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前時老師書信所言,應淮南國國相張季家人之請爲其診病……”石穰老老實實的回答着。

劉德點了點頭,張季就是那個便宜老爹的苦主張釋之,季是他的表字。

說起來,張釋之還真是一個任勞任怨,到死都在爲漢室發光發熱的臣子。

劉德記得前世的時候,張釋之在一年後病逝於淮南國丞相任上,在他病死之前,這位前朝的名臣果斷的軟禁了企圖起兵造反的淮南王劉安,憑着他的名望和資歷,收繳了淮南國郡兵的武裝,使得吳楚七國之亂,沒有變成八國之亂。

只是,張釋之沒能撐到朝廷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後的論功行賞。

張釋之是個忌諱話題,劉德果斷的轉移話題道:“請卿傳信太倉公,若太倉公有暇,可來長安一會!”

“諾!”石穰點頭道。

淳于意醫術當世無雙,劉德記得很清楚,四年之後,便宜老爹將患重病,一度都已立下遺詔,連周亞夫、竇嬰竇叫進皇宮,委以託孤重任。

然後,便宜老爹又將當時的太子之母,劉德的便宜老媽粟姬叫了過去。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感覺自己時日無多的便宜老爹對粟姬道:“朕諸子爲王者,望愛妃於朕百歲後善待之,勿苛求過甚!”

若是個智商正常的人,就算再怎麼不喜歡那些皇子,再怎麼討厭那些跟其爭寵的女人,這時候也該是低頭答應了。

可惜……

劉德記得很清楚,粟姬當時的回答是:“老狗!”

然後呢?

本已只剩下半口氣的便宜老爹,竟然硬撐着,撐了過來。

劉德覺得,若是自己,也是能撐過來的!

這是前世劉榮之所以忽然被廢的最根本原因!

不然的話,當時劉榮已經有二十多歲,也立爲太子兩年了,竇嬰做了劉榮的太子太傅,周亞夫也是劉榮的鐵桿支持者,其根基還算穩固,只要是正常人,就不大可能真的冒着國本動搖,君臣離德的危險,忽然對太子痛下殺手。

劉德記得很清楚,便宜老爹康復後的第一個月的月末,便宜老爹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就忽然發動了。

先是派南軍將所有粟氏外戚,無論男女老少,統統拖到渭河邊,沒有經過任何審訊,直接砍了腦袋。

然後,大批禁軍衝進太**,像押解犯人一般,將劉德劉榮兄弟押出宮門,劉德被趕回封國,而劉榮則是直接被軟禁起來,再然後,一尺白綾逼着粟姬自盡,第二天,便宜老爹下詔,廢太子。

在這雷霆般的手段下,劉榮的兩大支持者竇嬰跟周亞夫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等他們反應過來一切都已成定局。

爲此,竇嬰撂了挑子,跑進山裡做了兩年隱士,周亞夫那個犟驢,乾脆就因此跟便宜老爹頂撞起來,最後餓死廷尉大牢。

想着此事,劉德就知道,將淳于意這種當世名醫掌握在他的手裡,怎麼都不可能吃虧的。

而且劉德也不怕淳于意會拒絕他延請的好意。

原因嘛,則是因爲此時醫生的地位遠沒有後世那樣高。

一個最淺顯的例子就是,像淳于意這樣的名醫,竟然會在太宗孝文皇帝時期,被人告發,而被判肉刑,從而導致了緹縈救父的故事發生。

而且,此時巫醫尚未分家,醫方卜噬本爲一體。

因此,劉德只要拋出他在後世學到的一些常識,譬如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理論,張仲景的桂枝湯什麼的神方,就不愁淳于意不乖乖的上鉤。

前世之時,劉德也是靠着這一手籠絡的張鳴。

“殿下,請坐下來,讓臣先爲您把脈……”石穰擡頭道。

“好!”劉德點點頭,領着石穰進了自己的寢宮,然後找了個地方,與石穰坐下來。

“殿下,您肝火太旺,且飲食作息極不規律,長此以往,脾胃雙衰,自傷其身……”石穰放下手,拜道:“臣可先爲殿下開一方子,以作調理,只是……殿下若繼續作息不定,飲食無律,臣恐殿下三十之後多病纏身,屆時就湯藥無靈了!”

劉德聽了,點了點頭。

實際上不管是劉德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還是劉德的便宜老爹,之所以在位時間都不過十幾年,其實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爲勞累過度,飲食作息沒有規律,導致脾胃功能紊亂,從而使得免疫能力下降。

像是後來劉徹就充分吸取了前代的教訓,按時吃飯睡覺,時不時的跑出去溜達溜達,於是活到了六十多歲,成了歷朝歷代皇帝裡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這個記錄後來還是被更懂享受和養生的滿清韃子給打破的。

劉德自然也不想自己將來好不容易做了皇帝,結果身體都成了篩子……

因此,對於石穰的警告和提醒,他十分的上心,等石穰寫好了方子,立即叫王道去抓藥。

劉德可是很清楚,淳于意後來可是活到八十歲還活蹦亂跳的主,石穰的父親石奮,活到八十九歲才死,這些都是活生生的養生長壽的例子!

王道把藥抓來,石穰就立即拿去,親自動手煎熬了起來。

煎好之後,立即就端來,看着劉德喝完,他才告退,劉德讓王道給他在這宮裡騰出了一間雅室,專門作爲他的居所與藥房。

當天晚上,劉德一到戍時,立即就乖乖的上牀睡覺,實在是他怕了!

………

第二天,劉德一大早就被四肢的痠疼所疼醒。

從牀上爬起來,搖晃了一下身子,劉德立即就命王道去煎藥。

劉德很清楚,他身上的痠疼是怎麼回事,這些天他太過拼命,透支了自己的生命,現在他是年輕,所以身體的很多問題,其實都被掩蓋了,但是,當吃了石穰開的調理方子之後,這些本來被掩蓋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好在,發現的及時,還不至於造成什麼隱患,若是等拖到三十歲,甚至四十歲,那麼,這些問題一旦出現,就將是致命的!

天朝太祖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跨了,就算當了皇帝,那又能怎樣?

劉德決定從今天起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

……………

今天我好像吃壞了肚子,蹲了半天wc。。。我去……

嗯~~今天只能2更了,明天后天,連續2天4更補償!

第1069節 反撲(1)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69節 早朝(2)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146節 使命第1373節 破而後立(1)第357節 宣達司第24節 做個出頭鳥第1303節 匈奴的部署(1)第461節 大朝儀(1)第250節 塵埃落定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1473節 在安東(4)第21節 招攬人才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364節 可怕的漢室列侯集團第844節 善後(1)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943節 微行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597節 爾虞我詐第693節 制度(2)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501節 驚喜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207節 調查(1)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1503節 接班(1)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576節 決定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65節 前世仇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480節 佈局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478節 引導第1326節 怎麼辦第13節 橄欖枝第1307節 嬰兒潮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1213節 儒家的反擊(2)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1476節 見聞(2)第507節 無題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1014節 切割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565節 風暴(1)第1177節 應變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408節 裁決(2)第621 節 錯誤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410節 考舉(3)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996節 廟算(2)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943節 微行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1505節 接班(3)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824節 影響第1247節 佈置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494節 油脂第1153節 會議的構想第515節 聰明第1517節 煩擾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372節 警告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449節 土化肥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1397節 立規矩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313節 板甲與人才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162節 內王外霸
第1069節 反撲(1)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69節 早朝(2)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146節 使命第1373節 破而後立(1)第357節 宣達司第24節 做個出頭鳥第1303節 匈奴的部署(1)第461節 大朝儀(1)第250節 塵埃落定第473節 中央集 權(1)第1473節 在安東(4)第21節 招攬人才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364節 可怕的漢室列侯集團第844節 善後(1)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943節 微行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597節 爾虞我詐第693節 制度(2)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501節 驚喜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207節 調查(1)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1503節 接班(1)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576節 決定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65節 前世仇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480節 佈局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478節 引導第1326節 怎麼辦第13節 橄欖枝第1307節 嬰兒潮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1213節 儒家的反擊(2)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1476節 見聞(2)第507節 無題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1014節 切割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565節 風暴(1)第1177節 應變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408節 裁決(2)第621 節 錯誤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410節 考舉(3)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788節 馬邑會戰(2)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996節 廟算(2)第1311節 忠勇軍的理想第943節 微行第1101節 絕望的匈奴人第1505節 接班(3)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824節 影響第1247節 佈置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494節 油脂第1153節 會議的構想第515節 聰明第1517節 煩擾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372節 警告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449節 土化肥第807節 誰纔是世界第一強軍(1)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1397節 立規矩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313節 板甲與人才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162節 內王外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