜芳大捷(完)第42章 困局(七)第484章 鋒芒暗蘊(四)第74章 着落第243章 大江東去(十二)第474章 初入汴梁(四)第210章 雪滿弓刀(五)第456章 慶父不死(六)第38章 困局(三)第541章 整練禁軍(一)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23章 透露第562章 殺破狼(十)第360章 河東亂象(完)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469章 朔州會戰(七)第536章 潛龍在淵(六)第129章 暗潮生(十五)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446章 莫須有(十七)第90章 大功(九)第150章 風雲動(十七)第502章 驚龍(二)第601章 大風起兮(一)第534章 潛龍在淵(四)第554章 殺破狼(二)第388章 暗撥乾坤(七)第477章 初入汴梁(七)第537章 潛龍在淵(七)第679章 東西兩面第429章 明爭暗鬥(完)第98章 招攬(七)第547章 整練禁軍(七)第572章 改天(二)第426章 明爭暗鬥(五)第150章 風雲動(十七)第135章 風雲動(二)第511章 行路難(一)第561章 殺破狼(九)第554章 殺破狼(二)第120章 暗潮生(六)第398章 收網(七)第55章 暗流(一)第726章 家國天下事(二)第58章 暗流(四)第204章 風雲亂(十一)第144章 風雲動(十一)第139章 風雲動(六)第474章 初入汴梁(四)第513章 行路難(三)第131章 暗潮生(十七)第388章 暗撥乾坤(七)第47章 以戰養戰第83章 大功(二)第440章 莫須有(十一)第260章 台州王德第323章 爭論第34章 血洗(中)第245章 大江東去(十四)第736章 家國天下事第236章 槍挑鐵滑車(八)第153章 風雲動(完)第565章 殺破狼(十三)第233章 大江東去(二)第200章 風雲亂(七)第358章 河東亂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