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節 不負初心

劉徹抵達固安候府時,申屠家門前,已經停滿了前來看望、慰問這位老丞相的公卿列侯外戚勳貴的馬車。

這與劉徹記憶裡申屠嘉前世吐血而亡後清冷的治喪儀式相比,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不止是申屠嘉過去的門生故舊天天往老領導家裡跑,就是那些申屠嘉過去的政敵與對手,也紛紛親自前來上演一出英雄惜英雄的好戲。

劉徹明白,這些人是在做戲給他看。

所以,也沒有太過理會這些傢伙。

天子攆車在故安候門前的大道邊停下來,劉徹親自下攆,步行前往申屠氏府邸。

“其實,說到底,朕也是在作秀啊……”劉徹在心裡自嘲的想着。

“臣等恭迎陛下,吾皇萬壽無疆!”劉徹剛下攆車不久,申屠嘉的長子申屠蔑就在一大堆的公侯列卿的簇擁下迎上前來。

劉徹掃了一眼人羣。

好傢伙,除了丞相周亞夫最近在忙着協調全國郡國上下秋收的事宜,無非抽身外,其他三公九卿一個不少的全在其中。

看來,大家都將這番申屠嘉病危,當成給自己刷聲望的場所了。

不過,這也是劉徹想要看到的場面。

無論如何,讓申屠嘉走的風風光光。

“老丞相情況怎麼樣了?”劉徹揮揮手,讓衆人起身,然後在自己的衛隊保護下,與羣臣前行,一邊走,劉徹一邊問着申屠蔑。

“有勞陛下關愛,家父今日凌晨醒過一次,然後服了藥,又睡下了……”申屠蔑低着頭。滿臉的悲傷。

劉徹點點頭,其實,事情到了這一步,所有的一切努力和手段都只是在盡人事,聽天命而已了。

就算神仙下凡。也拉不回申屠嘉的生命。

“帶朕去看看吧……”劉徹吩咐道。

“諾!”

…………

在申屠蔑的陪伴下。劉徹走進申屠嘉的臥室。

一進屋,劉徹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藥味。

太醫令淳于意的幾個弟子圍着申屠嘉臥塌之地,小心的照顧着。

而淳于意自然不可能一天十二時辰守在這裡,他也老朽了,每日的精力有限,只會在緊急之時,奉命趕來。

好在故安候府離着太醫署不遠這也自然。醫院當然會建在貴戚區。

這些未來的太醫。見到劉徹,紛紛恭身行禮。

劉徹擺了擺手,走到了申屠嘉的塌前。

大漢帝國的第七位丞相申屠嘉,此刻緊閉着雙眼,合衣趟在塌上。

他臉色蒼白,毫無人色,錯非其胸膛還在微弱的起伏呼吸,已與死人無異。

申屠嘉的身體。還是非常強壯的。

這位從一介小卒子,走到帝國丞相位置的傳奇人物。在一兩個月前,還能吃下一大碗粟米飯,喝下半斤烈酒。

只是……

無論英雄還是梟雄,聖人仰或賊子。

在歲月面前,全都不堪一擊。

劉徹凝視着申屠嘉的臉龐。

許多往事,從心底浮現。

最終,畫面定格在了三年前的那個早晨,以及劉徹曾經對現在趟在塌上的這個老人的那句誓言。

“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劉徹呢喃着輕語:“老丞相,你且看着朕,將這大漢打造成凌駕一切之上天朝上國,統御萬千藩屬的中央帝國罷!”

可能是聽到了劉徹的聲音,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原本只有微弱的呼吸的申屠嘉的胸膛,忽然開始了一陣急促有力的跳動。

只見他呼出一口濁氣,然後就睜開了眼睛。

“陛下啊!”申屠嘉看到劉徹的身影,中氣十足的說出了第一句話。

“老丞相,朕在這裡……”劉徹連忙蹲下來,此情此景,劉徹很清楚,這就是迴光返照,申屠嘉已命不久矣。

“老臣方纔去了一趟長陵啊,高皇帝請老臣飲酒,那酒好啊,喝下那酒,老臣就恍恍惚惚的在長陵之中游覽,在一株槐樹下,老臣見到了肅候靳公,靳公跟老臣抱怨說,最近一直都沒吃到一頓飽食,常常餓肚子……”

劉徹蹲在申屠嘉身旁,靜靜的聽着他的訴說。

聽到申屠嘉說到此處,劉徹立刻就對旁邊的太常竇彭祖吩咐道:“太常,派人去尋找信武候之後,擇其良善忠孝之輩,上呈朕前,朕當爲信武候復家,再怎麼樣,也不能讓功臣在九泉之下無有祭祀血食!”

“諾!”竇彭祖立刻上前拜道:“臣彭祖謹奉詔!”

劉徹很清楚,申屠嘉只是在臨死前,想要幫一把自己當年的老上級。

申屠嘉所說的肅候靳公,就是漢室開國一百零八列侯之一,當初威名赫赫,隨着劉邦轉戰了大半個天下的信武候靳歙,也是申屠嘉的老上級。

靳歙是楚漢爭霸時,與灌嬰樊噲曹參齊名的猛將。

他幾乎參與了漢軍的所有戰鬥。

兩個韓信都栽在他的手裡,由此可見他的厲害!

同時,靳歙也是漢室騎兵部隊的創建者,他參與和主持了漢軍騎兵部隊的組建和擴大工作,是漢室騎兵部隊的奠基人之一。

但如此英雄人物,卻有個犬子,或者說犬子都是擡舉了對方!

靳歙的繼承人靳亭的大名,哪怕是劉徹的記憶裡,也是大名鼎鼎。

此人繼承了自己老子爵位後,就以紈絝奢侈和橫行霸道、殘忍暴虐出名。

他在位二十一年,就被廷尉請去喝茶聊天八次之多,被御史大夫和丞相點名批評了十幾次。

最終被忍無可忍,再也忍不了的太宗孝文皇帝擼奪一切爵位,然後在窮困潦倒中死去哪怕是當時的丞相申屠嘉苦苦哀求,乃至於願意用自己的爵位給其抵罪,也不被許可。

因爲,這貨當時觸怒了幾乎整個皇室。

靳亭犯下的罪名,叫做‘事國人過律’。

這個罪名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役使百姓超過律法的規定。

這在漢室是列侯和諸侯王們僅次於亂倫、謀反、大不敬、不孝的罪名,爲歷代天子所不可接受自己的臣子的底線之一。

而且也極大的超出了社會輿論容忍的極限。

劉徹甚至都無法想象,要什麼樣的白癡腦殘和吝嗇纔會幹出這樣的事情來。

這等於是自絕於國家人民以及社會。

所以,終漢一代,信武候國從未有復家的聲音。

但如今。申屠嘉捨棄自己的臉皮不要。在臨終前最後向劉徹提出這麼一個要求。

劉徹不能不滿足他。

再者說了,信武肅候靳歙,還是有功社稷國家和民族的。

“老臣拜謝陛下!”申屠嘉聞言,卻是大喜過望,這個願望也算是他最後的願望了。

他這一輩子,戎馬半生,跟秦軍剛過。也領教過項藉的厲害。更與匈奴人在平城真刀真槍的幹過。

從一介小卒,踩着無數敵人的頭顱和屍身,成爲漢室列侯,丞相,位極人臣。

要說遺憾,並不多。

更何況在這生命的最終時刻,他還能得到天子和整個朝野的重視,未來青史之上。他的名字,未必就不如蕭何曹參的大小。

可能。最後的遺憾,就是不能看到漢軍出塞,擊敗匈奴,擒獲單于的那一天了吧。

申屠嘉擡頭,看向自己的兒子,伸出手道:“吾兒!”

申屠蔑立刻上前跪下來叩首,他已經知道要發生什麼事情了。

申屠嘉又看向自己的長孫,道:“去病……”

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貴公子也馬上跪下來叩首道:“去病在此,祖父大人請說!”

“他日王師出塞,北擒單于,家祭之時,勿忘告乃翁!”申屠嘉幾乎是用盡了全部的力氣看着他的兒孫,隨即他的身體失去了所有的力氣,軟軟的躺在了塌上。

劉徹看着這一幕,不知爲何,感覺眼眶有些發紅。

因爲劉徹想起了在歷史上,也有這麼一個似曾相識的典故。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然而,辛棄疾永遠也看不到宋軍驅逐韃靼,恢復河山的那一天。軟弱腐朽的宋王朝在生前讓辛棄疾傷心、痛心,死後也沒辦法讓他瞑目。

數十年後,蒙元鐵騎南下,毀滅了南宋小朝廷,將大好河山踐踏得不成樣子。

直至又八十年後,一個放牛娃出身,當過和尚的平民,舉起義旗,恢復漢家江山。

“老丞相,請您放心,朕,必不會讓這樣的遺憾發生!”劉徹在心裡默默說道:“請你在天上看着吧,朕會將黑旗插遍寰宇,四海之內,六合之中,日月所照,凡其人民,莫不爲漢臣妾!”

這樣想着,劉徹緩緩站起身來,轉頭看向羣臣,道:“老丞相的遺願,諸卿都聽到了!自今日起,我等君臣要齊心協力,勵精圖治,刷新政治,編練軍隊,教訓士卒,加強軍備,五年後出塞,雪呂后之恥,復平城之仇,上告高皇帝、太宗、仁宗,下慰六十年來死於匈奴鐵蹄之下的士民!”

“陛下教誨,臣等謹記,願肝腦塗地,爲陛下效犬馬之勞,五年後,雪恥,復仇!”羣臣紛紛跪下。

平城之後至今,向匈奴雪恥,討還平城之仇就成了漢室的政治正確之一,同時也成爲漢室政權的目標和矢志完成的任務。

在這個政治共識面前,朝野各派,是團結一致的。

…………

漢元德二年,秋八月,故安候申屠嘉薨於家宅,年八十四。諡曰成候,諡法雲:安民立政曰成。九月,陪葬陽陵,其墓誌曰:嗟!二三子,於此安眠者,漢丞相、故安成候申屠公諱嘉也,文臣下車,武將卸甲,士民肅穆。(。)

ps:靳亭確實是個奇葩啊!我翻遍整個漢書、史記,無數獲罪的列侯諸侯王中,獨此渣渣得享‘事國人過律’罪。真是給他老爹丟臉!我要做皇帝

———————————————————————————————

第六百一十七節不負初心完,您可以返回列表。

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12節 父親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437節 收買(2)第861節 杜仲膠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852節 影響(2)第585節 新世界(1)第927節 封王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1403節 繼任者第96節 趙胡第928節 孤竹之遺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797節 戰前(1)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305節 問題第1148節 壞水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29節 彌補疏漏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361節 微服(4)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251節 論功行賞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1476節 見聞(2)第206節 安排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1161節 征途(1)第1004節 漢三藏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661節 背景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302節 亂起!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481節 商稅的顧慮第1151節 教育第1142節 團結(1)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98節 暗流第63節 修改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023節 替死鬼(2)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801節 先鋒(2)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457節 契機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871節 覲見(1)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4節 表演第1157節 合縱(3)第3節 薄皇后第27節 定策第238節 喪母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332節 重賞!第1159節 連橫(1)第431節 廟算(3)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585節 新世界(1)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463節 大朝儀(3)第355節 決定第1128節 波瀾(2)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1585節 戰前(2)第878節 世仇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1183節 強大的工匠(1)第1352節 決戰(4)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1352節 決戰(4)第104節 栽贓
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12節 父親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437節 收買(2)第861節 杜仲膠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852節 影響(2)第585節 新世界(1)第927節 封王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1403節 繼任者第96節 趙胡第928節 孤竹之遺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797節 戰前(1)第297節 學習與孝心第1305節 問題第1148節 壞水第809節 匈奴的對策第29節 彌補疏漏第951節 公羊學的野望(2)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361節 微服(4)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251節 論功行賞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1476節 見聞(2)第206節 安排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830節 十面埋伏(4)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1161節 征途(1)第1004節 漢三藏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661節 背景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302節 亂起!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481節 商稅的顧慮第1151節 教育第1142節 團結(1)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98節 暗流第63節 修改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023節 替死鬼(2)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801節 先鋒(2)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457節 契機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871節 覲見(1)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4節 表演第1157節 合縱(3)第3節 薄皇后第27節 定策第238節 喪母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884節 和親確定(1)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332節 重賞!第1159節 連橫(1)第431節 廟算(3)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585節 新世界(1)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463節 大朝儀(3)第355節 決定第1128節 波瀾(2)第407節 考舉開始第1585節 戰前(2)第878節 世仇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954節 衆人的心思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223節 將軍們,請寫書吧第1183節 強大的工匠(1)第1352節 決戰(4)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1352節 決戰(4)第104節 栽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