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

夏天,在不知不覺中到來。

而夏天,對安東都護府全境來說,都是一個財富的季節。

在春三月末,遠方的冰雪還沒化掉前。

整個懷化郡,就已經沸騰了起來。

無數來自四面八方,來到懷化淘金的人們,揹着各種工具,三五成羣的,就不顧冰雪險阻,深入荒原中去了。

當然,各位列侯和大人物、貴人們的淘金團隊,就更龐大了。

常常是數百人結羣成對,前往富含金砂的那條金沙河。

而安東都護府都督薄世來說,當冰雪融化,他的工作就百倍的加重了。

尤其是今年。

安東都護府的工作,重的超乎他所能負擔的極限。

首先,他要幫陳須、陳嬌兄弟擦屁股。

去年冬天之前,陳須、陳嬌兄弟,打着‘丟了巡邏隊’的旗號,一聲不響,就將鮮卑征服,讓鮮卑王臣服。

結果鮮卑王獻上‘玉龍’和疑似的‘河圖洛書’情報。

現在,玉龍已經在長安天子御前。

但這河圖洛書,卻必須着手尋找。

那陳須、陳嬌兄弟,折服鮮卑,讓鮮卑王臣服,這功勞算誰,誰的功勞更多。

這又是一個瑣碎而複雜,甚至棘手的工作。

好在,不久前長安傳來消息:東宮太皇太后下達懿旨,避居永壽殿西廂,從此不再幹政。

這才讓他壓力稍微輕了一些。

能夠大一點嗓門,讓那兩個逗逼兄弟不那麼吵鬧。

但,其實也沒有多大用處。

太皇太后畢竟還活着,必須給她老人家面子。

總不能說,因爲人家下詔不理政務了,就可以隨便欺負人家外孫。

萬一,太皇太后發飆,誰能擔得起這個責任?

除了這些破事。

安東都護府今年的本職工作也很繁重。

除了各屯墾團和各加恩封國之外,安東全境之內,還有一大半的土地,一是一片荒野,連個名字都沒有。

需要派出官吏和軍隊,巡視這些地區,並且設立界石,官衙,進行命名——最少,也得立個牌子,寫個名稱——哪怕當地現在連一個人也沒有。

這項工作,在安東都護府成立前,薄世就一直在搞。

搞到今天,也才堪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量。

換句話說,安東境內,尤其是這個大的不像話的懷化郡境內,還有至少一半的地方,沒有繪製地圖,設立界石和規定疆界和名稱。

漢家不過是用了一根巨大的,連天子都不知道他到底劃在那裡的粗線,就將這數千裡山河,閉着眼睛劃到了自己的碗裡。

天子這麼一劃,當然是很爽了。

地圖開疆,閉着眼睛,劃了幾千裡國土。

回頭死了報告列祖列宗,面子上也光彩的很。

只是……

天子動動嘴,臣子跑斷腿。

從當今地圖開疆至今兩年了,懷化郡和整個安東都護府上下,包括了濊人、真番王國以及韓國,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才勘探了不過一半的地區。

不過……

薄世望着懸掛在自己官衙正中的那副地圖。

地圖上,出現了一條新的河流。

這是去年夏天,才被發現的一條全新河系。

它磅礴而雄渾,奔流向前,似乎流向了另一方的世界。

根據探索的探險隊回報,當地的氣候嚴寒,只有夏天,而且是盛夏,才能進行活動。

但物產富饒,森林和沼澤密佈。

更重要的是……

當地也發現了類似黑水河的大規模魚羣洄游!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消息。

在這以前,整個安東都護府上下都認爲,黑水河中的洄游魚羣,是天下獨一份的。

是上帝的恩賜和嘉賞。

但現在,一個全新的與黑水河完全不同的河系之中,也出現了規模巨大,甚至,根據報告,比黑水河規模還大的洄游魚羣。

這打破了安東上下的固有印象。

但同時,也帶來對遠方探索的熱情。

寒冷不是問題!

在懷化住了這麼久,早期遷徙至此的漢室軍隊和官員,都已經習慣了此地的嚴寒氣候,也知道和學會了在冬季取暖和避寒的方法。

一個個針對寒冷社稷的火室和壁爐的出現,使得人們只要有足夠的食物和燃料,完全可以整個冬天都待在室內。

只爲等待夏季和秋季的財富。

而且,去年秋天,陳嬌從長安請來了十幾位工匠和兩位梧候的後人,他們在遙遠的饒樂水附近,開始設計建造全新的‘歸化’城城堡。

據說,建成後,哪怕外面大雪紛飛,城市內部也不會有什麼太大影響,足以保證城市在極度嚴寒之中,居民依然可以在室內安全的生活。

所以寒冷根本不是問題。

只要有錢賺,漢家的丈夫和商賈,連掉腦袋都不怕,還會怕冷?

即使當地果真不適合人居。

也可以選擇在春天出發,夏季到達,在秋天迴歸。

無非就是麻煩一點。

爲了賺錢,麻煩算什麼?

現在,薄世糾結的問題是——那條有着洄游魚羣的河流,該怎麼處置?

是跟金沙河一般,交給天下人一起開發?

還是安東都護府自己吞下這塊肥肉?

講道理的話,薄世覺得,安東都護府吃下這塊肥肉,一點問題也沒有。

要知道,樓船衙門在新化城旁邊年年夏秋都拉開圍網,大撈特撈,歲貢魚乾數千石到長安,還售賣數千石,變成黃金銅錢,最後成爲了自己的小金庫。

安東都護府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人家吃肉,自己只能撿點殘羹冷飯。

早就不爽了!

若有機會自己也能找到這麼一個聚寶盆,安東都護府很多事情都好辦了。

但,想了想,薄世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這塊肥肉,安東都護府是註定吃不下去的。

無論是捕魚所需要的巨網、樓船,還是天子授命的許可。

對安東都護府而言,想要要到這些資源都很困難。

沒有錯,當今天子,是非常支持在安東地區進行屯墾和開發。

但那隻限於目前可以開發和屯墾的地方。

其他的冰雪世界,天子似乎不想浪費精力。

沒看到連金沙河都放棄了嗎?

所以……

還是隻能學習金沙河的故事,將它的存在暴露出去,從而吸引民衆前往。

假如說以上兩件事情,還只是棘手和麻煩的話。

那麼,現在遍及懷化各地的加恩封國和屯墾團,纔是真正的麻煩!

看看那些加恩封國吧!

丞相長平侯、少府桃候、車騎將軍東成候,特進元老章武侯竇廣國,平陽侯曹壽,一個個大人物,大貴族,巨頭林立。

而那些諸如復陽、深澤之類的小侯國,更是滿地開花。

而屯墾團呢?

羽林衛、虎賁衛、細柳營、句注軍、飛狐軍……

一個個威名顯赫的山頭林立。

他們之間的關係,在過去還不錯。

但隨着開發的深入和擴大,矛盾自然難免產生。

這些傢伙實在太聰明瞭……

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過去兩年裡,他們開始了悄悄的搬界石運動。

常常是幾十個人,趁着晚上,偷偷的在官員或者家臣們的帶領下,將原本固定的界石,向前方挪個幾十步。

一天幾十步,一個月下來就是幾百步。

安東都護府卻對他們無可奈何。

因爲懷化郡太大了,以至於很多地方,實際上並且沒有明確的地圖和界限標誌,換句話說,他們哪怕向外挪個幾裡地,其實也拿他們沒轍。

在早期,薄世甚至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這些舉動視若無睹。

但現在卻不行了。

因爲他們挪的太嗨皮了。

以至於,許多原本有着足夠緩衝的地區,現在已經彼此交錯在一起了。

然後,這些傢伙就開始相互挪對方的界石。

同樣是晚上悄悄的帶人過去,將對方的界石往回挪,將自己的界石向前挪——某些傢伙甚至吃相難看到了,明明自己的地盤都沒有開發,成天就想着挪界石,比賽着開疆。

這樣做的結果,顯而易見,只會導致械鬥。

今年纔剛剛入夏,安東都護府衙門禁止的械鬥就已經多達十幾起了。

而,更多的械鬥,卻無法阻止。

譬如,飛狐軍跟句注軍幹架了。

安東都護府敢插手嗎?

就更別提細柳營和羽林衛和虎賁衛在相互較勁的時候了。

丘八大爺們脾氣暴躁的很。

械鬥玩起來,那叫一個精彩。

官吏敢插手?他們連官吏也一起揍了!

特別是句注和飛狐,最近派來一批馬邑之戰受傷退役的軍官來這裡指導屯墾。

人家開口閉口就是“某爲社稷流過血,某爲天子負過傷,爾等渣渣敢動勞資一下,勞資殺你全家!”

統統都是滾刀肉!

想着這些事情,薄世也是頭大如麻!

“好在某即將回京述職……”薄世在心裡盤算着:“到時候,可以將這些事情上報天子,請天子當面裁斷,或遣御史,或派巨頭來調節……”

這些事情,薄世本來是能鎮住場子的。

畢竟,他配着天子節。

但問題是他分身無術啊。

堂堂安東都督也不可能整天就幹着調解械鬥和拉架的事情吧。

所以,這加恩封國和屯墾團都是天子和他的智囊團想出來的招。

就麻煩他們把手尾處理乾淨吧!

但在回京之前,薄世還有一個問題要處理——那河圖洛書到底存不存在,它在那裡?(。

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361節 微服(4)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177節 應變第19節 懲處第189節 佈置第618節 羣魔亂舞(1)第216節 基本盤第1373節 破而後立(1)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8節 家宴(下)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1章 復活第792節 廟算(1)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520節 條件(1)第1143節 團結(2)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1394節 談判(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307節 神器(2)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968節 安排第446節 博弈(2)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217節 兄弟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651節 誘導(1)第1265節 戰略(1)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1203節 命運第513節 鼓譟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384節 官僚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833節 匈奴的未來(2)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1537節 居延(2)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1136節 封神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021節 諜影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1343節 屍山第499節 問題第156節 宰肥羊第1484節 世界變遷第56節 燕飲(下)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518節 昆明池第1548節 諸儒第1323節 抉擇(1)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1432節 死間第84節 籌劃第1323節 抉擇(1)第1533節 敲打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875節 安北都護府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1395節 談判(2)第1507節 遊說(2)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630節 溫言在口(5)第1029節 狂歡(3)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584節 軍國主義
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361節 微服(4)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177節 應變第19節 懲處第189節 佈置第618節 羣魔亂舞(1)第216節 基本盤第1373節 破而後立(1)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8節 家宴(下)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1章 復活第792節 廟算(1)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520節 條件(1)第1143節 團結(2)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1394節 談判(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307節 神器(2)第1287節 上谷之戰(1)第968節 安排第446節 博弈(2)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217節 兄弟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651節 誘導(1)第1265節 戰略(1)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1203節 命運第513節 鼓譟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第384節 官僚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833節 匈奴的未來(2)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1537節 居延(2)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1136節 封神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021節 諜影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1343節 屍山第499節 問題第156節 宰肥羊第1484節 世界變遷第56節 燕飲(下)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518節 昆明池第1548節 諸儒第1323節 抉擇(1)第1498節 兩個任務(1)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1432節 死間第84節 籌劃第1323節 抉擇(1)第1533節 敲打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875節 安北都護府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1395節 談判(2)第1507節 遊說(2)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630節 溫言在口(5)第1029節 狂歡(3)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584節 軍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