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

穿着一身戎服,黃匡站在華陰城的城牆前,看着這個熟悉的城市。

儘管離開不過三月,但黃匡卻有些近鄉情怯。

“公子……”左右的家兵站在他身後,捅了捅他的腰。

在細柳營這三月,黃匡與這幾個與他一起出徵的家丁之後,感情和關係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軍隊的熔爐,本就是一個強化一個從屬和鄉黨之情的地方。

尤其是漢軍,一個部曲之下的同鄉,只要不是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一般,經過戰陣後,都會成爲能彼此將後背交託給對方的同袍。

現如今,這幾個家丁之子,與黃匡再非過去那樣的主從主僕關係。

而是,上下的隸屬關係。

黃匡需要他們爲自己奮勇作戰,殺敵立功,光耀門楣。

這些士兵也需要黃匡率領他們斬將奪旗,撈取軍功。

彼此,就如同藤蔓一般,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此次出征,多虧有諸君……”黃匡對着自己的手足同袍拱手而拜:“非諸君奮勇殺敵,爲我前驅,吾豈能有今日?”

“此番歸來,諸君家中,一切租稅皆減半,一切過往借貸,一筆勾銷!”黃匡跟之前所有得勝歸來的漢軍軍官一樣,對着自己的部曲許下自己的諾言。

打了勝仗,不僅僅朝廷和天子,要賞賜自己的軍隊。

各級將佐,也要層層賞賜下去。

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甚至有將軍會將自己的全部賞賜。分給自己的部曲。

譬如當年魏其候竇嬰得勝歸來,先帝賞千金。魏其候全部將之置於自家門檻,任部曲食客自取之。

也有當今丞相周亞夫。將自己的賞賜和俸祿,全都拿出來,賙濟部下,救援和撫養孤兒寡母。

而在下層,這樣的情況更加普遍。

隊率、司馬們,常常都會將自己的賞賜,分給部下。

這叫市之以恩,結之以義。

而家兵和親兵們,更是會獲得更好的待遇。

常常是會解除這人與他的家族的賣身契約假如有的話。佃租一半,甚至爲對方承擔徭役的賤更錢,更是普遍之事。

黃匡這樣做,屬於漢軍的傳統了。

因爲,每一個有上進心和奮發心的漢軍軍官都明白。

錢財這東西,根本沒有用,也根本不稀罕。

大家都是富貴人家出身,至少是地主豪強的子侄,家大業大。也不差這點錢。

而大家都缺能在戰場上爲自己效死,拼死殺敵,獲得戰功的士卒。

漢軍軍制,計算斬首軍功時。軍官們的軍功可是要計算淨斬首的。

沒有士卒和部下拼命爲自己作戰,他們的地位前途,就跟青萍之上的螞蟻一樣危險而脆弱。

如黃匡這樣的士族子弟。更是很聰明的明白他們的前途和地位以及爵位,家族的繁榮昌盛。有賴於自己的親兵和士卒的勇敢和拼命。

所以,黃匡緊接着又道:“除此之外。此番我所得的賞賜,將全數分與諸君,我分文不取!”

這個決定,立刻就讓他的家兵和親兵歡呼起來。

大家紛紛道:“公子信義,小人等敢不效死以報!”

人人都是喜笑顏開,樂的嘴巴都合不攏了。

此番跟隨公子出征,不過三月,雖然辛苦,雖然幾次差點喪命。

但這是值得的!

大傢伙從此都從寄人籬下,連爵位和戶口本都沒有的奴僕,成爲了庶民,甚至有人靠着軍功,將爵位提升了好幾級。

除了地位的變化,實際利益所得,更是讓人興奮無比哪怕只是計算自己所得的部分,最少的一個人,也能分得一兩萬錢。

這相當於給黃家幹一輩子才能攢下的積蓄!

而最多的那人,甚至能有十萬之多的賞賜!

錢十萬,在二十年前,就已經屬於漢家的中產階級,能作爲士族被官府認可了漢家貲官的要求之一就是家訾十萬,而舉薦的起步,在先帝時則是家貲五萬。

“走罷,我們回家……”黃匡在做出了許諾後,看着自己的親兵們,也露出了欣慰和歡喜的笑容。

這些士兵,是他翌日崛起的資本。

有了他們的奮勇作戰和擁護,他也就有了未來不斷上升的機會。

而之所以如此重賞,也是因爲他升職了。

他在南池一戰,跟隨孫振,帶着士卒,奮力殺敵,在追擊中,走了運,斬得一個匈奴大貴族的首級。

雖然對方已經六十幾歲,老朽不堪。

黃匡甚至都沒費什麼力氣,就將他殺死。

但,事後檢驗首級,經過俘虜的辨認,知道他所斬殺的是尹稚斜的親族,一位匈奴的當戶。

雖然不是大當戶那樣的高階貴族,但也屬於漢軍認可的大功之一。

他因此從隊率升爲司馬。

雖然只是一個細柳營的別部司馬,但這卻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司馬以下,只能聽命於人,沒有任何自主權,上面命令下來,就要衝鋒。

但司馬一級的軍官,卻已然有了獨當一面的資格。

郡國之中,一位司馬,就能坐鎮一地,掌控數縣的郡兵。

當然,黃匡的志向,肯定不是去郡國養老。

他還年輕的很呢!

他還想要繼續向上爬!

校尉、都尉,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而他最終的最大夢想,則是受命於天子,冊爲將軍,執干鏚而立於朝堂之左,衣紅袍而腰繫紫,進名諱於大鴻臚。朝於太廟。

當然,他很清楚。想要實現這個夢想,就要有戰爭。

唯有戰爭之中。才能打破階級的限制,突破資歷的束縛。

不然,倘若一直無事,以他的家庭背景和社會地位以及人脈,到死恐怕也就是一個校尉而已。

“下次戰爭,我要爭取進入主力,在正面爲將!”黃匡在心裡想着。

此番,細柳營前出代長城,雖然斬獲無數。但其實軍功比起正面作戰的驃騎大軍,是大大不如。

這從這次公佈的列侯和封君人數就能看出來了。

此次,漢軍一口氣誕生了一百四十五位封君和十三位列侯。

然而,細柳營卻連十分之一的名額都沒撈到。

雖然細柳營的賞賜比其他人都要多,但這爵位和官職卻不如別人。

這就是輔助和主力的區別。

想要升官發財,無疑就要擔當主力。

而對黃匡,一個好消息是他已經被確定入選爲細柳營的胸甲騎兵預備軍官之一了。

他將跟上司孫振一起,在夏天之後前往虎賁衛輪訓,獲得胸甲騎兵的訓練和作戰知識。

然後回到細柳營。組織細柳營的胸甲騎兵。

這是榮譽,也是前途的保證。

但也有着莫大的挑戰。

胸甲騎兵,出了名的高淘汰率。

虎賁羽林,總計六千士卒。但只有兩千人通過了篩選。

而他們在進入虎賁羽林之前,就是從天下千挑萬選而出的精銳。

至於胸甲騎兵,哪怕是一個伍長。淘汰率也高的可怕。

據說是十人之中,只能有兩三人能勝任。

其他人統統被退貨。

但只要通過了考覈。成爲了一個胸甲軍官。

這前途,只能說是無可限量。

如今。漢家天下,有且只有兩千胸甲騎兵。

這兩千胸甲之中,只有四百不到的伍長,不過兩百個什長,四十名隊率,二十個司馬,十名校尉。

換句話說,今天的胸甲司馬,只要不中道戰卒,未來,將軍列侯,輕而易舉,甚至九卿也可以輪着來。

“我,定要光宗耀祖!”黃匡在心裡說道。

然後,他就帶着自己的部下,進入華陰城。

當他進入華陰城,他才發現,整個城門附近,已經擠滿了前來歡迎他歸家的父老鄉親。

曾經與他一起嬉戲,遊玩,鬥雞走狗的遊俠們,用着崇拜和仰慕的神色,看着他的戎裝。

許多人甚至在人羣裡大喊着:“大郎!大郎!可還要軍卒乎?小弟願投效大郎麾下,爲大郎前驅!”

在漢室,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唯有投軍最爲實際。

而漢軍將佐迴歸自己的家鄉,主要目的,也是從父老子弟中挑選合格的兵源,充實自己的行伍。

但,在軍中這幾個月,讓黃匡深知一個道理軍隊,要求的不是喜歡逞個人英雄的莽夫。

恰恰相反,多數軍隊,更喜歡那些老實淳樸,一言不發的農民子弟。

就像細柳營,從不選用遊俠兒,都以良家子充之。

漢家的羽林衛和虎賁衛,更是隻選擇北地和隴右以及代國的良家子和北地騎士出身的士兵。

所以,這些昔日的玩伴,一個也不在他的計劃裡。

他想要的兵源,在鄉下,在農村,在那些老實巴結,勤勞肯幹的佃戶家庭和自耕農家庭。

而這需要他父親幫忙,去考察家風,觀察爲人。

一定要選取忠誠可靠的農民子弟,最好是跟自家有租佃關係的年輕男丁。

只有這樣的兵源,纔可靠,纔有用,才能幫助自己。

除了這些遊俠外,華陰城的三老和鄉紳們,也都紛紛來了。

這些人,都是黃匡以前熟悉的長輩。

此刻,這些人一個個雙眼放光,像看到珍稀寶貝一樣,紛紛圍上前來,噓寒問暖。

“世侄啊,我是你王家世叔啊……”有大腹便便的商賈搓着手上前刷臉:“還記得嗎?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

也有羽冠巾綸的文人,拱手說道:“黃賢侄,吾與汝家三世交好,爾幼時吾就已知,汝非池中物,如今,果然……”

更有往日曾經對他嚴苛無比的官方人物,微笑着說道:“赳赳武夫,國之幹臣,吾早知黃家郎豪傑也,以往嚴厲對待,乃是鞭策,果不其然啊……”

而這些人繞老繞去,最終,都會提及一個事情:賢侄,我家有女,年方二八,甚賢良淑德,仰慕賢侄已久了,不知道賢侄願不願意見一見呢?

但黃匡對這些人都只是熱情的拱拱手,虛應一番故事。

在從軍之前,黃匡從未想過自己能有今日。

但是,如今,他薄有微功,因爲孫振的關係,名字甚至爲細柳營的都尉衛馳所知,還得到了後者的讚賞。

所以,他的野心,也就不可避免的膨脹起來。

“做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他在心裡沉吟着,然後吐出那個名字:“韓氏女……”

兩年前,黃匡還是個遊俠時,曾在長安街頭,與一位貴女擦肩而過,從此驚爲天人。

後來,黃匡經過努力後,打探得知,對方乃是當今元老,弓高候韓頹當之孫女,雖然只是庶出,但也不是他可以攀附的。

但現在嘛……

“只要我能成爲胸甲司馬,就可以請都尉爲我媒人,上門提親,弓高候必不會拒絕一位胸甲司馬提親……”黃匡握着拳頭,他感覺自己的人生一片光明。

這就是爲何,漢家最優秀的男兒,會奮不顧身的投身軍伍。

因爲,軍中自有黃金屋,軍中自有顏如玉。

只要有能力,立下軍功。

曾經高攀不上,哪怕是幻想,都不可能的貴女,淑女,轉瞬就會被其家人打扮的漂漂亮亮,擡着無數嫁妝,送入家門,做你良婦,立白首之誓,取同心之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此時此刻,整個關中的各個鄉亭,大體都有着類似黃匡歸家一樣的氣氛。

那些投軍,從軍的英雄好漢們,帶着軍功和手足同袍以及未來的美好生活,從前線歸來。

許多家庭,從此境遇被徹底改變。

從庶民之家,變成士族、將校之家者,數都不數清楚。

許多遊俠和逃犯,更是因此洗白,從家族的罪人和恥辱,變成了家族的光榮和頂樑柱。

但也不全然都是歡喜。

也有許多的家庭,沒有等來自己的兒子、丈夫和兄長帶着榮譽和財富平安歸來。

他們等到的是一副棺槨。

地方上的官吏帶着擡着棺槨的士卒們來到他的家裡。

棺槨上,覆蓋着這位英雄生前所在的軍隊的戰旗。

“老大人,請節哀順變,貴子,作戰勇敢,奮勇殺敵,實爲好丈夫好漢子……”

隨同棺槨而來的,還有這位英雄的撫卹金和賞賜以及朝廷發放的【王事烈屬】的牌匾。

按照最新的天子詔命:死王事者,烈士也,其家人,烈屬也,朕之肱骨,國之脊樑,其令有司,比山東復,歲遣官吏巡視之。

而山東復這個待遇,依據漢律,這個家族從此享有了許多特權,還可以減免田稅和徭役,逢年過節,也會得到國家慰問和賞賜。。

ps:

呼呼,又多一位萌主啊!

感謝!

第641節 廟算(3)第721節 原委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267節 明悟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1326節 怎麼辦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1063節 屠殺(2)第383節 詔諭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405節 賄賂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681節 法度第997節 徐福後人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1478節 京兆尹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1590節 博弈(2)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414節 匈奴公主(1)第751節 南越迴歸(2)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748節 國葬(2)第1396節 悲哀的商人第49節 厚顏無恥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25節 難題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871節 覲見(1)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382節 殖民(2)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877節 安排第1036節 出塞(1)第1513節 戰略(1)第1079節 小算盤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12節 忽悠第322節 研究第800節 先鋒(1)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072節 血戰(3)第1163節 雄心(1)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90節 田叔來了第1476節 見聞(2)第1462節 人心第1065節 屠殺(4)第1583節 敲竹槓第1142節 團結(1)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325節 易手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1224節 觸動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34節 覺悟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538節 無題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33節 竇太后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712節 影響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487節 開源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1432節 死間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1529節 刷經驗(1)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842節 顏異的麻煩(1)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852節 影響(2)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1168節 藝術(2)第1478節 京兆尹第1516節 緣由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1170節 訛詐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213節 宮變
第641節 廟算(3)第721節 原委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267節 明悟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1326節 怎麼辦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1063節 屠殺(2)第383節 詔諭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405節 賄賂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681節 法度第997節 徐福後人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1478節 京兆尹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1590節 博弈(2)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994節 戰俘換時間第414節 匈奴公主(1)第751節 南越迴歸(2)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748節 國葬(2)第1396節 悲哀的商人第49節 厚顏無恥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270節 英雄豪傑(1)第125節 難題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871節 覲見(1)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382節 殖民(2)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877節 安排第1036節 出塞(1)第1513節 戰略(1)第1079節 小算盤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12節 忽悠第322節 研究第800節 先鋒(1)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072節 血戰(3)第1163節 雄心(1)第1154節 石渠閣會議第1291節 崩潰的開始(2)第90節 田叔來了第1476節 見聞(2)第1462節 人心第1065節 屠殺(4)第1583節 敲竹槓第1142節 團結(1)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325節 易手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1224節 觸動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34節 覺悟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538節 無題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869節 鮮卑歸附(2)第33節 竇太后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712節 影響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1200節 變革之大世!(1)第487節 開源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1432節 死間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1529節 刷經驗(1)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842節 顏異的麻煩(1)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852節 影響(2)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1168節 藝術(2)第1478節 京兆尹第1516節 緣由第831節 最痛苦的折磨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1170節 訛詐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213節 宮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