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千兩

劉昌郝交代幾句,帶着朱三回家。

“朝廷斂財如此。”朱三沒有罵王安石,畢竟劉昌郝解釋過,爲什麼會斂財,爲了一個夢想!

“若能斂到財也罷了……”

後來許多人將王安石捧得高高的,是偉大導師誇獎過的人……

偉大導師是外國人哪。

正確的評價,王安石出發點和操守都是好的,宋朝到了不變不行的時候,有的變法卻連連出現失誤,特別是市易法與保甲法。若將這兩條變法拿掉,熙寧變法,可能又是另外的辰光。

“不可能啊。”朱三說。

如眼下,僅是從劉家身上,便能斂到好幾百貫錢。甜瓜是大買賣嗎,並不是。許多大宗交易,包括李闊海家的新油,那纔算是大買賣,李闊海有門路,斂得不多,也是劉家的好幾倍毛利。

並且不是一年,是年年有的,除非李闊海不做新油,劉昌郝不種甜瓜才爲止。

放大到整個宋朝,朝廷能斂到多少錢?

“三郎,若甜瓜下市,我只給諸位百餘貫抽解,你們如何做?”

“劉有寧,你家高義,豈會如何做。”

“我是比喻。”

若劉昌郝小氣到這地步,朱三他們必然搞妖蛾子,但讓朱三如何回答?

“世人皆重私利,輕公利,如隱田,大夥皆知道,然皆以爲乃隱朝廷賦稅,無人言之。不說他人,我也是。”

“朝廷以牙人與行人爲主構成市易務,所給又薄,讓牙人與行人如何去做?且爲公利,皆不上心,損耗大,支出大,如何能斂財?”

普通人都做不到大公無私,況且是牙人與行人。

“王相公想不到?”

“他推崇孟子啊,孟子持何言論,性善論,實際人心有善的一面,有惡的一面,以人心惡者必失之偏頗,以人心善者,亦會失之偏頗,此乃基本也,基本都發生誤判,變法豈能不失誤?”

變法後,整個宋朝掀起鋪天蓋地的反對聲,固然是讓權貴與利益集團受到傷害,另一個原因,變法確實出現了失誤。

呂公著不大好說了,人家乃是第一官宦世家。

範純仁的操守,比王安石差?

還有蘇東坡,雖然他做官不行,然而一個想與周瑜一樣建功立業的人,出發點也不會差。

“劉有寧,人之初,性本善。”

“你也看三字經,我是說過人之初,性本善,何謂之初,是人剛出生的時候,漸漸長大,就未必善良了。”人之初,也未必善,餓了,那怕母親營養不良,嬰兒照樣哇哇哭,要奶水吃,劉昌郝索性說:“此乃國家大事,與吾等無關,不說了。”

謝四娘不在家,家裡馬上就亂了。作爲一個新世紀的大丈夫,洗衣做飯做家務活,乃是最基本的要求,不過劉昌郝那有時間去做家務活,還好二妹偶爾將他家整理一下,不然會更亂。

“三郎,你自己沏茶吃。”

“行,”朱三笑了笑,謝四娘都不在家,能指望劉昌郝給自己沏茶?

劉昌郝進了房間,拿出手機。

許久,劉昌郝拿出三張大地圖,還有三張紙頭。紙頭上寫着泥炭、珍珠岩、蛭石的各自更詳細的特徵,甚至還畫了三幅樣圖。

但劉昌郝一直沒有弄清楚爲什麼黑貓將草炭與泥炭甄別開來。按照手機一些資料的說法,泥炭分成木本泥炭、草本泥炭、苔蘚泥炭、苔草泥炭等類,或者分爲高位、中位、低位三大類。且宋朝境內幾乎都是草炭,罕見泥炭。

那麼搞清楚了,也弄不來“泥炭”,索性不去想了。餘下是選擇地點,礦藏儲量必須要大,交通要便利,便利便是有發達的水運條件,不能太遠。

劉昌郝選來選去,泥炭選擇了潤州,交通,大運河汴水。珍珠岩選擇了信陽軍與羅山,交通,淮水蔡水。蛭石選擇了靈壽,滹沱河、永濟渠轉向黃河。得有大河,才能用船運,換成車,那慘掉了。

基質礦質有很多,許多劉昌郝暫時用不上,用了“園林三寶”,進行一些搭配,便能滿足大多數花木種植的需求。地點容易,都精確到1:20000,連劉樑村、孫嶺村與黑水河都顯示出來,等於是精準定位。甚至劉昌郝因爲不能解釋,都不敢標註附近村莊與小河流的名字,只能標註較大的“鎮”,以及大型山脈河流,讓朱三他們拿着定方位。難就難在礦藏的深度,有的近乎裸礦,有的埋於幾十米下面,裸礦容易找,只要找到地點,稍一挖,便能發現。若是深一點,那怕深度超過了二十米,也會變得很困難。

劉昌郝讓朱三他們採用一種粗暴的辦法,找到地點後,請人一直到處挖,一直往下挖。

“劉有寧,你如何知道其地下有各類礦藏分佈?”朱三一直想不明白,忍不住又問道。

爲什麼要找這三種基質礦,劉昌郝以前就說過它們對花木的重要性,甚至說,有了這三種基質,牡丹退化率不會高於二成,若是佳者,都不會退化,說不定極少數比洛陽那邊的還要好。

想想那些名種牡丹,不要說不退化,即便退化只有二成,放在京畿地帶,會引起如何的轟動。

“萬物都有脈理,種如此,礦脈分佈亦如此。”

“此亦有理?”

有個鬼的理,有了手機兩張地圖,什麼樣的礦找不到?

“其他兩處尚可,唯有靈壽,離前線亦不遠矣,有許多寨、鋪,你們前去務必小心,須兩人前往。”

“無妨,其乃位於真定府邊上,至於前線,前方還有定州,且宋遼兩國承平時久,最前線或有少許契丹人擾犯,然靈壽實則久安也。”

劉昌郝點點頭,但也不以爲久安是好事……

甜瓜下市後,四個牙人就要立即出發,先找到三種礦,再估算其成本,包括挖礦成本,運輸成本,還有路上的過往稅,吃拿卡要。回來後,劉昌郝酌情安排開採數量。理論上這幾處皆是大礦,只要找到,儲藏數量皆非常龐大,劉昌郝是要不了這麼多的。特別是蛭石,即便買回來,還需加工一下,才能做基質。

劉昌郝又說另一樣重要的東西。

“前幾天,我們去京城,我在船上說,找到一樣物事,可以名垂史冊。”

“是也,是何物?”

“秋天,你們須安排兩人去福建路尋此物,當地百姓將其視爲觀賞花卉,其名木棉,又曰棉花。”

“元旦節你說過此物,吾未聽聞。”

“是它,當時你說是木綿,非木綿樹之木綿,”劉昌郝拿來紙筆,寫了棉與綿的區別:“此花一歲一枯榮,花謝後會結鈴果,秋天鈴果綻放,會吐出蠶絲般白色棉絨。”

“它有什麼作用?”

“其效與木綿樹之木綿相彷彿,然其高產者每畝能取一千兩棉絨。”

朱三正襟危坐,一個一千兩,一個其效與木綿相彷彿,即便是普通人,也知道它的意義。

“前些日,你言,百文錢一件衣服可抵裘衣,我不解,原來如此。”

過年時,二妹捨不得脫那件二手裘衣,劉昌郝看得心痛,便想到了棉花。福建路似乎只將它當成花卉種,嶺南黎人已經用它來紡織,因爲是粗絨棉,紡織機械跟不上,他們便用蠶絲與棉花進行混紡,織出精美的吉貝、花被、縵布、黎幕。劉昌郝在京城還看到過,其價格幾乎能與大食棉布相彷彿,一匹往往達到十幾貫錢。劉昌郝還想到了細絨棉,但細絨棉也在美洲大陸呢,那麼大的地方,即便花數萬貫重金僱大海船去,也找不到。

“其是極南作物,開封能種活乎?”朱三問。

“能,產量會大跌矣,需數年時間育種,使之適應北方氣候,便能廣而推之。其在嶺南更多,然我讓你們去福建路尋種,一道五嶺,始分溫熱,其於福建路得活,已始蛻化,減少育種改良時間。”

“產量有一千兩乎?”

一千兩便是62.5宋斤,80標準斤。以粗絨棉的產量與皮棉率,又是在宋朝,宋畝又略小,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劉昌郝想了一會說:“置於我家,一旦種子得以改良,我來種,能產一千兩,廣而推之,或許僅有六七百兩,或者更低。三郎,將三斤棉絨充於大衣之中,能相當於一件上等皮裘保暖之功用。我言我家三代積善,其積亦小善,此所積才謂大善大功德。”

“其利亦厚!”朱三是牙人,腦袋也好使喚,他立即說道。宋朝也用木綿充衣被,但木綿是什麼價?低者每兩七十多文,高者能達到一百多文!以木棉價計算,一畝棉花收入將會是天價。或以裘衣,也不用與裘衣比較,就與普通的皮衣、皮襖子相比較,一件差不多的新皮衣,最少也需兩三貫錢。三斤不足五十兩,十二三件皮衣!

劉昌郝點頭,纔開始,它必然是暴利性作物,那怕自己會竭力推廣,並沒有抱着謀利的心態。不過自己有心推廣,其利也厚,不用多久,便會有許多人種植。在另個時空,劉昌郝作爲一個農民子女,還是比較敬佩張騫、宋真宗與朱元璋的,張騫從西域帶來許多作物,宋真宗推廣了占城稻,朱元璋推廣了棉花。不要小看了其意義,就如土豆、玉米、紅薯,在晚明皆陸續出現,但沒人在意,導致北方饑荒,李自成造反,亡!

也有麻煩,彈容易,棉弓,紡織且不管,中原地區有的是各色布匹,主要是軋花這一節。

手機裡有許多15-18世紀的紡織機械資料,但自己完成不了“保家衛國”子任務,無法解鎖,看不到了,也不知道黃道婆的各色棉製品機械是怎麼做的,只好慢慢摸索。

此外,它雖然會起到保暖作用,終顯得笨拙,不及皮毛輕快,當然,皮毛雖好,可價格更好。

這件事若能辦成,市易務、花谷久,或是其他人,皆不敢繼續來打主意。

不管變法是好還是壞,宋神宗並不是傻子,只是不會用人罷了。

“其去福建路,山高水遠,你們須小心。”

“福建路非是嶺南,無妨,”朱三拍着胸脯說道,那一年他們不出遠門,只是今年會出得更遠,路上雖有一些歹人,不過受害的,都是那些頭腦不好的人,或財露了白,或得罪了當地人,或其他原因,說白了,皆是自找的,只要走官道,住驛站,小心一點,誰敢害你。朱三又說:“且是今年,明年吾等閒也。”

“明歲你們亦不會閒,我家山豈真種苜蓿哉?”

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六十六章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77章 農學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六十章 石板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115章 喜事第113章 燕子第110章 德魯伊第160章 見(一)第125章 鳳凰(下)第129章 導水第131章 大佃戶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84章 免費第191章 作死(一)第150章 燕離(下)第155章 文字(下)第121章 傳奇(下)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83章 T字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203章 提花第八十三章 死泥第192章 作死(二)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212章 三年第155章 文字(下)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114章 血脈裡的東西第四十七章 徵丁第130章 撒石灰第145章 花木第二十章 收地第118章 取之(下)第100章 朝天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七十七章 買山第十二章 豆油第177章 農學第191章 作死(一)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89章 多事之夏(上)第157章 愛惜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135章 請客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202章 萬畝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149章 燕離(上)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209章 農家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二十七章 經第201 虎吃狼第194章 作死(四)第四十六章 非議第十六章 跳腳第218章 荒誕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44章 落戶第108章 蛻變(上)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195章 作死(五)第186章 恭賀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126章 交換第四章 箱子第113章 燕子第186章 恭賀第二十三章 牙人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165章 反常第十六章 跳腳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
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六十六章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177章 農學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六十章 石板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115章 喜事第113章 燕子第110章 德魯伊第160章 見(一)第125章 鳳凰(下)第129章 導水第131章 大佃戶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84章 免費第191章 作死(一)第150章 燕離(下)第155章 文字(下)第121章 傳奇(下)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83章 T字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203章 提花第八十三章 死泥第192章 作死(二)第五十六章 借錢第212章 三年第155章 文字(下)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114章 血脈裡的東西第四十七章 徵丁第130章 撒石灰第145章 花木第二十章 收地第118章 取之(下)第100章 朝天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七十七章 買山第十二章 豆油第177章 農學第191章 作死(一)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89章 多事之夏(上)第157章 愛惜第二十一章 蒙學第135章 請客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202章 萬畝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149章 燕離(上)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209章 農家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二十七章 經第201 虎吃狼第194章 作死(四)第四十六章 非議第十六章 跳腳第218章 荒誕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44章 落戶第108章 蛻變(上)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195章 作死(五)第186章 恭賀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126章 交換第四章 箱子第113章 燕子第186章 恭賀第二十三章 牙人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165章 反常第十六章 跳腳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