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節 貪婪

桃候劉捨出任少府令的事情迅速確定。

劉徹隨即命令蘭臺擬詔,任命劉舍爲少府將作大匠,也就是少府令的官方稱呼。

劉舍聞訊,喜滋滋的在家裡擺下酒宴,慶賀這個偉大的勝利。

少府的肥,那是天下皆知。

少府,哪怕只是拔根毛。恐怕都比某些郡國一歲的收入還多。

只是,劉舍上任後才發現,自己只是空歡喜一場。

他的前任岑邁在任上的時候,將作大匠的權力,其實就已經分散了。

當今天子即位後,對少府更是各種插手。

首先,考工令,就從原先的向將作大匠負責,變成了在蘭臺的尚書令指導下。

東西織室令乾脆就直接對天子負責了。

派去詢問和要求東西織室令提供賬冊清單等要求的屬下,直接被人用一句:且去問陛下,給憋了回來。

黃門跟宦者令就更不用說了。

這兩個部門打從秦朝開始,壓根就沒把將作大匠放在眼裡過。

這兩個部門內部更是藏龍臥虎。

譬如說,當今天子親信爪牙,大宦官王道,其實人家的官銜是西宮宦者,秩比不過八百石而已。

但誰敢將他看做一個八百石的小嘍囉?

而在王道腦袋上,前朝的大宦官北宮伯子,更是一尊無人敢輕視的大神。

這位太宗駕崩後就沉寂已久的大宦官,在朝野內外,都有着巨大的人脈。

就是劉舍自己見了對方。也要躬身作揖,三拜而禮。

而永巷跟御府。則更復雜,這兩個部門。哪怕是白癡都知道,是不能伸手的。

因爲永巷是專門給後宮的美人、妃嬪、皇后服務的,這裡頭蹲着的大神,數之不盡,哪怕是過氣的太妃,也不好惹。

除非天子直接下令,不然歷代將作大匠,都是當沒有永巷這個部門的。

而御府則是直接負責天子的飲食起居的。

這個倒是劉舍的本職工作,也是主要工作方向。

但問題是——誰他媽敢在天子的飲食起居問題上弄虛作假。劉舍反正是沒那個膽子的!

一時間,劉舍愕然發現,貌似他能管的部門,十個手指頭都能數清楚了。

無非就是符節、太官、太醫、湯官、樂府、若盧等部門。

其中,也就樂府跟若盧衙門還有點油水。

樂府大家都知道,隨便報個樂器損壞,需要重造的名義,就能撈上不少。

而若盧衙門,其實就是漢室的詔獄。

這裡面關的都是些窮兇極惡。對漢室威脅極大的罪犯。

譬如說,吳逆的黨羽,趙逆的子嗣,還有犯了事。被天子親自下令要求逮捕,卻不好明正典刑的各類貴族、官員。

這些人,有不少都是油水極多的肥羊。

想在詔獄裡舒服的過日子。就得上貢。

而這些傢伙,過去都是隨便把根毛就能讓人吃撐的大戶。

雖然如今被關進了詔獄。但人家家底厚啊。

而且,還有着各種親戚可以求助。

甚至東宮跟皇帝。有時候也要做做樣子,過問一二。

譬如,楚王劉戊的那幾個附逆的兒子和他們的家眷。

這幾個傢伙雖然看不清形勢,跟隨吳逆謀反,罪大惡極。

然而,人家親戚多,關係多,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老爹,死王事了。

這就很重要了。

甭管劉戊那個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至少,朝廷的宣傳是這麼宣傳的。

於是,這幾個傢伙在詔獄裡的日子,其實也過的相當愉快。

除了不能走出詔獄外,他們在詔獄中的生活,跟過去差別不大。

他們享有單獨的宅院,有僕人伺候,甚至還可以接受訪客的拜訪。

這不,劉舍剛剛上任,平陸和休候就送來了五百金,讓他照顧照顧在詔獄裡受苦的幾個侄子。

只是,這個錢,劉舍怎麼敢拿?

誰不知道,如今平陸候禮和休候富,都在競爭楚王的大位。

劉舍可不敢趟這個渾水。

倒是過去劉戊的老臣以及楚元王、楚夷王的臣子們送來的禮物,劉舍照單全收。

幾天下來,算了一下,加上其他犯人家屬和親朋孝敬的財物,居然也有差不多一千金。

這讓劉舍的心態頓時就不平衡了。

因爲,人所共知,少府衙門最肥的兩個部門,就是考工室跟東西織室。

考工室與左戈令共同瓜分了少府的工匠。

左戈令,主要就是生產弓弩和騎具。

在這個問題上面,劉舍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大局觀,不會去動它,也不會干涉它的運轉。

畢竟,支持軍方,符合列侯階級的利益。

但考工室就不同了。

作爲漢室最大,同時也是最強大的一個專業化的工業生產部門。

考工室在長安城和關中,都擁有數量巨大的作坊,僅在長安城內,就擁有十一家工業作坊。

生產包括五銖錢、甲冑、武器、各種器皿以及農具。

在考工室身上,少府每年都要投入數萬萬錢。

而其產生的利潤,同樣也是無比巨大。

去歲考工室居然還實現了收支平衡!

這讓劉舍垂涎三尺。

但奈何,如今考工室跟左戈令一樣,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都充滿了來自墨苑的墨者,長安市井甚至都有人說了:乾脆考工室改名叫墨工室算了。

這也是有道理的。

天子直接接管了考工室和左戈令的日常生產和工作。

蘭臺的尚書們負責與這兩個部門對口溝通。

而大量的墨者,則被天子丟進這兩個部門,除了天子跟蘭臺,誰都不知道,這些墨者整天跟那些工匠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想要幹嘛。

就連少府衙門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桃候家族向來就是天子的忠犬。

誰是天子擁護誰,這句話就是劉舍的父親說的。

所以,在思慮了之後,劉舍決定暫時不管考工室,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但東西織室,劉舍卻是不能忍,一定要拿到自己手裡的。

沒有別的原因,就因爲,沒有東西織室,將作大匠就是個泥塑的雕像,不會有地位,也不會有人重視。

道理很簡單。

東西織室,掌管着全天下官員的官服、常服制造任務,以及宮中宦官侍女妃嬪的四季衣物織造。

準確的說,東西織室衙門,就是過去少府用來威懾和震懾其他衙門的最有利武器。

誰敢跟少府過不去,少府就讓東西織室,不給丫換衣服。

讓他們在冬天穿夏天的衣服,在夏天穿冬天的衣服。

沒有人受的了這樣的苛待。

而且,東西織室的油水,是僅次於考工室的。

這兩個漢室最強的織造部門,每歲都要生產無數的布帛與絲絹。

而這兩樣東西,都是硬邦邦的硬通貨。

而且,劉舍覺得,天子應該會體會自己的難處。

畢竟,自己是天子忠犬嘛。

不丟幾根骨頭給忠犬啃,那怎麼能行呢?

於是,劉舍就開始擬定了野心勃勃的東西織室改革計劃。(……)

第1318節 運動戰(2)第573節 戰和(2)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98節 緣由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1169節 藝術(3)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262節 賞賜與福利第845節 善後(2)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261節 居庸關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676節 覺醒第921節 齊魯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276節 可憐的燕王第485節 假象第490節 競賽第1581節 籌備(1)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1338節 龍!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16節 決裂第523節 金山第1030節 日蝕第408節 考舉(1)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095節 天單于(3)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1187節 鼓舞第396節 尚武第1198節 程序(1)第569節 人心(1)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104節 栽贓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501節 驚喜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709節 思慮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342節 背鍋俠(2)第786節 洗腦(2)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494節 油脂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1198節 程序(1)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925節 授田第476節 虛僞第542節 酷吏(2)第412節 考舉(5)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996節 廟算(2)第1478節 京兆尹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190節 權勢、學術、錢(1)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1413節 相親(1)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1249節 調整(1)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1162節 征途(2)第1332節 攘外必先安內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639節 廟算(1)第1186節 轉折點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841節 殲滅
第1318節 運動戰(2)第573節 戰和(2)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98節 緣由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1169節 藝術(3)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262節 賞賜與福利第845節 善後(2)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460節 新政與殺人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1261節 居庸關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676節 覺醒第921節 齊魯第936節 刺史之制(2)第1276節 可憐的燕王第485節 假象第490節 競賽第1581節 籌備(1)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1338節 龍!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16節 決裂第523節 金山第1030節 日蝕第408節 考舉(1)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095節 天單于(3)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1187節 鼓舞第396節 尚武第1198節 程序(1)第569節 人心(1)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104節 栽贓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361節 演技派們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501節 驚喜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709節 思慮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342節 背鍋俠(2)第786節 洗腦(2)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494節 油脂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1382節 輿論洶洶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1198節 程序(1)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925節 授田第476節 虛僞第542節 酷吏(2)第412節 考舉(5)第722節 猶豫的趙胡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301節 張蒼的託付第996節 廟算(2)第1478節 京兆尹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764節 我注經典與經典注我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190節 權勢、學術、錢(1)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1413節 相親(1)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1249節 調整(1)第962節 官員倒逼戰爭第1162節 征途(2)第1332節 攘外必先安內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639節 廟算(1)第1186節 轉折點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841節 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