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被坑了

愛尚.

京畿一帶多得是小村小鎮,就在都城以北十里開外,就有一個無名的小村莊,村子裡總共十幾戶人家,都是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誰能想到,因爲無故失蹤而在京中引起一場軒然大波的薛睿,此時就被困在這個小村子裡。

半個月前,他在鳳華府辦案,臨時下榻在驛館,就在餘舒派人去給他通風報信那天夜裡,有一個人悄無聲息地闖入他的宿處,只用一句話,就讓他主動地跟着對方離開了。

那人說:想知道你的養父是誰害死的就跟我走。

不是他不夠謹慎,這世上知道他並非是薛皁親生兒子的人寥寥無幾,哪怕明知是計,他也做不到無動於衷。

再者對方身手了得,就算他拒絕跟他走,他必然另有手段帶他離開。

況且,餘舒派有人來,一旦他無故消失,她會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憑着他們之間的默契,知道他失蹤的細節,一則室內既沒有打鬥痕跡,二則沒有驚動旁人,一定能猜到他沒有性命之虞。

薛睿自認爲考慮周全,唯獨失算了他在餘舒心中的分量,他失蹤三五日倒還好,一連半個月杳無音信,叫她如何保持冷靜不會感情用事呢?

這是一個用土牆圍做的農家小院兒,院兒裡三間屋,西屋是竈房,堂屋睡人,東頭是間子茅屋,挨着牲口棚,養了一頭驢子,拴着一匹馬。

那人誘使薛睿離開鳳華府之後。便將他帶到這小村莊,吃住都在這小院子裡,那人並不限制他來回走動,只有當他出門辦事的時候,纔會客客氣氣地“請”薛睿進屋待着。

這天,那人早上又牽了騾子出門,眼下薛睿就被關在中間的堂屋裡,門從外頭鎖上了,這屋裡牆上挖有兩道土窗,寬約半臂。能夠透氣採光。人卻是鑽不出去的。

薛睿在土窗下頭擺了一張條凳,無所事事,就看着外頭院子裡的一片天地,思索。

幾日前。他嘗試破門。而在他劈開那扇房門表皮粘合的木料。現裡面裹得竟是石頭之後,就放棄了逃脫的打算。

十多天過去,他很清楚自己的處境。並將囚禁他的人的目的猜出了七八,確切來說,對方不是要囚禁他,而是爲了阻止他回京。

如果他不知道京城裡生了什麼事,勢必會被矇在鼓裡,巧的是餘舒派來送信的人搶在了前頭。

這就不難推斷了。

門外傳來一陣驢子的哼哼聲,那人回來了,驢子馱着一條鼓囊囊的背囊,不知採買的什麼東西。

“薛大人,我回來了。”金柯從驢子上卸下背囊,快步走到屋前,一面騰出手來開鎖,一面與坐在窗邊的薛睿打招呼,對待他不像是囚禁犯人,倒像是請回家的客人。

推開厚實的屋門,頓時敞亮起來,薛睿看着金柯走進來放下一半東西,又匆匆拎着另一半到隔壁去燒火,完全不擔心他會趁機逃跑。

薛睿起身跟了過去。

金柯正在剁羊骨,挽高了袖子一刀一刀劈得帶勁,方正的臉上掛着一絲不苟的表情,擡頭看了眼杵在竈房門邊抱臂相望,便對他呵呵一笑,帶着微不可覺的討好,解釋說:

“路上遇着些麻煩,回來遲了,我看桌上放的烙餅你沒動,是嫌幹不好嚼吧。沒事,今兒晚上咱們開葷,我給你燉個羊肉湯,保管鮮香。對了,我從鎮上買了乾淨的衣物,你去試試看合不合身。”

薛睿沒有迴應,默着臉,轉身回了房。

金柯拿手腕蹭了蹭鼻尖上濺的血水,自言自語道:“這都第五天了,不搭理我也不問我,怎麼叫我心裡瘮地慌呢?”

傍晚,羊湯熬好,端上飯桌,金柯瞅着薛睿從外頭走進來,先盛了一大碗給他,見他換上了那一套青灰色的布衣,披散着半是溼潤的頭,眉目淡然地坐在他對面,左手執筷,慢慢在湯碗裡攪了半圈,那姿態不經意間就與金柯心目中最爲崇敬之人影合了一半。

讓他一時間忘記了眼前噴香的羊肉,只顧盯着他看,直到薛睿擡頭,給了他凌厲的一眼。

金柯面有尷尬,沒話找話:“這窮鄉僻壤的你住不慣吧。”

“住不慣,他讓你幾時放我走?”

沒想到薛睿破天荒地開了尊口,金柯沒來得及受寵若驚,就聽出了不妥,薛睿突然難,讓他反應半了一拍。

薛睿卻不等他回答,放下筷子,幽黑的眸子直刺他雙目,仿若洞悉了一切:“你不用再和我打馬虎眼,我已知是誰指使你把我誘騙到此地,你回去轉告他——不管他爲了什麼目的,儘快放我回京,如不然,我與他老死不相見。”

金柯一怔,驚疑不定地看着他,辨不清他是不是在詐自己。要知道半個月前他將薛睿從鳳華府帶走至今日,就沒有泄露過半句底細,他又是從何處看出的端倪?

薛睿見他不信,嘴角冷勾,只說了一句話:“公主墓,歸來居。”

對他身世一清二楚的只有那麼幾個,此人在薛家遭難之前讓他遠離京城,分明是早有所料,本來他曾懷疑是有人要針對薛家,然而金柯對他謙讓周道的態度卻讓他有了別的猜測。

今年八月,他與餘舒景塵三人前往公主墓祭拜,在安縣郊野的一處隱居之地,遭逢了那位隱姓埋名的雁野先生。

事後證明,雁野先生正是二十年前假死脫身的雲華易子,就在回京之後,薛睿無意中從餘舒口中得悉真相——

原來雲華易子失散多年的另一個兒子,就是自己。

雲華當初與餘舒私下約定,讓她幫忙尋找長子下落。留給她一個線索,讓她去查寶太年間在任的一位蘇州令,其實那就是薛睿的養父,薛皁。

由此見得,雲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囑託餘舒,並非真要她爲他尋人,而是一早就認定了薛睿,無法直接相認,就借餘舒的口。告訴薛睿。讓他自己選擇,是不是要認父。

如果他沒有料錯,昔日趙小竹口中那個武功高強的義兄就是金柯,而指派金柯將他帶到這個小山村藏起來的。無疑是雲華。

薛睿乍然說破。金柯竟無言以對。

兩人食不知味地吃了一頓飯。當夜,薛睿和衣躺在簡陋的木牀上,半睡半醒之際。聽到門上鎖鏈細碎的摩擦聲,不必睜眼,也知道是金柯悄悄離去。

......

金柯快馬行夜路,黎明前來到一座人口不過百戶的小鎮,停在北街一戶人家的後門。

聽到敲門聲,趙小竹打着哈欠出來應門,撐着一雙惺忪的睡眼,口中抱怨:“一大早的,天還沒亮呢,大兄,你不睡覺別人還要睡呢。”

金柯卻沒工夫聽他廢話,大巴掌按着他腦袋將他撥開了,一面往裡進,一面低聲問道:“義父昨晚幾時睡下的?”

“不到三更就歇着啦。”

金柯聞言,便不作猶豫地上前輕叩房門:“義父,有急事。”

不等他說第二遍,屋裡就亮起了燈火,然後是“叮啷”一聲短促的鈴響。金柯扭頭衝跟在後頭的趙小竹使了個眼色,讓他外面等着,一個人推門進去。

雲華披着一條罩衫坐在牀邊,彎腰去夠小木几上的茶壺,一縷摻白的絲從肩頭垂下,朦朧的燭光影出他這一剎的衰老。

金柯眼澀,大步上前,從他手中接過茶壺,半蹲在他牀前奉茶。

生於北地,父是進犯陽城的蒙古軍官,母親是一名可憐的歌姬,他身上流着一半蠻人的血統,自小在屈辱中掙扎,揹負着奴隸的烙印,親眼目睹生母死於一羣兵痞的踐踏,卻要苟延殘喘地乞憐求生。

他厭惡世人,更憎惡自身,恨不能死,卻僥倖而活。

若不是遇到了義父,予以他一次選擇脫離苦海的機會,他恐怕會一直卑劣地活着,生不如死。

肩頭落下一隻手掌,金柯從短暫的回憶中拉扯回現實,擡頭看見義父詢問的目光,他按捺心緒,直起身道:“弟弟察覺了,他猜到我的來路,讓我帶話給您。”

雲華微微動容,張了張嘴,輕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說下去。

“弟弟說,他要回京,讓你放他離開。”薛睿的原話可沒有這麼溫和,金柯肯定不會有一句學一句,拿來戳他義父的心窩。

雲華目光閃動,豎起三根手指,又打了一個手勢。

“您要我三天過後,送他回京?”金柯看懂了,卻不明白雲華爲何這樣決定。

“您已算出薛家大禍臨頭,他此時冒險回京,九死一生,爲何不讓孩兒和他說個清楚?我看弟弟也是個明白事理的人,如果讓他知道義父這樣做都是爲了他好,一定不會錯怪您的。”

雲華搖搖頭,手語道——‘薛家於他有養育之恩,他不會輕易割捨,終須做個了斷。’

金柯緊抿雙脣,看起來並不贊同雲華的決定,他與薛睿雖然是異姓兄弟,相處不過短短半個月,但他跟隨雲華十數載,時時感受到他對這個兒子的拳拳父愛與愧疚,自覺取代薛睿享受了雲華多年的關愛,早就暗下誓言,有朝一日尋回了弟弟,要加倍地回報,眼下讓他送薛睿去自投羅網,他如何甘願。

“您不準備和弟弟相見嗎?”

雲華輕嘆,殺妻之仇、奪子之恨,一日不報,他一日無顏面對骨肉至親。

金柯端詳着他的臉色,突然間跪了下來,懇請道:“求義父讓我留在弟弟身邊,護他周全。”

雲華知他一腔熱忱,猶豫了片刻,左手落在他肩膀上,算是默許了。

接下來,又交待了他幾件事,便讓他出去和趙小竹道別。

***

就在京城因爲薛家異變暗潮涌動之時,朝廷又有了一次大舉動。

兆慶一十四年十月下旬。兆慶帝決定派兵征討東瀛島國,擬旨六道調兵遣將,第一道聖旨就是任命駐守東北的東菁王姜懷贏爲東征大元帥。

原本不贊同東菁王領兵的一干朝臣,因爲薛凌南被停職禁足,人人自危,在後來的議論中,保持了沉默。

傳旨當天,衛國夫人就聽到了消息,對政治極具敏覺的她嗅到了陰謀的味道,當即就讓人去找在外遊蕩的女兒。

“母親。這麼急着找我回來幹嘛?”姜嬅不情願地被人“帶”回來。

衛國夫人問她:“你整日不回家。在外頭忙什麼呢?”

“您沒聽說薛家出大事了嗎,薛大郎都失蹤好些天了,我到處找他。”姜嬅憂心忡忡地說。

衛國夫人當然早就有所耳聞,畢竟她的兒子與薛睿是金蘭兄弟。她不可能全無關心。但是身在帝都。她的一舉一動都受限於人,不能親自過問,卻也沒有阻止姜嬅四處找人。

然而。今日過後,就要另當別論了。

“從這一刻起,沒有我的同意,你不許私自出門。”衛國夫人詞嚴厲色地告誡。

“母親!”姜嬅瞪圓了眼睛,不依。“薛大郎對我兄妹二人有救命之恩,您從小教導女兒要知恩圖報,眼下他家遭難,我們袖手旁觀,豈不是做了那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嗎!”

她口不擇言地頂嘴,衛國夫人氣地一笑,一巴掌拍在她腦門上,低聲怒斥:“你只道他身陷囹圄,可曉得我們一家子也要大難臨頭。”

姜嬅懵了,頓時啞火,訥訥問道:“母親何出此言?難不成皇帝又要刁難我們姜家了?”

衛國夫人沉着臉,這孩子倒是不傻,一下就說到了點子上。事關重大,她沒有藏着掖着,只怕此時不說個清楚,這傻閨女再揹着她闖禍。

她於是就將兆慶帝今早任命姜懷贏做東征大元帥,攻打倭國一事告訴了姜嬅。

姜嬅打小就跟着她哥哥出入兵營,熟讀兵略,更是打過仗、見過血,手底下沾過的人命都有百十條,乃是寧冬城響噹噹的一號女將,聽聞戰事,第一反應就是深深皺起眉頭。

這場仗,不好打。

眼下正是十月,一日冷過一日,要攻打倭國就得渡海,王兄接到聖旨,最多整兵一個月,就要出征,那時天寒地凍,若遇上惡劣的天氣,等不到與敵軍交會,就得凍死一批人手,介時士氣受挫,贏面難說。

王兄手底下是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海軍,此次若是全部派上,或許有把握打一場勝仗,但那樣一來,損失就太大了;若是保存兵力,萬一吃了敗仗,可想而知皇帝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整治姜家。

“狗皇帝!”姜嬅憤然罵道:“若不是我姜家數十年如一日鎮守那極北苦寒之地,這大安的半壁江山早就被韃子掠去,他哪裡能夠舒舒服服地坐享太平,如今天下大定,他以己度人唯恐王兄生出異心,就要卸磨殺驢,簡直是昏庸無道!”

衛國夫人眼神流暗動,卻未喝斥她的忤逆之言,只是嘆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們姜家,是在北地待了太久了,多少人忌憚嫉恨你父兄,早年間你父王在世時,這裡尚有一絲人情,今日的安陵城早就沒有姜家的一席之地,我們的根已紮在了寧冬城。”

所以要想將他們連根拔起,皇帝怎能不費一番苦功。

“不行,我得寫信告訴王兄,不能讓他此時出兵,得找個藉口拖延到明年開春,漂漂亮亮地打一場勝仗,不能讓那昏君如願。”姜嬅咬牙切齒。

衛國夫人看她如此衝動,暗暗搖頭,心說到底這個女兒被他們慣壞了,聰明是聰明,可惜生性魯莽,往往壞事,將來還是要找個心細如的女婿好好看着她才行。

這一時刻,衛國夫人想起她原先看中的人選,既是無奈又是惋惜。

“哪能像你說的那般兒戲,延誤軍機是重罪,你王兄接到聖旨只能出兵,你以爲皇帝爲何要接我母女進京,不就是爲了制約你王兄嗎,什麼選妃指婚都是幌子,果真寧冬城抗旨不尊。當其衝便是我們母女。”

說到此處,她滿面寒霜:“我不怕你王兄吃敗仗,我怕只怕,皇帝另有手段,讓你王兄有去無回。”

聞言,姜嬅心涼了半截,捉住母親的手,急聲道:“那我們不如悄悄逃走。”

“遲了。”衛國夫人眼中盡是譏嘲:“不出我所料,王府外面已經滿是眼線,重重監視。一隻蒼蠅飛出去他們都有數。”

姜嬅“嗖”地站起身。氣急敗壞地在屋子裡走來走去,一腳踹翻了一隻半人高的花瓶,轉過頭,兩眼冒火地低喊道:

“怕什麼。不行我就帶母親殺出京城。我就不信。青天白日之下,狗皇帝會敢迫害忠良!”

衛國夫人盯着滿地碎瓷,露水浸着殘花。有些出神,似乎依稀預見了不遠的將來,東菁王姜氏一支的破敗。

姜家無罪,東菁王絕無不臣之心,可是皇帝不信,並不放過他們,怪只怪,君是君,臣是臣。

***

傍晚的時候,餘舒也聽說了兆慶帝要派東菁王領兵出征的聖旨,對此她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

眼下讓她苦惱的另有其事——薛睿極有可能是雲華的兒子。

要不是馮兆苗提起了薛父曾任揚州令的舊事,她這會兒還滿打滿算地要幫雲華找兒子呢。

這事兒十有**沒跑了,以薛睿的爲人,不會無緣無故地蒙她,除非是情非得已,才選擇隱瞞。

想明白後,餘舒並不怪薛睿瞞着她,而是愈覺得雲華夠渣。說是讓她幫忙找兒子,其實人家早就找着正主了,不過是拿她當個傳聲筒,抖漏給薛睿罷了。

偏她被矇在鼓裡,還傻乎乎地指望着薛睿幫她找人呢。

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似乎又是個好事,雲華神機妙算,爲人深不可測,說不定早就算到了薛家有難,餘舒大膽猜疑,薛睿在鳳華府失蹤,沒準就是讓雲華給帶走了。

果真如此,她一顆懸着的心就能放下了。

可萬一她想岔了呢?

餘舒踟躕了一日,最後決定還是往城南走上一趟,到底要仔細確認了她才能踏實。

......

餘舒的馬車在城南兜了個圈子,一路上看見什麼買什麼,讓跟蹤她的皇宮密探以爲她只是單純出來採買。

到了中午的時候,突然下起一陣細雨,馬車停在一處名叫葫蘆巷子的地方,餘舒撐着傘下了車,6鴻和徐青緊跟在後頭。

“東數第十一戶,東數第十一戶,”餘舒默唸着,一戶一戶數了過去,一直走到巷尾,前頭橫着的是另一條街。

她杵在路口,回頭望向第十戶人家,乾瞪眼了一小會兒,纔不得不承認——她讓人給坑了。

這葫蘆巷子裡一共就十戶人家,哪裡來的第十一戶呢,她不可能記錯,那就只能是雲華忽悠了她。

他壓根就沒打算和她碰頭。

大冷天的,餘舒卻覺得一股火氣直往頭頂上冒,你說這人怎麼就能這麼奸詐?把她忽悠地團團轉,白給他跑腿幫忙,到最後她連找人算賬都沒個去處。

“大人,雨下大了,上車走吧。”6鴻只當餘舒是出來透氣的,見雨勢漸大,風一吹直往臉上撲,連忙勸說。

“回去了。”餘舒滿腹委屈,無人可訴,只能忍氣吞聲地離開了。

讓人蒙了還要自我安慰,雲華這樣成精的人物,總不會眼睜睜看着薛睿遭難,他一定有先手。

***

薛家生一連串變故,喜聞樂見者大有人在,不說別個,戶部侍郎尹周嶸府上就是一例。

不久之前,侍郎府上的三少爺尹元波受到寧王教唆,在戲館子裡大肆詆譭餘舒的名譽,被薛睿逮了個正着,抓回大理寺,當夜提刑,打了個半死丟進牢房裡。

他父尹周嶸不敢回尹相府搬救兵,幾次到大理寺求情都吃了掛落,好不容易打點了上下,帶着郎中進到牢裡探視兒子,卻也得到了一個噩耗——尹元波傷到下半身,日後復元,恐會落下暗疾。

這個暗疾,說明白就是指的尹元波不能人道。

這無異於是一記晴天霹靂,尹周嶸兩眼蒙,尹鄧氏回到家就暈了過去。別看尹周嶸整日責罵尹元波,府上衆多子女,夫妻兩個最疼的卻是這個小兒子。

兩口子恨的不行,這樑子結大了,之前忍辱是不得已,眼見薛家落難,薛睿又失蹤,那罪魁禍餘蓮房沒了倚仗,哪裡還按捺的住。

此仇不報,愧爲人父母。(未完待續。。)

ps:(昨天剛剛出院,九月了,恢復更新。)

看完記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園第四百五十七章 任憑他做主第四十五章 多謝大俠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要後悔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要告訴她第三百一十九章 坦白第二百一十章 露餡第一百一十四章 賀郎中問情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園第三百九十二章 宴無好宴 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上任第一百九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六百三十章 無題第六百九十六章 上門拿人第十一章好人有好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兩個名額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妹子第一百零四章 “判禍”之能第一百二十一章 把人放下!第五百零六章 宴前小談第七百四十六章 祭竈第94章 上門驗貨第五百七十九章 動手第五十章 表少爺找上門第五十章 表少爺找上門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是她!第一百四十二章 鎮宅第80章 餘波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可以幫忙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授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纏第四百五十章 替補第三百九十九章 茶水自備第六百九十六章 上門拿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見面不相識第七百四十四章 我有特殊的說謊技巧第二百一十九章 娘來了第四十五章 多謝大俠第十四章三覺書屋第四百八十章 芙蓉君子宴四百六十五十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五章 初雪第一百三十七章 傷勢第五百八十三章 上任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額第一百一十二章 狀告 三第一百七十章 猜疑第七百零五章 被坑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暴利第五百二十七章 說婚第三百七十九章 翻臉第一百九十九章 “呆”和“保”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得聽我的第66章 裴敬的鬱悶第四百六十九章 互探第十八章三老爺第六百五十四章 選擇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六十四章 交賬、製衣第四百六十四章 衝着她來的第八百一十五章 番外 三十九第89章 不欺少年窮第一百二十四章 與你同行第二百零六章 盜題第五百章 知心佳人第86章 跑了第64章 撞了一下腰第一百五十一章 算我倒黴認識你第七百六十九章 劫親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是池魚第二百八十七章 案情第四百七十三章 合婚第64章 撞了一下腰第一百一十九章 江上救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番外 三十六第六百二十一章 借她十個膽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跟隨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張咯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驚一場第七百四十二章 勢在必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十八院士聚首第三章一身臭毛病第七百三十二章 拒絕第八百一十章 番外 三十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兩清第三百二十六章 守諾第四百一十七章 瀆職罪第七百九十九章 番外 二十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討人厭第三百三十章 逃犯第四百四十二章 白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你幫我帶個話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情冷暖第三百三十八章 隱患第六百一十四章 常州雲沐楓第一百二十五章 明明不見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怕,我不怕第六百一十三章 對面不相識第一百八十四章 觸黴頭
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園第四百五十七章 任憑他做主第四十五章 多謝大俠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要後悔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要告訴她第三百一十九章 坦白第二百一十章 露餡第一百一十四章 賀郎中問情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園第三百九十二章 宴無好宴 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上任第一百九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六百三十章 無題第六百九十六章 上門拿人第十一章好人有好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兩個名額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妹子第一百零四章 “判禍”之能第一百二十一章 把人放下!第五百零六章 宴前小談第七百四十六章 祭竈第94章 上門驗貨第五百七十九章 動手第五十章 表少爺找上門第五十章 表少爺找上門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是她!第一百四十二章 鎮宅第80章 餘波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可以幫忙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授第五百五十二章 夜纏第四百五十章 替補第三百九十九章 茶水自備第六百九十六章 上門拿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見面不相識第七百四十四章 我有特殊的說謊技巧第二百一十九章 娘來了第四十五章 多謝大俠第十四章三覺書屋第四百八十章 芙蓉君子宴四百六十五十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五章 初雪第一百三十七章 傷勢第五百八十三章 上任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額第一百一十二章 狀告 三第一百七十章 猜疑第七百零五章 被坑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暴利第五百二十七章 說婚第三百七十九章 翻臉第一百九十九章 “呆”和“保”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得聽我的第66章 裴敬的鬱悶第四百六十九章 互探第十八章三老爺第六百五十四章 選擇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六十四章 交賬、製衣第四百六十四章 衝着她來的第八百一十五章 番外 三十九第89章 不欺少年窮第一百二十四章 與你同行第二百零六章 盜題第五百章 知心佳人第86章 跑了第64章 撞了一下腰第一百五十一章 算我倒黴認識你第七百六十九章 劫親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是池魚第二百八十七章 案情第四百七十三章 合婚第64章 撞了一下腰第一百一十九章 江上救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番外 三十六第六百二十一章 借她十個膽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跟隨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張咯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驚一場第七百四十二章 勢在必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十八院士聚首第三章一身臭毛病第七百三十二章 拒絕第八百一十章 番外 三十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兩清第三百二十六章 守諾第四百一十七章 瀆職罪第七百九十九章 番外 二十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討人厭第三百三十章 逃犯第四百四十二章 白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你幫我帶個話第七百一十五章 人情冷暖第三百三十八章 隱患第六百一十四章 常州雲沐楓第一百二十五章 明明不見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怕,我不怕第六百一十三章 對面不相識第一百八十四章 觸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