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僱人(下)

不能算是好吃懶做,而是腦回路不一樣。

京城做工的工錢確實高,日工錢普遍在兩百多文,高者能達到三百多文,然而京城消費幾何?吃的貴,喝的貴,住的貴。這些短工不是天天有的,一年能做兩百天就算是不錯了。

還有團行呢,讓團行出一些錢糧救助他們願意,然而冒然一個陌生人去搶他們的活計,那會打死人的。所以想搶短工掙點錢有力氣還不行,還得有頭腦,做的還是很苦很累工錢很低的活計,說不定還會遭到當地人的盤剝。

兩者非得相比,肯定比劉昌郝開的薪酬高,可這是官府與善戶救濟的,否則什麼都要買,靠這點工錢,一家人多半還會餓死。

其實劉昌郝給的待遇很不錯了,如一家五口人,一個老人、夫婦二人和兩個孩子,怎麼着一年也能得到二十來石糧食與十來貫錢,賦稅又是由劉昌郝扛的,整相當於農村四等中戶人家的收入。

這是劉昌郝打算種經濟作物的,若是種糧食,劉昌郝不要說收益,得拿出錢來倒貼。

且看樑小乙,聽後不由地直皺眉頭,一臉的擔心。

不是所有人腦回路都不正常,許多人醒悟過來,但有的人仍不放心,儘管寫了契約,魯莊的里正做保人,現在隔了近百里路就像隔着一道天涯一般,太遠了又是異地他鄉的農村,於是開始議論。

樑小乙氣憤地說:“昌郝一家三代積善,汝等真是小人之心!”

…………

劉昌郝看着秦瓦匠,第一個想法是塊頭真大,幾乎能與李闊海相比,第二個想法是不解。

秦瓦匠不但塊頭大,還說他瓦匠活很好,連魯莊的里正都替秦瓦匠做了證明,又說秦瓦匠還是一個熱心的人,時常幫助一些河堤上的流民。

“秦瓦匠,吾有幾個問題能問汝乎?”

“行。”

“吾所言手藝活,乃指會一點,手藝活佳者,不論於何處皆會有活路,吾所開薪酬雖不低,然手藝佳者不會心動,且汝年富力強乎,汝何以動心?”

是啊,連魯莊裡正與大表叔都懷疑了。秦瓦匠嘴角嚅嚅,他忽然將劉昌郝拽……不是拽,幾乎是拎,拎到一邊去,劉昌郝臉都讓他拎黑了。

“少東家……”

“吾非是汝之東家。”

“阿郎,吾說了,汝須替吾守密之。”

“行。”

“吾鄉乃重災區,三月竟有饑民活活餓死。吾鄉有一大戶,家裡囤積許多糧食,村戶上門苦苦哀求,乞其放少許糧讓大夥得活,真不行,賜少許乾糧,大夥帶着去他鄉乞食。誰知其不但不給,反派惡奴毆打各個村戶,吾剛巧路過,看不過,將幾個惡奴打倒在地,又帶着大夥將其家糧倉打開強行放其所有囤糧。”

劉昌郝臉更黑了,大哥,難不成你想當瓦崗寨的英雄好漢?

“其家於吾鄉頗有勢力,吾放過糧後,只好帶着一家亦逃流到京城。秋天漸降,流民陸續回家,吾也呆不下(不便藏身)。”

“不止吾,此處亦有一手藝好的。”

“誰?”

秦瓦匠轉身離開,一會兒提了一箇中年人過來,其實這個中年人塊頭也不小,但遇到了秦瓦匠也無輒啊,秦瓦匠將他放下後,此人氣呼呼地說:“汝個粗貨!”

秦瓦匠嘿嘿一樂:“阿郎,莊木匠木匠活絕佳,髮妻過世,又娶一小娘子,因其美豔,引起村上保正垂涎,用上番與教閱屢屢勒迫莊木匠,莊木匠被迫無奈,藉助災情,隨流民逃到京城,欲在京城謀生,然京城居之不易也。”

不是不易,而是今年流民多,無疑給京城百姓帶來了治安以及其他方面的困擾,又沒有一個熟人帶着,這種情況下,有能力的人能撈到一些短工做做,想別人收留,那是不可能了。

“阿郎,汝在吾等中挑三揀四,無非欲選幾戶忠厚老實能幹活人家,爲何不選吾與莊木匠?”

莊木匠眼睛忽然一亮,劉昌郝說的條件他也聽到了,但讓他動心是不大可能的,不過呆在五丈河邊,遲遲找不到落腳之地,讓他有些焦急。雖然劉昌郝開出的條件不能讓他心動,也能湊合,再說養花種瓜總有冬閒的時候吧,那時候自己接一些私活,收入同樣能跟上。

“秦瓦匠,汝有一手好手藝,熱心腸,吾甚喜之,吾家三代積善,亦非汝鄉惡戶,然吾家、特別吾阿孃性格安靜……”

“阿郎,放完糧後吾也後悔,”秦瓦匠老實地說。

打架不要緊,只要不將人打死打成重傷,官府來都沒辦法。主要是打人後的放糧,聽上去很威風,似乎也沒有做錯,畢竟人命關天,但劉家需要的是老實能幹活的長工,非是瓦崗寨的英雄好漢。不過秦瓦匠的手藝,以及他的塊頭,也讓劉昌郝捨不得。

宋朝與唐朝不同,准許百姓流動,外出的百姓稱之爲浮客,有的經商,有的到各個城市打工,就像現在的開封城,一百多萬人口,六成是浮客,官府與主戶也不得阻攔,只有一個要求,田地的賦稅必須要交納,不得拋荒,一旦發現浮客拋荒,官府立即將其田地收爲國有。

還有一個人性化的措施,有的浮客在異地他鄉沒有混好,日子過不下去,官府發現後會勸返,但不是強行的勸返,不回去也行,回去了則會發放一些糧食種子農具,以保障收成到來前一家人不要餓死。

也准許百姓遷徙他鄉,但必須居作一年後,才准許在當地落戶附籍,也就是劉昌郝還有一年的觀察時間。

“好吧。”

劉昌郝繼續挑人,僅是這個棚區就有不少流民,不是人人都能要的,皮笑肉不笑的妖豔貨色劉昌郝不敢要,桀驁不馴、就差在額頭上寫着老子天下第一的人劉昌郝不敢要,一臉深沉、看上去就知其人一肚子心機,劉昌郝也不敢要。同時一家人也要健康,像劉昌郝自家這樣,病的病,弱的弱,劉昌郝也不敢要。

必須成家立業,有老有小,成家立業了纔會穩重,能帶着老人逃荒的,最少有孝心,有孝心的人縱壞也壞不到哪裡去,都有孩子,有了孩子就有了努力的動力。

挑了好一會,又挑了褚氏兄弟、武平、趙二竈、韋氏兄弟、王叔、張德奎、李大強七戶人家,若是包括老人婦女與半大的孩子在內,都有四十多個能幹活的人,劉昌郝請魯里正寫契約,九戶人家中還是有人識字的,然而劉昌郝很粗暴地說,考慮到多數人不識字,大家一起按手印……他也按。

“回去得練字了。”

劉昌郝讓九戶人家收拾行李,忽然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子來到他面前跪下:“哥哥,買了我吧。”

災年會有一些人活不下去賣兒賣女,但還是劉昌郝第一次親眼看到,他一邊用眼睛尋找小女孩家的親人,一邊說:“吾不買人。”

“叔父,買了我吧。”

“吾爲何買汝?”

“汝買我,錢給娘娘看病。”

“汝娘娘呢?”

小女孩將劉昌郝帶到不遠處的一個草棚,站在河堤上還好,進入棚區,立即傳來一種又酸又臭的味道,劉昌郝差點想掩鼻而走。他強忍着這股腐黴味,向草棚裡看去,棚城有一病怏怏瘦削的少婦,看上去與謝氏年齡相彷彿,但比謝氏還要瘦弱,她身邊還有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子,小男孩流下了鼻涕,用袖口去擦。

劉昌郝看了看小女孩子,又看着她的母親與弟弟……然而他是來僱人做活的,不是救人的,也救不起。於是他從樑小乙肩膀上拿下兩貫多錢,,放在少婦身邊。

少婦坐了起來說道:“小恩人,奴家不要汝錢,只求汝將蘭蘭與年年帶走。”

“吾家非是大戶人家,不需要僮僕奴婢,亦不會買人,錢乃是吾送給汝的,汝拿去看病。”

少婦也跪下,說:“小恩人,謝汝好心,小女子收下汝錢,也用不了多久,還是等死的命,奴家死了不要緊,兩個孩子如何是好?”

隨即,伏在地上嗚咽地哭了起來。

其他人也圍了過來,劉昌郝看着秦瓦匠他們問:“汝等誰與其相識?”

張德奎將劉昌郝拉到一邊,他塊頭也很大,若說秦瓦匠是巨人,張德奎則是一個亞巨人,張德奎說:“蓋氏與吾乃同村人氏。”

春天大夥來到京城,天天吃粥,有時連粥也吃不上,於是有不少人去了洛陽。張德奎他們肯定沒有走,不久,朝廷主動僱傭一些流民做工,工錢低的要死,但比等死好,許多人去做工。

蓋氏丈夫未死時也在做工,替朝廷搬卸貨物,朝廷給的工錢少,蓋氏看病又需錢,蓋氏的丈夫偷出十幾匹絹,想替蓋氏看病,結果被監工發現,活活打死。還是張德奎等災民平時自發地給了一些幫助,不然這一家四口全會下海。

劉昌郝聽後犯難,剛纔樑小乙說過,他一家三代積善,不救,馬上自己打自己臉。

救吧,一個病婦人兩個孩子,救回家能做什麼?不但要提供他們衣食住行,還要幫助蓋氏看病。並且僅是這一塊,就有好幾戶人家與蓋氏母子三類似,一旦救了蓋氏一家,馬上大麻煩就來了。

想了一會,劉昌郝將九戶家主喊到一邊說:“吾家非是大戶人家,無財力賑濟他人。張叔父,吾在前面等汝,汝等將行李收拾,即帶着蓋氏一家離開。”然後又感謝了魯里正,與幾個表叔辭別。

“走。”

得快點走,不然後面會有好幾戶與類似蓋氏一家的流民跪求自己帶上他們。

PS:熙寧七年旱災很有名氣,但在宋朝不算是特大旱災,如宋真宗那場有名的旱災,宋仁宗親政時那場浩大的旱災,甚至都不及宋神宗才即位那場旱災,那才叫走投無路。因爲是區域性旱災,到了春天,河北路與京東路災區百姓聽聞京城未受災害影響,一起來到京城。二易三易回河之前,這裡乃是宋朝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上百萬災民來到京城,幾乎使京城癱瘓。

古代只要統治者不昏庸殘暴,都准許甚至主動組織百姓遇災時到寬鄉就食,寬鄉有糧食,還有運輸,不提官吏貪墨,也節約大量的運輸成本。

百姓聚集於京城乞食,官員無奈,宋神宗賑災又不給力,災民又於京城聽說洛陽那邊更未受到災害影響,又涌向洛陽,宋神宗聽後大喜,賜災民路上的乾糧,鼓勵百姓去洛陽乞食。但災民太多了,王安石便想出一條超前的舉措,以工代賑,讓災民修橋鋪路,建房屋宅,或者做其他的工。

這樣做有兩個用途,換宋朝以前的做法,會將大量災民編入廂軍,俺正忙着裁減軍隊呢,做工了,不用編入廂軍,會節約很多錢。王安石多半是無輒,因爲宋神宗明知道災害已發生,還向中書要錢,只好各方面省錢。其二便是進一步分散災民,災民不聚集,便不會爆發大規模的起義……關鍵是宋仁宗才死十幾年,宋仁宗是如何救災的,朝廷這麼做,一下子引起士大夫的普遍憤怒。鄭俠是傻子,被人當搶使喚了,然其背景卻是許多人對這次災害爆發時朝廷表現的失望。

宋神宗自身生活不奢侈,之所以斂財,乃是一個夢想,這個以後再說。

第十九章 種花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206章 賣弄(下)第五章 任務條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210章 敵意第144章 落戶第101章 免費第191章 作死(一)第135章 請客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79章 魏武卒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七十六章 佔山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167章 鳳鳳第140章 河東河東(二)第212章 三年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六十六章第十二章 豆油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二十二章 忽視第143章 河東河東(五)第189章 多事之夏(上)第六章 團行第七十章 制度第117章 取之(上)第153章 責問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113章 燕子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三章 苗苗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212章 三年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九十五章 碰不得第206章 賣弄(下)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十三章 欠條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八十章 僞證第八十三章 死泥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225章 風暴(中)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224章 風暴(上)第128章 一千兩第155章 文字(下)第201 虎吃狼第196章 作死(六)178章 說不出第164章 定論第九十七章 開始(下)第179章 魏武卒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227章 閣對(上)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206章 賣弄(下)第198章 佳話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198章 佳話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96章 作死(六)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七十六章 佔山第108章 蛻變(上)第125章 鳳凰(下)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118章 取之(下)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133章 知曉第十二章 豆油第122章 邸店第199章 安息第155章 文字(下)第八章 傳家寶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184章 免費第103章 鞭貴第118章 取之(下)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214章 首戰第153章 責問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五十五章 冬衣
第十九章 種花第九十一章 拜年第206章 賣弄(下)第五章 任務條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210章 敵意第144章 落戶第101章 免費第191章 作死(一)第135章 請客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79章 魏武卒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七十六章 佔山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167章 鳳鳳第140章 河東河東(二)第212章 三年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六十六章第十二章 豆油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二十二章 忽視第143章 河東河東(五)第189章 多事之夏(上)第六章 團行第七十章 制度第117章 取之(上)第153章 責問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47章 瘦癡了(上)第113章 燕子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三章 苗苗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169章 小白臉(上)第212章 三年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九十五章 碰不得第206章 賣弄(下)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十三章 欠條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八十章 僞證第八十三章 死泥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225章 風暴(中)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224章 風暴(上)第128章 一千兩第155章 文字(下)第201 虎吃狼第196章 作死(六)178章 說不出第164章 定論第九十七章 開始(下)第179章 魏武卒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227章 閣對(上)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206章 賣弄(下)第198章 佳話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198章 佳話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96章 作死(六)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七十六章 佔山第108章 蛻變(上)第125章 鳳凰(下)第八十六章 僥倖第118章 取之(下)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133章 知曉第十二章 豆油第122章 邸店第199章 安息第155章 文字(下)第八章 傳家寶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184章 免費第103章 鞭貴第118章 取之(下)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214章 首戰第153章 責問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二十六章 朱三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五十五章 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