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節 匈奴‘神騎’(1)

當呼衍當屠領着這幾個重甲戰士走進大帳時,匈奴的貴族纔算有了些生氣,紛紛看了過去。

這一看,頓時就有好幾位曾經親眼見過漢朝神騎模樣的貴族大失所望。

什麼匈奴神騎?

分明就是幾個用青銅武裝起來的鐵罐子。

但許多沒有見過漢朝神騎的人,卻立刻就心花怒放了起來。

這些重甲戰士,全身着了青銅,看上去也確實威武不凡,賣相很好。

至少,讓他們覺得稍微安心了一些。

可……

這甲也太重了吧?

許多人看着這些重甲武士,目測着他們身上的甲冑重量。

大部分人都覺得,這些武士的甲冑,恐怕要超過他們的體重了!

這如何是好?

這怎麼能作戰?

軍臣也看出了這些人的猶豫,將手一揮道:“將神馬牽來!”

“遵命!”呼衍當屠立刻領命道。

不多時,他就牽着一匹高大無比,神駿非常的戰馬走了進來。

這匹戰馬的高度,是匈奴人前所未見的!

其肩高甚至接近了一些匈奴貴族的脖子部分,結實的肌肉,讓人看了雙眼裡全是星星。

這確實是神馬!

許多人一下子就目光灼灼的望着這幾匹戰馬,眼睛都捨不得挪開了。

軍臣也是得意無比的說道:“這些神馬,乃是本單于向天神和先祖祈禱,天神迴應了本單于的祈禱,於是,命令這些神馬下凡來爲本單于作戰!”

當然,事實是——這些馬,都是他從大宛王國的一個山谷中找到的。

大宛人世世代代飼養和保護着這些戰馬,將它們視爲珍寶,輕易不讓外人知道。

當軍臣攻滅大宛後,格拉古這個奴才爲了活命,將這些馬的地點供述了出來。

軍臣得到後大喜過望。

這些大宛的馬,有着遠高於草原戰馬的體魄和身高。

簡直就是神話中神明的坐騎!

得到這些戰馬後,軍臣立刻就將它們劃到了自己的本部之中,讓自己的親信心腹飼養和照看,給與了它們最好的照顧。

不過,可惜的是,這種馬的數量太少。

軍臣搜遍整個大宛的山野,也只找到了兩千匹不到。

而更可恨的是——軍臣聽說,曾經有超過兩百匹這種神馬,落入了烏孫和尹稚斜手裡。

然後,這些馬被烏孫人和尹稚斜,賣了大半給漢朝。

剩下的,全部不知所蹤。

有人說,在烏孫敗亡前夕,烏孫昆莫曾經下令屠殺了數十匹神馬。

也有人傳說,當初,漢軍攻破南池,俘獲了三十多匹類似的神馬。

但毋庸置疑的確鑿的消息表明,至少有一百匹母馬,通過了各種渠道,流入了漢朝,到了漢朝皇帝手裡。

除此之外,烏孫人馴養的良馬烏孫馬,也有上千匹曾經流入了漢朝手裡。

這些事實讓軍臣在知道後既怒又慌。

因爲這表明了漢朝人早在馬邑之戰之前好幾年就已經在策劃了對匈奴作戰,爲匈奴爲敵。

每次只要想到這裡,軍臣都是憤怒無比,然後是滿心慌張。

因爲,他知道,漢朝對匈奴發動攻擊,是蓄謀已久的事情。

很肯定從當初平城之戰後,漢朝就在策劃了。

一直到現在,他們有了足夠能力後,才掀起戰爭。

這意味着什麼?

漢朝人策劃了這場戰爭整整五十幾年!

爲了準備這場戰爭,整整五十幾年!

五十幾年前,他軍臣還沒有出生,但漢朝人就已經在策劃了!

這太可怕了……

草原民族甚至從未想過明年的事情!

但漢朝人在五十幾年前,就已經在預謀今天了。

這還怎麼玩?

現在,對軍臣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大抵就是,曾經從漢朝傳來的情報是正確的。

確實在遙遠的西方,存在着一個富饒、遼闊而且人口衆多,同時容易統治和征服的地方。

這個名爲身毒的地方,或許是未來匈奴的退路。

但在現在,匈奴依然且必須面對漢朝這個世界上對匈奴威脅最大,同時也最難纏的敵人!

有時候,軍臣甚至在想,匈奴是不是生錯了地方?

若匈奴出現在西方,恐怕現在已經橫掃了世界,君臨了天下,舉世無敵,建立起了一個龐大帝國。

但偏偏,匈奴出現在東方,與漢朝爲鄰,這是匈奴的不幸!

當然,也可以說是匈奴的幸運!

因爲,軍臣很清楚,若匈奴出生在西方的富饒之地,恐怕早就已經失去了進取心,在繁華和和平中腐朽墮落,最終化爲雲泥。

就像去年西征,他見過的月氏騎兵。

曾幾何時,月氏騎兵是與匈奴騎兵一般,甚至強於匈奴騎兵的強悍對手!

他們曾經攪動了整個世界的風雲,是匈奴最大的敵人!

就連漢朝的威脅度也不如月氏!

那個時候的月氏騎兵,強大、精銳而且團結。

但,此番西征,軍臣發現,自己的對手變弱了。

而且太弱了!

從前,月氏騎兵能與匈奴騎兵同臺競技。

匈奴人花了兩代人的世界,冒頓大單于,老上大單于,接連兩代雄主接棒作戰,纔將這個大敵驅逐。

而在這個過程中,月氏人甚至一度佔了上風。

他當年就曾經慘敗在月氏人手裡。

但,西遷不過二十年,月氏人就已經弱的幾乎再也不找不到當年的威風了。

一萬匈奴騎兵就可以追着兩萬,甚至三萬月氏騎兵,滿大山的亂竄!

在俱戰提,他只用了三萬騎兵,就摧枯拉朽一般的擊潰了月氏、大夏、康居聯軍,讓他們狼狽奔逃,死者的屍體甚至將河流堵塞。

想到這裡,軍臣就已經明白。

西遷,是最後迫於無奈的抉擇。

只要有可能,他就絕對不放棄與漢朝爭霸的決心!

他可不願匈奴如同月氏人一般,淪落到那個孱弱的地步,成爲沉迷在紙醉金迷之中的廢物。

而且,事實也證明,世界的中心,一直在東方。

西方,那是世界的邊角和邊緣,失敗者和淘汰者的聚集地。

唯有東方世界,纔是世界的核心,纔是真正的舞臺!

想到這裡,軍臣就看着所有的貴族,自豪的說道:“天神賜給本單于神馬,本單于於是將這些神馬與我大匈奴的良馬混合,組成了我大匈奴之神騎!”

他走下王座,對着那些重甲武士命令:“上馬,讓諸部貴人都好好看看,我大匈奴之神騎的威風!”(。)

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283節 五銖錢!(1)第1005節 殺雞第86節 傳播第1532節 金本位的思考第1515節 局勢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320節 爲難第57節 證據第327節 選秀(2)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372節 警告第1513節 戰略(1)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1072節 血戰(3)第1516節 緣由第1041節 河陰之戰(3)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136節 抉擇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1468節 在安東(1)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1555節 周亞夫致仕(1)第393節 和親第431節 廟算(3)第605節 戰略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756節 命名第1492節 深海(2)第1593節 統治(3)第797節 戰前(1)第600節 民族融合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796節 投軍第874節 未來第132節 殿問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06節 黑箱操作第1505節 接班(3)第1005節 殺雞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69節 祥瑞(2)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641節 廟算(3)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1415節 變遷第1497節 委派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692節 制度(1)第1006節 繳文第550節 無題第933節 廣關(2)第1404節 忐忑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563節 貪婪第1368節 幕南無王庭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157節 合縱(3)第1315節 透露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1095節 天單于(3)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579節 視察(1)第1030節 日蝕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948節 整頓(2)第495節 歸心第1598節 獎懲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821節 臣服第1478節 京兆尹第1155節 合縱(1)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513節 戰略(1)
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283節 五銖錢!(1)第1005節 殺雞第86節 傳播第1532節 金本位的思考第1515節 局勢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320節 爲難第57節 證據第327節 選秀(2)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372節 警告第1513節 戰略(1)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1072節 血戰(3)第1516節 緣由第1041節 河陰之戰(3)第314節 陷落與對策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136節 抉擇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1468節 在安東(1)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1555節 周亞夫致仕(1)第393節 和親第431節 廟算(3)第605節 戰略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368節 永不加賦!第756節 命名第1492節 深海(2)第1593節 統治(3)第797節 戰前(1)第600節 民族融合第1510節 黑暗森林第796節 投軍第874節 未來第132節 殿問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06節 黑箱操作第1505節 接班(3)第1005節 殺雞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69節 祥瑞(2)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641節 廟算(3)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1415節 變遷第1497節 委派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692節 制度(1)第1006節 繳文第550節 無題第933節 廣關(2)第1404節 忐忑第278節 只有一個辦法!第563節 貪婪第1368節 幕南無王庭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157節 合縱(3)第1315節 透露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1095節 天單于(3)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579節 視察(1)第1030節 日蝕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948節 整頓(2)第495節 歸心第1598節 獎懲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821節 臣服第1478節 京兆尹第1155節 合縱(1)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513節 戰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