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私召

第37章 私召

翌日便是除夕了。

故而,今日天子曹叡在崇華後殿內大宴羣臣以表心意。

有幸參與者,除了三公九卿之外,諸如大將軍曹真、尚書監與令、諸侍中、守尚書檯僚佐以及護軍將軍蔣濟等有資格參與軍國大事的重臣。

可以說,如若一顆隕石湊巧將砸在崇華後殿內,魏國就將迎來分崩離析了。

而俸祿不過六百石的夏侯惠,也得以混跡其中。

散騎乃天子近臣嘛~

若如這點殊榮都沒有,還如何被譽爲清貴之職呢?

只不過,他還真是個湊數的。

在偌大的殿堂內,天子與諸公言笑晏晏,觥籌交錯,唯獨位在角落裡的他無人攀談或推杯換盞。就連座位相連的其他散騎或給事中,都不留痕跡的儘可能避開他的視線,以免給予了他舉杯相邀或者攀談的機會。

是啊~

在如今廟堂中,他已然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了。

因爲他最後那份反駁大將軍曹真伐蜀的上疏,天子曹叡召劉放、孫資與陳羣諸公羣策之後,並沒有具體的定論。

然而,有時候沒有定論,也就是一種定論。

就如在南陽宛城之遠的司馬懿,通過曹真修改伐蜀方略揣測出天子曹叡之意一樣,劉放孫資與陳羣等人同樣也不復以理據爭了。

所謂的羣策羣力,實際上卻是天子讓他們針對夏侯惠反駁的意見,爲伐蜀方略作補充,將上疏裡的劣勢規避掉或者是降損最低罷了。

能伴駕天子左右之人,皆人情練達。

如夏侯惠與杜恕這種畢竟是偶爾出現的異類。

故而,夏侯惠被孤立也就不意外了。

就連定下親事的王肅,出於避嫌的考慮,也就在候駕時面無表情的衝他略微頷首,半個字都不願多說。

夏侯惠也有自知之明。

很自覺的與誰都保持着距離,也維護着表面上的和睦,在天子賜宴上獨樂樂,優哉遊哉。

他的確頗暢懷。

一來,是無人打擾之下,可盡情大快朵頤的解饞。

另一,則是他日後都不用裝窮,恣意沽酒割肉享用了。

因爲在數日前,他在一次伴駕之後還特地尋了未央廄令,打算將駿馬帶出宮禁轉去陽渠西端那邊養着。

給出的理由,是他付不起宮中代養的費用了。

但未央廄令不允。

聲稱這種事情得經天子或太僕署應允後,他纔敢將駿馬交給夏侯惠。

也因此誘發了一系列的事情。

當太僕署讓小吏前去城外民宅尋夏侯惠,讓他提前將翌年的養馬費用差額繳納了,夏侯惠斜眼看了小吏片刻,便將之帶入宅子內。

讓他看看宅內有哪些物品是可以變賣財物的,自行拿去就好。

那斗食小吏哪敢取啊~

呆立了半晌,才嚅嚅囁囁的說這不合規矩什麼的。

而夏侯惠聽了,當即將自己的官印取來放在小吏的手中,說讓他把這個交給太僕署就好了。也讓那小吏誠惶誠恐、手忙腳亂的放下官印,行了一禮後落荒而逃。

歸去稟報後,太僕令聽了也是好一陣無奈。

夏侯惠都將官印給扔出來了,他若是再執意索要養馬費用差額,那不是逼迫其去官嗎?

那可是散騎侍郎啊~

他哪能給自己留下一個逼迫天子近臣去官的仕途污點呢?

當今之世,名望風評不僅能左右個人仕途,還能影響子孫後代的!

但若是不尋夏侯惠索要差額嘛~

馬政可是依軍律管制的!

更莫說此中還干涉到了宮禁之中的用度,他哪敢讓賬目不清啊~

思來想去,他索性心裡一橫,尋了個機會將此事稟給了天子,請曹叡首肯讓夏侯惠將駿馬領出宮禁,試圖將這麻煩徹底解決掉。

歲末諸事繁瑣的天子曹叡,甫一得聞時還頗爲惱怒。

如此芝麻大的瑣碎也拿來煩擾自己?!

真當自己終日無所事事乎?

但思索片刻之後,他便釋懷了。

雖然他沒有授意夏侯惠上疏反駁曹真伐蜀,但彼被長兄夏侯衡趕出府邸、落魄潦倒的起因,還真與他脫不了干係。

也大手一揮,準了。

還尋了個機會,招來夏侯衡訓示了幾句。

先是說夏侯衡將其弟趕出府邸那是家門私事,旁人置喙不得,隨後便指摘夏侯衡爲何不給點財帛呢?

讓元勳之後淪落到被僕從收留,這讓魏國顏面何存呢?

焉能如此!

在仕途上浸淫久了的夏侯衡,聽罷,當即俯首請罪,信誓旦旦的聲稱歸去後便將一些家業劃給夏侯惠云云。

是的。

他並沒有將已然把陽渠西端的良田轉給夏侯惠之事挑明。

因爲如此行事,既能借天子之口坐實了兄弟反目,又能體現自己對天子的恭順,何樂而不爲呢?

而夏侯惠就更恣意了。

駿馬能帶出宮禁了,俸祿也能按時領了,且還可以光明正大的收了陽渠西端的產業不必裝窮,可謂一石數鳥、收穫滿滿啊~

是故,在崇華後殿的天子賜宴上,他也倍顯格格不入。

別人的暢懷,是可以趁此機會在諸公面前混個臉熟、討得天子歡心,而他的暢懷則是在慶祝日後有區區六百石俸祿可領,以及不限量的酒肉之美。

不過,論旁若無人的貪圖酒肉之美,曹纂也沒有讓他專美於前。

曹纂字德思,乃是已故大司馬曹休次子,曹肇之弟。

今在禁軍內任職,雖沒有與宴的資格,但他性情憨厚,身長八尺有餘,能力舉千鈞,頗受天子曹叡恩寵,故而被特許入宴。

在宴的他,無有與他人推杯換盞之念,很是專注的饕餮着美味珍饈。

剛好,他席位與夏侯惠頗爲相近,乍一眼過去,二人大快朵頤的樣子猶如相互攀比孰更能吃一樣.

唉,當真有辱斯文。

被衆星捧月的天子曹叡,偶爾撇一眼過來,不由在心中對夏侯惠指摘了聲。

曹纂是個憨厚武夫,身爲散騎的你是個粗鄙莽夫嗎?

竟一點都不在意天子近臣的身份!

心中有些不快的天子曹叡,略作思緒,便對身側的侍宦悄聲囑咐了幾句。

然後,那侍宦便沿着殿內牆壁繞了一個大圈,來到夏侯惠旁邊,躬身附耳說了幾句。也讓夏侯惠面露惋惜之情,放下割肉小匕,起身離開了。

這一小插曲沒有影響殿內的言笑晏晏。

一些眼尖之人發覺了,還讓臉上的笑顏更甚——

他們都以爲,這是天子曹叡覺得有夏侯惠這個不爲諸公百官所喜之人在,會影響了君臣同樂的氛圍,故而讓其提前離席了。

但事實上,夏侯惠臉上的惋惜,只不過是他才吃了個七分飽~

且天子並沒有讓他離開宮禁。

而是被早就候命在殿外的侍宦,帶去了天淵池。

天淵池、華(芳)林園皆在宮禁之北,與洛陽駐軍的宣武觀只有一牆之隔,也是天子與後宮諸人日常閒暇遊玩之處。

乃天傢俬用,宗室或臣子之流是不能進入的。

故而,一路跟隨侍宦向北而去的夏侯惠,在看到刻錄在石敢當之上的天淵池幾個字樣後,便止住了腳步。無論那侍宦如何催促、一味聲稱這是天子的口諭,他都不肯再往前走了。

宮禁之地,忌諱尤多。

他並非是宦官,哪敢進去天家後宮之人遊玩之地?

且那侍宦只是聲稱此乃天子口諭,並非是白紙黑字可確鑿證明真僞的詔令,纔剛剛上疏討廟堂諸公百官厭惡、反駁大將軍曹真伐蜀自絕於宗室的他,哪能不擔心這是有人暗中指使侍宦使壞呢?

再者,他知道天子曹叡並沒有殺他之心。

不進去天淵池,在外等候,天子知曉了也不會罪責他什麼。

而一旦進去了,被其他人彈劾了,那麼天子爲了維護宮禁的法度,也不得不依法將他治罪。

此中干係,孰重孰輕他拎的清啊~

尤其是,他也想不明白,天子爲何避人耳目讓他前來天淵池等候。

現今,就連大將軍曹真將欲伐蜀這種軍國大事都不是秘密了,廟堂之中尚且還有見不得人的事情嗎?

就算是有,身爲散騎侍郎的他本就是天子近臣,若是天子有事諮詢,何時何事不可以發問,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故而,他以於宮制不合爲由,堅持立在天淵池之外等候天子御駕。

讓那侍宦在催促無果後,無奈的自行返歸回命了。

這麼一等,就是大半個時辰。

一直候到午時將盡,他才發現自己多心了,也知道了爲何天子有召。

因爲就在他百無聊賴立在天淵池之前等候時,看到了一羣宮禁衛士擡輦轎正往天淵池而來,上面坐着的人赫然乃大將軍曹真。

來宮禁上朝入殿可乘坐輦轎之事例,源於太傅鍾繇。

在天子曹叡繼位時,鍾繇年邁且有腿疾、下拜起身皆很不方便,而是時太尉華歆也年老患病,所以特許他們上朝進見時都乘車坐轎、由衛士擡着上殿就坐,且沿用爲舊例。

如今曹真也乘坐輦轎,倒不是他有疾病在身。

而是在年輕之時以勇力聞名軍中、以勇猛被武帝曹操賞識,遣入虎豹騎中任職歷練的他,如今身軀十分龐大(胖),不管策馬馳騁或步行奔走都有點吃力了。

自然,他也被天子賜予瞭如此殊榮。

而夏侯惠在看到輦轎的時候,也終於知道了天子私召,乃是大將軍曹真要見自己。

同時,心中也莫名亢奮了起來——不知,我可憑三寸不爛之舌,讓大將軍曹真放棄伐蜀之意否?

(本章完)

84.第84章 臨發57.第57章 以何戰第2章 入闕第208章 無心之舉97.第97章 自擇之第240章 猛士第1章 楔子119.第119章 不爭第136章 離析97.第97章 自擇之49.第49章 逢時59.第59章 難改67.第67章 在我70.第70章 詔來第154章 似懂了第189章 逞口舌第146章 示好第173章 示警第171章 留下50.第50章 順遂第43章 士家第30章 失東隅第207章 大勢翻篇第20章 可志同第143章 晚矣47.第47章 威逼第12章 復哀之92.第92章 偶遇47.第47章 威逼第190章 可堪否54.第54章 匹夫59.第59章 難改100.第100章 魏闕第35章 門戶計2第205章 將離47.第47章 威逼123.第123章 緣由126.第126章 挑釁71.第71章 扈從61.第61章 加官第2章 入闕第34章 門戶計122.第122章 義從59.第59章 難改第221章 黃雀是也73.第73章 篤定第184章 競速128.第128章 拔刃第12章 復哀之118.第118章 願往否132.第132章 破襲第42章 遂願第172章 沒得選72.第72章 誘惑65.第65章 功來第158章 不自知103.第103章 迎親第183章 或有詐第233章 默契第245章 他日罷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156章 何惑哉第7章 入東堂第164章 非莽夫第137章 禍伏121.第121章 算計第188章 無遺恨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122.第122章 義從第147章 爭權98.第98章 終陌路第164章 非莽夫第153章 乃我第218章 先以廟算第221章 黃雀是也第225章 御駕來第210章 分權49.第49章 逢時第40章 新歲69.第69章 副職93.第93章 言外意70.第70章 詔來第25章 爾敢第193章 邙山宴348.第48章 無畏56.第56章 猶可否第244章 觀滄海第212章 隨你罷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139章 當慎116.第116章 非不願第15章 如卿言第158章 不自知第245章 他日罷第215章 稚權何如49.第49章 逢時第11章 各有思第191章 邙山宴1第219章 鎮護方岳
84.第84章 臨發57.第57章 以何戰第2章 入闕第208章 無心之舉97.第97章 自擇之第240章 猛士第1章 楔子119.第119章 不爭第136章 離析97.第97章 自擇之49.第49章 逢時59.第59章 難改67.第67章 在我70.第70章 詔來第154章 似懂了第189章 逞口舌第146章 示好第173章 示警第171章 留下50.第50章 順遂第43章 士家第30章 失東隅第207章 大勢翻篇第20章 可志同第143章 晚矣47.第47章 威逼第12章 復哀之92.第92章 偶遇47.第47章 威逼第190章 可堪否54.第54章 匹夫59.第59章 難改100.第100章 魏闕第35章 門戶計2第205章 將離47.第47章 威逼123.第123章 緣由126.第126章 挑釁71.第71章 扈從61.第61章 加官第2章 入闕第34章 門戶計122.第122章 義從59.第59章 難改第221章 黃雀是也73.第73章 篤定第184章 競速128.第128章 拔刃第12章 復哀之118.第118章 願往否132.第132章 破襲第42章 遂願第172章 沒得選72.第72章 誘惑65.第65章 功來第158章 不自知103.第103章 迎親第183章 或有詐第233章 默契第245章 他日罷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156章 何惑哉第7章 入東堂第164章 非莽夫第137章 禍伏121.第121章 算計第188章 無遺恨第230章 風起青萍末122.第122章 義從第147章 爭權98.第98章 終陌路第164章 非莽夫第153章 乃我第218章 先以廟算第221章 黃雀是也第225章 御駕來第210章 分權49.第49章 逢時第40章 新歲69.第69章 副職93.第93章 言外意70.第70章 詔來第25章 爾敢第193章 邙山宴348.第48章 無畏56.第56章 猶可否第244章 觀滄海第212章 隨你罷102.第102章 必惠也第139章 當慎116.第116章 非不願第15章 如卿言第158章 不自知第245章 他日罷第215章 稚權何如49.第49章 逢時第11章 各有思第191章 邙山宴1第219章 鎮護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