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

漢元德六年冬十月丁丑(初七),河陰。

天空開始下起了小雪。

這是一個匈奴人比較高興的事情。

甚至有薩滿祭司宣稱,這是天神保佑的結果!

這使得匈奴人的士氣高漲。

畢竟,匈奴人遠比漢人更耐寒,他們的皮膚,他們的毛髮,他們的生活習慣,都已經適應了塞外的寒冷天氣。

這場小雪的到來,讓匈奴人充滿了鬥志。

嗯,很多匈奴貴族都覺得,漢朝人再牛逼,也戰勝不了自然吧!

在這個匈奴人都凍得哆嗦的天氣裡,你漢朝人能堅持幾天?

以至於,就連向來在匈奴國內,屬於魚腩的休屠部族,都是躍躍欲試。

休屠人雖然是匈奴的魚腩。

但他們與單于庭的羈絆非常深。

早在冒頓單于的時代,休屠部族就跟隨匈奴人征戰天下了。

早期的休屠人,甚至匈奴的王牌之一。

正因爲如此,休屠人才能被准許沿着陰山一直到胭脂山放牧。

還被准許擁有自己的城市姑臧城。

只是最近二十多年,休屠人一直棲息在富饒的姑臧和陰山腳下,部族的軍隊很少上戰場,漸漸腐化,才成爲了匈奴的魚腩。

但,休屠部族的體量就在那裡。

全族足足有三四萬的邑落,是這草原上有數的大部族。

足足兩個萬騎的編制,也足以讓休屠人有足夠的發言權。

倒是渾邪人有些不以爲意。

對這場戰爭有些心不在焉。

但,再不情願,現在,渾邪人也不得不趕鴨子上架了。

四千多名渾邪騎兵,驅趕着一萬多奴隸,出現在了漢軍營寨的北面。

在東方,大約差不多人數的休屠騎兵,驅趕着一萬多奴隸,出現在了漢軍營寨的南面。

奴隸都是一年多前,從大宛抓回來的男奴。

這些男奴在三十歲左右,屬於那種遲早要被丟進山林,自生自滅的廢物——草原的習俗就是不養老,別說是奴隸了,即使是父母,年紀大了,也要丟棄。

一般來說,四十歲左右的人,在草原上就屬於老人了。

而奴隸的話,很多時候,三十歲就不堪用了。

所以,無論是渾邪人還是休屠人,對這些奴隸的態度都是很簡單——廢物利用嘛!

此刻,在渾邪部族的陣前,幾百名渾邪牧民,推着一輛輛的木板車,將許多的食物——主要是野菜和着小麥和粟米煮成的稀粥,推到了這些奴隸面前。

奴隸們見到食物,全部都是瘋狂了起來,他們已經足足兩天沒有吃東西了。

飢腸轆轆,整個人都被飢餓所折磨着。

但,主人沒有準許他們吃,他們卻連動都不敢動。

這些奴隸,已經被匈奴人用皮鞭和刑罰,磨平了一切棱角。

他們的精氣神都被折磨的乾乾淨淨。

對於主人的恐懼和順服,幾乎深入了靈魂。

所以,哪怕有很多人使勁的吞嚥口水,甚至咬破了嘴脣。

但卻也無人敢向那些近在眼前的食物伸手。

皮鞭留下的記憶,讓他們只能蜷縮在一起,瑟瑟發抖,可憐巴巴的望着那些征服者。

“吃吧,吃吧……”渾邪人哈哈大笑,將那些木板車推到了這些傢伙面前。

頓時,奴隸們一擁而上,爭搶着那些稀粥。

甚至有人將頭都埋進了那些裝着稀粥的木桶裡,大快朵頤。

他們實在太餓了,太餓了。

在匈奴這一年多,他們就幾乎沒有吃飽過。

主人們總是餓着他們,用飢餓和皮鞭,折磨着他們。

好不容易,纔有這麼一次吃飽的機會,沒有人會放棄——天知道,下次能吃飽是什麼時候?

但渾邪人怎麼肯讓他們吃飽?

那些仗着身強力壯,霸佔着木桶和稀粥的人,很快就被鞭子抽到了一邊。

“只准吃十口!”‘主人’們拿着鞭子恐嚇着,威脅着:“想吃飽嗎?那就去將對面的那個營寨衝破!”

“只要有人衝進對面的敵陣之中,偉大的渾邪王,就將他收爲奴隸,讓他給偉大的渾邪王放牧,每天都能吃到奶酪!”

奴隸們聽到了自己的主人們的許諾。

儘管,他們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主人們的許諾,就像來自天堂的福音,讓他們怦然心動。

“沖沖衝……”許多人大聲說道:“爲了吃飽!”

他們已經受夠了飢餓,受夠了折磨,受夠了這生不如死的地獄。

在某些意義上來說,他們中的大多數,其實已經是瘋子了。

但,在某些角落裡,還是有着清醒者的。

這些人蜷縮在一起,衣不遮體,骨瘦如柴的身軀上密佈着各種傷痕。

“蠻子的話,不能信……”有地位較高的人用着希臘語悄聲的說道:“等會,我們衝到那個營壘前,就投降了吧……”

“我曾經聽說,副國主在國亡前,曾經前往東方,尋求一個偉大國家的幫助……”

“現在看來,這個偉大的國家,確實是非常強大的,它能跟蠻子抗衡,而且,蠻子看上去還不是它的對手……”

這些小團體的人聽了,都是暗自點頭。

他們,曾經都是貴族。

有優雅的詩人,有從容的雕塑藝術家,也有陽剛的軍官。

亞歷山大大帝的榮光和榮譽,曾經流淌在他們的血脈之中。

不過,現在,他們只是匈奴人的奴隸和戰敗者。

就像祖先們頌揚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攻破的那些王國的貴族一樣,成爲比蛆蟲還下賤,比野草還不如的奴隸。

甚至,馬上就要成爲炮灰。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在東方的那個怪異的陌生的國家。

故老相傳,名爲‘絲國’的古老帝國。

……………

在休屠人的方向,類似的戲碼,也在上演。

遊牧民們從來都懂得並且善於使用炮灰。

事實上,對於部落的牧民來說,奴隸和牲畜的地位是一樣的。

甚至,奴隸的地位是低於牲畜,僅僅高於工具。

畢竟,牲畜能產奶,能出肉,皮毛可以做衣服,內臟能夠拿來捕魚或者作爲陷阱的誘餌。

奴隸行嗎?

所以,遊牧民在必要的時候,會放棄自己的奴隸,讓他們自生自滅。

但很少有人會放棄自己的牲畜。

某些部族,甚至對牲畜的感情非常深厚。

譬如折蘭人就從不吃馬肉,每一匹馬死後,主人只會剝下它的皮毛,製成衣服,但卻會將它的肉掩埋。

即使是剝下它的皮毛,其實也是一種愛。

哪怕愛馬死了,它的身體也會主人同在。

但奴隸就不行了。

除非某些大貴族的貼身奴隸——他們死後,假如生前伺候主人伺候的不錯,主人會留下他的頭顱,製成一種冥器,並且在未來,自己死後,讓之陪葬。

當然了,每個部族都有着自己獨有的習俗和文化。

就像現在,在即將出徵前,休屠人擡來了幾尊巨大的青銅金人。

薩滿祭司帶着部族的騎兵,跪在這些金人前,向他們祈禱:“先祖啊,天神啊,請保佑您的子孫平安歸來,戰勝敵人!”

在遙遠的百餘年前,休屠人還是一支相當原始的部族時,他們就已經將祖先的容貌鑄造成人像,並且每年都會供奉這些先王的金人。

在蠻荒時代,休屠人甚至曾經將去世的先王的遺體,裹入青銅之中。

所以,在休屠人眼裡,這些金人代表着曾經率領他們披荊斬棘活下來的先王。

每次作戰,或者有重大變故,休屠人都會請出這些代表着先祖的金人,祈求它們的賜福。

…………

“這些屠各的奴才……”呼衍當屠騎着馬,帶着自己的本部萬騎,看了一眼休屠部族方向的這個儀式。

老實說,呼衍當屠很不爽休屠部族的就在於此了。

原因很簡單,那些金人的容貌,沒有一個是匈奴的單于的模樣。

這意味着休屠人始終在保持自我。

他們並未將自己看成是匈奴人。

撐死了,只是承認匈奴的盟主地位而已!

不過,比起休屠人,渾邪人的小動作和那些小把戲,更讓呼衍當屠警惕。

“渾邪王?哼!”呼衍當屠當然清楚,渾邪人現在在打什麼算盤。

渾邪王有個親戚,可就是漢朝的九卿之一啊!

在以前,匈奴強盛時,渾邪人自然是很老實的。

但現在嘛,就不好說了。

呼衍當屠也無法確認他們此刻的傾向。

但有一點很清楚——假如此次,匈奴丟掉了這河南地。

無論是渾邪還是休屠,甚至就連賀賴等部族,恐怕也會叛離單于庭了。

自古引弓之民,有奶就是娘。

誰強就抱誰大腿。

除非那個強者一定要弄死自己,不然的話,諸部族肯定會跪下來的!

“必須要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呼衍當屠在心裡計較着:“最好是能跟漢朝人一樣,將諸部族,併爲一民!”

當年,老上單于在位時,曾經雄心勃勃的想要創建一個統一的‘引弓之民’的國家。

草原上,無分匈奴、屠各、折蘭、渾邪。

爲此老上單于非常重視和照顧那些僕從部族,甚至,將烏孫國國王獵驕靡視爲親兄弟一般。

可惜,老上單于當年時,匈奴帝國如日中天。

本部的貴族們都很反對這個事情。

諸引弓之民併爲一家?

這怎麼可以?!!

匈奴人拼死拼活,打下這大好江山,可不是爲了學雷鋒做好事,讓諸部族都平等相處的!

所以,儘管老上單于威望高的嚇死人。

但,這個事情,終究還是沒有推行下來。

始終停留在紙面上和字面意義上。

也就有空的時候,拿出來跟漢朝人炫耀炫耀。

但此刻,呼衍當屠卻知道,老上單于當年的雄心壯志是何等的偉大!

若其在位之時,消除了匈奴與諸部族的隔閡,諸引弓之民,真正併爲一家。

或許,今日的匈奴帝國,依然是世界第一!

哪怕漢朝人已經變得如此強大了。

但它也不可能在草原上跟一個統一的引弓之民的國家抗衡!

甚至,說不定,匈奴帝國還可以建立起堪比漢朝的偉大文明!

可惜,當年四大氏族的貴族的短視,葬送了匈奴帝國昇華的契機。

以至於如今,當漢朝強勢進入草原,除了本部的部族外,匈奴真正信得過的部族,沒有幾個。

唯一一個跟匈奴彼此無間的部族,折蘭,甚至被漢朝人打斷了脊樑骨,沒有個十幾二十年,休想翻身。

而曾經另外一個與匈奴如子如弟,親密無間的盟友烏孫人,也被匈奴人親手撲殺。

想到這裡,呼衍當屠就不由得一嘆。

匈奴本部,不過四十萬邑落而已。

而整個草原的部族加起來,起碼有一百萬以上的邑落!

若再算上西域諸國的力量,匈奴其實不比漢朝差。

但問題是——除了本部的騎兵,其他人都靠不住!

而其他部族也是這樣看匈奴的。

譬如那些現在躲在西域的盆地裡,死活不肯南下回到幕南過冬的部族。

他們難道是真的被漢朝人嚇破膽了嗎?

恐怕不是如此吧!

他們真正害怕的,恐怕還是匈奴吧!

他們害怕被匈奴當成炮灰,就像現在,那些被休屠人和渾邪人驅趕着的奴隸一樣。

這草原上,引弓之民,永遠都在猜忌着另外一個引弓之民!

想到此處,呼衍當屠就越發的對漢朝的制度和文化產生了興趣。

漢朝可比匈奴的人口多多了!

曾經,漢朝的土地上,齊人、楚人、秦人、韓人、魏人……據說分成了上百個不同的國家,彼此爭鬥和戰爭。

但是,現在,他們卻全部變成了漢人。

每一個人,都堅信自己是所謂的中國人,所謂的諸夏民族的一分子。

正是這樣的變化,使得漢朝人,擁有了可以與匈奴帝國爭霸的力量。

“諸夏……”呼衍當屠在心裡想道:“或許,我大匈奴,未來可以自稱諸胡……對!”

“草原上,無論是渾邪人,還是匈奴人,甚至是西方的狐涉人,在漢朝人眼裡,都是胡……”

“大家既然都是胡人,那就肯定都是一個祖先……”

“既然都是胡人,也都是一個祖先……那麼……現在漢朝人居然膽敢侵略胡人祖先的牧場,侮辱胡人的神明和先祖的墳墓,諸胡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打敗漢朝野心家!”(。)

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123節 蒼鷹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334節 戰場第1082節 匈奴的覺醒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576節 決定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427節 看望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712節 影響第462節 大朝儀(2)第821節 臣服第770節 返航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67節 安排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11節 彙報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104節 栽贓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404節 無題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1597節 太初曆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797節 戰前(1)第436節 收買(1)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1177節 應變第709節 思慮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964節 省親(1)第892節 少府的成果(1)第1457節 掀桌子(3)第851節 影響(1)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948節 整頓(2)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1515節 局勢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122節 過繼(3)第1334節 戰場第528節 三越攻略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1155節 合縱(1)第1151節 教育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1170節 訛詐第909節 換俘(2)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800節 先鋒(1)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1478節 京兆尹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916節 哭廟(2)第295節 人蔘!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2節 忽悠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593節 統治(3)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897節 租船(1)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1160節 連橫(2)第659節 南巡(3)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94節 麻煩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
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123節 蒼鷹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334節 戰場第1082節 匈奴的覺醒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887節 醫學的未來(1)第576節 決定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812節 王牌對王牌(3)第427節 看望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1135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3)第712節 影響第462節 大朝儀(2)第821節 臣服第770節 返航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205節 未雨綢繆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67節 安排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11節 彙報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104節 栽贓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404節 無題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1597節 太初曆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418節 忠犬該怎樣養成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797節 戰前(1)第436節 收買(1)第1512節 毀滅與征服(2)第953節 黃老派的反應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1177節 應變第709節 思慮第1426節 烏丸閼氏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964節 省親(1)第892節 少府的成果(1)第1457節 掀桌子(3)第851節 影響(1)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948節 整頓(2)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1515節 局勢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122節 過繼(3)第1334節 戰場第528節 三越攻略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1155節 合縱(1)第1151節 教育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1170節 訛詐第909節 換俘(2)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800節 先鋒(1)第1572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2)第530節 帝國主義(1)第1478節 京兆尹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916節 哭廟(2)第295節 人蔘!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2節 忽悠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1593節 統治(3)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897節 租船(1)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1160節 連橫(2)第659節 南巡(3)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94節 麻煩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