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節 匈奴公主(4)

劉徹心中百轉千回,其實不過剎那。

而臺下的竇彭祖卻已經將自己的表章唸到了尾聲,他匍匐在地,道:“臣彭祖、臣廣國、臣不疑、臣廣、臣叔、臣昆邪等愚闇不達大義,誠惶誠恐,頓首死罪,稽首再拜以聞!”

劉徹聽着,心裡也是一顫。

這個逼宮陣容還真是豪華啊!

幾乎將丞相、御史大夫以外的所有在京兩千石大臣一網打盡。

看來,東宮在事情上面也是出力了!

當然,劉徹也明白,像這種請求立後、冊立太子一類的事情。

在漢室屬於政治正確的活,向來都是大臣們都是打破了頭也要搶着乾的。

原因很簡單,利益巨大!

就以皇后來說,一般聯名請立皇后的大臣們,在皇后被冊立後,皇后肯定要投桃報李,承下這份人情。

等將來皇后成了太后,坐鎮東宮,這臣子萬一遇到了什麼困難,東宮念及往日情分,顧念輿論議論,少不得總要拉一把。

甚至有些人可能從此就與皇后建立了深厚的私人交情。

譬如袁盎這樣的,能得到隨時入宮奏對的權力,那就賺大發了。

只是……

劉徹回頭看了一眼王道,心裡頭多少有些責備。

竇氏串聯了這麼多大臣,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但偏偏劉徹沒聽到任何有關此事的風聲。

王道在這個上面,肯定失職了!

“專業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給專家去負責啊!”劉徹在心裡檢討了一番。

不管後世文官與輿論對於特務政治如何唾罵和詛咒。

但身爲皇帝,劉徹清楚,想要掌控局面,統治穩固,不被下面的人忽悠了或者陰了,特務是必不可少的。

像後世,號稱人類希望,自由的燈塔的米帝,不也特務政治玩的飛起嗎?

政權,就跟人一樣,得有嘴巴鼻子耳朵眼睛,缺一不可。

即使沒有此事的發生,劉徹也打算將情報系統交給其他人去打理了。

而竇彭祖這次逼宮,更加堅定了劉徹的信念。

心裡這麼想着,劉徹嘴上淡淡的道:“太常所議,甚和朕意,其令少府、太常、宗正,遴選合適佳麗,報於東宮,請太皇太后定奪!”

劉徹這話一出口,竇彭祖立刻就叩首拜道:“臣謹遵陛下之制!”

在現在的情況之下,所謂的合適佳麗,除了陳阿嬌,還能是誰?

只不過,這程序還是要走一走的。

按照傳統,冊立皇后,一般都是直接以太子妃冊立的。

像劉徹這樣未立太子妃就先登基的皇帝,這在漢室歷史上還是頭一遭:太宗孝文皇帝那次算是意外,而且作爲代王,他本身也是有王后的。

所以,這個程序就要多走一步。

即遴選那些年紀合適,家庭清白的女子。

然後,再從中選出幾個優勝者,送到東宮,由太皇太后與太后定奪。

其實,這一個步驟,劉徹與竇彭祖都心知肚明,基本就跟後世天朝的民煮公示一樣,不過是騙騙外人而已。

真正的勝利者,除了陳阿嬌,還能有誰?

程序走到這一步,只能算是個開始。

然後還要經過宗廟卜筮,羣臣再在朝會上正式提出某某怎麼怎麼德容兼備,有淑媛之懿,然後劉徹順水推舟,下詔正式冊立。

但這還不算完。

漢室制度,皇后秩比國王,赤綬玉璽,即位威儀。

因此,還得有一場盛大的冊立儀式。

基本上這套程序沒有兩三個月是走不完的。

劉徹心中想着陳阿嬌,也是嘆息了一聲。

若是在後世,他敢娶陳阿嬌這麼年幼的女孩,恐怕立刻就會被拉出去打靶了吧?

哦!某族例外……

竇彭祖這時候終於想起了今天的正事,他再拜道:“伏維陛下聖明,今有匈奴公主遠嫁而來,公主已謁德陽宮,先帝冥冥垂視,臣奉詔卜之龜策,卦得乘乾,有司奏議,當以漢宗室嫁匈奴單于故事,宜爲夫人!”

德陽宮,其實就是劉徹的老爹生前給自己蓋的生祀。

可惜,纔剛剛動工不過兩月,劉徹的老爹就駕崩了,所以大部分工程並未完工。

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德陽宮成爲先帝衣冠供奉之所。

這次匈奴公主嫁過來,劉徹特意下詔,讓這位公主先去德陽宮謁拜先帝衣冠。

這既是劉徹在告慰自己的老爹:今天,兒子先娶一個匈奴公主,過個十幾二十年,兒子再燒個匈奴帝國給您。同時呢也是一種政治表態:即入鄉隨俗。

匈奴公主嫁到漢室,當然要遵循漢室的規章制度,正如那些嫁到匈奴的漢室宗室公主一樣。

所以,那些陪嫁的奴隸和軍隊,依照漢室傳統,自然而然,劉徹有權力怎麼處置。

當然,匈奴人肯定不會同意。

但,公主與陪嫁的奴隸和軍隊都到了長安,到了嘴的肉,飛不掉!

無非是扯皮嘴炮嘛!

劉徹聽完竇彭祖的奏報,站起身來,張開雙手,道:“可!”

“陛下制曰:可!”王道立刻站出來,大聲道。

“陛下制曰:可!”立即有一位值班的侍中緊隨王道之後大聲複述。

然後,一個又一個侍中、郎中附和了起來,聲音在未央宮中迴盪,不斷有人接力,將之像漣漪一樣,傳到北闕之下的城樓。

值班的宮門衛士在聽到這聲音後,立刻推開宮門,然後站立在兩側。

早已經在宮門口等候的數百騎羽林衛騎兵立刻就在義縱率領下,護送着一輛被裝飾了滿車鮮花的馬車進入宮門。

進了宮門,義縱一路護送着這輛馬車抵達司馬門前,然後,才停下腳步。

義縱翻身下馬,來到那馬車前,屈膝跪下,道:“夫人,臣縱恭請夫人鳳駕下車!”

司馬門是漢室宮廷的一道防線,除了皇帝皇后和太后外,任何人都要在此下車,就算是現在如日中天的樑王劉武,也必須在此下車。

這制度確保了,除了宮中宿衛武裝外,沒有任何能帶任何武器進入未央宮與長樂宮的核心地帶。

聽到義縱的聲音,馬車上響起了一陣低聲的匈奴語,不久,一個清脆的聲音道:“妾身夏氏恭奉皇帝詔命!”

顯然,這個聲音並非那位匈奴公主,而是漢室安排的一位翻譯侍女。

然後,義縱就看到了一個不同於中國女子的異國少女,穿着一襲盛大的漢室妃嬪宮廷服飾,緩緩從馬車下走下來,然後擡頭望了望這未央宮巍峨的宮殿羣。

義縱連忙恭身俯首,拜道:“夫人,請移駕章德殿!”

儘管這來自匈奴的公主尚未最終被冊立爲漢室天子的妃嬪。

但是,既然她已經踏足了這未央宮的土地,那麼就已經具備了準天子妃嬪的身份。

因此義縱很清楚應該怎麼稱呼。(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衆號!)

第589節 新世界(5)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1122節 影響(2)第1386節 聰明的商人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52節 難題第1210節 新法家(3)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1209節 新法家(2)第1595節 戰起(2)第391節 馬政第206節 安排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358節 微服(1)第109節 設計第899節 封禪博弈(1)滴兩百八十四節勝利者決定一切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458節 掀桌子(4)第271節 反應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1205節 撕逼!(1)第1494節 權衡利弊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74節 豬隊友們第578節 夢兆(1)第734節 競爭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214節 拍馬屁第142節 野望第948節 整頓(2)第293節 挖坑(2)第1315節 透露第755節 鯨川海第1177節 應變第61節 微服(2)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1163節 雄心(1)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799節 戰前(3)第1272節 昨夜夢漁陽第1497節 委派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589節 博弈(1)第760節 交易第272節 新思維(1)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52節 難題第1180節 講道理(1)第794節 動員(1)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444節 歸一(1)第986節 動員(1)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968節 安排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632節 新學派?(1)第57節 證據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31節 相信第1148節 壞水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977節 老朋友第1118節 腦洞(2)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590節 博弈(2)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130節 榜下捉婿
第589節 新世界(5)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1122節 影響(2)第1386節 聰明的商人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52節 難題第1210節 新法家(3)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1209節 新法家(2)第1595節 戰起(2)第391節 馬政第206節 安排第1271節 英雄豪傑(2)第358節 微服(1)第109節 設計第899節 封禪博弈(1)滴兩百八十四節勝利者決定一切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458節 掀桌子(4)第271節 反應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1205節 撕逼!(1)第1494節 權衡利弊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74節 豬隊友們第578節 夢兆(1)第734節 競爭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1016節 戰前準備(2)第214節 拍馬屁第142節 野望第948節 整頓(2)第293節 挖坑(2)第1315節 透露第755節 鯨川海第1177節 應變第61節 微服(2)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1163節 雄心(1)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799節 戰前(3)第1272節 昨夜夢漁陽第1497節 委派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8節 王娡的黑材料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589節 博弈(1)第760節 交易第272節 新思維(1)第645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1)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52節 難題第1180節 講道理(1)第794節 動員(1)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444節 歸一(1)第986節 動員(1)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968節 安排第443節 儒家的困境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632節 新學派?(1)第57節 證據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31節 相信第1148節 壞水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259節 破逐鹿之妄說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502節 奪嫡與投資第398節 清醒清醒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977節 老朋友第1118節 腦洞(2)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258節 匈奴的計劃(2)第1495節 積極的大鴻臚第1590節 博弈(2)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527節 匈奴的抉擇(2)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130節 榜下捉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