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名垂史冊

“秦叔父,三娘,吾家託於你了,”劉昌郝拱手說道。

去年天冷了,那怕劉昌郝各種食補,謝四娘也開始犯病,她是一個外柔內剛的女人,每次犯病時便忍着痛,強作笑顏。劉昌郝看到了,但能說什麼。不能將“沖喜”一棍子全打死,但沖喜也不是辦法。

去年最後一批鞭炮結束後,劉昌郝委託朱三在京城打聽“神醫”,京城神醫多,誰知道實際是什麼貨色,不但要打聽神醫,還要打聽他們治過的具體患者,是不是有不少患有疑難雜症的病人被看好了,後面不易打聽到了,一直拖到前段時間,才確認了一個大夫,那時家裡開始忙碌,謝四娘不願意去京城看病。

劉昌郝勸來勸去,謝四娘最後同意,等甜瓜上市,價格定下來,她纔會去京城。

不但謝四娘,蓋氏病情沒有謝四娘重,也一直好不起來,順便帶去一道看。

家裡沒有人了,只好將苗苗也帶上,但家裡還有一些錢,劉昌郝只好委託秦瓦匠妻子艾三娘帶着大剛兄弟,暫時住在自家。

別看秦瓦匠性格暴躁,在家裡選擇可以託付的人,秦瓦匠則是第一人選。或者再將他武藝誇大一點,便是一個活脫脫演義裡的英雄好漢的原型。

二妹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盯着劉昌郝。

未到明年的元宵節呢……劉昌郝想了想,去對四叔說了一聲,也將二妹帶上。還要分瓜,即便是淘汰下來的,也不比劉樑村人種的甜瓜差,雖然沒有上船的甜瓜品相好,甜度是差不多的。雖淘汰率比較低,放大到這麼大面積的瓜田上,數量也不少,足有千餘個甜瓜,瓜是零食,不能當飯吃,況且三天後又要摘第二批瓜。

每家每戶拿走幾十個,還餘下不少,劉昌郝讓大剛帶着幾個孩子,挨家挨戶地送,不是每一家都送,只要是有人在鞭炮作坊做工的,便送上幾個。他們家也有瓜……瓜甜麼?

又將韋小二與武兆麟叫來,安排明天的活,忙忙碌碌的,天就黑了,不能再耽擱,劉昌郝立即上船。這時白天天氣長,夜晚則短,又是逆風,四更天必須抵達戴樓門,在劉昌郝叮嚀下,三艘船皆用了大櫓,以保證最快的船速。

二妹上了船,船已重載,離水近,二妹開心地用手撈起水,劉昌郝說:“二妹,你不會游水,莫玩水,苗苗,你也不準玩水。”

另個時空,劉昌郝生於水鄉,不能說是游泳健將,但那怕是狗刨式,也能刨幾百米。這個身體不大好說了,二妹更不行,此乃惠民河,已經是一條“像樣”的河流,掉下去就不大好玩了。

二妹吐了吐舌頭,又問京城是什麼樣子?

她去過最熱鬧的地方便是烏頭渡墟市,連縣城也未去過,對京城自然萬分地嚮往。

朱三用手摸着驢子,劉昌郝僱了三艘船,皆不小,驢子不是馬,勉強站在船頭,但有些驚恐,朱三隻好不停地安撫着。

他一邊又問:“劉有寧,如果讓你種莊稼,能否高產?”

“能,凡是常見作物、花卉、蔬菜、瓜果,我都能讓其高產,然而其收益不值。如粟,多我不好說,每畝三四石是能做到的,然其投入與收益相比,入不敷出,不值,除非我有意製造祥瑞。”

在宋神宗時代搞祥瑞,是有很大風險的,劉昌郝也不是那種人。

“甜瓜可否於冬天種出?”

朱三有這個想法很正常,僅是早瓜便如此之貴,若是放在冬天,會值多少錢?

“冬天種甜瓜?”劉昌郝想了想說:“不妥,成本高,也不甜,欲隆冬種甜瓜,不如種蔬菜。”

想種隆冬的甜瓜,也不是不可以,然而有幾個缺陷,劉昌郝不能解決,首先是適合的種子,五色瓜肯定是不行的,其次是光照,本來冬天光線就比較暗,加上用的是紙膜,光線更不行,即便種出來,味道多半不是甜瓜,而是梢瓜。

不但宋朝,後來種植業如此發達,也沒有人種隆冬的甜瓜,隆冬的甜瓜西瓜是有的,海南瓜,新、疆瓜,冷庫瓜,外國瓜。

不是種不出來,而是口感差,種出來也賣不掉。

“蔬菜也可以。”

“三郎,蔬菜是可,然而你不知,想於隆冬出產新鮮蔬菜,其成本不知多少,你看到育瓜苗的大棚嗎,想於隆冬出產蔬菜,需兩層膜紙,必須是白綿紙,每天更需燒掉大量木炭,還要做反光板,反光板需要大量木材,木匠工,錫,以及工錢,肥料,每畝成本恐需七八十緡錢。”

去年看到了韭黃,劉昌郝也想過真正的反季蔬菜。

雖然在宋朝,只要本錢跟上去,照樣能種出反季蔬菜,但劉昌郝將其成本粗算了一下,便立即息了心思。

“反光板何用場?”

“瓜果蔬菜需水、土、肥,以及精心照料,也需要光,無光便無光合作用,無法生長。”

劉昌郝以前便說過光合作用,雖然朱三聽不懂,但能聽出來,光合作用對作物極其重要,他又問:“產量如何?”

“豆類蔬菜產量不高,約爲千斤左右,生菜、萵苣、茄子、瓜類蔬菜產量或與甜瓜相比,有者略高,有者略低,約相彷彿之。”

“其產量也可。”

“三郎,你只知道韭黃價格高,然不知物以稀爲貴,一旦我種之,幾十萬斤蔬菜傾倒下來,價格就不大好說了。”

甜瓜賣給果子行是十六文錢一斤,還有一個十六送一,實際只有十五文錢一斤,會賣多少錢一斤,多半在二十幾文錢,與豬肉相當,僅能稱爲貴,京城物價本來就十分貴,許多人家是能買得起的,換成隆冬蔬菜,上百文,數百文錢一斤,那不是貴,而是奢侈物,有多少人家買得起?

以及路。

去年節氣遲,平常一般臘月上旬,惠民河就漸漸進入冰封狀態,只好用車。

劉樑村東邊也有一條出山的路,出去便是小姜村的後面,但到了隆冬,冰雪交加是不宜出門,太陽出來,冰雪融化,道路又會泥濘成漿湖,驢車騾車也能行,但這幾十裡的路,想抵達京城,可能需兩三天時間,那能行麼?

只好修路,一直修到朱仙鎮,劉昌郝小姨家邊上,才能與真正的大道相連,到了大道,不用修了,但這一修,便是四十里的路,不提花多少錢,還要侵佔別人家的一些耕地,更頭痛的是,還跨了縣……

若是能種,劉昌郝早想到了,那會輪得朱三去想。甜瓜蔬菜雖苦,劉昌郝願意要這苦錢,至少不用提心吊膽的。

劉昌郝將路一說,朱三什麼話也不說了。

“三郎,莫要多想,甜瓜下市後,你們也有許多事做。”

“請吩咐。”

“便是上次我說的三種基質礦。”

“劉有寧,你如何知道它們在何處?”

“你莫管,我讓你們尋,必然能尋到,”劉昌郝手中的礦藏分佈圖都放大到20000:1的份上,還有什麼礦尋不到的:“此外,秋後還要去南方尋一作物。”

“南方何處?”

“乃是真正南方,或福建路,或嶺南。”

“如此遙遠?”

“遠是遠矣,然你們若尋到,或能垂名史冊。”

“何物?”

“隔些日子,我對你說。”劉昌郝說道,不種便罷,一種面積也不能少,這無妨,正好用來輪作,不過輪作也不是隨便輪的,需買地,得看買地的情況。這種作物,劉昌郝是不打算謀利的,過年時二妹捨不得脫那件二手裘衣,讓劉昌郝心痛了,才生起的念頭,但還是很麻煩的。

“名垂史冊?”

“若能成,廣而植之,一件百文錢衣服,可抵一件裘衣。”

朱三倒吸了一口冷氣,連謝四娘、韋小二在邊上都驚訝起來。劉昌郝說的是裘衣,不是皮襖子,一件裘衣得多少錢?即便是以前的劉家,同樣也買不起。這事若是辦到了,豈不垂名史冊?但也不容易的,大幅度推廣後,纔能有這效果,另外,不知得花幾年時間才能育起適應北方天氣的種子。

劉昌郝不再說了,他閉上了眼睛,這段時間太過辛苦,臥在艙壁上便睡着了。朱三繼續在想,是什麼東西能起到這麼重大的作用?想了半天想不出來,只好對謝四娘說:“三郎,劉家寧是你家麒麟子,未來不可估量。”

“不知也,”謝四娘溫聲答道,不是朱三一個人說,自家的客戶說,薛勇他們說,樑三元也說。山狸子與燕子不大好說,樑小乙纔是真的,劉昌郝如何教樑小乙的,謝四娘看到了,樑三元夫婦看到了,劉昌郝不像是種植,用了許多新名詞,讓他們聽不懂,劉昌郝對樑小乙所說的,基本上能聽得懂,原來仗是這樣打的,根本不是“說話”裡所講的那樣。

之前,劉昌郝說的對不對,大夥不清楚,樑小乙從軍,才知道劉昌郝的傳授起了多大的作用,若是沒劉昌郝這段時間教導,樑小乙不要說十將,上禁兵便登天了。

但家中數年來連遭大變,謝四娘同樣地有些不自信。

未來的事如何能得說清呢。

她扭頭看着船外。

三艘船無聲地在惠民河前進着,偶爾艙底會傳來細微的清脆的破浪聲。夜晚的惠民河充滿着一種靜謐的美,涼風習習,漁火點點,無數高大的楊樹似是黑巨人守衛在兩岸,夜空更是星光璀璨……

PS:說話,唐朝叫俗講,元朝叫評話,今天叫評書,有說有唱。一說小說,正文是說,詩賦時是唱,所以今天看到唐宋小說裡面有着大量詩歌。一是講史,但講的不是正史,而是一些評書,如三國志評話,薛仁貴徵東事略,五代史平話等等。

宋朝喜歡在河堤上植楊柳,汴水、蔡水、黃河……

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十章 可惡(下)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204章 南征第183章 T字第115章 喜事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115章 喜事第204章 南征第七十七章 買山第149章 燕離(上)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85章 小水利第202章 萬畝第118章 取之(下)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164章 定論第163章 見(四)第十章 可惡(下)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212章 三年第116章 予之第113章 燕子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143章 河東河東(五)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124章 鳳凰(上)第202章 萬畝第227章 閣對(上)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五章 任務條第127章 市易務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116章 予之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15章 喜事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101章 免費第111章 十將(上)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74章 青玉案(四)178章 說不出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七十五章 高潔第160章 見(一)第117章 取之(上)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101章 免費第二十七章 經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177章 農學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217章 敢死隊第六十章 石板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五章 任務條第十二章 豆油第101章 免費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五章 任務條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179章 魏武卒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十五章 租子第十二章 豆油第101章 免費第214章 首戰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214章 首戰第131章 大佃戶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121章 傳奇(下)第124章 鳳凰(上)第八十四章 智慧
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十章 可惡(下)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204章 南征第183章 T字第115章 喜事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115章 喜事第204章 南征第七十七章 買山第149章 燕離(上)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85章 小水利第202章 萬畝第118章 取之(下)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164章 定論第163章 見(四)第十章 可惡(下)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212章 三年第116章 予之第113章 燕子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143章 河東河東(五)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124章 鳳凰(上)第202章 萬畝第227章 閣對(上)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五章 任務條第127章 市易務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116章 予之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15章 喜事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101章 免費第111章 十將(上)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74章 青玉案(四)178章 說不出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七十五章 高潔第160章 見(一)第117章 取之(上)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101章 免費第二十七章 經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177章 農學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217章 敢死隊第六十章 石板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五章 任務條第十二章 豆油第101章 免費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五章 任務條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179章 魏武卒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十五章 租子第十二章 豆油第101章 免費第214章 首戰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214章 首戰第131章 大佃戶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121章 傳奇(下)第124章 鳳凰(上)第八十四章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