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君心

潁川郡許昌迎來了今歲的第一場雪。

小小粒的雪花飄落在原野上遇土即化,難以存積,但卻逐漸讓道路變得泥濘了起來;拍打在趕路的人兒臉上、鑽見衣領縫裡,讓人覺得溼寒涼膩。

城外百姓聚落、城內的民宅聚集處,幾乎沒有燒柴火取暖的絡絡煙氣升起,這讓灰撲撲的天空都忍不住飄來厚厚的彤雲,湊在一起肆意揶揄着世間人兒的貧困。

暫住在許昌宮的天子曹叡,披着做工精良的裘衣,獨自站在高高的東側宮牆上,俯瞰着城外聯綿的聚落。入目的是一望無垠的千里肥沃平原;藏在胸腹中的,是想成就猶如秦漢大一統那般豐功偉業的鬥志。

他今歲諸多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之舉,的確就是出於這個期盼。

至少在他心中,自己是在效仿着秦皇漢武的。

從陳勝那句“天下苦秦久矣”之中,就知道秦始皇修築阿房宮、始皇陵與長城等對天下士庶帶來了多少創傷;從漢武帝后期帝國各州郡無數不堪其苦的百姓揭竿而起,就知道北逐匈奴、東置漢四郡、西拓南擴的數十年的戰爭,就知道苛捐雜稅、民生凋敝到了什麼地步。

早年在東宮以及即位最初幾年的曹叡,就覺得他們二人不是仁主,心中只是惦記着武功而忽略了文治。

但如今的他,則是覺得他們二人做得很對。

因爲他們都有所依仗;因爲他們都是帝皇、是對天下士庶予取予求的牧民者。

如秦始皇知道公子扶蘇的性情,扶蘇的寬仁可以讓秦帝國緩過戰爭的創傷,但沒有足夠的威望來強制推行一些“苦民”之事,所以號爲“祖龍”的他就提前做了。

而漢武帝則是切身感受到了文景之治的強大修復力。

劉邦稱帝時“不能具其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期間還有諸呂之亂與七國之亂,但仍然有了“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的盛世,所以漢武帝就將窮兵黷武的事情做了,讓後繼之君再來效仿一次文景之治。

曹叡的依仗,是自己正值壯年。

所以他在蜀吳二國再無有進圖中原的實力後,便開始了大興土木。

他覺得如果現在不做,那日後就很難尋到機會了。

從武帝曹操開始創業以來,天下的刀兵戰火就沒有停止過,魏國各州郡的士庶也沒有迎來過休養生息的時候。

人們都習慣了戰火給生活帶來的負擔。

這種習慣在他即位以後,因爲蜀吳二國幾乎連年來犯而達到了頂峰。

故而,在他要趁着這種習慣還沒有完全消退之前,將彰顯帝王煌煌大氣的宮宇給修了,而不是聽從公卿百官們的諫言予民休息。

無他。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一旦讓士庶們鬆懈了,那他再想修繕宮宇那就難了。

畢竟,滅蜀吞吳的大一統,纔是魏國首屈一指的大事,讓士庶們修生養息也是爲了這個目的,而不是修繕宮宇。

已然即位不少年的曹叡知道,魏國想大一統不是十年八年可以做到的事情。

在他的有生之年裡註定了是戰火連綿,所以他永遠都不會迎來天下富足、可以不傷民生的情況下大舉修築宮殿的機會。

如今趁着徭役沒有減少,就抓緊先做了吧。

再苦天下士庶幾年,然後他再整頓吏治、以身作則崇尚清儉,讓州郡減少徵調,同樣也能讓百姓頌讚、爲滅蜀吞吳積攢實力。

況且,他也不怎麼在乎士庶們的聲音。

稱孤道寡之人站在太高,聽不到底層的聲音是一方面;另一個緣由是他想爲推行變革、肅清積弊做準備。

這也是他先前給夏侯惠私下透露過的事情。

但單憑夏侯惠一人是不行的。

哪怕夏侯惠順利的在伐遼東的戰事中積累威望,且有他授予毌丘儉配合的情況下,都無法突破廟堂公卿與郡縣豪強們的重重阻力。

所以曹叡想起了故大司馬曹真臨終時私謂的那句話:“日中則昃,月滿則虧。老臣兵敗,令宗室威望式微,於社稷而言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外部戰事的壓力變小了,也就是到了整頓內部的時候。

他知道,想把魏室社稷傳承下去,討滅不臣只是其一,吸取前朝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將對魏室忠心耿耿的臣子甄選出來、不吝器重與盡心培養,也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如近些時日諫言過不可大興土木、止奢克己的臣子,他都默默記在了心裡。

當然了,沒有上疏諫言的臣佐,他也不會非黑即白的認爲不可重用。

他只是想尋出幾個敢於任事的臣子而已。

因爲肅清積弊本來就是得罪人的事,甚至還爲迎來千夫所指,故而必須甄選敢直諫、不畏強權、不以仕途爲念之人方可勝任。

只不過,結果差強人意。

不是魏國沒有犯顏直諫的直臣了,而是這些直臣大多都是魏武時期的老臣重臣,年紀都太大了。大到只能在一旁搖旗吶喊、無法躬身力行推行變革。

況且,年輕人的血纔是熱的。

老臣們歲數大、歷經事情多,在仕途上浸淫久,棱角難免會被人情世故磨平、熱血被世間的薄涼給澆涼。

行事,自然也就變得畏手畏腳、一切求穩妥。

至今爲止,不管年齡還是能力皆能讓曹叡覺得是可造之才的人,唯有中書侍郎王基。

這是他已然明確表態不納諫且將夏侯惠謫貶去遼西殺雞儆猴之後,仍上疏進諫止奢的人,實屬可貴,所以他將之外放爲郡守、以待日後重用。中郎杜恕這次雖然沒有上疏,但早年展示出來的品行,讓他覺得先擢拔一下,以備日後作爲從屬助力。

但衆多的臣僚之中,也就這兩個人讓他覺得可堪充任變革的馬前卒。

這樣的結果很是諷刺。

偌大的魏國啊~

想尋幾個忠直的孤臣出來,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最讓曹叡倍感無奈的是,諸多宗室與譙沛子弟的沉默與不作爲。

拋開夏侯惠不論,竟無有一人上疏勸諫他的;而且在他將夏侯惠謫貶去遼西之後,竟還出現了增設鎮護部監軍的聲音!

除了爭權奪利之外,這羣人還能做什麼?

心中還有半分爲社稷着想之念嗎?

這樣的結果,令曹叡挺心寒的,也徹底死了不着邊際的念想。

有些人註定了是無法被委以重任的。生來貴胄的膏粱子弟,終究還是慮己者多、心繫社稷者寡。

唉,魏國才代漢承天命多少年啊!與魏室社稷休慼與共的後輩子弟就如此不堪了。

帶着這樣的感慨,曹叡對夏侯惠與毌丘儉的期待愈發高了,也對近些時日過來的幽州上表所奏之事全盤準了。

如阿羅槃詣洛陽上貢,他便將內附右北平與遼西烏桓部落封王侯者多達三十餘人,且如毌丘儉所表請,以督兩百騎的阿羅槃爲偏將軍、招降有功的布衣左駿伯爲軍司馬等,皆納入洛陽中軍,歸屬鎮護將軍部。

如徵公孫淵入朝的詔令已然告布天下,讓討伐遼東的戰事師出有名。

不用多想,公孫淵絕不可能奉詔來洛陽,成爲任意宰殺的羔羊、不發一矢便將傳承了三世的遼東基業拱手相讓。而仍是魏國名義上的臣子,拒不奉廟堂詔令,不管他是否稱王舉起反旗,都是魏國可以名正言順討伐的亂臣賊子了。

還有,一些糧秣輜重等後勤保障的調度,他也叮囑劉放、孫資一一親自操持,務必確保伐遼東的戰事不會因爲後方的問題而折戟沉沙。就連早年假商賈事向遼東遣細作、物色內應等諸事,都讓有司直接聽命於毌丘儉了。

爲了變革輔路、爲了肅清積弊夯實基礎,伐遼東的戰事必須要勝利!

哪怕是喪損數萬大軍、耗損軍費巨億的慘勝,曹叡都覺得是可以承受的、將之當作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以社稷之名、從魏室出發,讓身爲君王的他不在乎兵將的性命。

一將功成萬骨枯。

更莫說是一個君王的功成。

在他的眼裡,士庶也好兵將亦罷,皆是社稷的芻狗。

他唯一考慮的問題,只不過是魏國能否承擔得起這樣的代價罷了。

況且,如今他的心思,已然越過了伐遼東戰事的調度,提前開始考慮在得勝之後,針對廟堂權柄的舉措了。

如對宗室與譙沛子弟的職責調整。

先前增曹肇權柄掌中軍五校,同樣是他想看看諸多魏室子弟之心的手段——既然這些人無法戮力同心,那就分割權柄讓他們自施爲,看能否矮子中拔將軍吧。

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已然閉門謝客、隱隱淡了爭權之心的秦朗,終於擔得起昔日曹真那句“可堪一用”的評價了。

曹肇也還行。

至少他從來沒有詆譭或排斥過誰。

且在被增權柄之後,結交朝臣等事都是他這個天子的喜好爲準繩,沒有什麼越矩之事。如他先前對劉放孫資攬權多有非議,但現今已不再詆譭了。

至於曹爽

除了猶對夏侯惠抱有偏見之外,沒什麼變化,還是那個有恭謙美譽的中人之才,無需矚目太多。

曹叡真正想調整的人,是夏侯獻。

在諸多宗室譙沛子弟之中,夏侯獻是最先被擢拔、被授予軍中官職最高的人。但近些年夏侯獻的表現,讓曹叡覺得是時候將他外放打磨打磨了。

不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而是覺得玉不琢不成器。

他在洛陽中軍之內很久了,已然隱隱有了井底之蛙的跡象,所以曹叡想着將他外放,讓他得以拓寬眼界,不要只知道盯着一畝三分田、不思進取。

說白了,是曹叡仍對他抱有希望。

希望通過磨礪,讓他再復其祖夏侯惇的風範,日後成爲社稷砥柱。

而且曹叡都想好了,中領軍的職位可以暫缺着,以待夏侯獻磨礪成才了,再歸來洛陽中軍出任領軍將軍。

畢竟在曹叡心中,他本來就是執掌洛陽中軍的不二選。

先前將夏侯惠擢拔爲鎮護將軍,只是爲了激勵他、給他當磨刀石而已;因爲曹叡對夏侯惠的定位是孤臣,是主持變革、肅清積弊的馬前卒。

兩者本來就不一樣。

是的,夏侯惠永遠都不會分了夏侯獻的權柄。

因爲夏侯獻的才幹就註定了,日後將要位居夏侯惠之下

只是可惜了,曹叡這層心思夏侯獻看不透,更沒有自知之明,還以這些年二人職權有了交集與衝突而變得蠅營狗苟,唉!

對內部的宗室譙沛子弟有舉措預案,對於外姓臣僚當然也不例外。

首當其衝的就是護軍將軍蔣濟。

讓蔣濟改任他職,曹叡早就有了這個念頭。

若不是因爲先前夏侯惠的推辭以及後來綢繆伐遼東的戰事,曹叡早就讓夏侯惠轉任中護軍而並非現今的鎮護將軍了。

但現今曹叡的想法,倒不是要將蔣濟謫貶,而是想讓他出任尚書令。

以蔣濟的忠亮以及“聽話”,讓曹叡覺得若肅清積弊,掌控尚書檯之人沒有比蔣濟更適合之選了。

就是有一點不好。

蔣濟與劉放孫資二人不和。

雖然中書省與尚書檯本來就是相互制衡的,但在革新積弊的時候,曹叡希望他們能保持步伐一致。

想想,恐是很難。

也正是因此,讓曹叡還沒有下定決心。

還有亟需調整的兩個人,分別是太尉司馬懿與侍中陳矯。

司馬懿不必說。

差不多該徵調歸來廟堂、卸任雍涼都督了。

魏國雍涼、荊襄、淮南三大戰區,司馬懿擔任過兩個戰區的都督,且身爲顧命大臣的他開府十年了、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若不卸下兵權,不管是曹叡還是他自己都難以自安啊!

而前去淮南見過士家新軍的侍中陳矯,曹叡已然打定主意了,將他列爲繼任三公的第一順序人選。

意圖是打算讓他提綱挈領、掛名主事變革。

先前讓他次子陳騫出任鎮護部司馬,就是爲了這個目的。

當然了,不管是宗室內部還是外姓臣僚的調整,曹叡都只能暫且擱置着,等着伐遼東戰事結束後才能落實。

且還必須是戰事勝利的情況之下。

第223章 觀兵128.第128章 拔刃第37章 私召第292章 私問第242章 有三敗第1章 楔子第188章 無遺恨第137章 禍伏62.第62章 厚顏第168章 安下第163章 部將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37章 私召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10章 狡詐乎第265章 我知第284章 初春寒第44章 花明129.第129章 改道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243章 先聲而後討第270章 喜怒第289章 冗官第159章 鴻鵠志100.第100章 魏闕第13章 可恨126.第126章 挑釁68.第68章 擋我者第269章 出鞘第9章 殊榮第199章 利令智昏157.第57章 以何戰第243章 先聲而後討第246章 乃何人也89.第89章 詐關第32章 上疏第11章 各有思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87章 無裨第178章 不識第282章 感以誠111.第111章 首肯91.第91章 當歸第35章 門戶計2第155章 與宴第4章 休沐105.第105章 蜜餞第176章 不武第279章 幸與不幸第205章 將離第172章 沒得選第143章 晚矣128.第128章 拔刃75.第75章 取輕53.第53章 染徵袍第258章 開拔127.第127章 衝突98.第98章 終陌路第180章 放權第177章 百騎第289章 冗官第282章 感以誠50.第50章 順遂第263章 狡詐130.第130章 當百第188章 無遺恨121.第121章 算計第276章 司空薨第9章 殊榮91.第91章 當歸第8章 面君第213章 茶餘飯後104.第104章 結髮第141章 發狠第171章 留下第264章 覆滅第223章 觀兵第225章 御駕來第147章 爭權第255章 歲末第27章 動怒119.第119章 不爭第150章 心慰74.第74章 廟算65.第65章 功來64.第64章 後事第238章 必不恣意79.第79章 主次第254章 君心第177章 百騎第252章 有兒子了第262章 人心向背76.第76章 新軍94.第94章 閒歸家第197章 時不我與87.第87章 質問第182章 入甕第204章 舍與不捨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177章 百騎
第223章 觀兵128.第128章 拔刃第37章 私召第292章 私問第242章 有三敗第1章 楔子第188章 無遺恨第137章 禍伏62.第62章 厚顏第168章 安下第163章 部將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37章 私召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10章 狡詐乎第265章 我知第284章 初春寒第44章 花明129.第129章 改道第239章 此事易也第243章 先聲而後討第270章 喜怒第289章 冗官第159章 鴻鵠志100.第100章 魏闕第13章 可恨126.第126章 挑釁68.第68章 擋我者第269章 出鞘第9章 殊榮第199章 利令智昏157.第57章 以何戰第243章 先聲而後討第246章 乃何人也89.第89章 詐關第32章 上疏第11章 各有思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187章 無裨第178章 不識第282章 感以誠111.第111章 首肯91.第91章 當歸第35章 門戶計2第155章 與宴第4章 休沐105.第105章 蜜餞第176章 不武第279章 幸與不幸第205章 將離第172章 沒得選第143章 晚矣128.第128章 拔刃75.第75章 取輕53.第53章 染徵袍第258章 開拔127.第127章 衝突98.第98章 終陌路第180章 放權第177章 百騎第289章 冗官第282章 感以誠50.第50章 順遂第263章 狡詐130.第130章 當百第188章 無遺恨121.第121章 算計第276章 司空薨第9章 殊榮91.第91章 當歸第8章 面君第213章 茶餘飯後104.第104章 結髮第141章 發狠第171章 留下第264章 覆滅第223章 觀兵第225章 御駕來第147章 爭權第255章 歲末第27章 動怒119.第119章 不爭第150章 心慰74.第74章 廟算65.第65章 功來64.第64章 後事第238章 必不恣意79.第79章 主次第254章 君心第177章 百騎第252章 有兒子了第262章 人心向背76.第76章 新軍94.第94章 閒歸家第197章 時不我與87.第87章 質問第182章 入甕第204章 舍與不捨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177章 百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