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節 善後(2)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半個時辰後,劉徹就在未央宮的前殿之中,見到了奉命前來覲見的尚書令汲黯、少府令劉舍以及墨苑苑令楊毅和苑監成奉。

墨家的組織是諸子百家中最嚴密的,幾乎已經有了後世黨派的雛形。

墨家的領袖,號稱鉅子,自從墨翟以來,每一任鉅子都有着能號令每一位墨者的權力。

當然,墨家也不是鐵桶。

歷史上,墨家就經歷了數次分裂和內訌。

理念之爭與路線分歧,導致墨家發生了數次‘另立中央’的分裂。

諸子之中的農家,就是一個從墨家分離出來的學派。

但在如今,整個墨家卻變得前所未有的團結。

倖存至今的每一位墨者,都很清楚,自己的道統和學派,已經經不起任何內訌和紛爭了。

所以,在劉徹的調節和主持下,現在的墨家,已經進行了自戰國之後,最深刻的改革和變化。

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鉅子不再終生制,而是有了任期,每一位鉅子,任期爲三年,最多連任兩屆。

而且,鉅子不再是由上任鉅子制定。

而是採用了推舉制度。

具體的制度就是當上一任鉅子距離卸任還有一年時,墨家會召集所有具備‘墨者’身份和稱號的人,舉行一次全體墨者會議。

所有墨者都可以在這次會議上,以不記名的方式,提名自己心中的下一任鉅子人選。

得票最多的前三人,將成爲下任鉅子的候選。

等到本代鉅子卸任時,相關人選和他們的履歷以及報告,將呈遞到劉徹面前。

由劉徹來指定和任命新任鉅子。

這個全新的制度,保證了所有墨者都能團結在鉅子的旗幟下,而不會發生分裂或者內訌。

理念上的分歧和***的區別。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統一和協調。

而在另一個方面,劉徹通過這個辦法,第一次實現了君權對某一個學派內部的滲透和干預。

當墨家鉅子需要君權來任命和指定後,實際上。戰國之後,就桀驁不馴,自由散漫的墨家,已然被劉徹收服。

更妙的是,通過這個制度。劉徹可以排除掉那些墨家的危險分子和極端分子。

同時,也能激發墨家內部的活力和競爭。

避免官僚主義和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對這個學派侵染過重,影響了它本來的使命。

現任墨家的鉅子,是楊毅的老師,來自齊國的張旭。

按照新制度,這位鉅子的任期即將結束。

墨家也因此召開了推舉大會,推舉出了三位候選鉅子。

楊毅就是其中之一。

他因此成爲墨苑苑令,作爲鉅子的輔佐者,開始漸漸接手和學習怎麼管理墨家。

但其實。現在的墨家,還是很好管的。

到今天爲止,能擁有墨者頭銜的人,總共加起來,也就百來人。

基本上,所有的墨者,都是從那個被墨家被打壓和排斥的年代走過來的,能甘於清貧,並且依舊踐行着自己的理念的人,自然都是真愛。

也沒有什麼投機分子和心懷鬼胎的官僚。

都是些可愛的知識分子和理想主義者。

但。隨着墨家復甦,越來越多的貴族和大臣,開始矚目和注意。

一大波的投機分子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加入墨家。

這是必然和肯定會發生的事情。

未來的墨家。很可能會變得跟儒法黃老一樣,從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沙龍和俱樂部,變成一個被人當成跳板的工具。

在官僚們眼裡,不管是兼愛非攻還是仁義道德,君子操守,其實都是一樣的。

口號而已。當真你就輸了。

就像兩千年後的那個****,連人民公僕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都能成爲官腔。

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理想和理念,不能成爲官僚們利用的口號呢?

但劉徹並不打算阻止這個過程,也不願意阻止。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世俗國家,一個現實政權。

什麼神魔佛道,什麼君子禮儀節操,最終都要服務於現實。

理想主義者或許存在,但從來都不適合執政。

墨家想要發展壯大和生存延續,他們必須向世俗低頭和靠攏。

至少,一個重視技術和科學發明的官僚,總比一個滿口仁義道德,平時束手清談,臨事一死報君王的廢物強。

當然,墨家也不是全然無害。

它超前的組織和內部強大的紀律,或許在未來,將成爲劉徹的子孫的頭疼事情。

甚至極有可能成爲革命的溫牀。

但,這與劉徹無關。

真要有那麼一天,估計他已經骨頭渣子都不剩下了。

劉徹只要保證,自己活着的時候,墨家會順從他的意志,朝着他希望的方向發展就可以了。

除了鉅子的制度發生了變化。

墨家也在劉徹的意志下,開始了在其內部改革關於墨者的評定機制。

現在,想成爲一個墨者?很簡單,參加考試就可以了。

當然,墨家內部的考試跟考舉是完全不同的。

因爲,它不僅僅要考理論,還要考實際動手能力。

想成爲一個墨者,你不僅僅需要學習墨家的相關著作,熟記各項常用技術的要領,還得具備水準線以上的動手能力,能在規定時間內,修好或者組裝好指定的機械。

這個制度的引入,使得劉徹能保證:即使有投機分子和官僚們混進了墨家,甚至掌握了大權,但是,這些投機分子和官僚,也將具備水準線之上的科學技術常識和能力。

這樣,最起碼。誕生的官僚,也是工程師官僚。

足以保證墨家就算變色,也不會脫離它的本質。

現在,墨家在劉徹的引導下。慢慢的走上一個工程師和科學家組成的學派,已經踏上了正確的道路。

而儒家向來腦洞最大,求新求變。

法家也沒閒着,儒法並舉的口號,喊的震天響。

唯有黃老派。依然是一潭死水,沒有看到任何類似儒法墨這樣的變革跡象。

這讓劉徹有些擔憂。

甚至有心想要下場,教一教黃老派的渣渣們,跟上時代發展的演變了。

因爲,黃老派在諸子百家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

它是個潤滑劑,能調和和兼容許多不同意見和分歧。

若是沒有黃老派在諸子百家之間充當緩衝和調和,儒法墨恐怕已經打出狗腦子了。

但在心裡猶豫再三,劉徹放棄了這個決定。

倒不是他忽然有節操了,要臉了。

而是,現在黃老派還沒嚐到刻骨銘心的失敗滋味。

他們依舊自我感覺良好。

你無法叫醒一個在裝睡的人。只有在黃老派嚐到了挫折和失敗,跌落深淵後,他們知道疼了,纔會要去變革。

而劉徹若是親自下場,利用皇權,逼迫黃老派內部進行改良。

或許能給他們續命。

但這樣做,卻極有可能害了黃老派。

沒有吃過苦頭的人,怎麼可能懂得發展的重要性?

這樣想着,劉徹就看向跪在自己面前的這些傢伙。

“少府,上林苑的擴充報告。朕看過了,立意不錯,但方案再議吧!”劉徹淡淡的對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劉舍說道。

後者聞言,立刻就拜道:“諾!伏唯陛下聖裁!”

在政治上。很多時候,有些話不需要說的太仔細。

就像後世圖朝的波ss講話:某個工作,總的來說,發展趨勢是好的。

但其實潛意思就是你們的工作出了大問題,回去給勞資好好反思!

劉徹此時的意思,也是一樣的。立意不錯想法正確,方案再議但你的方案爛得讓朕看不下去,回去重做!

“墨校那邊,最近情況如何?”劉徹扭頭笑眯眯的看向楊毅問道,對楊毅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就不能打這些啞謎了,跟他們講話,必須講清楚,所以,劉徹頓了頓就接着道:“朕聽說,卿將許多前去報名的列侯子侄,拒之門外,這可不好!國家勳貴,立志向學,無論如何,這態度總是好的嘛,孔子說:有教無類,墨翟也曾說過要‘兼愛’,朕以爲墨家的胸懷要大一些,對待人才的態度要更寬容一些,不能全由着自己的性子嘛……”

墨家,現在主流是理想主義者。

上上下下,都是墨翟思想的真愛粉。

這樣的團體,有着很高的道德潔癖和要求。

別說是弟子門人了,哪怕是記名弟子性質的墨校學生,他們的要求也嚴苛到令人髮指。

最近,就有許多列侯跑來跟劉徹告狀,說他們的子侄去墨校報名,結果被人掃地出門。

哪怕勉強混進去的,常常也待不了幾天就被清退。

墨家的墨者,將他們對自己的要求,也強加在了墨校學生身上。

要求他們跟自己一樣,素衣節食,兼愛天下,赤腳蓑衣。

這怎麼可能嘛!

而且,這麼高的要求,也不利於墨家的發展壯大。

更重要的是,理想主義者容易走極端。

而中國從來不需要任何主義的極端分子。

劉徹從前,最討厭的就是慈航靜齋那樣的自以爲是的傢伙或者派系。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學問,都是現實一點比較好。

從這個角度來說,讓貴族勳貴子弟和官僚滲透到墨家內部去,有利於墨家的發展。

君不見,在後世,連佛教,都要順應中國人民的要求,進行本土化。

漢傳佛教在本質上,跟印度佛教其實已經是兩個不同的宗教了。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569節 人心(1)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131節 思慮第1004節 漢三藏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456節 掀桌子(2)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1318節 運動戰(2)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841節 殲滅第397節 津關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92節 寶鼎真僞第798節 戰前(2)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537節 洗腦(2)第1063節 屠殺(1)第238節 喪母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610節 胸甲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215節 漢鼎!第101節 挑撥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1362節 三個世界(1)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908節 換俘(1)第271節 反應第927節 封王第634節 新學派(3)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401節 雜家的官僚(3)第217節 兄弟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1494節 權衡利弊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175節 羞恥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1071節 血戰(2)第1414節 相親(2)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6節 決裂第1224節 觸動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152節 滅蝗策第1374節 破而後立(2)第653節 伊稚斜的計劃第461節 大朝儀(1)第1023節 替死鬼(2)第1309節 宅地法案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897節 租船(1)第120節 過繼(1)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21節 招攬人才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846節 善後(3)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753節 遠航(2)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37節 收心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464節 大朝儀(4)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1263節 上谷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1397節 立規矩第579節 夢兆(2)第357節 宣達司第1071節 血戰(2)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1161節 征途(1)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691節 文治(2)
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569節 人心(1)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131節 思慮第1004節 漢三藏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456節 掀桌子(2)第399節 悲劇的朝鮮第1318節 運動戰(2)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37節 替罪羔羊第841節 殲滅第397節 津關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92節 寶鼎真僞第798節 戰前(2)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537節 洗腦(2)第1063節 屠殺(1)第238節 喪母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610節 胸甲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215節 漢鼎!第101節 挑撥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1362節 三個世界(1)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908節 換俘(1)第271節 反應第927節 封王第634節 新學派(3)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401節 雜家的官僚(3)第217節 兄弟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1494節 權衡利弊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175節 羞恥第1038節 望城止寒第1071節 血戰(2)第1414節 相親(2)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6節 決裂第1224節 觸動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152節 滅蝗策第1374節 破而後立(2)第653節 伊稚斜的計劃第461節 大朝儀(1)第1023節 替死鬼(2)第1309節 宅地法案第562節 教育列侯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897節 租船(1)第120節 過繼(1)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21節 招攬人才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846節 善後(3)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753節 遠航(2)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37節 收心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464節 大朝儀(4)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1263節 上谷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1397節 立規矩第579節 夢兆(2)第357節 宣達司第1071節 血戰(2)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1161節 征途(1)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691節 文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