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新事物(上)

劉昌郝又去了京城。

找到朱三後,劉昌郝沒有先說花,而是說馬:“三郎,吾上次託汝,可否探聽?”

打聽的是長葛馬場擁有多少匹馬。

“沒有準數,多者往往有五六千匹,少者僅有千餘匹,具體數量,吾亦不知。”

劉昌郝面色一肅,難怪王安石要搞保馬法,難怪金人南下幾乎暢通無阻……宋初人口不太多,耕地不緊張,朝廷選了十四個水草豐美高涼之所,作爲牧監。後來人口越來越稠密,百姓不斷侵耕牧監之地,宋朝被迫陸續取締各個牧監。

但大多數禁軍駐紮在京畿地區,這些禁軍裡有不少是馬軍,因此將許州長葛、京城咸豐門外牟駝岡、滑州等幾處場所作爲馬軍的放馬之地,面積已經很小,不是牧監,而是馬場。

按照朱三所說的馬匹數量,即便將輪戍的、安置於各個軍營、各苑內的,一起計算在內,京畿禁軍戰馬數量不過兩萬來匹。洛陽、大名、應天府那邊相信會更差。

除了四京外,宋朝還有許多騎兵,如陝西路的蕃騎,以及許多有馬的邊軍。

有的戰鬥力還非常強大,如岳家軍便是由一支由西軍爲主強大的農民軍。

強的是西軍,非是京畿河北的禁軍,有點類似於安史之亂前的唐軍,非是唐軍不強大,而是強大的唐軍皆在西域,在青海,遠水救不了急火。即便及時趕達,西軍熟悉的戰場是在西北,非是地勢平坦,海撥低的華北平原,不經過磨礪適應,戰鬥力也發揮不出來。

這可能是王安石推出保馬法重要的原因之一。

然管用否?

國家的事,與劉昌郝沒有太大關係,即便他有這個心,也沒有那力氣。

“亦可。”

朱三點了點頭。

種瓜種花、改良土地,需要大量肥料,劉昌郝在村子裡買草秸,也買牛糞羊糞豬糞,但除了牛糞外,其他糞肥,皆留着肥自家的田。這難不住劉昌郝,因爲還有馬糞。長葛馬場又正好在惠民河的上游,不但運輸便利,離烏頭渡也不遠,都不足五十里地。馬匹數量雖不多,然而劉昌郝家能有多少地?

兩人這才說花。

朱三複問:“劉小郎,汝能接活?”

劉昌郝說買花枝,那是不可能買到的,但有辦法弄到手。

這些名種牡丹開的時候,都會有許多人前去觀看,甚至京城的人都打老遠地前去洛陽觀花,因此園子有園牆,寺觀有院牆。

牆不要緊,朱三的主意便是在各個園子附近,尋一個貧困人家,給一個三四、四五貫錢,夜晚爬牆進去,將各園白天剪下來的花枝給竅過來。

洛陽種牡丹的人不少,種出名種牡丹的人卻不多,有名氣的園子與寺觀不過四五十家,個個園子光顧,也花不了多少錢。但是朱三擔心兩條。

牡丹花開的時候,許多園子都有巡夜人,眼下到了秋剪也是嫁接的時候,若是各園主重視,安排巡夜人,便竅不出來。

其次,之前都是劉昌郝與朱三空想,剪下來的花枝當燒鍋料,開封這邊是的,洛陽那邊是不是,朱三也不清楚,萬一不是,前面剪下來,後面便將它們燒掉,以免流傳出去,同樣地,也竅不到。

所以朱三說,他得去洛陽看看情況,才能告訴劉昌郝。

看的情況比較良好,都不大重視。

朱三還聽到兩件事。

竅花枝出來嫁接,並不是劉昌郝最先想出來的。

洛陽那邊早有人這麼做了,如姚黃,便讓人竅出來許多花枝。只不過九成多人家嫁接失敗,僅有幾戶人家成功,雖不及姚莊姚黃,然而姚莊在黃河之北,需渡河才能看到。因此城內這兩三家“僞姚黃”盛開時,觀者如山。

還有市面上各種魏紫,許多便是用偷來花枝嫁接出來的,只是因爲有許多人用了其他類似魏紫的牡丹冒充魏紫,導致魏紫真僞不一,價格大跌。

“此法甚妙。”

劉昌郝說着,也笑了起來。

“雖妙,然……”

方法是好,劉昌郝盯着的是姚黃魏紫,實際洛陽還有十幾種名種的牡丹不亞於姚黃魏紫,至少能與魏紫相彷彿。

如一種叫絲頭黃的牡丹,外圍花葉大如盤,內又有百餘碎葉,花心數十冠聳起而立,高於花葉之上,尤爲美觀,然而只有一株,養於天黃寺禪房裡。若是能將它接活,其價最少遠在魏紫之上。

當然,不是魏紫不好,而是魏紫讓許多“假冒僞劣產品”將名聲弄臭掉了,若是能培育出來真正的魏紫,價格同樣會很樂觀的。

可是朱三一直擔心劉昌郝有沒有特殊的嫁接技術。那麼多人呢,個個皆是內行的養花人,他們都沒有很好地解決嫁接問題,劉昌郝憑什麼有把握接活?

“三郎,放心,吾斗膽說,論種花技術,無人能及吾也。至於嫁接,只要掌握一小竅門,幾乎便能十活六七。”

“十活六七?”朱三滋滋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然吾家境況亦不佳,何來勇氣種牡丹?”

若是牡丹十接活六七,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朱三還有些懷疑,他繼續說出第二個困難。一般牡丹於白露末到寒露前,開始秋剪嫁接。時間大約持續半個月左右,但沒有規定某一天秋剪,有的人家早幾天,有的人家晚幾天。

朱三現在還沒有弄明白劉昌郝用什麼方法嫁接的,大約是有把握的,否則劉昌郝不會信誓旦旦。但有一條,這些花枝弄回來,耽擱不了多少天,最好前面弄到手,後面就要立即僱馱馬,將它們送往劉樑村,要命的是,各個園子又不在一處……還有,要陪李氏花行的人看大株。

“三郎,勿用說了,吾懂,汝欲請幾幫手?”

“至少兩人。”

“兩人都未必夠。”

“三人足矣。”

“三郎,且聽吾說。”

首先是接穗。

不是什麼花枝都能弄回來當接穗的。

最好的接穗乃是母株當年生出來的萌櫱枝,這種花枝生命力纔是最旺盛的,才容易接活。若是萌櫱枝不足,樹冠頂部的花枝也可以替代。但朱三他們弄到手的,什麼樣的花枝都會有。 Wшw▪ tt kan▪ c○

必須在洛陽郊外花錢臨時租一個小院子,花枝拿到手後,在小院子進行挑選。雖然什麼樣花枝都有,也有挑選的方法,一是通過表皮挑選新枝,二是花枝必須粗壯有力,三是花枝頂部得有粗壯的嫩芽。

符合這三樣條件的才能留下,然後用馱馬儘量快速送到劉樑村。

在洛陽還要買許多關鍵性的東西。

究竟是什麼東西,劉昌郝沒有說。

芍藥移載時間還要在牡丹前面,馬上就要着手安排。

還有月季,一般人眼裡,月季遠不及玫瑰,不僅是玫瑰賦予了愛情意義,其顏色也正,酒紅似綢。造成這觀點主要是月季在中國已經變成了下里巴人的花卉,實際月季與玫瑰本身就是雙胞胎,一些名種月季觀賞性更遠勝於玫瑰花,不然也不會被稱爲花中皇后。

而且中國培育月季歷史悠久,到宋朝更達到了高峰,涌現出許多名品。

牡丹一年三剪,月季一年四剪,農曆四月中旬第一次花後剪,五月末第二次花後剪,七月份第三次花後剪,冬月下旬進行冬剪。

牡丹想竅花枝是因爲花枝成本很便宜,月季花劉昌郝同樣地想弄花枝,不同之處,一個是嫁接,一個是扦插。但這個時間更急,過段時間第三次花後剪結束,什麼花枝也弄不到,還有冬剪,那時候能扦插麼?

但月季有一個好處,它比較便宜,京城郊外就有許多人種着月季,也有一些名種月季,不一定要竅,具體的,還要託朱三他們打聽一下。

“如此,三人真不足。”

“何止,吾給你看一樣物事。”

既然想到了花枝,那不必買多少大株牡丹,然而還需很多錢。

朱三說幾十個園子,即便劉昌郝自己,只要是名種牡丹,他也不想丟下不要,還有月季,僅是請人“竅花”就需不少錢。然後又要請好幾個牙人,牙人就不能隨隨便便給幾貫錢打發了,來回奔波的花銷,買大株又要花不少錢。

雖請了十家客戶,今年工程量不小,還得要請人來做短工,請人做短工就得付工錢。

甜瓜可能得到明年五月才上市,在這漫長的十個月時間裡,不僅要替十家客戶蓋房子,還要付錢糧,秦瓦匠他們都是春天逃荒的,因此還得要替他們準備過冬的衣服、被褥。

想要在劉樑村這裡種好花,種好瓜,得準備許多肥料,驚人數量的肥料。

別看他手裡有一千多貫錢,實際經濟很緊張。

大前天,劉昌郝看到王叔燒竹子,想到了一樣事物,鞭炮。

然後他在腦海裡拼命地想,反正前身在尉氏呆了幾年未看到有人放鞭炮。尉氏離京城近,若是京城有了,尉氏一定會有。若是尉氏沒有,京城也就沒有。

十戶流民,加上他一家,十一戶,流戶又是幾乎一無所有來的,用度大,又想買更多的花回來,只好想“歪門斜道”。

爲什麼宋朝沒有鞭炮呢?

他還真誤會了。

後來有人說外國人得到了火藥,立即用在武器上,中國人卻將它放用在煙花炮竹上,這說法是不對的。北宋已經將火藥大規模用在軍事上,也未見哪個人發明煙花炮竹。北宋詩詞裡確實有一些炮竹詞眼,但那不是鞭炮的炮竹,而是燒竹子!

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爲火藥製作與配方到了南宋末年越來越精準,元朝軍隊帶着這些技術去了歐洲,歐洲人得到這些技術,等於是一下子站在巨人肩膀上。

元朝疆域是很大,但正是元朝的出現,導致兩個沉重的後果,一是將火藥技術帶到西方,二是驚醒了一羣將棕熊當狗養的戰鬥民族,然後這個民族一路向東向東。

明朝晚期那麼腐敗,依然重視火藥武器的研發,只能說到了清朝徹底的閉關鎖國,與西方的科技才迅速拉大。

有記載的真正的炮竹是在南宋時候,纔開始出現時樣子很醜陋,用草紙包一下,裝上芯子就是鞭炮,也不叫鞭炮,而是紙炮或炮仗,隨後迅速普及,又出現了煙花。但真正讓炮竹完全取代燒竹子,那要到明朝了。

這是很冷門的歷史,劉昌郝手機又不能上網,哪裡知道。

偏偏正巧……

第192章 作死(二)第146章 買村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108章 蛻變(上)第110章 德魯伊第100章 朝天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101章 免費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四十七章 徵丁第224章 風暴(上)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122章 邸店第101章 免費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200章 好算盤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222章 迎春宴(三)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六十六章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十二章 豆油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84章 免費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08章 蛻變(上)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150章 燕離(下)第162章 見(三)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94章 作死(四)第156章 隱瞞第160章 見(一)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186章 恭賀第四章 箱子第二十三章 牙人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29章 導水第六十章 石板第184章 免費第214章 首戰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三章 苗苗第138章 馬第132章 戶帖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223章 迎春宴(四)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214章 首戰第222章 迎春宴(三)第107章 搞事情第127章 市易務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六章 團行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225章 風暴(中)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137章 同歸於盡(下)第115章 喜事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十三章 欠條第120章 傳奇(上)第120章 傳奇(上)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18章 取之(下)第155章 文字(下)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八章 傳家寶第188章 父子第十三章 欠條第124章 鳳凰(上)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第五章 任務條第188章 父子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204章 南征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131章 大佃戶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119章 名垂史冊
第192章 作死(二)第146章 買村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108章 蛻變(上)第110章 德魯伊第100章 朝天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101章 免費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四十七章 徵丁第224章 風暴(上)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122章 邸店第101章 免費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200章 好算盤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222章 迎春宴(三)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六十六章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十二章 豆油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三十七章 油枯第184章 免費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187章 菊花五月開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08章 蛻變(上)第220章 迎春宴(一)第150章 燕離(下)第162章 見(三)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194章 作死(四)第156章 隱瞞第160章 見(一)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186章 恭賀第四章 箱子第二十三章 牙人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29章 導水第六十章 石板第184章 免費第214章 首戰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三章 苗苗第138章 馬第132章 戶帖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二章 天上的人家第223章 迎春宴(四)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214章 首戰第222章 迎春宴(三)第107章 搞事情第127章 市易務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六章 團行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225章 風暴(中)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137章 同歸於盡(下)第115章 喜事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十三章 欠條第120章 傳奇(上)第120章 傳奇(上)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208章 猶豫不決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十一章 短命鬼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18章 取之(下)第155章 文字(下)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八章 傳家寶第188章 父子第十三章 欠條第124章 鳳凰(上)第136章 同歸於盡(上)第五章 任務條第188章 父子第168章 不好的砝碼第204章 南征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131章 大佃戶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119章 名垂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