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頒佈官位品級制

衆大臣和武將們對秦東所說與他們有利益關係的事情很感興趣,一個個都伸長脖子、豎起了耳朵聽着,只見秦東說道:“前些天朕召集武將們商議,在軍方推出了軍銜制度,想必諸位也是知道的,現在朕又給官員們推出官位品級制!”

所謂官位品級制實際上就是九品官人法的延伸,九品官人法最早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指把人物分成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北魏時,每品各分正、從,第四品起,正、從又分上、下階,共三十等。唐、宋時文職同北魏,武職三品起分上、下階。隋、元、明、清時文武均同,留正、從品,無上、下階,共十八等。

在曹魏時期,曹丕爲了拉攏士族而採用陳羣的建議,採用了九品中正制選官,於是九品中正製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但當時察舉尚未完全廢除。九品中正制就是在這種背景形勢下產生的。

九品中正制選官首先要設置中正,這個是九品中正制的關鍵,所謂中正,就是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設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數郡人物之品評,各郡則另設小中正官。

第二步就是要品第人物,這是中正官的主要職責。中正官負責品評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品評的主要內容有三點,一是家世,二是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輩的資歷仕宦情況和爵位高低等。這些材料被稱爲簿世或簿閥,是中正官必須詳細掌握的。2、行狀:即個人品行才能的總評,相當於品德評語。魏晉時的總評一般都很簡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羣”、“德優能少”等。3、定品:即確定品級。定品原則上依據的是行狀,家世只作參考。

第三步就是要將品第結果上報司徒府批准。

九品中正制的目的是爲朝廷選拔人才,與之前的察覺制和後來的科舉制的目的相同。而並非是對所有現有官員進行評定品級,所以秦東所說的官位品級制是與九品中正制不同的。

衆大臣聽了這個官位品級制一時間不明白這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也沒有人出聲,就等着秦東繼續往下說。果然,秦東又繼續說道:“前些天我們進行了朝廷政治體系改革,將朝廷各機構、部門進行了重組,諸位以及今天沒有來的官員們都有了新的官位和官職名稱,不過這些都只是職位,職位有高低,但沒有貴賤。而朕新推出的官位品級制就是要對官員進行貴賤區分,官位品級越高越尊貴,品級越低越低賤,這樣做只是手段,朕的目的就是想讓官員們明白,品級越高的人越是尊貴,但他所擔負的責任則更重大,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激勵機制,激勵的對象是官員們,鼓勵官員們做大官、做好官。努力往上爬,爲了防止某些官員爲了往上爬而不擇手段地不顧國家利益、不顧大局,新成立的都察院就是這些官員的剋星。所以諸位要謹記,朕是鼓勵官員們往上爬的,朕就曾經對軍隊的士兵們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對你們也說一句:不想當首輔的官員不是好官員!不過要憑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耍小聰明,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在治理政務上纔是正途,諸位臣工都明白了嗎?”

大臣和將軍們都一齊行禮高聲道:“臣等明白,定不辜負陛下厚望!”

“好!”秦東說着向站在身後的太監揮了揮手道:“向諸位大臣、將軍們講解一下何爲官位品級制!”

“遵旨!”那太監彎腰答應一聲便上前打開一卷黃布念道:“所謂官位品級制就是對現有的官職進行定位評定品級。一共多少品級,又如何評定品級呢?所有大小官員一共分爲九品十八級。正一品到從九品,每品又有正、從之分。正一品有:總理大臣、軍機大臣、太師、太傅、太保、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忽布花苑大學士、勤政殿大學士、天狼殿大學士等。

從一品:國務院各副總理大臣、軍機院各副軍機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內大臣、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協辦大學士、提督京城九門巡捕十二營統領。

正二品:國務院各部尚書(吏部、兵部、刑部、工部、禮部、戶部)、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內務府總管、鑾儀衛使、大理院正卿、各行省總督、河道總督、船運總督。

從二品:各部院左右侍郎、軍機院各部侍郎。各行省政務使、監察使。

正三品: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卿、賽迪卡市市長。

從三品:太僕寺卿、光祿寺卿。

正四品:通政使司副使、鴻臚寺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六科科長、賽迪卡市副市長、各行省守巡、鹽法使、副使道、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副職、兵備道、代本。

從四品:光祿寺少卿、國務院侍讀學士、都察院侍讀學士、軍機院侍讀學士,各地市長、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各部院郎中、太醫院院使、僉事道、欽天監監正。各州州長、各市副市長。

從五品:鴻臚寺少卿、各部院部外郎、詹事府洗馬。各州副州長、都轉鹽運使司副使。招討使、安撫使、長官司長官使、河營協辦守備。

正六品:太醫院左右院判、國務院侍讀、各司主事、都察院都事。京府巡捕局局長、京縣縣長、巡捕局局長、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副職、招討使司副使、長官司副長、各郡郡守。

從六品:內務府主事、各郡郡守副職。

正七品:各縣縣長、國務院典籍主簿、評事、通政使、太常寺典簿司知事、太常寺博士、御醫。京城副縣長、訓導、縣學官、各縣城防守備官、太僕寺馬廠協領、安撫使司副使。

從七品:光祿寺典簿、政務使司都事、七品典儀、安撫使司僉事。

正八品:司務、司庫、協律郎、太醫院吏目、副縣長、庫大使、按察使司知事、府廳學正、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教諭、外委千總。

從八品:典簿。訓導、鹽運司知事。

正九品:主簿、府廳知事、地方守備各營營長、外委把總,各縣城門官。

從九品:司獄、司晨、醫士、鳴贊待詔、欽天監博士。倉大吏、吏目、巡檢、道府大使、府稅課司大使、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以上就是官員官位品級大致的情況,另外還有諸多官職因爲名城複雜沒有念出,具體的諸位大人結束朝會之後離開時可以在門外領取相關的官文。諸位大人有什麼疑惑可以詢問於我”。

官員們聽得很清楚,也明白了自己的品級,卻都沒有什麼異議,不過這時武將這邊的魯斯走出來向秦東行禮道:“陛下,怎麼剛纔唸的都只有他們文官的品級,爲什麼沒有我們武將的品級呢?最多也只有軍機院的官兒纔有品級,在外駐防的將軍和軍官都沒有!”

秦東道:“軍隊方面都有頒佈了軍銜制,你們還要官位品級幹什麼?軍隊的軍銜等就等同與文官的官位品級,例如文官的正一品與軍隊的元帥同級、從二品與上將同級,正三品與中將同級,以此類推,到最下面,從九品與一級軍士長同級,明白了嗎?”

“不明白啊!陛下,那我這個少將相當於什麼品級?”

秦東沒好氣道:“沒法比,軍隊是軍隊,文官是文官,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各比各的,真正一定要比的話,你的少將銜等同於文官的從三品!”

“哦!”魯斯訕訕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那憨憨地模樣惹得大臣們鬨然大笑,這一陣笑聲又把魯斯笑得眼紅脖子粗,不過魯斯也知道這裡不是別的地方可以讓他撒野,只能忍了下來。

秦東見狀也不理會,看向其他人問道:“諸位臣工認爲這個官位品級制定得如何?”

佩特烏斯站出來道:“陛下,臣國務院總理大臣佩特烏斯認爲此制度甚好,就如陛下所說,制定這個官位品級的目的是爲了激勵官員們,同時也在提醒官員們平時要注意身份級別,不可擅越,要明白官位品級越高,身上所擔負的責任越重大,臣表示贊同!”

“臣附議!”

“臣附議!”

官員們一個個站出來向秦東行禮表示同意這個官位品級制,以此來區分官員地位的高低貴賤。

秦東見所有人都站出來表示贊同,滿意地點點頭道:“恩,那好,國務院相關部門就按照這個制度頒佈執行吧,儘快拿出具體的方案出來頒佈施行,官員的官服也要重新設計,要讓人看了能立刻明白官員的品級是哪一級,品級低的官員見了品級高的官員要行禮!”

“臣等遵旨!”

щшш TTKдN C○

“退朝!”秦東起身大袖一揮下了丹陛而去,官員們還在大殿高呼萬歲。

第117章 接管指揮權第437章 聞之色變的金衣衛第265章 政治交易第258章 要不要這麼偉大?第56章 賽迪卡第206章 失敗第321章 鄧直昔克敗逃第378章 征討烏爾幹(二)第66章 修女瑪莎第161章 偷第420章 到處奔走遊說第338章 圍困皇宮第304章 造出錢幣樣品第206章 失敗第250章 尾隨第316章 捉迷藏的把戲被粉碎第309章 徵稅不利第386章 君臨天下(二)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329章 反匈奴聯盟的成立第63章 住店第366章 美人計VS美男計第19章 簡化版明光鎧第454章 決戰第13章 玄機第127章 安排第358章 罷市第56章 賽迪卡第238章 後勤供應制度第43章 圍殲第335章 火燒軍港第316章 捉迷藏的把戲被粉碎第18章 又一百金磅第242章 我們要團結第226章 警察制度的雛形?第34章 漁獵第55章 大肆勒索第156章 教會也插手第364章 **女伯爵第354章 城堡陷落第179章 政.變第353章 遠交近攻第337章 攻佔城防第224章 戰爭福利第55章 大肆勒索第191章 採礦場被洗劫第426章 法蘭克擲斧兵(二)第165章 **戰——勝第410章 統率力(一)第288章 部署第185章 周邊局勢第275章 西羅馬帝國變局第244章 叛亂預兆第129章 黑店第248章 當槍使第114章 九大山寨聯合第197章 攻城(三)第431章 借刀殺人第235章 圍點打援第291章 喪家之犬第147章 落空第228章 內訌開始第175章 對手巴特第435章 改國號“大秦帝國”第26章 準備迎敵第273章 改革官制、統一政令(二)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96章 總攻開始第176章 大戰巴特第292章 插翅難逃第464章 破敵之法第23章 屠殺第421章 西羅馬帝國聯軍組成第76章 屈辱割地第87章 接管帕納大營第143章 人形泰山第199章 守城準備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43章 圍殲第296章 東羅馬來使第353章 遠交近攻第47章 最後的羅馬人第71章 挑唆第31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227章 晉升萬夫長第448章 打入冷宮第400章 藩國——阿勒曼尼王國第364章 **女伯爵第458章 招降(三)第204章 內鬥第396章 東巡(一)第61章 考驗第332章 東征開始第153章 千夫斬第141章 變故第450章 沙漠敵蹤第420章 到處奔走遊說第447章 變故第401章 蠻族入侵第339章 利奧一世狼狽出逃
第117章 接管指揮權第437章 聞之色變的金衣衛第265章 政治交易第258章 要不要這麼偉大?第56章 賽迪卡第206章 失敗第321章 鄧直昔克敗逃第378章 征討烏爾幹(二)第66章 修女瑪莎第161章 偷第420章 到處奔走遊說第338章 圍困皇宮第304章 造出錢幣樣品第206章 失敗第250章 尾隨第316章 捉迷藏的把戲被粉碎第309章 徵稅不利第386章 君臨天下(二)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329章 反匈奴聯盟的成立第63章 住店第366章 美人計VS美男計第19章 簡化版明光鎧第454章 決戰第13章 玄機第127章 安排第358章 罷市第56章 賽迪卡第238章 後勤供應制度第43章 圍殲第335章 火燒軍港第316章 捉迷藏的把戲被粉碎第18章 又一百金磅第242章 我們要團結第226章 警察制度的雛形?第34章 漁獵第55章 大肆勒索第156章 教會也插手第364章 **女伯爵第354章 城堡陷落第179章 政.變第353章 遠交近攻第337章 攻佔城防第224章 戰爭福利第55章 大肆勒索第191章 採礦場被洗劫第426章 法蘭克擲斧兵(二)第165章 **戰——勝第410章 統率力(一)第288章 部署第185章 周邊局勢第275章 西羅馬帝國變局第244章 叛亂預兆第129章 黑店第248章 當槍使第114章 九大山寨聯合第197章 攻城(三)第431章 借刀殺人第235章 圍點打援第291章 喪家之犬第147章 落空第228章 內訌開始第175章 對手巴特第435章 改國號“大秦帝國”第26章 準備迎敵第273章 改革官制、統一政令(二)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96章 總攻開始第176章 大戰巴特第292章 插翅難逃第464章 破敵之法第23章 屠殺第421章 西羅馬帝國聯軍組成第76章 屈辱割地第87章 接管帕納大營第143章 人形泰山第199章 守城準備第229章 “鄉巴佬”進城第43章 圍殲第296章 東羅馬來使第353章 遠交近攻第47章 最後的羅馬人第71章 挑唆第31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227章 晉升萬夫長第448章 打入冷宮第400章 藩國——阿勒曼尼王國第364章 **女伯爵第458章 招降(三)第204章 內鬥第396章 東巡(一)第61章 考驗第332章 東征開始第153章 千夫斬第141章 變故第450章 沙漠敵蹤第420章 到處奔走遊說第447章 變故第401章 蠻族入侵第339章 利奧一世狼狽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