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節 溫言在口(2)

劉徹現在也確實需要這麼一個臺階來下。

一次性將五六十個列侯給廢了。

這樣做要付出的代價太大。

而且,很容易使得其他列侯們抱團反擊。

而一旦這些人抱團,其能量將是無比巨大的!

在漢室歷史上,正是這些傢伙抱團,把諸呂的勢力連根拔起,兩個少帝被推進小巷子裡用亂刀砍死。

然後反過來說:少帝非孝惠子。

把自己給洗得乾乾淨淨。

然而,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

作爲皇帝,劉徹心知肚明。

所以,漢室自太宗以來,就用了無數手段,分化和瓦解以及打擊列侯集團的力量。

過去,太宗輸粟捐爵,乃至於歷史上,老劉家不斷挖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的根基,都有着這方面的考慮。

但劉徹爲了集中力量,開始加強軍隊的勢力。

這就使得列侯的勢力,跟着膨脹起來。

目前漢室七成以上的高級將領,是列侯或者與列侯們有親密關係的人。

幾乎八成的野戰軍團,是由列侯們和他們的家臣在掌控。

這股力量要是鐵了心,要拉劉徹下臺,也不是辦不到。

李世民玄武門政變,趙匡胤陳橋兵變,可都是冒着巨大的風險,且爲輿論和民心所不容的!

但,這個世界上,真理只在弓弩劍戟的殺傷範圍之內。

槍桿子裡出政權。

槍桿子裡還出真理!

就算史家公正不阿的在史冊上寫下‘趙盾弒其君’,那又如何?

好在,列侯集團內部,長期以來就分裂成了無數個派系。

有開國功臣派、孝惠功臣派、太宗功臣派和先帝功臣派和外戚宗室派。

各個派系內部,又分出無數個小派系。

這些大大小小的派系,有的已經沉寂許久,有的則是剛剛新生,朝氣勃勃。

彼此之間,有着巨大的分歧和矛盾。

譬如周亞夫肯定就跟那些當年對他老爹落井下石的傢伙沒有好臉色。

而高皇帝功臣派,則永遠是高冷的蔑視着晚輩。孝惠功臣和太宗功臣。

這使得歷代劉氏天子,能很好的拉攏分化他們,使他們永遠無法擰成一根繩子。

最經典的案列,當屬劉徹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驅逐元老派系的骨幹周勃了。

所以。目前來說,劉徹還不用擔心,一覺醒來發現長安城裡已經打成了一鍋粥。

但列侯集團還是需要安撫的。

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打完一巴掌,總得給顆甜棗不是?

而甜棗早已準備就緒。

只是。劉徹還打算拿這顆甜棗換一點東西。

總不能跟跪臺辦一樣,別人一哭,自己就馬上跪下來添吧?

所以,劉徹不緊不慢的站起來,拍拍手,從王道那裡接過一張帛書,遞給劉禮道:“正好宗正來了,朕擬了道詔書,宗正帶回去,讓諸位臣工都參詳參詳。明日朝會,將主要討論此事!”

劉禮雖然不太明白是怎麼回事,但還是接過帛書,恭身拜道:“臣謹奉詔!”

然後,他就坐下來,將帛書打開,看了起來。

一看之下,劉禮大驚失色。

“陛下深謀遠慮,老臣深感欽佩,只是。此事恐怕很難……”

“宗正放心,此事易爾,朕會將另一道詔書,與此詔書捆綁。此詔廷議不過,另外一詔就永遠擱置!”劉徹淡然的笑道。

後世的見識告訴劉徹,假如某個政策阻力太大,無法在議會(國會、長老會)上通過,那麼,明智的政治家。常常會選擇將另一個政策與之捆綁起來。

要過全部過,不過一個也別過。

雖然這樣子幹吃相有些難看。

但對權貴、既得利益階級,不需要講究這些。

“順便告訴宗正一聲吧,另外一詔,就是加恩令!”劉徹笑着說。

劉禮卻是渾身一震。

加恩令三個字,就像磁鐵一樣,牢牢的吸引住了劉禮的全部注意力。

這道詔書的存在,宮廷內外和朝野上下,都傳說了許久了。

只是,天子一直沒有將之拿出來。

這讓列侯們真是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難受。

但偏偏又不能表現的太過急切,以免讓人以爲自己是輕浮浪蕩的紈絝子弟。

如今,加恩令千呼萬喚終於出現。

但它卻被天子跟另外一個命令捆綁了起來。

劉禮不太清楚,列侯們究竟會怎樣抉擇。

是要眼前的利益呢?

還是長遠的未來?

劉禮感覺有些無法判斷。

劉徹卻繼續道:“至於執金吾那裡,宗正回去告訴臣工們:下相高陵,謀反,罪在不赦,舞陽侯一案證據確鑿,而廣平侯有疾,亦乃事實,朕從來沒有,也不會因言加罪他人,太宗皇帝‘除誹謗詔’,朕都記着呢!所以,忠臣孝子不需要擔心!”

雖然沒有明着說,執金吾郅都不會擴大打擊面。

但意思卻已經表達了出來了。

至於信不信?

反正劉徹自己是信了!

劉禮此來,爲的也是天子的這句答覆。

劉禮當然也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天子當面說出‘此事到此爲止’的話。

若是這樣,這話反而不可信!

譬如當年,太宗孝文皇帝當面寬慰張武‘這種小事情絕對不會傷害你我的君臣之誼’回頭就把張武賣了,明確下詔賜其五百金以愧其心!

若非當事人是張武,臉皮夠厚,心夠豁達,換了其他人,恐怕回家就會自殺。

諸如此類的故事,在過去老劉家的歷史上,簡直不要太多!

而這些事情,也讓大臣們在面對劉家皇帝許諾和安撫的時候,極爲小心,生怕自己一個不慎就成了彭越、張武這樣的悲劇。

“對了……”劉禮正準備告辭,卻聽劉徹又道:“宗正,故廷尉、故淮南相、江都相張季病危,宗正回去去跟太常商量一下,派人去江都和堵陽代表朕慰問和看完張季及其親人,有什麼要求,讓使者回來報告給朕,朕將酌情考慮!”

張季自然就是張釋之了。

因其是堵陽張氏的第三子,所以字季。

表字季是漢代的老三專用表字。

像劉徹的祖宗劉邦,也表字季。

對於張釋之的病危,劉徹其實是很內疚的。

事實上,在一年前,張釋之的身體其實已經大爲好轉了,他患的肝病經過淳于意的精心調理,已經起色不少。

但劉徹將他推到江都王相的位置上,今年四月的江都風災,更是讓張釋之足足忙了一個多月。

肝病病人本來就需要很好的休息和調理。

但張釋之一工作起來,就沒日沒夜。

風災過後不久,他的病情就復發了,而且加倍的嚴重起來。

對此,劉徹當然要給予補償了。

無論是故後哀榮還是子女的前途問題,劉徹都覺得自己有必要爲他解決。(。)

ps:??明天開始爆發~每天保底一萬字,持續到月底~~~~

嗯,因爲後天我又上安卓推了。

第52節 難題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1188節 明主(1)第21節 招攬人才第1341節 接觸戰第643節 木偶第521節 條件(2)第170節 天使章德第3節 薄皇后第426節 換皮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260節 動員(2)第468節 家宴(2)第386節 制度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24節 做個出頭鳥第500節 法統第438節 收買(3)第675節 神蹟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425節 使團(2)第871節 覲見(1)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775節 承諾(2)第1358節 自作孽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384節 反轉第745節 趙佗入朝(2)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1393節 畫大餅(2)第209節 調查(3)第326節 選秀(1)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445節 博弈(1)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633節 新學派(2)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103節 政治第1473節 在安東(4)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1314節 震動第1499節 兩個任務(2)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1506節 遊說(1)第536節 洗腦(1)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198節 老將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1124節 赦與罰(2)第576節 決定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1232節 影響第654節 梟雄第821節 臣服第756節 命名第13節 橄欖枝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751節 南越迴歸(2)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1063節 屠殺(2)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1283節 山寨(1)第1514節 戰略(2)第296節 迷霧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310節 協議第131節 思慮第344節 背鍋俠(4)第586節 新世界(2)第191節 造假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1583節 戰前(1)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1095節 天單于(3)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189節 明主(2)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509節 禍事第324節 佈置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91節 舊恩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1570節 攪局者(2)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591節 新世界(7)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333節 滅亡(1)
第52節 難題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1188節 明主(1)第21節 招攬人才第1341節 接觸戰第643節 木偶第521節 條件(2)第170節 天使章德第3節 薄皇后第426節 換皮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1260節 動員(2)第468節 家宴(2)第386節 制度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24節 做個出頭鳥第500節 法統第438節 收買(3)第675節 神蹟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425節 使團(2)第871節 覲見(1)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775節 承諾(2)第1358節 自作孽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384節 反轉第745節 趙佗入朝(2)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1393節 畫大餅(2)第209節 調查(3)第326節 選秀(1)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445節 博弈(1)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633節 新學派(2)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103節 政治第1473節 在安東(4)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1314節 震動第1499節 兩個任務(2)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1506節 遊說(1)第536節 洗腦(1)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198節 老將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1124節 赦與罰(2)第576節 決定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1232節 影響第654節 梟雄第821節 臣服第756節 命名第13節 橄欖枝第1369節 流血的撤退(1)第751節 南越迴歸(2)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1063節 屠殺(2)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1283節 山寨(1)第1514節 戰略(2)第296節 迷霧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310節 協議第131節 思慮第344節 背鍋俠(4)第586節 新世界(2)第191節 造假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1583節 戰前(1)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1095節 天單于(3)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189節 明主(2)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509節 禍事第324節 佈置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91節 舊恩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1570節 攪局者(2)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591節 新世界(7)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333節 滅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