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廣場,緊鄰君士坦丁堡塞維魯城牆之外,它是一個圓形的廣場,東西兩側有兩個巨大的大門。廣場的中心有著名的君士坦丁紀念柱,又名被燒之柱,是一個羅馬紀念柱,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下令修建於330年,用來紀念拜占庭改名新羅馬,位於親兵街,沿着古老的帝國議會路,介於君士坦丁堡賽馬場和狄奧多西廣場之間。
君士坦丁紀念柱用斑岩砌築,築成時高50米,分爲九段,頂部是君士坦丁雕像,採用阿波羅形象。他拿的球據說含有真十字架片段. 在君士坦丁紀念柱的底部是一個神龕,保存的聖物據稱有:在各各他與耶穌基督一同被釘的兩個強盜的十字架,發生餅和魚奇蹟的筐,抹大拉的馬利亞的雪花石膏油膏罐,她用香膏爲耶穌洗腳[1]。雅典娜木製雕像來自特洛伊。
廣場上除了正中間的紀念柱之外,在橢圓形的官場周圍還有大量的羅馬式石柱和裝飾着許多古代雕像,這些是古代羅馬帝國曆代君王和神靈的雕像,它們每一尊都栩栩如生,神態各異。
現在君士坦丁廣場上滿是火把,廣場上聚集了大量的匈奴騎兵,因爲廣場的北面就是古老的元老院所在地,匈奴騎兵們正包圍着元老院並且實施了攻擊,前部已然與守衛元老院的東羅馬帝國士兵開戰。
匈奴帝國的騎兵們騎着高頭大馬,揮舞着雪亮的斬馬刀衝上了元老院的臺階階梯。與守在臺階上大門處的東帝國士兵們發生了混戰,只是在深夜之中,守衛元老院的士兵並不多。在驚慌失措之下根本不是匈奴騎兵們的對手,三兩下便被匈奴騎兵們殺得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只是這些逃跑的士兵還沒有跑遠就被身後的匈奴騎兵用弓箭射殺。
周圍到處傳來慘叫聲,在很短的時間內,周圍的東帝國士兵就被斬殺乾淨,匈奴騎兵們在一個大隊長的命令下推開推開元老院的大門,那名大隊長下令:“衝進元老院。將一切值錢的玩意能搬走的都搬出來放到廣場上,特別不能放過那些金銀器皿和名貴的裝飾品!”
匈奴騎兵們轟然答應,許多人下馬衝進了元老院。不一會工夫,士兵們有的抱着一堆金質的酒杯、銀質的盤子,銀質的燈臺等等物品歡喜地走了出來。
元老院是是一個審議的團體,它在羅馬共和國與羅馬帝國的政府中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元老院運作。像百人會議與部族會議。但有另於平民會議,是受到宗教約束的。它只能在獻祭的神殿夠開會,通常在霍斯提裡烏斯會所,之後會議只能夠在祈禱禮,獻祭,及占卜舉行之後進行。元老院每天只能在日出與日落之間開會,而且不能在其它會議進行時開會。
如果某一位元老被認爲犯下了違反公共道德的行爲,其身份資格可被監察官剝奪。通常所有的地方行政官—包括財務官。市政官(分爲有座椅資格及平民兩級),裁判官。以及執政官 都可成爲元老院的一員,但是並非所有元老都曾經當過官,他們被稱爲無票決權元老,而且沒有發言權。這制度使貴族與平民掌控了元老院,他們能夠較容易取得發言權以及提升自己在晉升體系中的地位。
執政官會每月輪流作爲元老院主席,第一元老則會作爲議場的領導人。如果兩位執政官同時缺席(通常因爲戰爭),資深的行政官,大多數是裁判官,會扮演主席角色。在元老院中籌劃工作本來是執政官的職責,不論是自己動議或是向元老徵求他們對某個特定議題的意見,但當執政官缺席時這便變成第一元老的工作。在元老院會議中,第一元老會最先發言,而所有具備發言權的人都要嚴格遵守一條規律,平民的發言一定要在同等地位的貴族發言之後。這裡的辯論是沒有限制的,原則上,元老是禁止在外從事與土地權益無關的生意,但是這原則時常被忽視。
所有元老都有資格戴上元老指環(起初時是鐵鑄的,後來用黃金。古老的貴族,例如尤利烏斯?凱撒家族,繼續戴鐵指環至共和國末期),及穿着一種長達膝蓋的短袖束腰外衣,在右肩上帶着一條130公分寬的紫色條紋。無票決權元老則穿白色長袍沒有裝飾。而曾經擔任有座椅資格的元老有權利去穿鑲紫紅邊白長袍。同樣地,所有的元老都穿緊褐紅色的皮靴,但只有曾有座椅資格的元老纔可添加半月形的帶扣。
元老院的元老們都屬於騎士階層,帝國還有立法將騎士階層與平民階層分開,在羅馬的政治中,騎士經濟階級的成員都擁有強大的富豪政治力量,而且他們的商業活動是沒有受到限制的。元老的兒子以及其它元老家族的非元老成員都被納入騎士經濟階級,他們有權穿有紫色條紋的短袖束腰外衣作爲他們本來屬於元老院一員的象徵。
而在君士坦丁堡的元老院是獨立於羅馬元老院之外的,不過相比羅馬元老院,君士坦丁堡的元老院只是虛有其表而已,它擁有的只是名義上的權力而非實權。
而如今,這座元老院則被兇狠的匈奴士兵們搬空了,內部值錢的東西全部被搬了出來,座椅等傢俱則被踢翻了一地,最後不知道是誰放了一把火,這個曾經的虛有其表的元老院就這樣被付之一炬,一場大火將它燒了個乾淨。
第四團的任務是圍攻皇宮,將皇宮內的所有人全部抓起來,遇到反抗則格殺勿論,現在皇宮已經被第四團一個營團團圍困。波菲羅根尼蒂斯皇宮坐落在法提赫,現在的法提赫實際上就是古老的君士坦丁堡,在這裡不僅有皇宮,還有賽馬場、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第二代教堂、瓦倫斯水道橋、城牆上的耶迪庫勒堡壘、馬爾西安圓柱。
這裡的地勢較高,從法提赫可以俯視金角灣和馬爾馬拉海,拜占庭人因此在這裡建造了大量的宮殿。
波菲羅根尼蒂斯皇宮,現在還沒有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是後來人稱呼的,現在就是皇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幾百年之後,波菲羅根尼蒂斯皇帝執掌拜占庭帝國,波菲羅根尼蒂斯就是君士坦丁七世,人們稱呼君士坦丁七世爲波菲羅根尼蒂斯,意思是“生於紫色之中”,用以強調他的皇室身份,因爲他的父親在第四次婚姻才生下了他。
“將軍,皇宮外圍的敵人已經全部被我們斬殺,周圍只有靠海城牆的耶迪庫勒堡壘上的敵人在負隅頑抗,不過我們正在加緊攻擊,相信兩刻鐘之後就能佔領堡壘!”一個大隊長向一個營長報告。
耶迪庫勒堡壘是狄奧多西二世下令建造的,它的城牆外形呈三角座標系統。城邊只有一扇門,城牆附近也沒有任何建築物,這座建築設有1名城衛官、城衛官助手、6名軍官和50名士兵,城裡還有一座城衛官的房舍和12名衛士的房舍。
營長下令:“儘快給我拿下它!”
“是,將軍!”
“報——將軍,附近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教士們攔在大街上阻止我們抓捕東帝國的官員,請將軍示下該如何處理?”另一個大隊長前來報告。
這裡不僅是皇宮所在地,而且大量的官員都居住在這附近,第四團的團長早已經下令要將這附近官員的家全部搜一遍,將官員們和他們的妻妾、財產全部帶走,儘管巴爾罕下令不能傷害平民,但是卻沒說不能抓這些官員和他們的妻妾,順手卷走他們的財產只不過是順手牽羊而已。
營長一聽非常惱火,這已經不是手下第一次報告教士阻止他們行事了,他大怒道:“又是聖索菲亞大教堂,傳我的命令,凡是阻止我們行事的教士,一律先抓起來再說,巴爾罕將軍下達的命令只是不允許我們傷害那些教士,卻沒有說他們阻止我們行事,我們也不能抓他們,先抓起來!”
“是,將軍!”大隊長領命而去。
現在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第二代教堂,在公元360年2月15日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在位時啓用,大教堂建在正在興建中的帝國皇宮旁。附近的伊蓮娜教堂在較早時已建成並作爲主教座堂,直至聖索菲亞大教堂建成。這兩所教堂同爲拜占庭帝國最重要的教堂。
公元404年,當時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一世與皇帝阿卡狄奧斯的妻子、皇后阿麗亞?尤多希亞發生衝突,因而在404年6月20日被流放,因此而起的連串暴亂使第一教堂毀於一旦。後來,狄奧多西二世下令興建第二代教堂,於415年10月10日落成,這個木製屋頂的教堂是由建築師魯弗留斯所建。532年1月,尼卡暴動引起的一場大火將第二代聖索菲亞大教堂燒成渣滓。
在命令下達之後,包括君士坦丁堡牧首亞納多留斯在內的教士全部被兇悍的匈奴兵給抓起來了,原本亞納多留斯見這些匈奴兵很有秩序和紀律,並沒有闖入民居劫掠,因此膽子大了起來,便組織教師們前來找匈奴兵理論,並提出自己的要求,要求匈奴兵不能殺人,不能焚燬建築,不能劫掠,匈奴士兵一聽氣得大笑,不殺人不搶劫我們來幹什麼?難道是來旅遊觀光的嗎?現在教士們全部被抓之後,亞納多留斯等人才知道匈奴兵並不好惹,他們的要求好像有點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