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

“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實將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當若鬼神之有也,將不可不尊明也,聖王之道也。”

這句話一出,頓時就全場安靜。

天下人皆知,墨家有三表法,但哪三表,很少有人去仔細研究。

天下人也皆知,墨家有兼愛、非攻、尚同、明鬼、天志、非命、節用等主張,但同樣少有人去深入瞭解。

大部分的人都是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墨家的主張。

你兼愛非攻?

那你是反戰嘍?

幹汝孃親!你居然敢反戰?

還有天志、非命,你想造反咩?

但此時,當楊毅親口講出墨家明鬼的真正用意後,全場的公卿列侯都傻眼了。

“好像,似乎,這墨家說的有些道理啊……”列侯們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就連士大夫們也有所動搖。

對國人而言,尊崇祖先和崇拜祖先,這是刻在血脈深處的基因遺傳,永不可磨滅!

而墨家,卻是打着興天下之利的口號來推行封建迷信思想,咋一聽,還真是高大上。

至少,比起儒家主張的‘敬鬼神而遠之’更能令人接受。

這也是戰國時期,墨家能壓着儒家和法家,吊打二者的緣故。

墨家,可不僅僅是一個實幹派。

他們嘴炮起來,自己都怕!

名家**不**?

但,在歷史上,曾經有墨家辯手,正面辯倒過名家的大家!

而論口才之利,墨家實爲諸子百家之中的前三。

而另外兩位,很不幸,如今已經gg思密達。

楊朱學派,消亡於無聲。

名家更是被法家徹底吞併。

楊毅微微看了一眼觀衆席上的公卿列侯,他很清楚,他需要爭取的,就是這些人!

要消除這些人對墨家的偏見!

至少要讓他們對墨家中立!

所以,即使相里氏之墨,已經不談明鬼很久了,但此刻,依然還是拿出來。

爲的就是從感情上,打動這些達官貴人。

“何以明鬼?”楊毅緩緩的說道:“使人有所敬畏也!有所約束也!”

“若人無敬畏之心,無堅守之念,豈非桀紂同在,十日橫空,奈天下蒼生何?”

“且夫鬼神,冥冥垂視,天道輪轉,報應不爽……”

這纔是墨家爲什麼要明鬼的根本原因!

當年墨翟之時,天下諸國混戰,禮儀不存,仁義不在,生民離亂,各種臣弒君,君殺臣之事層出不窮。

墨翟當時就敏銳的意識到了,這是因爲人們再也沒有了敬畏之心的緣故。

當人沒有敬畏心,那自然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

楊毅的這些話,頓時就打動了許多人。

一些公卿大臣,都是暗自點頭。

可不是如此?

現在,許多案件的兇手,都是那種毫無敬畏之心的亡命之徒!

他們不僅僅不敬畏法律,更不畏懼天地鬼神,太可怕了!

楊毅見此情景,心裡有底,於是接着道:“且夫,今之祭祀鬼神先人,乃與其共享人間歡樂,和合家族,團結鄉鄰之要也!若鬼神之無,豈非亂鄉黨之序?”

這就更是讓人感覺很舒服了。

許多人都在想着,若真沒有鬼神,那這個世界還不亂套了?

最重要,倘若死後不能成鬼神,那麼,自己死後,魂歸何處?

另外,當今天子,自證天命,若無鬼神,天命何來?

“是故,子墨子明鬼,以興天下之大利也!”楊毅總結說道。

這一番話,讓劉徹也微微頷首。

如今的世界,自然不可能有什麼無神論思想。

ωωω _ttkan _℃ O

劉徹也不會容許有這樣大逆不道的思想存在!

因爲,皇權天授,皇帝統治的合法性,很大一部分來自祖宗的加持。

無神論,至少現在是沒有市場的。

但是……

劉徹知道,在春秋戰國之交,確實存在過無神論思想……

墨翟的明鬼,就是對那些傢伙的直接回擊!

那個荒唐的亂世……真是什麼幺蛾子都出來了。

而楊毅望着全場公卿列侯們的反應,知道,自己選擇的切入點對了。

只要公卿列侯們願意聽他說話,那麼,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他當然也知道,墨家的劣勢所在。

所以,爲了今天的演講,他做了很久很久的準備。

這篇演講稿,甚至十易其稿,最終才定下來。

微微清了清嗓子,楊毅說道:“子墨子又曰:古者聖王爲五刑,請以治其民。譬若絲縷之有紀,網罟之有綱,所連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是故,欲興天下之大利,必壹同於天子也!”

說着,楊毅就朝着劉徹大禮參拜,道:“伏唯陛下,口含天憲,動合陰陽,履則乾坤!”

這下子,整個石渠閣,都被他綁架了。

所有人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包括諸侯王與皇妃皇子,都跟着跪下來拜道:“伏唯陛下,口含天憲,動合陰陽,履則乾坤!”

劉徹卻是在心裡笑了起來。

楊毅在他身邊這麼多年,總算是學到了些本事,這手偷換概念玩的不錯。

而且,也確實能消弭許多外界對墨家的誤解。

但是……

劉徹也知道,對於墨家,他現在是既重用,又提防的一個狀態。

原因很簡單。

你以爲東林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結黨的政治勢力?

錯!

大錯特錯!

墨家纔是!

而且,墨家的組織性、紀律性以及協同性和執行力,甩東林黨不知道多少條街。

至少,是火星到地球的距離!

原因很簡單。

墨家的整個組織脈絡,實則已經非常非常接近近現代的政黨了。

他們有統一的綱領,統一的政治訴求,和相同的理想追求以及上下緊密聯繫的溝通渠道。

從鉅子到學徒,目標一致,方向一致。

而這些年來,墨家在岐山原和其附近搞的墨社,更是摧毀劉徹原本以爲的墨家不善於執政和治國的幻想。

事實證明,墨家,與其說是一個學派。

倒不如說是一箇中國式的原始政黨的雛形。

而如今,在劉徹的干涉下,他們甚至開始了選舉鉅子,而且還是一人一票,玩的不亦樂乎。

這你敢信嗎?

更重要的是,鉅子還有任期……

更誇張的是,這些傢伙還懂得建設自己的基層組織!

若給他們機會和發展空間,未來,他們未必不能上臺秉政。

到時候……

劉徹有些爲未來的儒法黃老感到擔心了。

這些鬆散的學派,在戰國時期,就不是墨家的對手。

如今,在更強大的墨家面前,他們能抵抗多久?

不過,這種事情,至少二十年不用擔心它可能變成現實。

就現在的墨家的力量,連岐山原都走不出,何談執政?

…………

寫墨家,我永遠是最有激情和靈感的。

因爲,我喜歡這個學派!

墨家的消亡,是秦漢之交最大的遺憾!(。)

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822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1)第100節 網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61節 微服(2)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111節 彙報第1307節 嬰兒潮第1397節 立規矩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48節 忠臣第342節 背鍋俠(2)第1197節 入場第542節 酷吏(2)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839節 突圍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1395節 談判(2)第856節 撫卹(1)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341節 接觸戰第1532節 金本位的思考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5節 推恩(上)第237節 賄賂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386節 制度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609節 定策(3)第1148節 壞水第474節 中央集權(2)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948節 整頓(3)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1161節 征途(1)第1209節 新法家(2)第622節 恐嚇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550節 無題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1442節 魔爪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214節 拍馬屁第785節 洗腦(1)第28節 竇嬰第1226節 安排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427節 看望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63節 修改第332節 重賞!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33節 竇太后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164節 雄心(2)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64節 試驗第358節 微服(1)第321節 馬耕第1351節 決戰(3)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908節 換俘(1)第518節 昆明池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1070節 反撲(2)第746節 趙佗入朝(3)
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822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1)第100節 網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61節 微服(2)第790節 背叛與忠誠(1)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111節 彙報第1307節 嬰兒潮第1397節 立規矩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48節 忠臣第342節 背鍋俠(2)第1197節 入場第542節 酷吏(2)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839節 突圍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1395節 談判(2)第856節 撫卹(1)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341節 接觸戰第1532節 金本位的思考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5節 推恩(上)第237節 賄賂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386節 制度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609節 定策(3)第1148節 壞水第474節 中央集權(2)第688節 吊打文青(1)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948節 整頓(3)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1161節 征途(1)第1209節 新法家(2)第622節 恐嚇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1354節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550節 無題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1442節 魔爪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214節 拍馬屁第785節 洗腦(1)第28節 竇嬰第1226節 安排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427節 看望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63節 修改第332節 重賞!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33節 竇太后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164節 雄心(2)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64節 試驗第358節 微服(1)第321節 馬耕第1351節 決戰(3)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908節 換俘(1)第518節 昆明池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1070節 反撲(2)第746節 趙佗入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