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

滄海君府邸。(Wbsp;?? 坐落在新化城的正中央,與新化城的護濊都尉衙門緊鄰,高大的門檻前,兩隻鳳鳥仰天長嘯。

今天,是濊人最重要的一個傳統宗教節日。

在過去,濊人會擡着白虎皮,到處遊街,同時用夏天硝制好的魚皮,裝飾各種圖騰。

但,現在卻不一樣。

來自蜀郡的灌口二郎神信仰大舉入侵,在濊人共主滄海君金信的大力推崇下,灌口二郎神以其簡單直接易於理解的宗教教義,迅征服了所有濊人的上層貴族。

上層貴族一失守,下面的奴隸和部民,馬上就跟着淪陷了。

現在,濊人只崇拜兩位神明瞭。

第一,自然是進行不停歇的捕魚作業,更使得這種思想根深蒂固。

對濊人來說,漢人用龐大的樓船和不可思議的巨網捕魚,這已然是神蹟了。

展到後來,甚至每次樓船歸來,碼頭附近都跪滿了朝聖和膜拜的濊人,尤其是野濊部族。更是哭着喊着,想要親吻那張捕魚無數的巨網。

那幾張拖網每次晾曬和修補的時候,更是有人偷偷溜到晾曬場附近,撿了那些脫落的網繩回家當聖物供起來。

某些野濊部族裡。甚至傳出了聖物(網繩)能治一切疑難雜症,祛除一切妖魔鬼怪的傳說。

以至於護濊軍都尉衙門不得不在每次晾曬拖網時,派出一個隊的兵力去驅逐那些企圖溜進去,順根網繩回家當聖物供起來的各路人馬。

張未央的這兩個小姨子,雖然因爲跟張未央久了,並不如其他濊人那麼迷信。

但。對聖天子這位神王的尊崇和敬畏,卻一點也不比別人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姨子們自然立刻就乖乖的點頭。

張未央又對那幾個小舅子吩咐:“姐夫不在家的時候,你們要照顧姐姐,還要幫忙燒火做飯,不可讓姐姐太操勞,明白嗎?”

“諾!”三個年紀從十七歲到十三歲不等的少年郎,學着漢人的模樣,抱拳拜道:“請姐夫放心,我們一定會將姐姐照顧好的!”

張未央於是放心的點點頭,然後道:“我先將你們送到大兄那裡,大兄自會派人送你們回家,記得,在家裡要聽話!”

“諾!”

看着細君和小舅子小姨子們紛紛答應,張未央也笑了起來。

但在他心裡,卻還是有些擔憂。

實在是,這次的使命非常艱鉅。

這次,他將作爲嚮導,跟隨護濊都尉衙門的使團,前往未知的蠻荒之地。

“饒樂水啊……”張未央在心裡嘆了口氣。

作爲一個準知識分子,張未央自然知道,這條曾經被秦人記錄的河流在那裡。

那可是在遙遠的兩千裡之外,遠離文明和諸夏的蠻荒地區。

據說當地還有食人生番和猛獸毒蟲。

兼之,馬上就要下雪了,外面的溫度也越來越低。

在這樣的時節,離開溫暖安全的定居點,前往未知的蠻荒地區,若有可能,張未央是不願意前往的。

只是,沒有辦法,這是來自護濊都尉衙門的調令,而且還是執行聖天子的命令。

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誰叫,只有他曾在去年夏天,跟隨巡邏隊伍,抵達過向北千里之外的荒原,對當地有一定了解。

將妻小送到自己兄長家中。

兄長並不在家,倒是兩個嫂嫂在家裡帶着娃烤火,張未央行了禮,將妻小安置下來,然後折身出門,前往護濊都尉衙門。

當張未央抵達護濊都尉衙門,報上名字,交上寫有自己名字相貌和特徵的木牘後,他就被士卒帶着,來到新化城外的一個軍營裡。

軍營中,使團成員已經準備完畢。

張未央打量了一下,整個使團,大概有數十人,百來只大犬和十餘輛雪橇車。

這種雪橇車,張未央見過不止一次。

他丈母孃家裡就有一輛,這種簡單的雪橇車,是濊人在大雪季節,外出捕獵的主要乘騎座駕,而犬則是座駕的動力。

護濊都尉衙門在去歲九月時。就已經在濊人部族裡徵召了數十名善於養犬,且善於驅使雪橇車的男子入伍。

在這裡,張未央就看到了幾個穿的嚴嚴實實的濊人男子,在犬羣之中安撫和指揮着那些犬隻。

在士卒的帶領下。張未央被帶到了護濊都尉薄世面前。

“細民張未央拜見薄都尉!”張未央自然認得薄世,他也聽自己兄長說過,這位薄都尉來頭極大,據說他就是出自如今東宮太后薄氏的母族,是正經的皇親國戚。因此,張未央有些緊張。

薄世看了看張未央,點點頭,和氣的道:“張二郎來啦!”

他的語氣,一點架子也沒有,彷彿像是跟老朋友打招呼。

這讓張未央頗爲詫異。

過去在邯鄲的時候,他何曾見過如此大人物跟自己和顏悅色過?

哪怕是閭里的里正,對他都是不用正眼瞧的。

直到,他的兄長寫信過來,那裡正才熱情的上門。告知他這個消息。

“這次抽調二郎去做嚮導,某也是不得已……”薄世卻是絲毫也不介意自己跟張未央之間的地位差距,用着非常誠懇的話語道:“只是,某也沒辦法,二郎是爲數不多,去過北方荒原,還識字的亭卒,恰好本次出使,陛下有令,要記錄沿途的地理山川。所以,某就只好麻煩二郎走一趟了!”

可能是怕張未央不清楚此事的重要性,薄世跟着又解釋道:“二郎應該也知道,自秦以後。中國失卻陰山,連河套也丟了,從此只能固守長城,多少手足同袍,因此戰死長城腳下,某每每想起。總是痛心疾!想當初,我中國兵鋒,進抵陰山,將夷狄盡數逐除幕南,使之不敢南下牧馬,中國因此得享安寧,幸今陛下勵精圖治,刷新政治,欲一雪前恥,盡復故土,饒樂水,昔者乃秦人所著《呂氏春秋》中天下名川之一,此行,二郎與使團衆人,若能帶回當地地理堪輿,那麼,未來,我軍前出長城,恢復秦趙燕韓故塞之時,這些地圖堪輿,就將揮重要作用,可能會有數以千計的同袍,因此得以活命,歸家與妻小團聚,故二郎等此行,責任重大!”

薄世說着,情緒也激動了起來。

雖然類似這樣的話,他今天已經說了數遍了。

但每次,他都會激動異常。

實在是薄世本身就是一個大華夏主義者。

而且,他所說的事情,確實是中國一直以來抱憾已久的憾事!

戰國時期,秦趙燕諸國在中國爲了統一天下而產生競爭。

但對外,卻是目標一致。

趙**隊在李牧統帥下,打出長城,將中國的前哨,一致推到了陰山。

燕國向東北進軍,拓土數千裡。

秦滅右渠,使上代爲中國之土。

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將秦趙燕長城銜接起來,但是,秦始皇修築的長城,可不是什麼防禦性質的工事。

在秦始皇活着的時候,長城腳下,無論什麼夷狄,都不敢靠近一步,整個幕南地區,甚至都沒有了騎馬的遊牧民族。

因爲,秦軍一直將要塞修到了陰山。

當年,秦朝設置的九原郡郡治就是在陰山以北。

所以,在戰國時期,長城並不是第一道防線,它更多的是一個前進基地,負擔轉輸兵源糧草向草原運輸的重任。

戰國至秦,真正的前線在陰山。

爲什麼是陰山?

答案很簡單,陰山多植被,是草原夷狄最重要的弓箭原料來源,控制住了陰山,他們連造箭都很困難,沒有了箭矢,匈奴人就等於沒有了武器來源。

他們不可能騎着馬,衝到漢軍面前,用牙齒跟拳頭來跟漢軍作戰吧?

對於一個自詡爲華夏至上的貴族來說,薄世做夢都想恢復戰國秦趙的前哨邊境,將戰火直接燒到匈奴人的腹地去。

現在,他只是個護濊都尉兼任新化令,跟陰山隔了上萬裡。

也沒有那個能力去圖謀恢復陰山故地。

但是,既然陰山故地恢復不了,那恢復當年燕國全盛時期,把前哨站建在饒樂水一帶總能行吧?

所以,得了天子指令後,薄世立刻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探知那個記錄在《呂氏春秋》中,標爲饒樂水的天下六大名川之一的故地風光。

張未央聽着薄世慷慨激昂的言辭,也被這些話語深深打動。

雖然張未央只是一個小小的亭卒,在去年之前,甚至都不關心天下大事,國家安危,只想過自己的日子,只想每餐都能一口吃的。

但如今,卻不同了,他讀書了,成家了,想法和立場,自然就改變了。

再加上,護濊軍在薄世的領導下,洗腦工作自上而下,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如今,哪怕是護濊軍下面的家屬村寨裡的小孩子都知道‘赳赳武夫,國之幹臣’爲天子爲社稷效死,更是無上光榮,還能成爲鬼神,享受香火祭祀。

“即蒙都尉幸重,未央敢不效死!”張未央立刻就拜道:“即負君命,必達而後報!”

“善!”薄世立刻就笑了起來。

在新化這一年來,薄世最大的收益和改變就是,他已經學會,怎麼鼓動他人,並且知道了應該怎樣讓士卒百姓爲自己的信念去戰鬥。

而想要士卒黎庶,爲自己的理念去戰鬥。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學習前輩吳子和當代的雲中郡郡守魏尚。

吳子爲士卒吸膿,其母哀嘆:吾子死矣。

魏尚在雲中跟士卒打成一片,於是以一孤城,堅守在漢匈衝突的最前線,讓匈奴人望城興嘆,二三十年來伏屍無數。(。)

ps:抱歉,本來說要萬字的,但結果俺不爭氣~

剩下的明天補吧~頸椎太難受了,明天得去買止疼藥了~

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1048節 死亡之舞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846節 善後(3)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1598節 獎懲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128節 波瀾(2)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394節 談判(1)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184節 蠢貨第1362節 三個世界(1)第1227節 明道第426節 換皮第897節 租船(2)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1468節 細柳獸第214節 拍馬屁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743節 忽悠第1583節 戰前(1)第1055節 糾纏(1)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1475節 見聞(1)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672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1)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624節 隔閡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142節 野望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242節 選擇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585節 戰前(2)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1166節 決心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1065節 屠殺(4)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446節 博弈(2)第194節 麻煩第667節 烏恆與鮮卑(2)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103節 抉擇(1)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521節 條件(2)第411節 考舉(4)第1175節 羞恥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322節 研究第356節 緣由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590節 新世界(6)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590節 博弈(2)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367節 新的時代(3)第483節 閱兵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990節 交易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363節 劇變(1)第1413節 相親(1)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365節 瓜分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437節 猜疑第342節 背鍋俠(2)第56節 燕飲(下)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30節 謊言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900節 封禪博弈(2)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1571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1)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
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1048節 死亡之舞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846節 善後(3)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1598節 獎懲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128節 波瀾(2)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1394節 談判(1)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184節 蠢貨第1362節 三個世界(1)第1227節 明道第426節 換皮第897節 租船(2)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596節 烏孫的狼性第1468節 細柳獸第214節 拍馬屁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743節 忽悠第1583節 戰前(1)第1055節 糾纏(1)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1475節 見聞(1)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672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1)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624節 隔閡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351節 誰家馬蜂?第142節 野望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242節 選擇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585節 戰前(2)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1166節 決心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1065節 屠殺(4)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446節 博弈(2)第194節 麻煩第667節 烏恆與鮮卑(2)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103節 抉擇(1)第96節 進擊的文青(2)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521節 條件(2)第411節 考舉(4)第1175節 羞恥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322節 研究第356節 緣由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590節 新世界(6)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590節 博弈(2)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367節 新的時代(3)第483節 閱兵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990節 交易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363節 劇變(1)第1413節 相親(1)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365節 瓜分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437節 猜疑第342節 背鍋俠(2)第56節 燕飲(下)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30節 謊言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900節 封禪博弈(2)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1571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1)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