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忽視

老劉家的財產,真的不要臉。

來到四叔家,也就是四爺爺家。

“四大父,吾昨晚所言與二伯父、四叔父、五叔父無關。”

“無妨,然汝將地收歸,亦是不便處理。”四爺爺愁眉苦臉地說。

“吾有安排……兩天後吾會去京城,到時勞煩四嬸五嬸照料着吾家。”

“去京城啊。”

這時代交通落後,別看只有幾十里路,去一趟京城不亞於後來從蘇北去一趟魔都,許多村民

甚至連縣城都沒有去過。

“若無意外,吾回來後,地之事會水落石出。”

“汝去京城告狀?”

“在縣城吾亦未想過往京城告狀,今豈會告狀?與告狀並無關係。”

劉昌郝也沒有多說便回家。

謝氏在替二妹量尺寸,昨天劉昌郝二妹還不好意思來,上午劉昌郝又說了一頓她纔來。

劉昌郝拍拍她的腦袋:“四嬸是汝娘,娘娘亦是汝娘,爲何羞怯。”

二妹呵呵笑。

不過苗苗怕以前的劉昌郝,二妹卻不怕他。

“阿孃,大母以前與大大父、五大父,究竟爲何事齷齪?”

“其……昌郝,皆往矣。”

“是往矣,然吾每次拜年賀節,兩家皆粗言鄙語,竭盡羞辱,今日吾在路上遇到大嬸,其曰

吾敗家子,吾家財產爲老劉家財產。”

“真不要臉。”二妹說。

不要臉的不僅是大爺爺五爺爺兩家,當年劉昌郝二爺爺四爺爺也有許多地方做得不對,一旦

揭開,連四爺爺也有些難看,所以謝氏與劉父一直不說。

謝氏坐下來想了很久,劉父生前的想法,終是一家人,過去的事就當過去了,所以才儘量緩

和矛盾,劉昌郝父親在的時候,這兩家還好一點。劉昌郝父親過世,兩家又忍不住重新動了歪念

頭,說話越來越難聽。只是以前的劉昌郝一直不說,謝氏也不清楚。這回劉昌郝前天晚上說了一

回,現在又說了一回,讓謝氏意識到事情的不對。

她想了想說:“如此,以後汝莫要去五大父大伯父家。”

連家都不去了,更不會賀節拜年。

天又重新黑下來。

陸續地有村民過來,大多數村民抱着僥倖心理,你家將地一起收回去能種得過來,到時候還

不得租給我們。至於劉昌郝家的損失,自家都吃不飽了那能顧得上來,權當吃一回大戶。

劉昌郝一張張地收回租契,到了二更半纔沒有人來。三十二畝半水田,除了二伯與五叔家的

六畝地,餘下地全部收了回來。還有三百九十餘畝旱田,包括原先小叔家自己耕種的也收回來三

百三十多畝。

劉樑村許多人卻等着看劉家的笑話……

…………

房裡坐着四個少年,瘦個子叫趙守忠,表字明仲,高個子叫王多賢,表字安貞,小胖子叫竇

建儀,表字慶臣,有點黑的叫張熙勝,表字順昌,趙守忠比劉昌郝大一歲,王多賢、竇建儀與劉

昌郝一般大,但王多賢比劉昌郝的月份大,竇建儀比劉昌郝的月份小,張熙勝則比劉昌郝小一歲

,都是前身在宋夫子私塾裡交好的同學。

若是讓劉昌郝給前身打分,毅力能打85分,智商55分,情商可能只有40分。

那麼多同學,交好的也只是這四個少年人。

互相寒喧一番,劉昌郝說:“慶臣,替吾謄抄一份書稿。”

趙守忠四人中,劉昌郝與樑小乙進京前先返回縣城,找到四個同學,終不是一個辦法,劉昌

郝打算這次回來,每天晚上抽空練練毛筆字。

竇建儀不屑地問:“誰寫之字?”

劉昌郝羞愧地說:“吾右手受傷,用左手寫,沒有寫好。”

別看它只有幾百字,劉昌郝可是花了不少心血。先是簡轉繁,爲了防止錯別字,還拿來《字

林》一一較訂。隨後花了兩個晚上,寫了好幾遍,手中算是寫得最好的字。

但無論寫字識字,都不是太難,因爲前身有着良好的基礎。

當然,這得有一個適應的時間段。

“有寧,不妨緊吧。”竇建儀沒有多想,關切地問。

“過段時間會好的。”

“則善,”竇建儀看劉昌郝寫的稿子:“人之初,性本善……此乃蒙學?”

“是蒙學,吾去京城走親戚,準備順便於京城刊印。”

畢昇的活字印刷是半成品產物,不過宋朝已經有了木板雕版印刷,出書同樣變得很方便,加

上它十分短小,竇建儀也沒有多想。

“有寧,寫得不錯。”

豈止是不錯,爲何它稱爲經?看看百家姓,除了琅琅上口與幾個姓外,還有什麼內容?千字

文有內容可東一槍西一棒的,上下句根本不關聯,並且有的內容放在蒙學上也深了。當然不能一

棍子將它打死,它最牛的地方就是一千個字沒有一個字是重疊的。

還有現在名聲很大的《蒙求》:王戎簡要,裴楷清通。孔明臥龍,呂望非熊……兩千多字,

每四個字就是一個典故,幾乎講了近六百多個典故,實際等於是近六百多個成語,押韻的成語,

也不容易,然而不僅上下不關連,缺乏趣味性,而且這麼多典故,辛棄疾那麼牛逼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都被人譏諷用典太多了,況且是蒙學!

三字經不同,每一句是一句的意思,每一段也是關連的,涉及面與知識面無比的廣泛,天文

地理歷史,哲學教育經義與一些知識百科,並且通俗易懂,琅琅上口,也富有趣味性與教育意義

,是一本極佳的蒙學教材。可是……

這本書內容對於竇建儀來說,太過淺顯。

是寫給小孩子看的蒙學,就算古人早熟,對於竇建儀的年齡,哪裡能清楚其中的區別。

劉昌郝心中嘿然一笑,僅是不錯?

在中國的古代,印刷次數最多的不是李白杜甫的詩,不是四大名著(還未出來,有的在明清

還被封殺過),不是字林等工具書。

首先就是三大蒙學,其次可能是明清時的三大奇書。

“此何?”

“乃是符號,吾用其斷句。”

劉昌郝弄出來的不多,一是逗號,一是句號。

這時代讀書很苦逼,書貴筆貴墨貴硯貴紙貴,雖然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讀書的好處,大多數並

不是指望考取功名的,村子裡一些條件好的人家,比如樑三元或劉四根,他們也會像劉昌郝小時

候那樣,送到鄰近村莊某個私塾讀一個蒙學,比例很低,整個劉樑村將老的小的包括在內,只有

二十幾人上過蒙學,不過也有極個別聰明的沒有上過私塾也自學地認識了一些簡單的字。可同樣

的多數人捨不得用筆墨紙硯,也買不起書,有的學生借來書抄,至少比買書划算,抄的過程還等

於是一個溫習的過程,還有不少孩子就像歐陽修那樣,用樹枝在地上或在沙盆上寫字。

另外就是斷句,比如“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

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

雍。”有了標點符號還容易理解,但變成這樣: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

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如果沒有老師教導,有幾人能不懵逼?

標點符號不是亂加的,首先人家承不承認?其次加了標點符號等於是在斷句,往往多一個頓

號少一個頓號意思就是兩樣的,你劉昌郝何德何能替這些經義斷句?

但這本書是我寫的,想怎麼斷就怎麼斷!

“有寧,有些神奇。”

放在三字經裡有點神奇,若是放在各個經義裡不是神奇,等着天下讀書人噴吧。

“莫乍驚,速替吾抄,抄好,吾等出去吃晚飯。”

“行。”

竇建儀拿出小毫開始書寫小楷,他臨募的是歐陽詢的書法,一般人學習書法,先臨募,臨募

得逼真,再寫出自己味道,竇建儀勉強進入第二步,而且入宋以後,對歐陽詢書法爭議也很大,

然而在劉昌郝眼裡,這手毛筆字已經很牛逼了。

這是毛筆字,又是繁寫字,還要考慮到印刷,必須得寫得工整,僅僅幾百字竇建儀就寫了好

一會兒,寫完後擦着額頭的汗。劉昌郝連忙端來茶水:“慶臣,吃茶,吃茶。”

“吾不要吃茶,要去羊王樓。”

羊王樓是尉氏最好的飯店,價格也最好,若是再叫上幾位漂亮的小姐姐來服務,六個人弄不

好就得消費上四五十貫錢,劉昌郝哪裡捨得:“慶臣,羊王樓太貴,吾等去阿李家店。”

阿李家店檔次也還行,不但有外地來的廝波,還有幾位長相十分漂亮的焌糟底、禮客與酒座

兒小美妹。當然讓她們服務收費也不便宜,不過看看總不要錢吧。

謄抄好後幾人吃飯,劉昌郝與樑小乙又找了一家便宜的邸店將就着休息一夜,第二天一大早

去了最近的渡口,僱了一艘小船向京城出發。

船順流而下,比人走路要略快一點,到了這裡地勢也平坦起來,惠民河幾乎呈一條直線直達

京城,不像在陸地上道路叫有些彎繞,離京城僅幾十裡的路,下午就能到達。

中午時離京城很近了,劉昌郝與樑小乙、船家坐在船頭吃飯,忽然一艘小船靠過來,上來幾

名拘攔人。

這個劉昌郝知道。

宋朝沒有“工業稅”,但有商稅。

到了熙寧十年,全國一千兩百來個縣,官設的商稅場務從一千八百多個增至兩千有餘,還有

許多場務承包給了“買撲人”,不在統計之內。

《清明上河圖》中就有一處場務對行商徵稅的場景,其稅率是“過稅”的稅率爲2%,“往稅

”爲3%。

別以爲稅率低,過稅是每經過一個場務就必須徵一次的,同時會有胥吏的盤剝,另外還有拘

攔人的提成。原先拘攔人是從商稅裡拿抽成,後來直接改爲市利錢(又叫事例錢),每課百文稅

還得讓行商與旅客再付十文錢給拘攔人。

這個場務屬於祥符縣管轄,就在惠民河邊上。

貨船來了,先於場務邊泊好,胥吏帶着拘攔人上來看貨,根據貨物價值開朱引(又叫朱鈔)

,行商交完錢後放行,不怕做牢、罰得精光與攔頭射殺的危險,那就硬闖吧。

“吾是客船……”劉昌郝有些莫名其妙。

拘攔人開始執法,很粗暴……

178章 說不出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201 虎吃狼第180章 解鎖第二十七章 經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226章 風暴(下)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194章 作死(四)第134章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134章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107章 搞事情178章 說不出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192章 作死(二)第219章 附從第123章 苦惱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八十章 僞證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201 虎吃狼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178章 說不出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191章 作死(一)第146章 買村第189章 多事之夏(上)第197章 作死(七)第138章 馬第八十章 僞證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219章 附從第160章 見(一)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08章 蛻變(上)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219章 附從第四十一章 藏金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116章 予之第十章 可惡(下)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八章 傳家寶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204章 南征第227章 閣對(上)第224章 風暴(上)第176章 青玉案(六)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157章 愛惜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180章 解鎖第209章 農家第154章 文字(上)第226章 風暴(下)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206章 賣弄(下)第131章 大佃戶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111章 十將(上)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160章 見(一)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165章 反常第十四章 家第227章 閣對(上)第212章 三年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53章 責問第193章 作死(三)第155章 文字(下)第146章 買村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214章 首戰第十二章 豆油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188章 父子第四章 箱子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135章 請客第199章 安息第145章 花木第120章 傳奇(上)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198章 佳話第196章 作死(六)178章 說不出第108章 蛻變(上)第156章 隱瞞
178章 說不出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201 虎吃狼第180章 解鎖第二十七章 經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226章 風暴(下)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194章 作死(四)第134章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134章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107章 搞事情178章 說不出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八十九章 捕魚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192章 作死(二)第219章 附從第123章 苦惱第六十二章 赤佬第八十章 僞證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201 虎吃狼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178章 說不出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191章 作死(一)第146章 買村第189章 多事之夏(上)第197章 作死(七)第138章 馬第八十章 僞證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六十三章 作坊第219章 附從第160章 見(一)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08章 蛻變(上)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219章 附從第四十一章 藏金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116章 予之第十章 可惡(下)第148章 瘦癡了(下)第八章 傳家寶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204章 南征第227章 閣對(上)第224章 風暴(上)第176章 青玉案(六)六十五章 大手筆第157章 愛惜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180章 解鎖第209章 農家第154章 文字(上)第226章 風暴(下)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206章 賣弄(下)第131章 大佃戶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111章 十將(上)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160章 見(一)第七十一章 淘沙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165章 反常第十四章 家第227章 閣對(上)第212章 三年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53章 責問第193章 作死(三)第155章 文字(下)第146章 買村第四十九章 修路(上)第214章 首戰第十二章 豆油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188章 父子第四章 箱子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135章 請客第199章 安息第145章 花木第120章 傳奇(上)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198章 佳話第196章 作死(六)178章 說不出第108章 蛻變(上)第156章 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