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節 新世界(6)

在新化城也呆了差不多半年,薄世基本上弄清楚了濊人的活動範圍。

濊人以漁獲和捕獵爲生,當然,也有些很原始的農耕業。

但濊人的農耕效率非常低。

基本停留在刀耕火種,看天吃飯的時代。

準確的說,他們只管播種,壓根不關心拔草、施肥、照料這些事情。

可能對濊人來說,與其在土裡刨食,去河流和森林中狩獵,更爲實際——以新化城爲中心的方圓千里,沼澤、原始森林密佈,野獸無數,河流裡也有足夠的魚蝦。

尤其是夏秋兩季,濊人完全不需要擔心食物不夠。

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的河流與森林,完全能餵飽所有濊人的肚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濊人壓根沒有什麼憂患意識,對農業根本不重視。

他們常常在夏季和秋季,沿着他們所說漁海與其他河流、湖泊遷徙,走到那吃到那。

然後在冬天回到新化城附近的祖地,吃他們夏天剩下的魚乾、肉乾。至於吃完了怎麼辦?這個問題在過去,濊人基本從不考慮。

因此,濊人的活動範圍,跟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人一樣,非常大。

不少部落,甚至能一直活到距離新化城上千裡之外的遙遠地區。

那裡更冷,更荒蕪,更原始,也更野蠻。

薄世在今年四月,曾經率領護濊軍的一個騎兵司馬的兵力,一路遠行,歷時一月,抵達了濊人活動的邊境。測繪地圖,考察地形和人文。

因此,薄世也知道,在那裡,有兩個叫鮮卑和烏恆的部落。

出於謹慎的考慮。薄世在測繪了當地的地理概貌後,選擇了回師。

這也就導致了,薄世對烏恆與鮮卑的所知有限。

在聽到了是鮮卑人襲擊了濊人部落後,薄世的大華夏主義心理頓時就膨脹了起來。

對如今的漢室來說,除了匈奴外,整個世界。沒有什麼部族和政權,能讓漢室謹慎行事的。

在薄世看來,鮮卑,撮爾夷狄,居然膽敢侵犯天子保護的濊人。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於是,薄世大手一揮,自信滿滿的對南宮信拍着胸膛保證:“滄海君但請放心,本都尉即奉聖明,護持貴族上下,定然不會讓貴族爲人所欺!”

說到這裡,薄世就殺氣騰騰的道:“待吾回城後,立即派出使者。前往鮮卑族,曉瑜其酋長,立刻交出襲擊貴族的兇手。保證從此不再侵犯貴族上下,不然,本都尉將上奏天子,請天兵伐之!”

薄世的底氣是很足的!

在這個寒冷的地盤上,漢軍的裝備,基本上跟天頂星人的裝備一樣。完全的碾壓了周圍所有部族。

毫不誇張的說,單單就是護濊軍的力量。就足夠橫掃這方圓千里內的所有部族。

小小鮮卑,還不是一指頭就能捏死?

南宮信聽了。臉上頓時就笑得眼睛都要咪到一起了,深感漢朝大腿就是粗!

於是,就歡天喜地的道:“多謝都尉,爲吾做主!”

“應該的……”薄世較爲矜持的道,但心裡也是受用無窮。

中國的貴族士大夫階級,向來就愛這一套,也特別受用這一套。

說話間,這個移民定居點中的移民們,基本上都到齊了。

負責清點人數的軍官,拿着花名冊,逐一點名。

在確認所有人都到齊了後,薄世從戰馬上下來,擡眼看了看移民,略微作揖,道:“諸位,鄙人是護濊軍都尉,新化令薄世!”

“拜見明府!”移民們紛紛揖首。

薄世聽着‘明府’兩個字,心情很不錯。

他對於牧狩一方這種事情,特別有興趣,但在以前,他這個天子委任的新化令,只能是個光桿司令,最多管一下那些毛手毛腳的濊人。

現在,總算有了第一批治下的百姓。

這讓薄世頗有些摩拳擦掌,產生想要大幹一番的衝動。

只是,薄世猛然發現,貌似他以前從未有過任何民政工作經驗。

在三十歲前,薄世一直都是宅在家裡蹲的,最多,就是跟着父輩和親友,在鄉間走了幾次,名爲采詩,實爲旅遊。

這讓他在此刻大腦有些當機,因爲他發現,到目前爲止,他還沒有整理出任何一份移民開發計劃來。

但,他很快就回過神來了。

這個沒有關係。

因爲是外戚的緣故,打小,薄世接受的就是正統的黃老學教育。

而黃老學的思想核心在於‘無爲而治’。

所謂的‘無爲而治’的核心着眼點,又在於,把權力給懂得辦事的人,讓專家去負責辦事。

如蕭何、曹參、王陵,都是此中能人。

曹參甚至創下了連續兩個月天天伶仃大醉,而政務井然有序的記錄。

“回頭我得休書一封,給伯父大人,請求抽調幾位有才幹的家臣來此助我了……”薄世心裡想着。

作爲外戚,尤其是萬戶侯的外戚,自然不會爲人才發愁。

像竇嬰,前年出任大將軍,章武候跟南皮候,就給竇嬰預備了超過五十人的幕僚團和兩百多精幹的家丁。

正是因爲嚐到了甜頭,所以,竇嬰回朝後,居然做起了當世‘孟嘗君’的美夢,大肆招攬食客和賓客,最高峰時,有超過千人,在竇府吃住……

不過,薄世離京前聽說,竇嬰因此被天子叫過去訓了一頓,現在已經收斂很多了。

這樣想着,薄世就底氣十足了。

他對着移民們道:“諸位一路辛苦了,爲了歡迎諸位抵達新化,滄海君南宮先生在不遠處的濊村,略備薄酒。對諸位表示歡迎……”

南宮信也適時的露了個臉,對着移民們微微一笑。

作爲天子所封的滄海君,南宮信的地位在理論上是跟漢室的列侯對等的。

本來,他是不需要出面的。

但,當今天子是一個喜歡藩屬親漢的天子。越親漢,越能在天子那裡得到歡迎。

爲了刷天子好感,南宮信也算是拉下臉了。

不過,移民對這位穿着打扮一如漢室貴族的所謂滄海君完全不感興趣,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酒這個字給吸引走了。

在中國。酒是奢侈品,同時也是禁售商品名單上長期不變的一員。

但,這反而讓民衆對酒類飲料更加熱愛,嗜酒在中國,甚至是丈夫的象徵之一。

能選擇移民來到未知的遙遠邊疆的人。基本上都是年輕強壯,身體健康的成年男子。

婦孺與老人的比例很低。

這些人聽到有酒喝,頓時都樂瘋了。

要不是他們習慣了聽從官府安排,而且對官府非常畏懼,他們這會已經跳了起來了。

張未央更是喉嚨裡都嚥下了好幾口口水。

天可見憐!

上次喝酒還是兩年前,新君即位,天下大哺的時候!

半個時辰後,在騎兵的護送下。張未央一行,抵達了一個風格與他昨天住進去的移民村極爲類似的一個村莊。

唯一不同的是,這個村寨的村頭。有一個木製的圍牆,削尖的柵欄上,掛着各種獸皮。

其中不乏有完整的熊、豹,甚至在村口的正門上,掛着一隻巨大的虎頭。

這讓張未央砸吧了一舌頭。

“這濊人也太奢侈了吧……”張未央心裡想着。

在邯鄲,一張虎皮。起碼作價數千錢,若是品相好的完整虎皮。常常是數萬錢甚至十萬錢才能買到。

換句話說,就濊人的這個村寨的柵欄上掛着在風乾的各類獸皮。在邯鄲起碼價值數十萬錢,甚至可能超過百萬錢。

等進了村子,張未央就發現,道路兩旁,都擠滿了各色圍觀的人羣。

有老人,有小孩,更多的卻是年輕的女子。

這些人的相貌,跟張未央見過的其他漢人,沒太大差別。

唯一的不同,大抵是他們的衣冠髮型。

這些人身上穿着的衣服,似乎大部分都是各種皮革。

至於髮型,則是與中國迥異。

他們的男子大都披頭散髮,織成小辮子,女子則在頭上戴了些鮮花,樣式也與中國女子基本一樣。

張未央走過一個女子比較多的地方時,他甚至能聞到對方身上散發出來的清香。

那是年輕女子特有的味道,混雜了一些青草的芳香。

“她們剛剛梳洗過?”張未央心裡想着。

這些年輕女子,跟張未央所見過的邯鄲小娘的性格,完全不同。

邯鄲的小娘,雖然也很大方,從不避諱與男子交往、說笑。

只是……

張未央能清楚的感覺到,當他從那些異族小娘身邊走過時,至少有三個小娘大膽的對着他拋了個媚眼,甚至有一個年輕的小娘,還扯了一下張未央的袖子,然後就迅速的紅着臉,低下頭。

而在過去,張未央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

這讓他有些侷促。

讓他的兄長見了,有些惱怒,跑到他身邊,道:“二郎,你要大膽一些,這些濊人小娘,喜歡有擔當自信的丈夫!”

作爲過來人,張起很清楚,濊人女性的需求或者說擇偶標準。

一個強壯的,自信的,勇敢的,能保護她們的男性。

見着弟弟似乎有些害羞,張起不由得有些恨鐵不成鋼:“二郎,你這個樣子,怎麼娶細君嘛!”

“娶細君?”張未央有些疑惑。

“當然!”張起解釋道:“不然,你以爲這些小娘來幹嘛的?爲兄告訴你,她們就是來挑未來夫君的,看上眼了,今天晚上就成婚,也不是什麼稀奇事情!”

在這夷狄新服之地,完全沒有什麼納吉下聘之類的禮節。

瞧對眼了,直接就可以抱回家。

想到成親,張未央心裡就生出了無盡的豪情壯志。

雖然,在邯鄲的時候,遊俠們常常說:大丈夫何患無妻?

但張未央真患無妻!

趙地小娘,不是他這樣的貧民能娶得起的。

多數類似張未央這樣的貧民,最後常常只能在二十七八歲的時候,絞盡腦汁,勾引一位寡婦,才能完成成親的野望。

當然,代價是自己喜當爹,成爲幾個孩子的繼父。

更關鍵的是,常常很多喜當爹的人,可能自己都弄不清楚,這些繼子的父親究竟是誰!

趙地的風氣,可是號稱遠邁天下的!

自戰國起,這裡就是天下歌姬、舞娘的大本營。

天下大半吹拉彈唱,以色娛人的產業,都是從趙地發源的。

長安列侯家裡,大半的歌姬,都是來自趙國的各個歌姬訓練營。

當然,正經人家的女兒也有,而且有很多。

可問題是,娶不起!

也不會有人會將自己辛苦拉扯教育大的小娘,嫁給一位連自己都養不活的貧民。

本來,張未央以爲,自己這輩子,可能就是個喜當爹的命了。

可沒想到,在這個遠離故土的異鄉,還有這樣的好事!

想了想,張未央大着膽子問自己的兄長:“這些小娘,要不要嫁妝?”

在邯鄲,小娘的嫁妝,動輒就是要一頭牛,外加幾千錢,以及首飾、新衣什麼的,把張未央賣了,也湊不出這麼多錢。

更麻煩的是,就是賣,也沒人要。

隨着天子下令,漢人奴婢,以五算計後,天下地主和富商,就都不怎麼喜歡要漢人奴婢了,他們更願意去買那些夷狄奴婢。

哪怕多加幾千錢!

“嫁妝?”張起嘿嘿一笑:“只要你夠強壯,能保護她們,濊人小娘,還有倒貼的!”

張起想起了那個去年被人搶走的漂亮小娘。

那個小娘,就是濊人一個貴族的女兒,李大嘴娶了她,不僅僅白得一個嬌滴滴的美嬌娘,老丈人還送了十張熊、虎、豹等猛獸的皮毛。

那貨轉手賣給了來新化交易的商人,得到十幾萬錢的財富。

真是羨煞了旁人!

兄長的話語,徹底點燃了張未央的激情。

不要嫁妝,沒有太多要求,那些濊人小娘在張未央眼裡,一下子就變得可愛了起來。

“兄長放心,我一定抱一個小娘回去!”張未央對着自己的哥哥大聲說道。

只是,當張未央明白這一點,回過頭,去看自己的同伴時。

他發現,幾乎所有的男人,都紅着眼,用着不善的目光打量着周圍的其他人。

所有人都很清楚,有一個小娘,意味着什麼。

這不僅僅是一個有人暖牀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問題。

這更是一個經濟問題!

多一個人口,就多一個勞動力!

多一個勞動力,就能多耕一些土地,多種一些莊稼。

因此,別說這些濊人小娘看上去,相貌都還可以。

就算是鳳姐如花,那捏着鼻子,也要娶啊!()

第932節 廣關(1)第748節 國葬(2)第1065節 屠殺(4)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1136節 封神第1157節 合縱(3)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655節 無奈第1027節 狂歡(1)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1491節 深海(1)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667節 烏恆與鮮卑(2)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207節 調查(1)第1186節 轉折點第121節 過繼(2)第799節 戰前(3)第1320節 爲難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1471節 在安東(3)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1492節 深海(2)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1093節 天單于(1)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941節 捕鯨業帶來的變化第1228節 權力的走狗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283節 山寨(1)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506節 陷阱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226節 安排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581節 籌備(1)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510節 綠茶婊第786節 洗腦(2)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757節 抵達(1)第345節 兄弟們(1)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271節 反應第1598節 獎懲第100節 網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190節 權勢、學術、錢(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1462節 人心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148節 壞水第1065節 屠殺(4)第505節 種子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946節 整頓(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928節 孤竹之遺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242節 選擇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309節 交易(1)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1483節 爲政績論(2)第760節 交易第483節 閱兵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503節 接班(1)
第932節 廣關(1)第748節 國葬(2)第1065節 屠殺(4)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1136節 封神第1157節 合縱(3)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655節 無奈第1027節 狂歡(1)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1491節 深海(1)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453節 朝鮮之戰(2)第667節 烏恆與鮮卑(2)第1115節 禁忌之物第207節 調查(1)第1186節 轉折點第121節 過繼(2)第799節 戰前(3)第1320節 爲難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1471節 在安東(3)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1492節 深海(2)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1093節 天單于(1)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941節 捕鯨業帶來的變化第1228節 權力的走狗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283節 山寨(1)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506節 陷阱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226節 安排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581節 籌備(1)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510節 綠茶婊第786節 洗腦(2)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757節 抵達(1)第345節 兄弟們(1)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271節 反應第1598節 獎懲第100節 網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1437節 司馬遷的疑惑(1)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190節 權勢、學術、錢(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300節 調校手下第1462節 人心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1148節 壞水第1065節 屠殺(4)第505節 種子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946節 整頓(1)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928節 孤竹之遺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242節 選擇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309節 交易(1)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1483節 爲政績論(2)第760節 交易第483節 閱兵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503節 接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