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迎春宴(四)

大夥立即看。

都是一個村子,不看,左鄰右居也知道樑得樹這個小兒子的相貌,確實很像劉仲高,至少不像樑得樹。

這玩意……或如陶小娘子,若不是曹成棟找上門,劉昌郝必然將陶小娘子娶回家。生米煮成熟飯,即便以後知道了,劉昌郝也不會和離。

或如一些不育人家跑到寺廟裡求子,這些娘子在寺廟裡呆上幾天,有的繼續無子,有的便有了孩子,然後歡天喜地地感謝寺廟裡的大和尚,當然,有聰明人是知道怎麼一回事的,但不揭開,誰會在意?然而只要揭開,又會有許多人家妻離子散。

於娘子上吊自殺了。

至於那個孩子,樑家不要,被她父母抱回了孃家。

許仁書說:“於娘子不守婦道。”

“於娘子守不守婦道,汝等可以去劉樑村問一問。”

於娘子死了,劉樑村有人開始反思,她性格安靜,在村裡不多事,多數人說,非是於娘子自願的,多半又像是靳娘子,被劉仲高強女幹了,那時劉四根一家正是烈火烹油之時,於娘子敢不敢說?

“汝是吳公傔客?”

這個許仁書是吳充家的門客?高孔目訝然地看着許仁書。

“汝如何知道?”孫固有些頭痛地問。宋朝對朝臣私下交往略有些忌諱,特別一個是堂堂首相,一個是開封府尹,他能將許仁書帶過來,但不能說出許仁書的身份。

“高郎君乃是開封府孔目官,縱然中書或其他部司堂吏也不敢小視,然其對高孔目一直持着倨傲的態度。且敢打斷吾與孫公說話,除了吳公家傔客外,還能有其他身份?”

“民以衣食爲天,今日才正月初八,麥子未起苔,棉種播種更是有一段時間,孫公爲何不候到三月來,今天便來了,未必是麥子棉花,或爲麥子棉花,亦是次要目的,爲何來之?且帶吳公家人來之。”

“自秦命趙佗徵嶺南,漢武帝、馬援,東吳徵交趾,南方從來就不曾成爲中國之患。南漢白藤江之敗原因,吾也寫了,亦畫了地圖。侯仁寶之敗,乃是盧多遜有意爲之,禍起蕭牆,非是交趾人兇悍也。”

“蘇緘之敗,乃是蘇緘不設備。如交趾拿下邕州城,曾分出大軍欲圖桂州,然於邕州北境,居然被當地人率一羣土兵狙敗。”

“此次徵南,兵多將勇,交趾必不可擋。”

“吾來想想,多半是郭逵兵臨富良江,且大敗交趾大軍,李乾德沮喪之下,派使請降。”

“一江之隔,隨時拿下交州城,然郭逵想起某人叮囑,李乾德又請了降,見好就收,率軍北還。”

“此次徵南,十幾萬軍民因滯留死於瘧疾之下,耗費許多錢財,朝廷爲了維持徵南費用,明知旱情嚴重,然不減賦稅,導致盜賊四起,郭逵居然兒戲一般,朝廷必深追究之。”

“孫公來,無外乎想讓吾閉上嘴巴。”

如果中書不在劉仲高兄弟案子上搞鬼,劉昌郝或許閉上嘴巴,但吳充敵意滿滿,只有一條路,硬懟!

沾到了這等大事,高孔目想捂耳朵。

孫固更頭痛,說:“劉有寧,郭逵已上書陳解滯留原因,其以爲是瘴病,軍中病多,只好讓大夫治之,亦不敢率瘧前行,以免三軍士氣不振而敗之,故滯留六旬。”

這似乎是一個說法。

開始時連朝堂也不大重視劉昌郝的說法,直到前線死了十幾萬軍民,紙包不住火,郭逵上書,朝廷纔想到劉昌郝寫的那些東西,派石得一過來詢問,然後用特腳遞向前線下命令。

一個滯留了七十餘天,一個滯留了六十餘天,劉昌郝救了十天,最少救了萬餘軍民的性命,然而大頭人馬卻死了,但這樣,那就不是郭逵一個人的錯,是整個朝堂君臣的錯。

“善,孫公,吾再問一下,陛下可知郭逵撤軍乎?”

“不會吧……”高孔目喃喃道。

“高郎君,有何不會?”

“郭逵欲撤軍,用此來附從某人扭狙朝廷拓邊之舉,然於富良江畔便用特腳遞上書朝廷,不過七八天時間也,然後其率大軍向邕州桂州撤離,朝廷會有何安排?”

“一是同意其撤軍,二是不同意其撤軍。若不同意呢,朝廷再用特腳遞下詔書,大軍甚至未達邕州,特腳遞的詔令已經抵達。”

“故其上書,必然是大軍撤到邕州,或將至邕州時纔會上書,即便詔令下達,三軍已解散,正好旱情延續,盜賊四起,朝廷只好望洋興嘆。”

史上郭逵早在臘月下旬就撤軍了,但正月上旬,趙頊因爲不知,還下詔,讓坐鎮邕州主持後勤的周沃每天用特腳遞上書安南行營軍前戰況。

但讓劉昌郝說出這句話的不是“史上”,而是郭孔目剛纔那句話,不會吧。

若是郭逵用特腳遞上書,必轟動朝堂,在鄉下是不知道消息了,但在京城,又是開封府的孔目官,豈能不知?

幕後的鬼,完全逼了出來。

“吾讓樑小乙做前行,朝廷不解,問了數次,吾再三說勿得滯留。”

“高郎君,去年陳公第一次來吾家,那次汝未來,吾與陳公便說了蘇緘之事,蘇緘之死固是壯烈,然其死亦讓人說不出所以然。”

“朝堂有人支持開邊,有人反對開邊,吾不言對錯,然須記住一句,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然有人走上歧路,好戰者以爲我朝兵鋒無敵,可以四面用敵也,反對者不僅反對用兵,連設兵備亦反對之。”

“邕州治下有無數漢民、熟蠻,若是蘇公稍稍設備,又有城牆可守,且敵從大南關而來,四百餘里道路,至於城破家亡,數萬百姓被屠?”

孫固張了張嘴巴。

劉昌郝立即堵住他的話:“孫公是欲言邕州兵少乎?一羣當地部酋便將敵軍狙敗,若是蘇公有備,邕州何至於城破,若此,建城牆何爲也?”

“朝廷去年以郭逵爲主將,吾當時不解,因郭逵素與韓公相善,王相公不喜,爲何用之?”

“或郭逵用兵如神?然據吾所知,郭逵親自用兵不過是打敗了荊湖北路溪蠻彭仕羲,彭仕羲手下能有多少蠻兵?且讓彭仕羲逃跑了。”

“若此便爲名將,我朝軍中豈不有數千名將乎?燕達、苗授、劉昌祚等人,那個不在郭逵之上?”

許仕書尖聲說道:“其乃趙禼趙公自薦也。”

“趙公何德何能,讓陛下同意,讓王相公同意?”

不止是趙禼自薦,還有吳充的活動,郭逵才成爲徵南的主將。

“去年,吾對陳公言,觀一葉未必能知秋,觀一樹卻多半能知秋,若觀一林,必然知秋!”

“吾得知朝廷安排後,斗膽探聽了吳公一些情況,發現一件事,其不僅與王相公是親家,與文公亦是親家,又是吳育公弟,當然,其親戚關係未必代表其喜變法或厭變法,其喜戰或厭戰。”

“且其高居廟堂之上,吾乃小民一個,更不知其立場爲人。故去年吾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以最壞結果推演之。若是吳公厭戰,當如何做,或最壞的舉措是何。”

“然後我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其會授意郭逵玩兵不進。”

“真神人也。”郭孔目說完,立即用手掩嘴,這個自己能說嗎?

爲什麼說神人,去年朝廷欲徵交趾,王安石說必可取,吳充說得之無益,不當用兵,兩人鬧得不可開交,當然,劉昌郝肯定打聽不到了,不過高孔目卻聽說了這件事。

也就是吳充的立場與蘇緘一樣,不但厭戰,而且走上了“歧路”。

“玩兵不進會有何下場,且又是幾十萬軍民,大軍必染瘧疾,然去年我只是一個推演,故讓樑小乙想方設法做前行,且遠離大軍,然朝廷問吾,吾卻不能言。”

“非是吾想藏拙,每人皆有自己理念,然吾敢言吳公爲一個理念,將幾十萬軍民性命視若兒戲?”

幾人來到家門口,劉昌郝下馬栓馬,繼續說:“孫公,若是以爲吾以小民身份,妄議朝政,褻瀆首相,請回去派人拘吾吧。”

拘劉昌郝,用什麼理由來拘,或用“觀一葉未必能知秋,觀一樹卻多半能知秋,若觀一林,必然知秋”來拘劉昌郝,況且後面還有一個棉花呢。

而且馬上不但吳充難辦了,孫固也難辦了。

吳充接到郭逵的信後,知道情況有些不好,皇上可以糊弄,但有一個人似乎不大好糊弄,於是暗中找到了孫固。

孫固也不認爲郭逵會視幾十萬官員性命爲兒戲,只是一個巧合,答應了吳充,畢竟鬧大了,朝堂會動盪,吳充會下臺,說不定趙頊又將王安石請回來,這是孫固最不願意看到的。

於是今天他來到劉樑村,一是觀麥棉,確實是次要的,二是勸解劉昌郝,這是一個巧合,而且大軍也回來了,讓劉昌郝以後就不要亂說了。但劉昌郝一一說明,甚至孫固未開口,便判斷出許仁書是吳充的門客,自己來是讓他閉上嘴巴。

現在孫固也漸漸相信劉昌郝的“推演”,不要說神奇,歷史上類似的神人不要太多,張良,諸葛亮,王猛,韋睿,裴行儉,李泌……即便趙普,契丹的韓德讓也不簡單。

但接下來讓他怎麼做?

不來便罷,來了,劉昌郝說了,不稟報朝廷,以後朝廷必追究,稟報朝廷,將置吳充於何地?

“迎春宴,好一場大宴……”

第219章 附從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五章 任務條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九十五章 碰不得第133章 知曉第210章 敵意第205章 賣弄(上)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七十六章 佔山第193章 作死(三)第184章 免費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133章 知曉第140章 河東河東(二)第179章 魏武卒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十三章 欠條第125章 鳳凰(下)第210章 敵意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165章 反常第128章 一千兩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六十章 石板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33章 知曉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六十章 石板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226章 風暴(下)第140章 河東河東(二)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157章 愛惜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八章 傳家寶第十三章 欠條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223章 迎春宴(四)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167章 鳳鳳第129章 導水第132章 戶帖第202章 萬畝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118章 取之(下)第144章 落戶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85章 小水利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226章 風暴(下)第六十六章第164章 定論第163章 見(四)第129章 導水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103章 鞭貴第113章 燕子第124章 鳳凰(上)第121章 傳奇(下)第206章 賣弄(下)第210章 敵意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195章 作死(五)第195章 作死(五)第132章 戶帖第180章 解鎖第二十章 收地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110章 德魯伊第199章 安息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137章 同歸於盡(下)第200章 好算盤
第219章 附從第142章 河東河東(四)第三十一章 偷菜第五章 任務條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九十五章 碰不得第133章 知曉第210章 敵意第205章 賣弄(上)第174章 青玉案(四)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六十九章 請人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七十六章 佔山第193章 作死(三)第184章 免費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133章 知曉第140章 河東河東(二)第179章 魏武卒第三十四章 山塘第十三章 欠條第125章 鳳凰(下)第210章 敵意第152章 驚魂一刻(下)第165章 反常第128章 一千兩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二十九章 僱人(上)第175章 青玉案(五)第六十章 石板第八十五章 退釵第133章 知曉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六十章 石板第七十四章 聯親第226章 風暴(下)第140章 河東河東(二)第八十四章 智慧第157章 愛惜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八章 傳家寶第十三章 欠條第五十二章 莊風(上)第223章 迎春宴(四)第三十章 僱人(下)第166章 兩面受敵第七十九章 上墳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十八章 巡山(下)第176章 青玉案(六)第167章 鳳鳳第129章 導水第132章 戶帖第202章 萬畝第四十一章 藏金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118章 取之(下)第144章 落戶第二十八章 臣與民第五十章 修路(中)第九十九章 期盼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四十章 新事物(下)第185章 小水利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九十二章 藏手第226章 風暴(下)第六十六章第164章 定論第163章 見(四)第129章 導水第102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59章 召.編故事(下)第103章 鞭貴第113章 燕子第124章 鳳凰(上)第121章 傳奇(下)第206章 賣弄(下)第210章 敵意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195章 作死(五)第195章 作死(五)第132章 戶帖第180章 解鎖第二十章 收地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151章 驚魂一刻(上)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207章 李廣誤期第三十五章 韓大虎第110章 德魯伊第199章 安息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172章 青玉案(二)第137章 同歸於盡(下)第200章 好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