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

到了六月底的時候,長安終於開始有了那麼一絲絲的涼快。

尤其是一場小雨之後。

空氣也變得清新了起來。

劉徹翻着陳嬌送來的奏疏,將之看了看,然後,笑了一聲:“陳嬌這算不算挖了霓虹的祖墳?”

儘管後世對於徐福艦隊究竟有沒有去霓虹,深表疑慮。

但陳嬌的發現,證明了,徐福艦隊是霓虹人文化和政治的祖先。

當他們被陳嬌找到,並且抓捕。

這意味着,霓虹列島,幾乎不可能再產生什麼本土文明瞭。

甚至,很可能,未來,都不會有什麼霓虹了。

從根源上,霓虹這個國家以及民族,將被宣佈還沒有出生,就已經消亡。

“或許朕該考慮,派誰去霓虹爲王了!”劉徹砸吧了一下嘴巴,在心裡謀劃了起來。

霓虹列島,雖然地震多發,而且貧瘠。

但,這個列島,對於中國的意義重大。

在地理上來說,霓虹列島,是中國通向太平洋必經地。

同時也是遮蔽住中國的第一島鏈。

後世米帝鎖住這一條島鏈,中國有多麼難受。

那麼,中國控制並且掌握住這一條島鏈後,就有多爽!

一旦霓虹和其列島島嶼,爲中國控制。

那麼,任何海上的敵人,都不可能再威脅中國的本土。

而且,艦隊從霓虹啓航,前往阿拉斯加、勘察加,更近也更方便。

所以,此地,必須完全的,徹底的中國化。

所以,霓虹列島,必須封鎮一位劉氏宗室!

只是這個國名比較難取。

首先,霓虹這個大逆不道的名字,將被排除。

其次,扶桑國也被排除。

因爲,在劉徹心中,扶桑,不是霓虹。

而是墨西哥。

只要有艦船抵達美洲,那劉徹立刻就會宣佈,那裡是扶桑,殷商遺民之國。

然後,就宣佈當地爲中國之土。

至於瑪雅人什麼的會不會答應?

劉徹並不想跟他們說話,並對他們丟了一堆的《論語》《孝經》。

美洲的原住民,應該相信,他們是殷商之後,玄鳥的子孫。

但,無論是霓虹之事,還是美洲的事情。

現在都不重要。

甚至,就連陳嬌上書說,尋回了那些秦始皇賜給徐福的黃金珍寶,劉徹也並不是很關心。

現在,劉徹的注意力,被另外一件事情完全吸引了。

一個月前,劉徹命御史大夫晁錯,持節鎮撫、巡視安東諸地。

代替他這個皇帝,慰問看望安東都護府的屯墾團士民以及朝鮮、韓國、真番等屬國君臣。

這也是漢室獲取了安東的地盤後,第一次有皇帝代表,前往巡視。

晁錯在半個月前,抵達了安東都護府的治所新化城。

在當地盤亙了三五天後,就前往朝鮮首都平壤。

到達平壤四天後,晁錯發回了第一封奏疏。

在奏疏中,晁錯繪聲繪色的向劉徹描述了朝鮮在朝鮮君劉明的治理下的風土人情。

然後,將話鋒一轉,猛烈的炮轟起了陳嬌和他所帶起來的捕鯨風氣。

晁錯在奏疏中說:隆慮以天子之命,而行亂國法之事……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劉徹最初沒怎麼重視,只是留中不發。

但,誰知道,晁錯來勁了。

幾乎是一天一封奏疏的勢頭,不斷上疏。

晁錯更是要求,劉徹必須處置,甚至禁絕商業捕鯨,假如非要捕鯨,就只能由國家和軍隊來組織。

一切私人資本和力量,必須退出捕鯨業。

陳嬌的捕鯨船隊,必須立刻解散。

衛信在齊魯的捕鯨隊也是如此!

劉徹終於明白,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他不該讓晁錯去朝鮮的!

晁錯去朝鮮,等於將綠綠丟進豬圈,肯定會發生極爲可怕的事情。

法家對商人和資本的敵視,不需要說太多。

以盡地力之教爲核心的法家,痛恨一切企圖將人口抽離農業生產活動的範疇的人或者事件。

而捕鯨業,就是一個可能吸附大量人口的產業鏈。

現在,只是開始階段,就已經有數千人,仰賴於這個行業了。

在歷史上,捕鯨業的興盛,甚至是西方資本主義誕生的主要推動力。

沒有捕鯨業,就不會有大航海,沒有大航海,就沒有地理大發現,沒有地理大發現,就不可能有工業革命。

而且捕鯨所的各種鯨魚資源,更是工業革命必不可少的推動力。

沒有那些鯨魚所產的優質潤滑油,西方的工業進步,就不可能那麼快。

對劉徹來說,現在,唯一的好消息是——晁錯在朝鮮遇到了挑戰者。

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開始,雜家就悄悄的將主力轉移到了安東。

現在,在朝鮮,在韓國,在新化,很多年輕的讀書人,都成爲了雜家的子弟。

雜家在當地開了四五個學苑。

其中,伍被所開的‘平壤學苑’,聲勢最大,影響力最高。

身爲法家的晁錯,進入朝鮮後,一看當地,因爲捕鯨業,導致了商業興盛,許多來自齊魯和趙燕的商賈,因爲鯨魚,紛紛被吸引來到此地扎堆。

許多百姓,因此被僱傭,成爲了脫產的工人。

這晁錯哪裡能忍。

於是,他一方面,不斷給劉徹上疏,陳述捕鯨業帶來的變化,另外一個方面,則開始在平壤城散播‘上農除末’‘捕鯨害農’等言論。

因此,晁錯直接撞上了,已經在平壤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雜家。

伍被勇敢的站了出來,與晁錯這個御史大夫,公開辯論。

伍被的口才,那是沒的說!

他居然跟晁錯戰了個半斤八兩!

你沒看錯!

晁錯這個素來以口才和辯才聞名的大能,在平壤,被名不見經常的雜家傳人伍被戰了個半斤八兩。

根據繡衣衛的報告,晁錯與伍被,在平壤,有過三次公開辯論。

然而,三次,晁錯都不能駁倒伍被。

以至於最近兩天,晁錯都忘了給劉徹上疏,繼續說商業捕鯨的危害。

而是全神貫注的將全部精氣神,都投入了與伍被辯論之中。

士大夫辯論,這在中國文人之間,是很常見的事情。

著名的名家典故,白馬非馬,更中國思想哲學辯論上的一個巔峰。

而在漢室,辯論也是很常見的。

史書上就記載了轅固生與黃生關於湯武革命的一場辯論。

而後世的石渠閣會議與白虎觀會議,更是將相關辯論,發展到了巔峰。

總的來說,當世士大夫,還是很習慣,在理論上擊倒對方。

當年,賈誼賈長沙,一張嘴不知道噴死了多少巨頭,讓多少知名的學者,黯然失色,頹然退場。

基本上來說,假如是學術上的爭論,士大夫貴族,都會用學術來解決。

用暴力和強權來解決問題,一般都是最後的手段。

孔子誅少正卯,可沒少被法家和黃老派抨擊。

但劉徹知道,晁錯的注意力被引開,只是暫時的事情。

一旦伍被抵擋不住或者說被晁錯辯倒。

那麼,狹大勝之威,乘勝追擊的法家,將是相當恐怖的。

“朕,必須下場了!”劉徹在心裡告訴自己。

雜家的力量,現在還是太弱了。

聲勢也太小了!

不可能是法家的對手,更別提,法家的身後,還有儒家這個盟友!

儒法合流,別說雜家。

就是黃老派也得跪下唱征服。

看着繡衣衛整理出來的伍被與晁錯的辯論經過和主要的論點。

劉徹微微點了點頭。

不得不承認,浴火重生,並且在安東紮根下來的雜家,較之以往,有了許多變化和改動,其思想,也因爲地處安東,爲了適應安東當地的淘金浪潮以及繁榮發展的工商業,有了更多的論述。

在《呂氏春秋》《富民論》等的指導下,他們綜合儒法之長出,吸收了秦地黃老派的思想,契合當地的社會環境和人文風俗。

這使得伍被對晁錯有了一戰之力。

晁錯首先提出‘重農除末’,認爲除了農業,其他一切都無關緊要。

然後,就被伍被一篇《士農工商各安其職》給拍在了腦門上。

而正是這篇伍被的文章,引發了兩人持續至今的論戰。

這篇文章,伍被寫的非常好。

洋洋灑灑三千餘字,引述《呂氏春秋》《道德經》《周書》《洪範》《尚書》等諸多經典,最後,用了一句呂不韋的名言: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衆白也。作爲結尾。

然後,兩人就拉開了架勢,進行了公開的論戰。

跟大多數的中國士大夫的論戰一樣,辯論,總是會歪樓的。

伍被與晁錯的辯論也是如此。

現在,兩人辯論的焦點,已經從到底是農業最高,還是士農工商,地位平等,都有益國家人民?

變成了七情六慾,到底對君子的德行是有益還是無益這樣的論點。

看上去,似乎跟之前的論點,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但事實上,卻依然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主張七情六慾‘有害於人’的晁錯,跟主張‘六慾皆得其宜’認爲,貪婪、自私,是人之常情,正常對待,不必迴避,也不必抗拒,只需要堅守本心的伍被。

在實際上,已經是短兵相交。

一旦伍被被晁錯從學術層面駁倒,並且推翻。

那麼依照中國辯論的傳統,整條論點上的一切觀點,都將被推翻。

在中國士大夫眼中,和傳統的輿論看來,一個觀點的失敗,等於全部的失敗。

而伍被,肯定會被晁錯駁倒。

他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因爲……

孔夫子誅少正卯,孟子逐許子。

掌握了權力的士大夫,本身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劉徹毫不懷疑,伍被繼續頑抗,執迷不悟下去。

惱羞成怒的晁錯,未必就不會不顧傳統,動用強權。

更何況,當地並沒有仲裁者。

劉徹不想看到雜家的復甦,被強權所打斷,也不願意看到,現在就爆發一場大規模的思想爭辯。

時機還不成熟。

思想大辯論這種奢侈的事情,還是等到中國主宰世界,再來吧!

到時候,召集諸子百家,開一場另類的石渠閣會議來釐定思想界的分歧。

至於現在?

劉徹提起筆來,在紙上寫下一句話: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朕不知其彝倫攸敘!唯以順之耳!

然後,劉徹在這張紙上加蓋自己的天子印璽,將之交給身旁一位侍從官,吩咐道:“去交給宋子侯,命宋子侯將此書,送往朝鮮平壤,御史大夫晁錯行轅!

劉徹相信,晁錯必然見信而回。

原因很簡單,這句話的開頭,出自《洪範》所載的武王之口。

其意思就是:上蒼廕庇天下百姓,使他們安定和諧的居住在一起,可我卻不知道常規的治國之法。

晁錯若連這句話的意思,以及劉徹潛藏在其中的命令都讀不懂,那他就不配當御史大夫了!

只是召回了晁錯,只是將麻煩和隱患暫時按下來。

劉徹相信,在朝鮮目睹了商業的繁榮以及捕鯨業帶來的變化後。

晁錯肯定會將目光,投向臨邛。

盯上劉徹一直保護和遮掩的很好的這個地方。

要是臨邛的事情和變化被晁錯查出來了。

那就樂子大了!

因爲……

臨邛現在發生的變化和那些帶着不同尋常的特徵的事情。

對法家來說,簡直就是十惡不赦之罪。

更是儒法兩家,甚至黃老派,也難以忍受的。

甚至,哪怕是劉徹這個皇帝,心裡面也是不安的。

那裡,每天正在上演和正在發生的事情,甚至讓劉徹,都有些看不懂,有些迷糊。

因爲,那裡上演的故事,從未在人類歷史上出現。

一種不同於西方的資本模式,似乎已經擡頭了。

這頭飢餓的怪獸,已經睜開了眼睛,並且開始打量這個世界。

而,它的存在證據和所造成的影響,只要晁錯用心去查,一定能查出來。

只要查出來了,晁錯肯定會不顧一切的想要撲滅它,抹殺它!

哪怕爲此將自己獻祭!

好在,晁錯去查,起碼也要大半年纔能有結果。

而,漢家馬上就要投入到與匈奴的戰爭中。

爲了戰爭的勝利,一切都必須先擱置下來。

這樣,最起碼,在戰爭進行時,這個問題還不會被引爆。

也就是說,劉徹還有時間佈局。(。

第1251節 策劃戰爭(1)第429節 廟算(1)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495節 歸心請假條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578節 夢兆(1)第1020節 秦直道!第691節 文治(2)第1230節 調、教儒家(1)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560節 加稅?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265節 戰略(1)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1179節 直臣第56節 燕飲(下)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1127節 波瀾(1)第1582節 籌備(2)第643節 木偶第1310節 協議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346節 射術的較量(1)第93節 尷尬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413節 考舉(6)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1263節 上谷第854節 封賞(1)第1523節 劉榮之死(2)第786節 洗腦(2)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30節 謊言第405節 賄賂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309節 交易(1)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595節 抉擇第439節 收買(4)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369節 無題第438節 收買(3)第1025節 恐怖的安東(2)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1029節 狂歡(3)第466節 大朝儀(6)第327節 選秀(2)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355節 決定第100節 網第28節 竇嬰第1278節 戰前(2)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1415節 變遷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156節 合縱(2)第354節 緣由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123節 赦與罰(1)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1332節 攘外必先安內第653節 伊稚斜的計劃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44節 財源第1263節 上谷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501節 驚喜第26節 官商勾結第929節 探尋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
第1251節 策劃戰爭(1)第429節 廟算(1)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495節 歸心請假條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578節 夢兆(1)第1020節 秦直道!第691節 文治(2)第1230節 調、教儒家(1)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560節 加稅?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265節 戰略(1)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1179節 直臣第56節 燕飲(下)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1127節 波瀾(1)第1582節 籌備(2)第643節 木偶第1310節 協議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346節 射術的較量(1)第93節 尷尬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413節 考舉(6)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1263節 上谷第854節 封賞(1)第1523節 劉榮之死(2)第786節 洗腦(2)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30節 謊言第405節 賄賂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309節 交易(1)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595節 抉擇第439節 收買(4)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369節 無題第438節 收買(3)第1025節 恐怖的安東(2)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1029節 狂歡(3)第466節 大朝儀(6)第327節 選秀(2)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355節 決定第100節 網第28節 竇嬰第1278節 戰前(2)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1415節 變遷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1156節 合縱(2)第354節 緣由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123節 赦與罰(1)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1332節 攘外必先安內第653節 伊稚斜的計劃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44節 財源第1263節 上谷第1586節 兵家復興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501節 驚喜第26節 官商勾結第929節 探尋第859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2)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