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節 新世界(5)

“薄都尉,這些就是今年的移民嗎?”滄海君南宮信,有些不太習慣的騎在馬上,所以說話的時候,微微有些彆扭。

濊人是漁獵民族,畜牧業幾乎沒有,更沒有養馬這個傳統。

要是他們能有騎兵,哪怕是幾千人的騎兵,也至於在過去幾百年,先是被萁子朝鮮統治,然後又臣服於衛氏朝鮮了。

在實際上,濊人的軍隊,常用的兵器,就是魚叉。

甚至連魚叉上的叉頭,也基本都是木製——金屬製品對於濊人來說太奢侈了。

也就是漢室接納了濊人的臣服後,派來的軍隊和商旅,帶來了大量的金屬製品,才讓濊人脫離了石器時代,成功進入青銅時代——黑心商人們用在漢室已經落伍的二手青銅製品,換取了大量濊人特產,如人蔘、熊掌、熊皮、虎骨、貂皮等等。

這固然很坑爹,但問題是,濊人實際上很難分辨,青銅與鐵器的優劣,而且,濊人居住的地方,冬天太長,這意味着,實際上,青銅製品在這裡比鐵器更耐用,更實用。

薄世點點頭:“這些人俱是護濊軍之家屬,今天是第一批,接下來還有四批軍屬,總計有三千多人……”

對薄世而言,無論濊人看上去多麼恭順,都不如來自中國的移民更令他安心。

自春秋以來的教訓,也告訴薄世,華夏的對外擴張,只有在中國移民及被教化的土著佔據多數時,這樣的擴張,纔是穩固的。

但南宮信完全不瞭解這些。

濊人的歷史或許很悠久。

但他們從未有記載自己歷史的傳統。

這就意味着。他們連最基本的民族認同意識也未產生。

所以,對南宮信和多數濊人貴族來說,民族、獨立、自主,那是啥,能吃嗎?

在本質上來說。漁獵民族跟遊牧民族在意識形態上是一致的——有奶就是娘,你能讓他得到好處,叫爸爸又何妨?

而對如今的濊人來說,來自漢朝的軍隊和商旅已經證明了,能給他們帶來好處。

甚至就連南宮信的命也是漢朝人救的。

今年三月,南宮信生了一場重病。

在濊人的歷史上。生病基本等於跟死神劃等號,更別說是重病了。

但是,今年,南宮信卻在新化城接受了漢朝醫生的治療,因此得以痊癒。

這讓南宮信非常感激。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入漢的決心——不融入漢朝,子子孫孫,就都只能活在蠻荒和恐懼之中。

而今年漢朝開始移民。

這讓南宮信更加開心。

因爲,他知道,只有漢朝移民多了,來自漢朝的商旅、官員和醫生纔會多起來。

去年,新化城只有兩千四百名漢人。

而今年,這個數字很可能超過一萬。

這意味着。濊人今年冬天,能過一個安穩的冬天。

再者說……

“天子還答應我,今年會派墨者來幫我們捕魚呢……”南宮信心裡的小算盤打的嘩啦嘩啦的響。

上次去長安的時候。天子就曾經親口告訴他,今年,漢朝爸爸決定幫助濊人,將漁獲的捕獲量大大增加。

雖然,南宮信不太瞭解,漢朝爸爸到底怎麼做。纔會讓漁獲大大增加。

但去年曾經來過新化城指導濊人建設房屋和使用工具的漢朝墨者,讓南宮信確信。這是一定能做到的事情。

而對濊人來說,每年的六月到九月的漁汛。是關係他們生死和命運的頭等大事。

所以,看着這些移民,南宮信也是滿臉微笑。

他能不笑嗎?

根據他身旁的這位護濊都尉兼新化令的漢朝貴族的‘漢濊歸一令’,凡是有嫁女兒給漢人或者有男丁加入護濊軍的濊人家庭,就都可以搬來新化城附近定居。

漢朝會給這些定居的濊人,建立一棟堅固的能在冬天禦寒保暖的房屋,同時指導他們,採用漢朝的先進技術和辦法耕種土地。

去年以來,已經大概兩千多戶的濊人家庭,定居到了新化城附近,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村莊。

目前來看,這個政策的效果非常好。

在濊人部族之中,他的威望和地位,也與日俱增。

甚至就連很多過去不鳥他的野濊,也紛紛跑來,跪在他腳下,祈求歸順。

這讓南宮信非常爽。

“今天,有一千多個濊人女子,在村子裡等候……”南宮信笑着對薄世說道。

漢人男子與濊人女性的結合,在去年,成爲了漢濊兩族之間的佳話。

對濊人來說,用一個家裡無足輕重的女人,換取未來的美好生活,這買賣太划算了!

部族上下,對此都極爲滿意。

對於一個總人口,二三十萬的部族來說,失去千把個年輕女子,算不得什麼傷筋動骨的問題。

雖然部族裡有些雜音,但總體來說,問題不大。

因爲濊人雖然失去了他們部落裡的年輕女性,但他們卻還是可以通過從野濊以及扶余人那裡,弄來更多的年輕女性。

薄世聽了非常高興。

什麼是政績?

這就是政績啊!

去年,他在新化城促成了將近一千對漢濊聯姻,這已經讓長安天子龍顏大悅了,嘉獎詔書都來了三封。

今年要再搞出個幾千對聯姻,那在天子那邊,他的地方還不蹭蹭蹭的向上漲?

等到下次有事之時,東宮的太后也有了理由給他說話了。

未來,未必不能跟竇嬰一樣,過一過大將軍的癮。

“不過……”南宮信收斂笑容,猶豫了一下,最後看着薄世道:“有個事情,本君覺得還是告訴都尉比較好……”

“滄海君但說無妨……”

“前幾日,鄙部有個部族在距新化城八百餘里之處,爲人攻擊,只有幾十個部民逃了回來……”南宮信拱手拜道:“請都尉爲濊人做主!”

“是什麼人?”薄世嚴肅的問道。

護濊軍成立的目的,一是維護漢室在這片黑土地上的存在,二是保護天子的藩屬濊人。

如今,濊人受到襲擊,身爲護濊都尉,薄世必須表態。

“回稟都尉,是鮮卑人!”南宮信苦笑道,過去二十年來,濊人最大的敵人,除了冬天外,就是鮮卑和烏恆。

這兩個強大的遊牧民族時常侵襲濊人的部族,擄走人口。

過去,南宮信只能自認倒黴。

如今,有了靠山,南宮信決定跟鮮卑人新帳老賬一起算。()

第70節 早朝(3)第770節 返航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325節 易手第295節 人蔘!第874節 未來第1155節 合縱(1)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1377節 任務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796節 投軍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184節 蠢貨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15節 目標第1055節 糾纏(1)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1198節 老將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582節 籌備(2)第403節 拉皮條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530節 刷經驗(2)第921節 齊魯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98節 暗流請假條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944節 萌芽第1103節 抉擇(1)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966節 省親(2)第90節 田叔來了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478節 京兆尹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13節 鼓譟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167節 明君?第60節 微服(2)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246節 義民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982節 以胡制胡快去搶紅包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485節 假象第321節 馬耕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1413節 相親(1)第2節 雪中送炭第1205節 撕逼!(1)第642節 廟算(4)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329節 安排第1605節 說服(2)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734節 競爭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357節 宣達司第58節 卑鄙第498節 閱兵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344節 背鍋俠(4)第8節 家宴(下)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3節 薄皇后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16節 決裂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463節 大朝儀(3)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1124節 赦與罰(2)第431節 廟算(3)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1430節 統一大計(1)
第70節 早朝(3)第770節 返航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325節 易手第295節 人蔘!第874節 未來第1155節 合縱(1)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1377節 任務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796節 投軍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184節 蠢貨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15節 目標第1055節 糾纏(1)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1198節 老將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582節 籌備(2)第403節 拉皮條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1530節 刷經驗(2)第921節 齊魯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98節 暗流請假條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944節 萌芽第1103節 抉擇(1)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966節 省親(2)第90節 田叔來了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478節 京兆尹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13節 鼓譟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167節 明君?第60節 微服(2)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246節 義民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982節 以胡制胡快去搶紅包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485節 假象第321節 馬耕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1413節 相親(1)第2節 雪中送炭第1205節 撕逼!(1)第642節 廟算(4)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329節 安排第1605節 說服(2)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734節 競爭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357節 宣達司第58節 卑鄙第498節 閱兵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344節 背鍋俠(4)第8節 家宴(下)第1057節 呼衍當屠的覺悟第3節 薄皇后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16節 決裂第918節 竇後退政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475節 中央集權(3)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463節 大朝儀(3)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1124節 赦與罰(2)第431節 廟算(3)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1430節 統一大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