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節 觸動

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王公貴族和列侯勳臣,對墨家黑轉路,路轉粉。

就連樑王劉武,也自嘆道:“墨子大賢也!”

而遠道而來的南越王趙胡更是聽傻了,眼睛都直了。

他悄悄的派人去問劉徹:“陛下,臣胡深爲墨家所感,請陛下遣墨者爲臣大臣,佐臣以治南越山河……”

這個要求,自然立刻得到了劉徹的批准。

派一個墨者去南越王國,這是有利於劉徹進一步控制和同化南越王國。

而且,墨家的墨者的責任心和執行能力,都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

正好,岐山原南方的眉縣縣令,杜張卸任,還沒有任命。

劉徹於是順水推舟道:“朕既命墨家大賢杜張爲南越內史,以佐愛卿!”

這實際上是將一個親信安插到了番禹,而且還是就任番禹市長,控制南越國都城!

也算是爲墨家在南方開一個分基地。

未來或許能綻放出無盡的光輝!

趙胡得了許可,卻是歡喜不已。

因爲,他發現,自己確實已經深深喜歡上了墨家的思想和學問。

更重要的是,墨家思想,還是他和他的家族未來的護身符。

只要他和他的家族不背叛漢室,背叛天子。

那麼,按照墨子的說法,他們家族就可以永鎮南越,世世代代,享受榮華富貴!

即使是一直聽不懂石渠閣會上的諸子百家到底在說什麼的歸義單于夏義,現在,也覺得,這個名爲墨家的思想,就是好,就是好!

至於好在哪裡?

卻是不大明白,但這並不妨礙夏義在心裡悄悄思量,未來給自己的兒子找個墨家老師。

在長安這麼久,夏義已經明白了,想要融入漢室,真正成爲漢臣,而且得到天子和羣臣的接納,成爲自己人。

那他就必須學習漢朝的文化知識,還要努力靠近漢朝人的想法。

這墨家,是漢朝最好的學派!

因爲,夏義現在已經知道,神騎的裝備就是這些人發明並且設計製造的!

草原人最講實際,也最信奉強權。

這墨家,在夏義眼裡,當然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真理!

不止是他們。

就連劉徹的兄弟們,也都蠢蠢欲動。

譬如蒙王劉非,眼裡就閃爍着不明的光彩。

在猶豫着要不要請皇帝哥哥賜一個墨家大臣,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老師。

江都王劉閼更是已經決定,今天晚上就跟大兄好好說一說這個事情。

不過,他們的出發點,卻是非常現實。

因爲,現在看來,墨家應該是洗白自己了。

既然墨家已經洗白了,那麼請一位墨家大賢,爲自己的子嗣們的老師,這也就是無可厚非了。

畢竟,皇帝喜歡墨家。

做弟弟的,難道敢不跟皇帝看齊?

想造反咩?

歷史上,儒家之所以迅速強大,也是因此。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當皇帝明確了立場,下面的諸侯王、列侯,就必須跟皇帝保持一致。

企圖不跟皇帝一致的傢伙,下場肯定會很慘!

而此刻,臺上的楊毅的演講也到了尾聲。

他不是不想說更多。

而是時間到了,必須結束!

翻了翻稿子,回憶了一下自己方纔的發言,楊毅微微沉思了一秒,然後就說道:“大雅曰:帝謂文王,予懷明德,毋大聲以色,毋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之意乃謂文王以天志爲法,而順帝(上帝)之則也,今天下之列侯諸侯,左賢右戚,實欲興天下之大利,求爲上士,爲國之幹士,上同聖王之道,下利中國百姓,則不可以不察天之志!”

“天志者何?義爲經,仁爲緯!何以辨仁義?上同天子,下利中國百姓也!”

此話一落,列侯諸侯們,頓時全部起身,給以熱烈的掌聲。

墨家,大家從前確實冤枉他們了!

多好的一羣淳樸的人啊!

多賢良的志士,卻因爲某些人懷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抹黑和詆譭!

太可憐了!

而且,他們頂着全天下的攻仵和抹黑,去百折不撓,矢志於道!

這品德和心性,讓人讚歎和佩服!

僅此一點,就應該鼓勵!

更何況,他們還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有着曾經聽過墨家演說的列侯,甚至對人嘆道:“我曾經聽說,墨家講天子爲政諸侯、三公大臣、庶民,以前還不明所以,今日方知,原來如此!”

“是啊,是啊……”旁人都點頭道:“墨家這些年委屈了啊……”

對今日的漢室貴族,尤其是列侯諸侯們來說。

儒家也好,法家也罷,墨家、黃老,地位,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不存在什麼絕對的真理。

許多列侯都是n家同時下注。

如今,稍微分一點籌碼,下到墨家那邊,也未嘗不可。

萬一,未來,墨家恢復了它的歷史地位,重新主宰天下輿論,操道德之牛耳。

那豈非是賺大了?

而這個時候,許多人,都將羨慕嫉妒恨的眼神,投向了那些已經派了子弟混進墨家的貴族,眼神裡稍微有些責怪。

而跟貴族不一樣,臺下的諸子百家裡,除了雜家和荀子學派以及法家和黃老派的部分成員外。

其他人都是一片安靜。

大家都不得不去想一個問題:看樣子,今天之後,墨家肯定會一舉成名天下知。

有關石渠閣上的事情,更是隨着商賈和遊學之士,傳遍天下。

那麼,先前對墨家的封鎖和困擾,就不公而破了——即使在之後的明道和論述階段,能揭露墨家的真面目,也無法阻止墨家的思想和學問以及著作大行於道了!

這樣,大家就不得不面對,天下輿論與真理的爭奪戰中,新加入了一個已經afk很久很久的老玩家。

這個老玩家,可是真正的老司機。

各種遊戲技能都點滿,天賦掛滿,而且,一身裝備豪華無比,曾經還是vip等級高達三十級的rmb玩家!

雖然,人家因爲afk的緣故,現在有些跟不上版本。

但,一旦人家適應了版本……

那下次工會戰的時候,怎麼對付他們?

這是一個所有人都必須正面的問題!

……

感謝各位讀者老爺的支持和打賞、月票!

本來這章想留到明天的!

但看到大家這麼熱情,就現在發了!

我再去寫明天的定時稿!(。)

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38節 養廉第1428節 在大夏(2)第218節 認可第457節 契機第59節 微服(1)第476節 虛僞第439節 收買(4)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448節 孤兒軍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477節 酒的問題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45節 鑄幣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1197節 入場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1429節 在大夏(3)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133節 志向第1343節 屍山第642節 廟算(4)第1384節 反轉第1513節 戰略(1)第1570節 攪局者(2)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345節 兄弟們(1)第1193節 公示第757節 抵達(1)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33節 志向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552節 誘餌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515節 聰明第487節 開源第1116節 培育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593節 貪婪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1467節 期許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1317節 分裂的匈奴第1352節 決戰(4)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1592節 統治(2)第792節 廟算(1)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1570節 攪局者(2)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659節 南巡(3)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6節 決裂第81節 求情第356節 緣由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908節 換俘(1)第500節 法統第561節 左勾拳第630節 溫言在口(5)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308節 囑託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861節 杜仲膠第37節 收心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319節 投機第466節 大朝儀(6)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1209節 新法家(2)第53節 條候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35節 厚恩第1448節 決策第1020節 秦直道!第690節 文治(1)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466節 大朝儀(6)第329節 安排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38節 養廉第1428節 在大夏(2)第218節 認可第457節 契機第59節 微服(1)第476節 虛僞第439節 收買(4)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448節 孤兒軍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477節 酒的問題第1201節 變革之大世!(2)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45節 鑄幣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1197節 入場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488節 田叔去世第1429節 在大夏(3)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133節 志向第1343節 屍山第642節 廟算(4)第1384節 反轉第1513節 戰略(1)第1570節 攪局者(2)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378節 儒者,可用而不可信第345節 兄弟們(1)第1193節 公示第757節 抵達(1)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33節 志向第341節 監國太子第552節 誘餌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515節 聰明第487節 開源第1116節 培育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593節 貪婪第739節 賣隊友的羅馬人第1467節 期許第243節 晁錯的應對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1317節 分裂的匈奴第1352節 決戰(4)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1592節 統治(2)第792節 廟算(1)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1570節 攪局者(2)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659節 南巡(3)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6節 決裂第81節 求情第356節 緣由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908節 換俘(1)第500節 法統第561節 左勾拳第630節 溫言在口(5)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308節 囑託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861節 杜仲膠第37節 收心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319節 投機第466節 大朝儀(6)第1104節 匈奴的抉擇(2)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1209節 新法家(2)第53節 條候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2)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35節 厚恩第1448節 決策第1020節 秦直道!第690節 文治(1)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466節 大朝儀(6)第329節 安排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