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收地

大約十四年前,劉昌郝二妹還沒有出世,劉家開始正式納稅。

那時是宋仁宗在世的最後幾年,也是宋朝罕見的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年光,年光好,劉家租子確實低,還有村子裡幾個大戶皆不大高興,若在那時劉家漲租子也就漲了上去。

但劉家那時正在忙着一件事。

買地,無疑這些地東一塊的西一塊的,不便管理。劉昌郝祖母想將它們整合在一起,在農村換地很是麻煩,特別劉樑村這片區域,地分成了好幾等,一畝良田相當於多少畝劣田,誰也說不清。於是一直拖到魯氏死後第三年,劉家才勉強將這些地整合在一起。

跟着治平年間發大水,熙寧初大旱災,其規模皆不亞於今年的災害,劉樑村也受到嚴重波及。本身劉家日子還過得去,劉父與劉昌郝小叔便沒有商議漲租子。

劉父去世,王安石變法,像劉家這樣的上戶,無疑增加了許多新的稅種與攤派,似乎劉昌郝小叔與謝氏商議過適當的漲一些租子,然而謝氏下不了狠心,一直拖到今天。

劉昌郝瞟了一眼,都是一個村子的人,小孩子變化快有些不大好說,大人肯定都認識的,這個漢子叫劉二虎,只有如此了,他冷笑一聲:“劉二虎,

吾大母在世之時,是有十幾年沒有納過稅,然是吾曾祖與大父用命、用西夏人腦袋換來的。且,吾家納稅,吾家不納稅,汝非官府,與汝有何關係?”

另一個婦女哭了起來:“日子沒法過了。”

“諸位,自吾大母歸鄉,有老死者,有病死者,有無餓死者!”

既然都不領情,劉昌郝便敞開說話。現在多數貧困農民抗災能力弱,劉樑村更不用說了,然而自從魯氏回來後,有各種原因死去的人,但就沒有一個人因爲災害而餓死的。

之所以沒有餓死,不僅劉家會減租子,而是到了災年,從劉昌郝祖母起,便會拿出一些糧食賑濟極度貧困人家,大災之年,往往多一口糧食人就會活過來,少那麼一口糧食,人就會餓死。只能幫到這份上,難道捨身飼虎?呵呵,問一問那些高僧,有幾個人真的去用身體喂餓虎?

其實今天真的發生了很多事情,不僅是伐桑枝,幾乎當着劉昌郝的面說閒話,還有井蓋。

劉昌郝出生時,劉父害怕劉昌郝掉到井裡,請人做了一個石蓋,小叔家那邊也做了一個石蓋。

今天村民來打水,多是一大早來打水,這個能理解,許多人打完水就要吃早飯去幹農活了,但上午中午下午還陸續地有人來打水,同樣能理解,水吃完了早上沒有打水,那白天就要抽空來挑水回家。

問題是除了極少數人外,餘下的打完水不蓋井蓋擔着就走,劉昌郝大了,可是苗苗還很小,半懂不懂的,謝氏只好去一次一次地重新將井蓋蓋上。

雖然劉昌郝早有了準備,甚至能說“理解”,也被一些人撩得火冒三丈。

“自吾曾祖起,一直資助村子,汝等何以回報?吾家地使汝等種死,採桑乃力折桑樹,吾家幾破家,汝等不慈憐,反是冷嘲熱諷、幸災樂禍,汝等良心安在!”

另一個老漢劉三全說:“狗子,僅今歲。”

“劉三全,信汝纔怪。欲使吾家降租子簡單,汝等讓劉四根先降,其降一分,吾家降二分!”

劉三全說起來還是劉昌郝爺爺那一輩的,他氣不過,發了狠話:“地租不起則不租。”

一起不租你家的地,你家準得傻眼,他不知劉昌郝正等着他這句話。

“亦是,家裡景光好的莫要添亂了,汝等亦知吾阿孃有病,吾於城裡讀書,其年以來吾家亦無積蓄,實貼不起。諸位若以爲難,吾乃亡租,然租之地吾家即收!”

實在困難,我連秋租都不要了,不過你們租的地我也沒有辦法,只好收回來。

收地,大夥一起大眼瞪小眼。

“狗子,須多地收回,汝家種得起?”

“三叔父,能否種得起,是吾家事。諸位鄉親,勿抱欺人之心,吾說個理,幫汝等是人情,不幫汝家是本分,吾家未嘗負過汝等!租,粒糧勿得少,不交租,吾即收地!”

“狗子,非日子難過,誰向汝家開口。”

“日子難過問汝等父母、汝等兒子、汝等自己,問官府,與吾家有何關係!吾問汝等,吾有無資格將地收歸?”

地是劉家的,不降租子,劉家也有權利將地收回。

忽然一人笑起:“收吧,收吧。”

大多數人意會,陸續散去。

謝氏也醒悟過來:“兒,吾家種不起。”

種花未必比種莊稼輕鬆,不過謝氏以爲種花會比種莊稼輕鬆,然而幾百畝地,種什麼花,一家人也忙不過來,最少種下去得澆澆水吧。那麼問題來了,雖然劉樑村四面的山是土崗子,但終是隔着許多土山,負重出行不易,所以想將地租出去,只能租給這個山窪的村民,北邊有一個孫嶺村,卻因爲水源問題,兩個村子幾乎成了生死仇人。因此這個地收回來,以後還得將它們交給劉樑村的村民租種。

換別人家無所謂,可是現在劉樑村許多人擺明吃定了劉家孤兒寡母的,到時候會更尷尬。

劉昌郝笑了笑。

“阿孃,種瓜養花收益高,卻需許多學問。”

“予擔心汝種不好。”

“阿孃,真宗言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千鍾粟、馬多如簇,學問阿孃無憂,吾所言之學問,是謂其不便令外人佃種,然勞力何來?閒時出錢多有人來作,農忙時誰爲吾家種花種瓜?只能請客戶(長工)。”

劉樑村沒有純粹意義上的佃戶,只能說是半佃戶。即便有人願意來做長工,以劉樑村眼下的風氣,劉昌郝也不敢請。

“奈何?”

“阿孃,聽吾說。春天河北災情委實嚴重,縣城仍有少許東邊流民,京城郊外流民恐怕更多。”

謝氏點點頭,他們在縣城裡,消息遠比劉樑村更靈通,不過謝氏擔心地說:“兒,汝欲僱流民回來爲客戶,然流民一不知底細,二辰光好了,其自會歸去。”

“阿孃,吾非詣縣城請人,乃往京城,流民多,好簡選,覓勤樸者帶回來。劉樑村人雖知根底,然吾家能使喚誰?阿孃,汝亦看到了,繼續租佃下去,且不論幾以白租之,後患亦會更多。”

麻煩不多也要收地回來,村民要減租子,正好給了劉昌郝收地找到了藉口。

“唉。”謝氏不傻,她知道一旦兒子這麼做後,劉樑村弄不好就會與低租時代永別了,劉家的三代善名也永別了。

“娘娘,汝可知太公家之事?”

劉昌郝前身小時候,他父親帶他去過一次太公家,那時他很小,又是一些模糊的記憶,讓劉昌郝對他這個太公幾乎都沒有印象。

“其家……”

劉昌郝太公家位於京城東郊,離北東水門與新會門不太遠,邊上又有五丈河,許多人家販買販賣。不會行商的,也能種植瓜果蔬菜,桑蠶業也十分發達,應當是一個很富裕的村子。

更具體的,因爲謝氏也未去過,就不大清楚了,只知道他們那個村莊叫魯莊。

劉昌郝祖父活着的時候,他與劉昌郝祖母魯氏住在京城,離得不太遠,那時候兩家走動很是頻繁。劉昌郝祖父戰死,若是魯氏不離開京城,說不定劉昌郝父親劉明山長大成人後,能蔭補一個小武官,或者進入禁軍做一名十將。

可短短几年辰光,公公犧牲,丈夫犧牲,婆婆也因爲悲傷得病去世,魯氏心寒了,爲求一家人平平安安,帶着兩個兒子回到劉樑村。

在京城兩家離得不太遠,回到劉樑村兩家隔得就很遠了,謝四娘未嫁過來之前,似乎魯氏帶着兩個兒子回過幾次孃家。劉昌郝太婆過世,魯氏帶着兩個兒子,還有劉昌郝本人,又回了一趟孃家,但那時劉昌郝歲數還小。因爲家裡面正是農忙之時,謝四娘與劉昌郝的小嬸子並沒有跟過去。

魯氏剛搬回來時,兩個舅公幫助魯氏搬家,順便來過一次劉樑村,中間有沒有再來,謝四娘也不大清楚,劉昌郝太婆去世後,兩個舅公通知魯氏,又來過一次。

魯氏過世,兩個舅公也來到劉樑村弔唁。

但魯氏去世,又離得太遠,兩家就中斷了往來。

一晃十年過去,早就物似人非,說不定劉昌郝的太公同樣也過世了。就包括劉昌郝兩個舅公,他們比劉昌郝祖母歲數還要大,這時代大多數人壽命短,也不知道還在不在人世。

“兩個舅公爲人如何?”

都過去了很多年,謝四娘努力了回想了好一會說:“還好吧,兒,汝欲請其相幫?”

“阿孃,流民易找,然需當地熟人做保人,否則誰跟吾回來,吾還要買一些種子花苗,京城如此之大,亦需熟人帶着。”

“麻煩否?”

“不麻煩。”

“若不麻煩,兩個舅公會相幫汝的,予擔心其不在人世……”

兩個舅公過世了,下面還有幾個表叔呢,然而隔了一代人,又斷了往來,那就未必會幫助劉昌郝了。

娘兩正說着話,劉四根與幾個兒子走進來,小兒子劉仲良憤憤不平地將旱犁砸在地上。

劉昌郝揹着手從容地說:“摔吧,最好將其摔壞,吾家好換新的。”

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156章 隱瞞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七十五章 高潔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128章 一千兩第201 虎吃狼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126章 交換178章 說不出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三章 苗苗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四章 箱子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六十章 石板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八十章 僞證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132章 戶帖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91章 作死(一)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125章 鳳凰(下)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101章 免費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第104章 甜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61章 見(二)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204章 南征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六十章 石板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07章 搞事情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129章 導水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189章 多事之夏(上)第138章 馬第183章 T字第126章 交換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56章 隱瞞第135章 請客第103章 鞭貴第184章 免費第213章 瘴病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153章 責問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113章 燕子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212章 三年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71章 青玉案(一)178章 說不出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十二章 豆油第164章 定論第162章 見(三)第三章 苗苗第224章 風暴(上)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163章 見(四)第182章 王氣第155章 文字(下)第十五章 租子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157章 愛惜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157章 愛惜第117章 取之(上)第149章 燕離(上)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205章 賣弄(上)第205章 賣弄(上)第204章 南征第120章 傳奇(上)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九十一章 拜年
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156章 隱瞞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七十五章 高潔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128章 一千兩第201 虎吃狼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126章 交換178章 說不出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三章 苗苗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四章 箱子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六十章 石板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八十章 僞證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132章 戶帖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91章 作死(一)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125章 鳳凰(下)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101章 免費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第104章 甜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61章 見(二)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204章 南征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六十章 石板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07章 搞事情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129章 導水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189章 多事之夏(上)第138章 馬第183章 T字第126章 交換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56章 隱瞞第135章 請客第103章 鞭貴第184章 免費第213章 瘴病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153章 責問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113章 燕子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212章 三年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71章 青玉案(一)178章 說不出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十二章 豆油第164章 定論第162章 見(三)第三章 苗苗第224章 風暴(上)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163章 見(四)第182章 王氣第155章 文字(下)第十五章 租子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157章 愛惜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157章 愛惜第117章 取之(上)第149章 燕離(上)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205章 賣弄(上)第205章 賣弄(上)第204章 南征第120章 傳奇(上)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九十一章 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