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文字(下)

一大早,徐芥方家的書坊便圍着許多士子。

前些天,劉昌郝來到徐家書坊,留詞一首,拋開當時的場景,這首詞同樣是一篇佳作。有好事者稱,才齊三蘇,詞壓晏王。晏便是晏幾道,王便是王安石之子王雱。

晏幾道開始綻露頭角,王雱平時不作詩詞,世人皆譏之,於是寫出一篇《倦尋芳慢.露晞向晚》,名動京師。大夥才知道不是人家沒才情作詩詞,而是不屑作之。

反正你們兩人雖牛,還沒有人家牛,即便你不屑之。

朱三也反應了一件事,他去了福建路,發現福建路居然也有不少人在傳唱劉昌郝的幾乎新詞。但讓他苦悶地說,我就是替西坡居士買的棉籽,當地牙人皆譏笑,勸他莫要騙人。

朱三呆的時候還不長,否則也能在福建路發現有人用三字經教孺童了。

不是人家只會寫節日詩詞嗎,且看,信手拈來,便是一首優秀的小令。雖然隱隱有些自傲之氣,那豈不是很正常,且看大蘇,三十九歲於密州寫了密州出獵,以老夫自居,誰敢說他寫的不對?

不過有人想想也覺得好笑,你們責問我用才情謀利,我便給你們一個答覆,“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但那天在場的士子還好,許多人也公正的評價,說劉昌郝風儀極佳,長相雖然過於陰柔,卻極清秀,美目如畫,其舉止也沉穩,言語不多,衣着樸素。另外就是,初夏的蜜瓜也是他種的。

提到了蜜瓜,許多饕餮者都想流口水。

隨後徐芥方鼓吹,何謂才情,馬上你們就能看到真正的才情。

這是替劉昌郝新書鼓吹的。

它們的字數比較多,但只要捨得成本,想快速刊印也是不難,當然,纔開始用的是木雕,以後會換成石雕。

今天便是徐芥方所說新書面世的日子。

許多人好奇,何謂真正的才情,我們來看看。

徐家書坊店門打開,一起蜂擁進去。

新書擺了出來,名字簡單:《西坡對韻》。

大夥一起將它們從書架上拿下來。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

中國書法自魏晉開始,一直延續到宋末,趙孟頫乃是集大成者,有人說,若是將他調到東晉,說不定就沒有二王的事。這話說的有失偏頗,二王乃是創,趙乃是集,創顯然更艱難。明朝雖然繼續繁榮,包括董其昌、文徵明、王鐸、傅山等人,實際已經進入了尾聲。

到了清朝,各個書法大師無法突破瓶頸,於是求變,六分體、古隸體、碑篆體、以及各種形式的醜書體,但無論是真醜還是炫技,皆是舍其本源,流於末枝了,更休想突破前人的巔峰。

詩詞也一樣,唐詩宋詞,到了明清時,後人無法突破,也求變,也變得有些怪異,講究對句,以及把玩文字的能力。

在另個時空,劉昌郝看到許多文人對句,或拆詩的傳說,如蘇東坡、蘇小妹、秦觀三人之間的一些傳說,實際皆是後人杜撰的,即便有,也多是明清時的故事。

它也算是一種炫技,特別是各種絕對……絕對是多,但優秀的詩詞有幾首?

爲什麼納蘭性德爲後人讚許,實際其文字皆很樸素,這纔是正確的返本回源的打開方式。

李漁的《笠翁對韻》便是這時代下的產物。

只是它出自大才子李漁之手,這些人把玩文字能力都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他們手中,文字不是文字,而是任意揉捏的玩具。別看它只是一本蒙學,但這些優美的詞藻組合在一起,就像一首首完美的樂章,一幅幅精緻的圖畫。

劉昌郝抄襲的這本《西坡對韻》也不完全是《笠翁對韻》,一是有的不能用,如“名動帝畿,西蜀三蘇來日下;壯遊京洛,東吳二陸起雲間。”三蘇名氣不小,但用了,以後弄不好就會捲入烏臺詩案。還有一些這時代未出現的事物或人物,也不能用。

二是笠翁對韻有一處致命的地方,語音的改變。

如《木蘭詩》,不要說普通話,即便按宋韻讀,也不押韻,但在當時,它卻是一首押韻的詩。

北宋還好一點,金人南下,強迫中原人學習女真語言,隨後是元人南下,發音到了明朝,已經有了許多重大的不同之處。然後清人入關,這次衝擊是最大的,清朝的漢語就是普通話,後人高興好不高興也好,這是一個無更辨解的事實。

李漁編寫笠翁對韻,將聲韻分成三十部,也就是三十章。但李漁可能因爲出身的緣故,其許多韻腳與古韻腳不吻合。好在劉昌郝手機裡還有一篇《初學晬盤》,雖然文字不如李漁的精美,韻腳更爲準確。

劉昌郝將兩本書猱合在一起,又參照了宋朝編著的《廣韻》,做了反覆修改,於是出現了這本書。也不能叫笠翁對韻,劉樑村有蓑笠,不過笠始終帶着濃濃的南方氣息,他更不是翁,這本書名字索性讓他改名爲《西坡對韻》。

其實到了李漁時,類似的書籍有很多,如《初學晬盤》、《訓蒙駢句》、《聲律啓蒙》、四字版的《龍文鞭影》等,有明朝的,有清朝的,多了就不稀罕。即便多,它在後世影響也不小。況且它破天荒地,出現在宋朝。

各個士子看着這些文字,一個個浮想,若是孩子們將它們熟背下去,那確實是降低了他們學習詩詞歌賦的難度。

這個想法……明清時那麼多本有關韻腳的蒙學,又出了多少優秀的詩人詞人。

“上面還有……”

書架上面還有一大排《西坡對韻》,且更厚。

許多士子將它拿下來翻看。

看後,皆茫然地問:“有如此兇險?”

這部分西坡對韻便是夾雜着劉昌郝所寫的那篇文章,《黃嵬山論》。

屬於宋朝還是契丹的,劉昌郝不去論述,只是先描述宋朝河東地形、太原城、河東邊防的鬆懈,用此來論述,將大部黃嵬山割讓給契丹人的兇險。

同時,劉昌郝還根據他手機上的資料,手繪了雁門關、黃嵬山一帶的地形圖,黃嵬山與山南邊的地形圖,以及整個河東的地形圖。

“聽聞朝廷裂讓部分河東前線土地,劉西坡奇怪之,河東前線多是山地,契丹疆域廣大,爲何索要些許山木之所,於是親自前往河東察看,甚至潛入契丹境內,觀看地形,於著此論。”徐芥方說道。

這篇文章說了兩條解決之策,上策便是不能裂讓。

宋朝與契丹一直在商議,劉昌郝也焦急,可家裡的事拖着了,只能於重陽節過後才能去河東。但未去河東之前,便着手準備,將此論先寫了出來。

那些詩詞並不是他作出來的,真實才情也就那麼一回事,但虛名在外,也不能寫得太差,於是反覆修改。不求像《六國論》那些華麗,至少語言流暢,論證有力。

正好他之前替樑小乙批過那些戰役得失,看了一些兵法書,他的記憶力數據是16,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數據值,這些兵法還能記得,也爲寫這篇文章奠定了一些基礎。

隨後與韓大虎去了河東,親自看與在地圖上看,終是兩樣的,回來路上,劉昌郝又修改了兩次,還沒有聽到朝廷裂地的消息,本來還想修改兩遍的,最好不裂讓了,便匆匆連帶着西坡對韻,一起交給徐芥方刊印發行。

“希望朝廷重視吧。”徐芥方心裡說道,河東還沒有傳來準確的消息,應當還來得及。

另外就是劉昌郝判斷也有誤。

刊印這篇文章沒有多大關係,雖然劉昌郝在裡面用了裂讓的詞眼,並沒有批評朝廷,更沒有批評王安石,至少是出自於好心。

失誤之處,便是三張地形圖。

沾到了前線地形圖,是不能隨便刊印發行的。

今天銷售了,自己會不會因爲這三張地形圖而悲催,得看朝堂上各個大佬的想法了。

“徐丈人,劉西坡所言會不會太過誇張?”

誇張麼?真心的不誇張,但徐芥方也不清楚,他掀開了劉昌郝所繪的三張地形圖。

“然其僅是去看一看,其所繪地圖也未必準確也。”

“某且問,契丹疆域廣乎?”

這便是最大的論點,特別放在宋朝,宋朝對開疆拓土一直不感興趣,包括河湟,若不是木徵作死,宋朝也不會收復熙河路,若不是阿里骨作死,宋朝同樣不會收復湟州。

契丹疆域更大,若沒有必要,何必趁宋朝困難時,逼迫宋朝交出這片山林之地?

徐芥方又拍了拍書皮說:“劉西坡豈是求虛名之人?”

它又是一個論點,別人不大好說,至少以傳聞中的劉昌郝,不會危言聳聽。

“朝堂上豈不知也?”

“豈能不知,黃嵬山之事,自去年爭議到今年,然……”徐芥方朝西北方向努了努嘴。

然什麼,都懂的。

第202章 萬畝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150章 燕離(下)第132章 戶帖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195章 作死(五)第224章 風暴(上)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218章 荒誕第192章 作死(二)第200章 好算盤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202章 萬畝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83章 T字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103章 鞭貴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226章 風暴(下)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137章 同歸於盡(下)第二十七章 經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七章 五色瓜第200章 好算盤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十五章 租子第188章 父子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六十六章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112章 十將(下)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203章 提花第130章 撒石灰第224章 風暴(上)第165章 反常第111章 十將(上)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109章 蛻變(下)第十九章 種花第六章 團行第七十七章 買山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155章 文字(下)第105章 真正的開竅(上)第226章 風暴(下)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七十六章 佔山第113章 燕子第174章 青玉案(四)178章 說不出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129章 導水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五章 任務條第180章 解鎖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五章 任務條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65章 反常第三十九章 新事物(上)178章 說不出第188章 父子第213章 瘴病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二十七章 經第128章 一千兩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212章 三年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六十章 石板第212章 三年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30章 撒石灰第194章 作死(四)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219章 附從第158章 召.編故事(上)第二十二章 忽視第201 虎吃狼第113章 燕子
第202章 萬畝第六十七章 白綿紙第150章 燕離(下)第132章 戶帖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195章 作死(五)第224章 風暴(上)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218章 荒誕第192章 作死(二)第200章 好算盤第二十五章 盆地論第202章 萬畝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183章 T字第四十八章 “著書”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211章 茂材異等第103章 鞭貴第九十三章 升等第226章 風暴(下)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137章 同歸於盡(下)第二十七章 經第171章 青玉案(一)第四十五章 水插第七章 五色瓜第200章 好算盤第五十三章 莊風(下)第十五章 租子第188章 父子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六十六章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112章 十將(下)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203章 提花第130章 撒石灰第224章 風暴(上)第165章 反常第111章 十將(上)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109章 蛻變(下)第十九章 種花第六章 團行第七十七章 買山第141章 河東河東(三)第155章 文字(下)第105章 真正的開竅(上)第226章 風暴(下)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七十六章 佔山第113章 燕子第174章 青玉案(四)178章 說不出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129章 導水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五章 任務條第180章 解鎖第九十四章 花燈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三十六章 去邪第五章 任務條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165章 反常第三十九章 新事物(上)178章 說不出第188章 父子第213章 瘴病第九十六章 開始(上)第二十七章 經第128章 一千兩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212章 三年第七十三章 樑得寧第六十章 石板第212章 三年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130章 撒石灰第194章 作死(四)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219章 附從第158章 召.編故事(上)第二十二章 忽視第201 虎吃狼第113章 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