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

劉徹就這樣三五句話,就把總額三十萬金的國債任務給發佈了出去。

反正,這種靠行政手段,強行推動的辦法,在中國的環境下,一般只要不出岔子,就是百試百靈。

皇帝跟你借錢,還給利息,你敢不借?

反正,現在劉徹手裡握着天下列侯勳貴大富商的資產明細。

誰要是明明有錢卻跟他哭窮,那就等着被吊起來掛在轅門上吹成人幹!

錢的事情解決了,等於漢家的國力也被釋放了出來。

三十萬金,就是七八十噸黃金,哪怕放到兩千年後,也足可支撐一場局部戰爭了。

既然手裡有錢,劉徹於是再也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狂躁。

他看着周亞夫,道:“丞相去到太原後,即刻以朕之節鉞與虎符,發上郡、代國、太原及雲中、雁門士民官紳!”

周亞夫有些疑惑的擡頭看着劉徹,心裡面甚至有些忍不住的顫抖。

劉徹迎上他的雙眼,堅定的說道:“朕要看到,丞相將此數郡的百姓,全部動員起來,動員到戶!縣鄉亭裡,敢有阻礙、推脫者,無論是誰,儘可斬之!”

聽到這裡,周亞夫哪裡還不明白自己的君王要幹嘛?

“商君的耕戰系統啊……”周亞夫感覺自己的心臟都在顫抖。

大農直不疑更是連渾身上下的毫毛都倒立了起來。

若在以往,若在平時,誰若敢提及這種要動員到戶的命令。

全天下的文人士大夫都會一擁而上,瘋狂攻仵。

因爲,這種國家的命令,直接下達具體的家庭手裡,將一切力量,一切資源,一切人力,全部集結成一個拳頭的制度,正是商鞅當年爲秦帝國量身打造的‘耕戰系統’。

當年的秦帝國,在這個系統下,用帝國的劍,爲帝國的犁奪取土地,反過來,帝國的犁,又逼迫帝國的劍去奪取更多土地和財富。

這個體系,發展到巔峰時,在長平之戰中,秦帝國用不過數百萬的人口基數,硬生生的拉起了一支數十萬的軍隊。

更使得全國上下,上至八旬老翁,下至十二三歲的稚童,都在爲戰爭服務。

長平之戰,趙國與其說是敗給了白起,輸給了自己的豬隊友。

倒不如說是趙國鬆散的軍事政治制度,徹底的被團結在一起的秦國打敗。

也正是長平之戰後,秦的統一勢頭,再不可阻擋。

東方六國全部都被秦人的狠勁和韌勁嚇傻了。

秦的這個體系,在劉徹眼中,已經與後世一戰前期的列強動員體系相近了。

劉徹自然是做夢都想要將這個體系重現人間!

但可惜,一直以來,沒有合適的機會。

而且,這個系統本身就是一個吞金怪獸。

它是一個只有工業國才玩得起的精密機器。

即使是秦,也僅僅是在長平之時,咬着牙齒,將它的威力全開。

長平之後,哪怕是被六國打到了函谷關下,也未再用。

不是秦人不想用,而是這個東西太費錢了!

這種將國家的力量,集中到一個拳頭的體系,僅僅是啓動,就要消耗數不清的資源。

沒有工業化的農業國,每玩一次都是在走鋼絲。

稍有不慎,立刻就會爆發災難!

但,這個體系對於任何一個想要做大事的君王,尤其是劉徹這樣的穿越者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吸引!

哪怕明知道有毒,也要嘗一下味道,才肯罷休!

況且,今時今日的漢家,雖然不是工業國。

但卻已經有一些脫離農業國的特徵了。

旁的不說,南陽的冶鐵基地,每時每刻,都在爲漢家注入新鮮的活力。

以往,想要武裝一個士兵,光是武器裝備,就足以讓人發愁。

但現在,劉徹連胸甲騎兵這樣的吃鐵大戶,都能閉着眼睛武裝起來。

就連陌刀這樣的耗鐵能手,也能揮手就讓少府量產!

再加上,又不是全國範圍的動員,只是動員一隅之地的北方。

而且,當地本身就是全民皆兵。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讓劉徹敢下這個命令!

“丞相此行,朕會派一百五十位尚書隨行……”劉徹自顧自的說道:“他們將會記錄此番動員體系的一切細節,並且作爲丞相的耳目,深入郡縣,與地方溝通……”

嗯,等他們回來,再將此次的動員詳情以及具體細節,編輯成書。

這樣,通過一次具體的實踐,劉徹就差不多能摸清楚在今時今日的情況下,進行戰爭動員需要注意的事情。

等沉澱幾年,就可以以此爲藍本,出臺一部《動員法案》建立一套全國性的動員機制。

如此,漢家文明就真正的高枕無憂了!

只要國家還保存這個系統,還留有這個制度。

那麼,一切外來夷狄,一切敢於漢室爲敵的力量,統統都要化爲齏粉!

至少可以保證諸夏文明五百年天下無敵。

五百年後,劉徹覺得,怎麼着也該有核彈洗地,星辰大海了……

所以,這個險值得冒!

周亞夫等人卻是面面相覷。

這個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就是商君的耕戰系統來的。

“當今天子終於走到這一步了……”汲黯在一側嘆了口氣。

自太宗以來,劉氏就慢慢的走向了法家治國的道路,法家思想越來越受到君王的重視。

儘管儒家出了個公羊派,與法家爭奪主戰派的好感。

但歷史卻堅定不移走向了法家的軌道。

“陛下曾經說過,歷史是螺旋式上升……”汲黯在心裡想着:“事實證明,果真如此!”

在扭扭捏捏了六七十年後,劉氏,終於撕下了最後一塊遮羞布,打算重走秦人走過的道路。

尤其是當今這位即位後,國家的政治就急速的轉向了法家渴求的世界。

強兵富國,再霸天下!

雖然說,劉氏的這一套,並非全然照搬的前朝制度。

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針對性的改良,更披上了一層忠孝和德治的外衣。

但歸根結底,還是法家的那一套。

最多算是一個修正主義的秦制度!

但,不知爲何,當這最後一步來臨時,汲黯反而有了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他悄悄擡眼看了看丞相和其他人,發現大家也都是長出了一口氣,彷彿放下了心中的重擔……

這是爲什麼呢?

汲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很多年後,他才明白了過來。

原來,對諸夏民族,對中國而言,從上到下,都在渴望穩定,沒有人希望看到統治者的立場搖擺不定,朝三暮四。

對這個國度的政治家和人民而言,最怕的就是皇帝左右猶豫,下不定決心。

對天下人而言,哪怕是最壞的選擇,也比皇帝東飄飄西碰碰來的好。

因爲,君王做出了抉擇,臣子們就可以跟上。

倘若君王遲遲不做決定,下面的人天天猜測皇帝明天要幹嘛,不得不狡兔三窟,準備多項投資計劃,以規避風險。

而皇帝擺明了車馬後,無論是政治勢力,還是思想學術,立刻就有了藍本,可以照着抄襲。

但現在,汲黯卻依然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

他只知道,彷彿眼前的路,都被變得開闊了起來。

原先的懸崖峭壁,消失殆盡。

…………

翌日,一大早,許多人剛剛起牀,甚至還沒得及洗漱,就被一個消息先是鎮的七葷八素,然後,無數人扔掉自己手裡的傢伙什,往露布的方向狂奔而去。

整個長安的閭里,露布之下,都圍滿了人羣。

“打起來了,打起來了!”許多人手舞足蹈的說道。

漢匈大戰,時隔兩年,再次爆發。

對長安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天籟啊!

兩年前的馬邑之戰,不知道製造了多少軍功世家,製造了多少新興的軍功利益集團。

不知道多少人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鄰居家雞犬升天,自己只能羨慕嫉妒恨。

現在,新的戰爭,終於爆發!

而且,此番,漢家要直搗高闕,收復陷落敵手數十年的故土。

匈奴人也是氣勢洶洶的集結了十幾個萬騎的力量,要跟漢軍決一死戰。

僅僅只是想到這個畫面,長安的老少爺們就根本坐不住了!

十幾個萬騎!!!!

人頭多的完全夠大傢伙的兄弟或者家人分!

因此,許多人從露布下一離開,馬上就頂着寒風,帶着全家老小,一起到宗祠之中,給列祖列宗上香祭祀去了。

無數人家的宗祀裡,擠滿了前來像祖先禱告,請求先祖保佑自己的兄弟或者親人,在戰場上斬首立功,光宗耀祖。

一個個承諾,不要錢的使出來。

反正,只要祖先保佑,家族的子弟能夠立功歸來,那麼,等到秋天祭祖之時,血食三牲,絕對少不了列祖列宗的份!

在這一片熙熙攘攘之中,天子要開國債的消息也傳了開來。

“當今天下欲發行三十萬金之國債,年利率是百分之二?”好多的商賈和中小地主在聽說了這個事情後,立刻回家就將自己家裡地窖裡埋着的黃金和銅錢挖了出來,然後捧着這些東西,跑到少府和鹽鐵衙門,搶着購買這國債。

僅僅在一天之內,長安的官署就賣出了超過三千金的國債債券!

這頓時鎮的朝堂的列侯公卿們,面面相覷。

本來,他們還在頭疼,該怎麼想辦法,耍無賴,賴掉天子攤派的這些所謂國債。

但,現在一看民間這熱潮,這些傢伙就又嘀咕了起來。

“如此多的人看好,這是不是有利可圖呢?”許多人在心裡想着,盤算着。

可怎麼想也想不明白,百姓的熱情,到底是爲何?

要知道,這些賣國債的可都是市井中人。

他們買到手裡的國債,一般都是你一金我十金這樣的份額。

講道理的話,他們買着國債,其實是虧本的!

因爲你想啊。

國債的年利率才百分之二啊!

如今隨便做個什麼生意,利潤不是百分之二十以上?

就特麼連販夫走卒,每日也要獲利三五成!

百姓到底在圖什麼?

列侯勳臣們,一時間還真有些想不清楚。

但,他們根本來不及想和考慮了。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茂陵邑的狗大戶們,趕着一車車黃金,直接拉到了少府衙門的大門口。

大賈師氏,一次就將整整十車黃金,超過四千金的巨資,送進了國庫,喜滋滋的捧回了一張天子親筆所書的國債債券和一個嘉勉的詔令。

兩位國丈,雖然不在長安,但是,程鄭氏和卓氏在茂陵的主事者也喊出了每家一萬金的認購口號。

假如說師氏與程鄭氏和卓氏這麼幹,還可以理解。

畢竟,他們能有今天,靠的是當今天子的提攜和幫扶。

但是,魯國的邴氏一口氣買走了三千金,河內大戶郭氏,派人認購了兩千金,江都巨賈楊氏和袁氏,聯手吞下五千金,這又是什麼鬼?

列侯勳臣士大夫們撓頭搔耳,怎麼想也想不明白這到底是爲什麼。

但是,隨着民間的認購浪潮不斷興起,列侯勳貴們被架到了牆腳。

畢竟,老百姓都踊躍認購,匹夫遊俠,都紛紛慷慨解囊。

列侯勳貴,國之棟樑,好意思小氣?

就不怕出門被人指脊樑骨?

況且,民意洶洶,若是不認購,恐怕就要成過街老鼠了!

沒辦法,這些列侯,不得不掏出自己的腰包,數了又數,最後咬着牙齒,拿了個百來金,幾百金這樣的資金來認購。

甚至,有些鐵公雞,看到這個情況,直接跑回封國,打算學鴕鳥,把腦袋埋進沙子中,裝作看不見,聽不見。

劉徹對這些渣渣的行爲,冷眼旁觀。

小本本上,將他們的大名一個個記上去。

最終,二三十個列侯的大名,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好幾頁。

“等此戰結束,朕再與你們算總賬!”劉徹合起這個小本本,冷笑着。

這些傢伙,屬於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罰酒。

既然他們選擇了這條路,那就怪不得劉徹不講情面了。

而且,有了這麼一個事情,劉徹即使削掉他們的爵位,天下人也沒法說什麼。

畢竟,皇帝跟臣子借錢,臣子居然敢不借?

這是典型的大不敬啊!

沒要他們的腦袋,已經屬於皇恩浩蕩了。

倒是民間的認購浪潮,讓劉徹有些咋舌,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畢竟,武帝朝,武帝以天子之尊,開口向天下富商貴族借錢,除了一個卜式,無人響應的尷尬局面,他可還是記憶猶新的。

但,現在,這些百姓和商人們,到底是發個什麼瘋呢?

劉徹,於是立刻命令繡衣衛去調查。

最終,調查的結果,讓他有些感動,也有些哭笑不得。

市井百姓們的認購潮,倒是很樸素。

因爲劉徹名聲不錯,在百姓那裡信用度很高。

他以前寧願自己吃虧,也不反悔的原則,讓他圈了一大波粉。

更重要的是,劉徹一直以來維護的形象,讓百姓們篤信,聖天子絕對不會坑他們!

而且,長安城裡,許多的人,都是受益於劉徹的很多政策。

這使得他們一聽說,天子打匈奴缺錢,二話不說,就掏出了腰包。

尤其是遊俠們,最是捨得。

掏錢的時候,眼睛都不帶眨。

甚至,有豪俠,認購了百金的國債後,走出衙門,當場就燒了那債券,放言說:“天子伐無道,吾輩便是傾家蕩產,也該支持!”

此人這樣的做派,頓時就引起了無數的關注和追捧。

順便,也讓他的名字,傳到了繡衣衛都督周左昌的耳中。

現在更傳到了劉徹耳中。

自然,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但那些商人巨賈的動作,在查清楚後,卻是讓劉徹有些哭笑不得。

原來,這些渣渣打的主意,是學習師氏好榜樣。

他們都將此番的認購行爲,與未來的馬車軌道運營權聯繫在一起。

很多人甚至認爲:若不認購,將來馬車軌道,將與吾等無緣!

這讓劉徹知道後,真是感覺莫名的喜感啊!

“馬車軌道,是不能給你們了……”劉徹看着這些傢伙的名字,笑了起來:“但捕鯨船隊或者奴隸貿易,卻是可以讓爾等插手一二!”

這些在這個時候,出了大價錢的人,劉徹自然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勞。

將來,有什麼發財的路子,肯定要帶一他們一把的。

畢竟,一個肯拿錢出來給大佬用的小弟,總是會得到一些特殊政策的優待的。

而且,劉徹也需要一個忠於他的利益集團。(。)

第11節 包裹着蜜糖的陷阱第42節 長漂第1020節 秦直道!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142節 團結(1)第1203節 命運第925節 授田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1124節 赦與罰(2)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136節 封神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890節 任命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194節 麻煩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076節 一漢當五胡(2)第1598節 獎懲第45節 鑄幣第432節 廟算(4)第7節 推恩(下)第691節 文治(2)第690節 文治(1)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424節 使團(1)第709節 思慮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1605節 說服(2)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909節 換俘(2)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128節 波瀾(2)第1066節 屠殺(完)第430節 廟算(2)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233節 寧成的覺悟第296節 迷霧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457節 掀桌子(3)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796節 投軍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1394節 談判(1)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584節 軍國主義第397節 津關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877節 安排第1442節 魔爪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1196節 大幕拉開第1142節 團結(1)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1章 復活第1155節 合縱(1)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986節 動員(1)第1070節 反撲(2)第8節 家宴(下)第595節 抉擇第106節 黑箱操作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4節 表演第800節 先鋒(1)第1413節 相親(1)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643節 木偶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753節 遠航(2)第319節 投機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597節 太初曆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
第11節 包裹着蜜糖的陷阱第42節 長漂第1020節 秦直道!第185節 暴走的劉德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142節 團結(1)第1203節 命運第925節 授田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1124節 赦與罰(2)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136節 封神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890節 任命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575節 庫裡提烏斯東遊記(1)第670節 人衆定能勝天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194節 麻煩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076節 一漢當五胡(2)第1598節 獎懲第45節 鑄幣第432節 廟算(4)第7節 推恩(下)第691節 文治(2)第690節 文治(1)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1424節 使團(1)第709節 思慮第1171節 友邦驚詫第1605節 說服(2)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909節 換俘(2)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128節 波瀾(2)第1066節 屠殺(完)第430節 廟算(2)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233節 寧成的覺悟第296節 迷霧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457節 掀桌子(3)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235節 倉公的重要性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796節 投軍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1394節 談判(1)第1279節 匈奴百態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584節 軍國主義第397節 津關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877節 安排第1442節 魔爪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1196節 大幕拉開第1142節 團結(1)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1章 復活第1155節 合縱(1)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986節 動員(1)第1070節 反撲(2)第8節 家宴(下)第595節 抉擇第106節 黑箱操作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4節 表演第800節 先鋒(1)第1413節 相親(1)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643節 木偶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753節 遠航(2)第319節 投機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597節 太初曆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237節 開萬世之太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