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節 恐嚇

送走趙禹,劉徹就等來了自己的老丈人,中尉建陵候衛綰。

衆所周知,衛綰是漢室政壇上公認的大好人。

這麼多年了,朝野上下,甚至連一個說他壞話的人都沒有。

無論對誰,衛綰都是笑呵呵的。

但這樣的好人,恰恰是劉徹目前不需要的。

想當初,張歐也是個公認的大好人啊!

結果呢?

他當廷尉三年,甚至鬧出了去年的死刑犯今年再次入獄被判‘當死’,結果還是沒死成的笑話。

漢律的威嚴和震懾力在他手裡蕩之無存。

所以,一見面,劉徹就直接了當的對自己的老丈人道:“江都王相季公病重不能視政,江都王上疏,請朕派一位重臣前往輔佐,江都,朕手足骨肉同胞也,朕思來想去,還是中尉去一趟比較合適,這樣,中尉即可交卸職權,前往江都上任!”

衛綰一聽,還有些不太明白劉徹的意思。

但給老劉家趕了二十年車的衛綰,察言觀色的能力還是非常突出的。

他見劉徹一臉嚴肅的模樣,就明白,這個事情容不得自己討價還價,於是立刻道:“諾,臣綰謹奉詔……只是,敢問陛下,何人將來接任臣職?”

劉徹答道:“朕已經以八百里加急,急詔河南守郅都入京,這回,郅都應該已經過了函谷關了!”

劉徹的命令是在前幾日那封詔書下達的同時啓程的。

算算時間,此刻郅都最起碼都已經過函谷關了。

甚至,要是速度快,很可能已經抵達華陰甚至渭橋附近了。

衛綰聞言卻是一驚。

蒼鷹回京!

衛綰感覺,他已經預見到了長安的列侯集團將要出現一片血雨腥風了。

要知道,衛綰在河南郡乾的實在太漂亮了!

過去幾十年來,在河南郡根深蒂固的豪強家族。官宦世家,幾乎被郅都一掃而空。

即使剩下的,也都只能夾着尾巴做人。

以至於丞相府派遣出去,前往天下郡國采詩觀風的使者回來稟告說:河南地方安寧,市井和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庶幾可臻三代也。

而在這一切背後,是一千多個人頭落地,兩千多人被流放,上百個過去在河南郡根基深厚的家族分崩離析。

當然,這在漢室政權眼中,是一個非常美妙的場景。

漢室政權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拆散那些人口衆多。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族。

一夫五口百畝,是漢代政治家眼中最完美的社會家庭單元模式。

甚至有人認爲,要是天下的家庭都能如此,那麼三代可期。

………

一天之後,河南郡郡守郅都,自雒陽迴歸長安,雖然打着的是述職的幌子。

但,當天下午。劉徹就下詔,任命中尉衛綰爲江都國丞相。即刻上任。

同時,遷河南郡郡守郅都爲中尉。

時隔兩年半,郅都再次迴歸中尉的位置。

第二天,劉徹再次下詔,更中尉爲執金吾。

理由是:御史、校尉、郡守、都尉、縣令,以木爲吾,朕當以金爲吾,以御非常也!

翻譯成白話就是:現在,那些御史、校尉、郡守、都尉和縣令這樣的地方官和軍官,以木棒作爲威懾羣小,樹立權威的工具。身爲皇帝,哥也要有個人幫着拿跟金棒子嚇唬人,執金吾就是朕的金棒子。

哪個不開眼的要是招惹哥,哥就一棒子抽死丫的!

溫言在口,大棒在手。

劉徹不知道在這西元前的世界是否有人知道這句話。

但這確是他的態度,也是老劉家的傳統。(注1)

而這封詔書一下,就算是傻子也知道了。

天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於是,先前還聲勢浩大,萬衆一心的列侯聯盟,瞬間解體。

一大幫‘幡然醒悟’‘明悟是非’的列侯們,蜂擁跑去東宮,跟竇太后、薄太后,甚至任何一個他們能拉的上關係的人說好話。

畢竟,錢政跟大夥的干係,也不是很大。

犯不着爲了這個去觸怒天子!

尤其是郅都的迴歸,點燃了這些傢伙心中的恐懼。

這就好比後世天朝的官僚們,平時裡威風八面,自己覺得自己萌萌噠,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人能治的了自己了。

但一朝聽到中紀委,雙規這兩個詞組,也都得腿軟。

若是中紀委跟雙規擺明了要出現在自己身上時,那立刻就是‘俺都招了!’。

郅都可比後世的中紀委兇殘多了。

這隻天子蒼鷹,出道以來,就是以鐵血冷麪無情無私著稱。

他手裡沾着的鮮血,以千爲單位計算。

面對郅都,列侯們就像看到了天敵一樣。

甚至,當郅都回歸朝廷,出任中尉執金吾的消息傳開後,關中治安狀況,應聲好轉。

這讓劉徹都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

而郅都上任後,也沒有讓長安公衆失望。

郅都上任的第一天,就立即下令,在長安都船獄令衙門中擴建兩個全新的監獄,來收押犯人。

擺明了要大幹一場的架勢。

這讓無數人冷汗直冒,甚至晚上睡覺都有些難以入眠。

因爲,在這個世界上,假如有什麼地方是從百姓到官員、貴族都害怕,並且恐懼的事務的話。

那麼,過去的中尉現在的執金吾直轄的都船獄絕對是其中之一。

其可怕程度,甚至超過了惡名昭彰的廷尉大牢和皇家監獄詔獄。

因爲前兩者,囚禁犯人,起碼還會按照身份地位,給予你一定的優待。

但進了都船獄……呵呵……

都船獄是什麼?

後世曹魏的如淳在註釋漢書時,就曾經在都船這個詞條下註解:都船獄令,治水官也。

簡而易之,都船衙門的監獄,是一座水牢。

不會有人希望自己住進水牢的監牢的。

歷來,進了廷尉衙門,還能大搖大擺的出來的人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

進了詔獄後,風風光光被平反的人也多的是。

但進了都船衙門的大牢,哪怕是最後平反釋放,也別想再像個人那樣活着了。

這個世界上,有誰能受的了,一天十二個時辰,永遠蹲在一間位於地下,且頂層灌滿了水的牢房?尤其是,上面的水隨時都可能開閘流下來,讓人窒息而死的情況下,僅僅是這個精神打擊或者說恐嚇,就足以令人尿溼褲子。

更關鍵的是,水牢陰冷潮溼,滿地是老鼠。

所以,歷來進了水牢的人,跟判了死刑差不多。

在過去,中尉衙門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把抓住的遊俠、盜匪還有強盜什麼的,丟進都船衙門的監獄。

然後,就可以等着對方變成一具屍體了。

而且長安的列侯官僚勳貴們,也不會對都船獄陌生。

過去六十年,他們總是喜歡通過賄賂的方式,將那些得罪了他們或者跟他們過不去的人,捏造個罪名,丟到都船獄裡去。

如今,郅都上任後,明目張膽的宣佈要擴建水牢。

大家能想到的,就只有:項莊舞劍志在沛公這個耳熟能詳的典故了。(。)

第395節 無題第218節 認可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500節 法統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182節 講道理(3)第437節 收買(2)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1476節 見聞(2)第1404節 忐忑第699節 目的(1)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56節 燕飲(下)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734節 競爭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1005節 殺雞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52節 難題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499節 問題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1037節 出塞(2)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745節 趙佗入朝(2)第1324節 抉擇(2)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915節 哭廟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643節 木偶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437節 猜疑第2節 雪中送炭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934節 分野(1)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648節 殺放囚(2)第58節 卑鄙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094節 天單于(2)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608節 定策(2)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56節 宰肥羊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2)第117節 李廣的誓言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180節 講道理(1)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854節 封賞(1)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136節 封神第474節 中央集權(2)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437節 猜疑第1317節 運動戰(1)第1184節 強大的工匠(2)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334節 滅亡(2)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486節 政體第483節 閱兵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226節 掃把星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476節 虛僞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1255節 軍功制度(2)
第395節 無題第218節 認可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500節 法統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182節 講道理(3)第437節 收買(2)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1476節 見聞(2)第1404節 忐忑第699節 目的(1)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56節 燕飲(下)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734節 競爭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1005節 殺雞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52節 難題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499節 問題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1037節 出塞(2)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745節 趙佗入朝(2)第1324節 抉擇(2)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915節 哭廟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643節 木偶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437節 猜疑第2節 雪中送炭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934節 分野(1)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648節 殺放囚(2)第58節 卑鄙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094節 天單于(2)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608節 定策(2)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156節 宰肥羊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2)第117節 李廣的誓言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180節 講道理(1)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854節 封賞(1)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136節 封神第474節 中央集權(2)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437節 猜疑第1317節 運動戰(1)第1184節 強大的工匠(2)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334節 滅亡(2)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486節 政體第483節 閱兵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226節 掃把星第535節 傲嬌的閩越世子(1)第476節 虛僞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1255節 軍功制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