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沒得選

“爲國戎馬,百死不辭。”

當即,夏侯惠霍然起身,拱手昂然而道,“末將不才,昔日不乏貪功弄險之舉,賴天子教誨與將軍寬容,方知臨陣不可一味逞勇妄行,故而自斂行焉。然而,將軍乃陛下親口譽爲御賊吳之重器,若有所遣,末將豈無向死而生之銳邪!縱使千萬人、白刃加身,猶不旋踵也!”

也讓滿寵不乏威嚴的目光爲之一滯。

旋即,更是沒好氣的撇過去。

我就隨口這麼一激,是與否你回個字就行了。

說得如此正氣凜然、視死如歸的作甚?若傳出去給不知情的人聽了,還以爲我是將你編入死士營遣去填溝壑呢!

不過,此莽夫似是成親之後,話也說得好聽了不少啊.

“嗯,如此甚好。”

緩過心緒的滿寵,輕輕頷首,繼續用年邁的聲音悠悠說道,“今歲我大魏北疆與雍涼皆用兵,以賊吳望風而動之秉性,必興兵來犯。故而,我近日與李長史計議了一番,意在先發制人、奪其銳氣。”

言至此,他輕咳了幾聲,抿一口酒水潤喉後才繼續說道,“只不過,方纔淮南現今狀況,稚權已然大致得悉了,諸部兵馬皆不可妄動,我與李長史皆以爲惟有稚權麾下兵馬可用。今稚權慨然領命,不負陛下器異也,令我心甚慰哉!嗯,我年邁易睏乏,如何作戰,便由長史告知稚權吧。切記,此番旨在挫賊吳銳氣,不再殺傷斬獲多寡,稚權切不可妄爲!不然,軍法處置!”

言罷,他不等夏侯惠應聲,便起身施施然的踱步離去了。

對此夏侯惠自是不會再討人嫌的。

尤其是在目送滿寵離去之後,李長史也起身往自己的署屋而去,“稚權,且隨我來。”

“唯。”

亦步亦趨在後,旋踵間至。

卻發現署屋內早有一人在座,且是作尋常信使裝扮。

見他們進來後,他便連忙起身拱手,“見過長史。將軍,雖今十數日不見,然卻甚是思念啊。”

“子善?!”

也讓夏侯惠頗爲訝然失聲。

是的,那人就是樂良,原來他早就至淮南了。

方纔滿寵聲稱唯我麾下將士可用,應是指樂良所引的五百騎吧?

夏侯惠隱隱有所悟。

但李長史也沒有給他發問的機會。

他徑直來側榻前,將一張碩大的牛皮輿圖鋪展開來後,便招呼道,“你等二人先不忙着敘舊,過來看圖。”然後以手指在一處敲了敲,“稚權,滿將軍欲你與子善引五百騎而往,將賊吳此處戍守點襲破。”

樂良伸頭瞥了一眼,便輕輕頷首道了聲“唯”。

因爲他對魏國東南邊境並不是很熟悉,且主將並非是他,故而依着服從的本能當即領命。

但夏侯惠卻是一時無語。

要知道,李長史的手指敲到的地方,乃是徐州廣陵郡高郵縣下方的廣武湖!

雖說滿寵早就加封爲徵東將軍了,統領着青、兗、徐、揚四州,從揚州遣兵去徐州作戰,也不算逾矩。

但襲擊徐州那邊的戍守點,對戰事有何裨益呢?

還不如我先前那般,潛行過江淮丘陵帶,襲擊賊吳在大江北岸的橫江浦呢!

雖然我無力攻破橫江浦的營寨,但至少能將賊吳在那邊各個屯兵營摧毀、甚至能焚燬他們今歲秋收的積穀啊!

最重要的是,賊吳督戰徐州那邊的將率乃孫韶。

一個在丹徒京口駐守了數十年、善養士卒,人皆願死力的時之良將。

的確可稱爲良將。

雖孫韶沒有什麼可表彰的戰績,但也幾無敗績,且對邊界警戒十分看重,常遣人深入敵後偵察軍情,預先探知魏軍動靜。明明他駐守在吳郡丹徒的京口,但卻對魏國青州、徐州以及淮南等地各處軍營要害之處與遠近人馬布置多少,將領姓甚名誰都瞭然於胸、如數家珍!

某種意義上,他也算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了。

以五百騎長驅數百里,去襲擊這種將率的防區

講真,夏侯惠屬實無法理解滿寵的意圖。

因爲他覺得這不是以身犯險,而是有去無回、給賊敵送戰功!

至於,爲何他沒有出聲質疑嘛~

是他也篤定滿寵再怎麼不待見他,都不會讓他去送死。

而見他沉默的李長史,仗着二人的熟稔,便出聲戲言道,“稚權方纔豪氣萬千、慷慨激昂之言,猶在耳,今何故躊躇不語邪?”“呵呵~”

打了個哈哈緩解尷尬,夏侯惠也隨之開口道,“長史又不是不知我性情,既言之,必踐之。今我不語,非食言而肥不願往。只是有感自身愚鈍,不解滿將軍與長史欲我襲此地,於戰事何裨益邪?”

“吔?”

但不知怎麼的,平素不苟言笑的李長史今日似是心情頗佳,猶故作聽不出夏侯惠潛在之意,挑眉戲道,“方纔滿將軍不是作言了嗎?乃先發制人、奪賊吳銳氣啊!”

信你個鬼哦!

當我是三歲小兒不成!

暗自腹誹了句,嘴角扯了扯的夏侯惠,索性沉默以對了。

“嘿,無趣。”

見夏侯惠不復爭時,李長史也不再調侃,而是嘟囔了聲後作肅容道,“稚權,滿將軍之意,乃是此番襲擊後,樂將軍引來的五百騎便駐紮在淮南騎兵曲內。嗯,稚權平時若無事,也可隨時過來一併演武,但不管賊吳是否來犯,皆無令不得將騎離營。”

原來如此!

好你個滿寵,竟是拐了個大圈子來奪我五百騎的督領權!

且還是夥同了李長史,先爲我謀劃個遠在數百里外的戰功,來讓我乖乖就範!

甫一聽罷,夏侯惠心中當即就明瞭了。

也不免憤憤不平了起來。

雖然他知道,滿寵這是擔憂他有了五百騎督領權後,將會故態復萌、再次做出貪功弄險的事情來,故而才先爲他謀劃個小功勞,順勢將騎兵督領權收走。

也算是以全局爲重、先將不安穩因素剔除的考慮了。

但有一說一。

夏侯惠自覺性情已然沉穩了很多,也不復有貪功弄險之意了啊~

不見隨徵鮮卑歸來,他連知道自身功勞被秦朗有意掩藏時,都不帶爭辯一句的?

連賊吳都有“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之言呢!

滿寵視我,何以至此哉!

一旁的樂良偷偷撇了一眼,然後很自覺的步去就坐了。

且他嘴角上還掛着一縷似有似無的笑意。

是啊,他早就猜到這個場景了。

在引騎趕赴來淮南、方至淮北上蔡縣他便遇上了滿寵早早遣來恭候的小吏,讓他將五百騎就地駐紮、孤身來徵東將軍官署報備時。

更莫說在離京師洛陽之時,天子曹叡還特地告誡過。

叮囑他雖爲夏侯惠的部將,但到了淮南之後要優先謹從滿寵的調度,不可盲目隨着夏侯惠肆意妄爲。今滿寵直接將五百騎兵歸入淮南騎兵曲了,還讓他省心了呢!

似是李長史也早就預料到,夏侯惠將是如此反應。

故而,他伸手輕輕拍了拍其肩膀,語重心長的寬解道,“孔夫子有云‘小不忍則亂大謀’,今淮南諸事皆滿將軍一言決之,即使資歷深重如刺史府王使君,猶不得有半分違背。且滿將軍難得爲下屬設謀累功,稚權也應當以和爲貴。”

——酷吏出身的滿寵性情甚剛,不容他人置喙,直接奪五百騎兵督領權之事都能做得出來;今還是予功勞來換,算是給足你面子了,你小子就莫要再憤憤然了。

“稚權雖有功績在身且備受陛下器異,然不可恃寵與滿將軍爲忤也。須知,五百騎兵於淮南而言可有可無,然不可無滿將軍坐鎮也。”

——昔日連曹休任職大司馬時,滿寵都膽敢鄙夷了,你小子還是莫要仗着天子曹叡的寵信就與滿寵鬧得不愉快。不然惹惱了滿寵,他只需一道上疏,你就得灰溜溜的歸去洛陽了。要知道在天子曹叡眼中,淮南有無你都一樣,但沒有滿寵不行!

“再者,稚權猶年少,不乏累功勳之時。今位在人下,當有謙卑之態,不可意氣用事。但可盡忠職守、砥礪前行,他日必不愁建功立業之時。且滿將軍執法甚嚴,稚權先前有犯,賴陛下隆恩與父輩功勳而網開一面,今萬不可復爲之也。”

——你小子就不要再事事皆爭了,哪怕是爭贏了也無有裨益。若是滿寵直接將你放在後方,盡做些轉運糧秣輜重的事,你爭回了那五百騎兵督領權又有什麼意義呢?相反,此番若如了滿寵之意,讓他覺得你小子識大體,日後也不乏給予你建功立業的機會。再者,那五百騎再你手兵在你手中也沒用啊!若你再敢擅自行動,不管有沒有功勞,人頭都不保了!我就算想救也有心無力,向天子求救的上表也無法趕在滿寵將你斬首之前送到啊!

李長史口若懸河的勸說,將利弊都給分析透了。

也讓夏侯惠一腔憤憤皆冰消雪融。

其實這些利弊他也是懂的,就是被予取予求的感覺很不舒服。

勢不如人,除了接受還能怎麼辦呢?

他又沒得選。

況且,他還想繼續留在淮南,從賊吳孫權身上撈到足夠立身的功績呢,又怎麼敢得罪滿寵!

唉,權當是我以那五百騎兵的督領權,給滿寵表示恭順之態了。

希望他能禮尚往來,日後多給我督兵臨陣的機會吧.

咦,對了!

他既然不吝設謀讓我積累功勳來換取五百騎兵督領權,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似是對奪麾下將主兵權這種事情,也是有所忌諱呢?

呵呵,既然如此,不如我索性.

“末將受教,謝長史教誨。”

須臾間,撫平了心中忿恚後的夏侯惠,便故作意興闌珊之態而回道,“嗯勞煩長史上稟滿將軍,此去襲擊頗兇險,對戰局裨益亦不大,且末將對五百騎併入騎兵曲無異議,便作罷了吧。”

56.第56章 猶可否第172章 沒得選第206章 夜話45.第45章 無心第182章 入甕133.第133章 私心第150章 心慰第174章 盡私圖127.第127章 衝突100.第100章 魏闕151.第151章 易也第241章 誠意59.第59章 難改第246章 乃何人也第179章 門戶仇85.第85章 識趣第31章 收桑榆87.第87章 質問84.第84章 臨發114.第114章 雁北122.第122章 義從第172章 沒得選第167章 同行第187章 無裨第20章 可志同52.第52章 狼狽第5章 欺以方第28章 窮也第152章 莫求財90.第90章 引蛇第44章 花明第168章 安下65.第65章 功來65.第65章 功來第222章 就職116.第116章 非不願71.第71章 扈從58.第58章 恨遲也64.第64章 後事95.第95章 左伯紙122.第122章 義從第33章 逐出第215章 稚權何如第145章 失勢126.第126章 挑釁68.第68章 擋我者第203章 好甜67.第67章 在我第17章 初見113.第113章 後手第6章 求教74.第74章 廟算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7章 動怒第138章 不語第178章 不識56.第56章 猶可否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6章 困頓103.第103章 迎親第175章 驚喜來第159章 鴻鵠志59.第59章 難改第157章 且試第9章 殊榮123.第123章 緣由131.第131章 臨發第139章 當慎104.第104章 結髮50.第50章 順遂第156章 何惑哉124.第124章 惱意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242章 有三敗45.第45章 無心69.第69章 副職115.第115章 私心第12章 復哀之第153章 乃我第236章 敏銳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28章 窮也第21章 何所惑124.第124章 惱意59.第59章 難改第215章 稚權何如46.第46章 安分第12章 復哀之74.第74章 廟算第20章 可志同133.第133章 私心第244章 觀滄海第40章 新歲第152章 莫求財第7章 入東堂第225章 御駕來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217章 惠求教
56.第56章 猶可否第172章 沒得選第206章 夜話45.第45章 無心第182章 入甕133.第133章 私心第150章 心慰第174章 盡私圖127.第127章 衝突100.第100章 魏闕151.第151章 易也第241章 誠意59.第59章 難改第246章 乃何人也第179章 門戶仇85.第85章 識趣第31章 收桑榆87.第87章 質問84.第84章 臨發114.第114章 雁北122.第122章 義從第172章 沒得選第167章 同行第187章 無裨第20章 可志同52.第52章 狼狽第5章 欺以方第28章 窮也第152章 莫求財90.第90章 引蛇第44章 花明第168章 安下65.第65章 功來65.第65章 功來第222章 就職116.第116章 非不願71.第71章 扈從58.第58章 恨遲也64.第64章 後事95.第95章 左伯紙122.第122章 義從第33章 逐出第215章 稚權何如第145章 失勢126.第126章 挑釁68.第68章 擋我者第203章 好甜67.第67章 在我第17章 初見113.第113章 後手第6章 求教74.第74章 廟算第204章 舍與不捨第27章 動怒第138章 不語第178章 不識56.第56章 猶可否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16章 困頓103.第103章 迎親第175章 驚喜來第159章 鴻鵠志59.第59章 難改第157章 且試第9章 殊榮123.第123章 緣由131.第131章 臨發第139章 當慎104.第104章 結髮50.第50章 順遂第156章 何惑哉124.第124章 惱意第228章 如你所請第242章 有三敗45.第45章 無心69.第69章 副職115.第115章 私心第12章 復哀之第153章 乃我第236章 敏銳第213章 茶餘飯後第28章 窮也第21章 何所惑124.第124章 惱意59.第59章 難改第215章 稚權何如46.第46章 安分第12章 復哀之74.第74章 廟算第20章 可志同133.第133章 私心第244章 觀滄海第40章 新歲第152章 莫求財第7章 入東堂第225章 御駕來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217章 惠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