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如你所請

天子曹叡知道夏侯惠的意思。

無非是想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而已。

畢竟,不管毌丘儉也好、夏侯惠亦罷,都不曾踏足過遼水以東,對於遼東與公孫淵的瞭解,都止於道聽途說、口口相傳。

在備戰僅是一年時間的前提下,夏侯惠不敢紙上談兵、自請過去遼西郡任職實地深入考察、瞭解遼水以東的情況,也是謹慎的體現。

任事勤勉之心,可嘉!

但讓曹叡有些不解的是,遼東公孫那麼難討平嗎?

先前都暗遣細作陰結當地大族提前囤積糧秣了,且在毌丘儉趕赴幽州之際,也聲稱將會先轉運大軍所需糧秣至遼西囤積,並讓在遼西任職的張虎、公孫毅兩部暗中探明進軍路線什麼的了。如此,屆時魏國大軍開拔,彼公孫淵不是坐以待斃之事?

夏侯惠沒必要親自提前過去吧?

嗯,或許,乃討遼東之戰是他首次爲將主督大兵之故罷。

心中尋了這樣的原由,但曹叡還是發問道,“朕知稚權所求之故。只是,不明稚權爲何如此急切?”

依言止步在後的夏侯惠,對着緩緩而去的御駕行禮,“臣鎮護將軍惠,恭送御駕。”

況且,他早早就將司馬一家當作未來假想之敵了,如此,不管“持彈弓者”是誰,都無足輕重了。畢竟當今魏國,除了天子曹叡之外,孰人還比司馬懿、司馬師父子更難以對付?

吳應還想待價而沽、想讓他率先屈尊?

“陛下,臣惠自歸來京師後,與仲恭兄所表奏同,以蜀吳兩國急切難下,而我魏國可用兵遼東討不臣。是故,臣惠亦作書前往遼西問張虎,想着提前瞭解遼東情況,以待廟堂日後興兵時可聊以愚見,以供陛下與諸公參詳。”

做夢去吧。

二人身份地位都不是一個層級的,如若吳應再不識趣,就得掂量掂量自身能否吃罪得起吧。

雖失桓禺,但復得陳騫,當真不虧了啊~

就是不知道,日後陳騫將會與他同心同德否?

待心情愉悅稍微平歇後,夏侯惠也倏然想起來了,五日前丁謐復來軍營內所說的事情來。

吔,你這是答應了?

略略斟酌言辭後,夏侯惠如此作答,“所謂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縱使公孫賊子有天險可依,然其據苦寒之地,民衆不過三十餘萬,且常年與高句麗、扶余、烏桓等化外之民爲戰。無論兵力物力,皆非中原之敵也。我魏國自先帝代漢後,民心依附,兵強馬壯,若大兵至遼,縱有天險之阻,然必可一戰而定也。唯一所患者,乃彼賊子臨戰走脫、令我魏大軍留駐時日與耗費徒增罷了。”

毌丘儉不知道地利兇險也就罷了,而你既然知曉,當日在後殿爲何不說?!

聽罷緣由的曹叡,不由在心中指摘了句。

待回到大帳,桓禺已然等了他許久。

這讓夏侯惠有些惱怒。

心中暗喜,夏侯惠面容如常,徐徐而道,“回陛下,臣惠竊以爲,當入秋之際最佳。今暮春三月將盡矣,臣惠需一個月整頓鎮護部、兩個月整頓新設的護嶽營。且如陛下所言,護嶽營自冀州士家與鄴城戎兵選出,臣惠懇請陛下鎮護部各將佐聚齊後,將鎮護部轉去冀州演武,以淡出世人視野,他日更隱蔽北上幽州臨陣討賊也。”

隨後直身,待天子儀仗消失在視線中後,夏侯惠才轉身歸去大帳。從步履很是輕快中,可以看出他心情是相當的愉悅。

此外,自己要不要對他推心置腹呢?

唉,要是天子選陳泰而非陳騫,那該多好啊~

回想起與自己僅有過一面之緣的、且還是看在陳泰情面上纔給他當迎親賓客的陳騫,夏侯惠不由暗自感慨。

“是時,張虎作書回覆臣惠,猶附錄白馬義從公孫毅之言,聲稱廟堂有討遼東之意,需提前謀劃二事。”

在婚宴席間,他不出意外的見到了吳應。

見他步入,不由分說便躬身而拜,致歉道,“蒙將軍器重,招來軍中以待用,在下亦願意效力。今天子以他職授之,在下不敢辭也,亦是愧對將軍好意矣。還望將軍莫罪。”

輕輕頷首,曹叡側目過來傾聽,他自是知道夏侯惠不會無的放矢的。

“回陛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這次曹叡聽罷,不再猶豫,而是盡顯當斷則斷的雄主作風,“嗯,稚權部司馬之選,乃侍中陳卿次子、今尚書郎陳騫是也,三日後到任;從事中郎之選,稚權最遲五日內表於朕,若實在無人可用,朕爲你擇一良選。而護嶽營將主之選,朕亦如稚權所請罷。”

他現今能做的,就是好好思慮一番,日後如何與陳騫相處,力爭彼能與自己同心同德、甚至是可以引爲腹心。

現今,他將要來自己軍中任職了,若日後事情有變陳騫將偏向司馬師,還是自己這邊呢?

“二者,乃遼水氾濫形成的遼澤。”

“嗯,朕記得。”

是他依仗着先前的情分,前去給第三次娶妻的司馬師作賀了。

雖然說,在洛陽的公卿重臣子侄之間不乏交集,但此事也可以看出,陳騫素來與司馬師、司馬昭關係很好之事並非虛傳。

夏侯惠神色鄭重而道,“仲恭兄乃陛下東宮故舊、臣惠乃陛下越級擢拔之人,而今皆用於伐遼東公孫,爲求不負陛下信重、不讓朝野質疑陛下識人之明,臣惠不敢不慎。再者,陛下猶記得陣斬鮮卑軻比能之人,今在遼西任職的張虎否?”

不止是天子皆允他所請之故,更因爲他萬萬沒有想到,天子竟是讓陳騫來出任鎮護部的司馬。

言罷,他不等夏侯惠謝恩,徑直揮手讓御者繼續前行,“稚權止步於此吧,朕自歸矣。”

“稚權此言,大善!”

求人就該有求人的姿態!

像吳應這種倨傲,他夏侯惠不想與之繼續廢話。

也直接叮囑丁謐無需再與他接觸了。

“一者,乃烏桓殘部。先前,袁尚與袁熙走柳城依附三郡烏桓,待武帝千里奔襲陣殺蹋頓,袁尚等遂走遼東,被公孫康所殺傳首中原,亦並袁氏以及烏桓殘部。今雖時隔多年,然此些烏桓部落由在遼東與遼西之間、遼水上游棲居,是爲公孫賊子之耳目也。如此,臣惠昔日在崇華後殿所畫謀,我魏軍兵貴神速之基礎,乃需先前感招此些烏桓部落歸魏國也。若彼等不歸附,亦先圖之也。”

當然了,木已成舟,感慨也無用。

“文華這是作甚?”

二人在無人注目時,還趁機攀談了幾句,但不歡而散。

連忙步過來將他扶起,夏侯惠笑顏潺潺而謂之,“我與文華乃姻親之家,自當相互扶持裨益。今文華得陛下青睞,我歡喜還來不及,焉有怪罪之說?”寬慰罷了,他頓了頓,又加了句戲言,“再者,文華不在我軍中任職,便不與我爲善乎!”

“仲恭兄表奏遼東可伐時,尚未親臨幽州,故而有所不知,遼水以西乃有遼澤,其蔓延兩百餘里,由沼澤、大小湖泊與各溪流組成,泥淖遍地、深淺不一,不曾有人馬通行。此便是昔日臣惠所言公孫賊子可峙者、是爲遼水之故也。今臣惠求出,乃是爲尋出大軍橫渡遼澤之路,收集板木、蘆葦、馬革以及氈布等可鋪陳設路之物也。”

“唯。”

只要他不着急了、不打算與之和解了,該焦灼的人是吳應纔對。

況且,所謂無欲則剛。

是有些急切,但我不能說急切啊~

因爲真正急切的人並非是毌丘儉,而是你啊~

“回陛下,臣惠竊以爲,不可以急切加之仲恭兄。”

丁謐雖然給彼帶去了,夏侯惠答應與之冰釋前嫌的意願,但並沒有讓吳應說出“持彈弓者”是誰人。吳應依舊堅持着,必須要夏侯惠親自當面作誓他日爲他父吳質改惡諡後,他纔會將事情和盤托出。

也算是欲擒故縱罷。

“不敢不敢。”

“嗯,原來如此。”

果不其然,夏侯惠見他點頭後便開始了口若懸河。

“可。稚權所請,朕皆準了。”

其中就有陳騫,且還是當了司儀。

緩過情緒的曹叡,見御駕將近鎮護部營門時,便先讓御者止車,然後纔對夏侯惠發問道,“若如此,公孫賊子有天險可依,或許仲恭一歲可討遼東之言,是有些急切了,稚權以爲呢?”

而丁謐在說及此事時,夏侯惠還特地問及了,前去給司馬師作賀的賓客都有誰。

曹叡拊掌而贊,也將心中一縷猶豫給放下了,作笑顏問道,“若朕允稚權所請,當以何時赴遼西合適?”

但很快的,他就反映了過來——當時讓夏侯惠與衛臻、蔣濟辯論時,他已然首肯了毌丘儉的上疏了。如此情況下,爲了他的權威,夏侯惠當然不會提及這些,免得給衛臻與蔣濟對勸阻討伐遼東提供更多有利的理由了。

不由,桓禺也笑出聲來,連連頷首道,“若日後將軍有需在下時,還請儘管吩咐。”

“好說。文華此言猶見外啊~哈哈”

“哈哈~”

第214章 觸類旁通第182章 入甕第20章 可志同57.第57章 以何戰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244章 觀滄海102.第102章 必惠也76.第76章 新軍55.第55章 詔來第190章 可堪否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138章 不語111.第111章 首肯67.第67章 在我73.第73章 篤定133.第133章 私心第242章 有三敗93.第93章 言外意第176章 不武96.第96章 小婢女第6章 求教99.第99章 蓋彌彰第224章 不公129.第129章 改道116.第116章 非不願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153章 乃我第235章 謫貶第154章 似懂了第11章 各有思第201章 唯勇氣也68.第68章 擋我者127.第127章 衝突第148章 歸宅第7章 入東堂97.第97章 自擇之第136章 離析第40章 新歲第221章 黃雀是也第191章 邙山宴1104.第104章 結髮第31章 收桑榆122.第122章 義從第148章 歸宅第149章 肺腑否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43章 士家第249章 白鶴翩飛第185章 死地第232章 入營第17章 初見96.第96章 小婢女133.第133章 私心第218章 先以廟算第18章 恨晚56.第56章 猶可否第150章 心慰151.第151章 易也68.第68章 擋我者第227章 求貶惠第140章 蹙眉第193章 邙山宴3第149章 肺腑否第188章 無遺恨第148章 歸宅第182章 入甕第141章 發狠第159章 鴻鵠志第36章 社稷計第150章 心慰127.第127章 衝突第179章 門戶仇84.第84章 臨發118.第118章 願往否73.第73章 篤定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214章 觸類旁通86.第86章 難彰功第170章 失計否49.第49章 逢時第185章 死地86.第86章 難彰功第39章 弗改55.第55章 詔來第43章 士家47.第47章 威逼第139章 當慎110.第110章 見策第232章 入營第184章 競速第176章 不武96.第96章 小婢女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98章 旌旗猶魏108.第108章 鮮卑99.第99章 蓋彌彰第139章 當慎第175章 驚喜來113.第113章 後手
第214章 觸類旁通第182章 入甕第20章 可志同57.第57章 以何戰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第244章 觀滄海102.第102章 必惠也76.第76章 新軍55.第55章 詔來第190章 可堪否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138章 不語111.第111章 首肯67.第67章 在我73.第73章 篤定133.第133章 私心第242章 有三敗93.第93章 言外意第176章 不武96.第96章 小婢女第6章 求教99.第99章 蓋彌彰第224章 不公129.第129章 改道116.第116章 非不願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153章 乃我第235章 謫貶第154章 似懂了第11章 各有思第201章 唯勇氣也68.第68章 擋我者127.第127章 衝突第148章 歸宅第7章 入東堂97.第97章 自擇之第136章 離析第40章 新歲第221章 黃雀是也第191章 邙山宴1104.第104章 結髮第31章 收桑榆122.第122章 義從第148章 歸宅第149章 肺腑否106.第106章 恩出上第43章 士家第249章 白鶴翩飛第185章 死地第232章 入營第17章 初見96.第96章 小婢女133.第133章 私心第218章 先以廟算第18章 恨晚56.第56章 猶可否第150章 心慰151.第151章 易也68.第68章 擋我者第227章 求貶惠第140章 蹙眉第193章 邙山宴3第149章 肺腑否第188章 無遺恨第148章 歸宅第182章 入甕第141章 發狠第159章 鴻鵠志第36章 社稷計第150章 心慰127.第127章 衝突第179章 門戶仇84.第84章 臨發118.第118章 願往否73.第73章 篤定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214章 觸類旁通86.第86章 難彰功第170章 失計否49.第49章 逢時第185章 死地86.第86章 難彰功第39章 弗改55.第55章 詔來第43章 士家47.第47章 威逼第139章 當慎110.第110章 見策第232章 入營第184章 競速第176章 不武96.第96章 小婢女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98章 旌旗猶魏108.第108章 鮮卑99.第99章 蓋彌彰第139章 當慎第175章 驚喜來113.第113章 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