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節 考舉(5)

劉徹走下城樓時,心中卻是多少有些落寞的。

魏尚推薦上來的四個備選接班人,許進還算是其中比較優秀的一個。

懂軍事,會帶兵,而且背景可靠,忠心耿耿。

只是……

“缺乏大局觀啊!”劉徹感慨着。

自古良將難得,劉徹也知道,自己要求不能太高了!

畢竟,在這個將帥基本都要靠個人天賦和不斷磨礪的時代,想跟後世一樣,像大街上買白菜般團購個十個八個衛青霍去病,那是奢望!

但云中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打開地圖,就能清晰的看到,雲中郡直面的就是河套地區的匈奴部落。

可以說,匈奴假如入侵,雲中就是他們肯定會走的一條入侵通道!

而云中倘若失守,那麼,匈奴騎兵就可以長驅直入,繞開堅固的長城防線,直趨蕭關。

而更現實的考慮是,目前,漢匈未來幾年大體將維持和平局面,兩國將相互通商,這次和親協議,漢室許諾給匈奴人的通關集市,也基本是設在雲中郡的長城防線附近。

這樣一來的話,就要求雲中郡守,不僅僅有豐富的軍事鬥爭水平,還得有足夠敏銳的嗅覺和圓滑的手段。

換句話說,劉徹要選的雲中郡守是要求上馬能打仗,下馬能安民,文武雙全的強人!

即使是漢室歷史上。能具備這樣的素質的人才,也是寥寥無幾。

老實說,就是當朝丞相周亞夫也未必符合條件!

“看來。朕得啓動軍校的計劃了!”劉徹在心中想道。

通過這半年來與南北兩軍的許多中高級軍官的接觸,劉徹大概瞭解到了,這些將官,要說沒有能力,基本上都還是有的!

只是,受限於時代以及他們本身的文化水平,這些將官絕大多數。終其一生,也就只能當個校尉、司馬。再往上,那就是力有未逮!

原因,當然很簡單。

在這個知識被壟斷,兵家著作被國家視爲禁臠的時代。

絕大多數的武將。其實都是靠着自己的經驗以及過往的傳統在辦事。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自學成才的人才,你就可以想象了。

看看現在的名將們吧!

周亞夫的老爹是大名鼎鼎的周勃,儷寄的父親是儷商,韓頹當也不簡單,他的父親就是韓王信,魏尚就不說了,他與田叔是老兄弟了,當年赫赫有名的趙國三君子之一。

基本上。現在,所有的名將,大將。都是列侯勳臣,將二代或者乾脆就是將一代。

從這裡面,劉徹看到了一個事實:在軍隊,功臣列侯階級們,掌握了上升的通道。

這些傢伙壟斷了兵法著作的知識,使得漢室至今的將軍、大將。基本都是從他們的圈子裡選出來的。

而大部分的中下層軍官,卻因爲接觸不到更高級的軍事知識。只能一輩子當個大頭兵。

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看看李廣家族吧!

李廣、李蔡、李當戶、李敢、李陵!

還有霍去病家族的霍光!

也就是說,並不是中下層的軍官,他們的能力不足。

看看太宗孝文皇帝從代國帶到長安的那幾個老臣子吧!

張武、宋昌甚至已經死了的枳候薄昭。

他們最開始,也不過是個千石左右的武將,一到長安,不過三五年功夫,就搖身一變,成爲能執掌禁軍甚至統帥數萬大軍出征的將軍!

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些人的成功?

答案很簡單,知識與歷練!

霍去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從小就是被小豬一手培養大的,石渠閣中的所有兵書,全部向他開放。

史書記載,霍去病死後,小豬收養了他的遺腹子,親手撫養,想要再造一位冠軍候,可惜,那位冠軍侯在隨小豬封禪泰山的路上夭折了,不然,後面那裡還有霍光什麼事?

後世的事實也證明了,名將是可以批量製造的!

黃埔軍校、西點軍校,都是名將的搖籃。

但劉徹一直不敢將這個想法付諸實際!

原因也很簡單。

他搞考舉,並未觸動列侯勳臣階級們的利益,相反,還儘量照顧了他們的訴求。

在少府搞科研,那是他這個皇帝的自留地,也不會傷害到任何貴戚的利益。

但,搞軍校就不一樣了!

這是要打破列侯勳臣階級們對軍隊的壟斷,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導致這些拿着槍桿子的列侯們,上演一出玄武門或者奪門之變了。

不要以爲列侯們不敢!

呂氏當年也以爲這幫傢伙不敢。

結果,呂氏全族都死光光了!

漢室至今五十多年,列侯中敢跟皇帝掰腕子的人才也是不少的!

歷史上,小豬敢動這幫傢伙,是因爲衛霍軍事外戚集團,已經完全的取代了他們,將槍桿子徹底的拿在了手裡。

至於現在?

劉徹低頭沉思了一會。

他手裡頭,真正掌握的也就是羽林衛與虎賁衛,再加上未央宮本身的宮廷宿衛武裝,大概加起來有個一兩萬人。

可以說,他自身的安全保障,已經沒有問題了。

“是時候了!”劉徹在心裡想着。

他也做過許多準備工作了,譬如,他曾經請欒布著書,寫一本彭越的兵書,也試探過儷寄和韓頹當,這三個將軍,都對劉徹的要求沒有反感,甚至,還曾一度表現出十分熱情的態度。

另外周亞夫劉徹也試探過了,周亞夫對於培養新人,非常支持。

劉徹在心裡計算了一下,有了這些將軍支持,基本上,等於他已經控制了漢室軍隊的六成兵力了。

在中國歷史上,任何皇帝假如已經控制了六成以上軍隊的槍桿子,其他人就只能跪地三呼萬歲,就算有人不願意,那歷史的車輪,也一定會毫不留情的將他碾成碎片!

更重要的是,這次考舉以後,等這批考舉出來的官員掌握了地方的行政權力以後,就算列侯勳臣階級們想掀桌子幹一票,恐怕還沒來得及串聯,就得被裡正、亭長和廧夫們給鎮壓了!

一念至此,劉徹下定了決心,對身旁的王道吩咐道:“晚上,請丞相入宮議事!”

在這個事情上,劉徹決定,再試探一次周亞夫,以確保萬無一失!()

第1177節 應變第487節 開源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79節 姊弟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1591節 統治(1)第423節 狗腿子(3)第966節 省親(2)第410節 考舉(3)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52節 滅蝗策第49節 厚顏無恥第142節 野望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74節 豬隊友們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1169節 藝術(3)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825節 腹黑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336節 兄弟們(2)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392節 忐忑第593節 貪婪第651節 誘導(1)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414節 匈奴公主(1)第429節 廟算(1)第880節 設計(1)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881節 設計(2)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103節 抉擇(1)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239節 回長安第796節 投軍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1499節 兩個任務(2)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1055節 糾纏(1)第1175節 羞恥第636節 新學派?(5)第1121節 影響(1)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1418節 鹿鳴宴(1)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581節 爲難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438節 收買(3)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966節 省親(2)第591節 新世界(7)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378節 喜事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1186節 轉折點第769節 昏王謝幕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913節 不虧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1123節 赦與罰(1)第941節 捕鯨業帶來的變化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247節 佈置第1366節 第三世界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995節 廟算(1)第1021節 諜影第8節 家宴(上)第769節 昏王謝幕
第1177節 應變第487節 開源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79節 姊弟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1591節 統治(1)第423節 狗腿子(3)第966節 省親(2)第410節 考舉(3)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52節 滅蝗策第49節 厚顏無恥第142節 野望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74節 豬隊友們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1169節 藝術(3)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825節 腹黑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391節 畫大餅 1 除夕快樂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336節 兄弟們(2)第919節 從此朕既國家!(1)第392節 忐忑第593節 貪婪第651節 誘導(1)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414節 匈奴公主(1)第429節 廟算(1)第880節 設計(1)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881節 設計(2)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103節 抉擇(1)第1547節 傳道計劃第239節 回長安第796節 投軍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69節 殺雞駭猴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1499節 兩個任務(2)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1055節 糾纏(1)第1175節 羞恥第636節 新學派?(5)第1121節 影響(1)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1418節 鹿鳴宴(1)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581節 爲難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438節 收買(3)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966節 省親(2)第591節 新世界(7)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378節 喜事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1186節 轉折點第769節 昏王謝幕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913節 不虧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1123節 赦與罰(1)第941節 捕鯨業帶來的變化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612節 匈奴體系(2)第1247節 佈置第1366節 第三世界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231節 調、教儒家(2)第995節 廟算(1)第1021節 諜影第8節 家宴(上)第769節 昏王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