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節 徐福後人

承恩島。

濃煙滾滾,無數個大竈,燒的通紅。

一塊塊被切割好後的鯨魚肉,被丟進了這些大竈上安放的大鍋。

這些大鍋,每一個都巨大無比。

足足可以裝下好幾頭豬。

三五個赤身的倭奴,站在石頭壘好的高臺上,拿着巨大的鐵鏟,攪拌着鍋中不斷沸騰的肉塊。

在大竈兩側,數十名倭奴,抱着一一根根柴禾,往來穿梭。

整個承恩島上,現在,已經看不到森林了。

所有的樹木,幾乎都被砍伐,然後變成了燃料。

現在,整個島上的海灘附近,滿是竈臺。

而在海灘邊,兩頭剛剛被獵殺的鯨魚,被拖到了岸邊。

數以百計的倭奴,舉着一柄柄的大刀,揮汗如雨的切割着鯨魚肉塊。

“都給我小心點!”賈金旺拿着鞭子,巡視着這些奴隸:“不要傷了魚腦和魚肝!”

這兩年,賈金旺已經成長爲了一個熟練的鯨魚專家。

他現在甚至只需要看到海面上的鯨魚背脊,就能分辨出這是那種鯨魚?它最值錢的部位是什麼?

因此,他成爲了陳嬌的捕鯨隊裡,難得的人才。

被提拔成爲了這承恩島的總監。

負責全島的鯨魚切割以及提煉、分類。

而現在,大多數鯨魚,最值錢的部位,就是其大腦中的油脂以及肝臟。

鯨魚大腦裡的油脂,提煉出來的精油,是所有鯨油中最好也是最棒的。

只需要簡單的加工,就可以高價賣給那些富商和貴人。

至於鯨魚的肝臟所提煉的肝油。

這可是要送去長安,給天子、天子妃嬪和東宮兩位太后的貢品。

尤其是東宮太皇太后的眼疾,需要這種神奇的肝油來舒緩。

在賈金旺身後,康凱拿着一本小冊子,不斷的寫下一些文字。

而在海灘的一角,十幾個墨家的門徒,正在指揮着一隊奴隸,將被肢解下來,剩餘的鯨魚皮、筋、須,運去遠方的碼頭。

那裡,已經有一艘樓船改裝而來的運輸船在等候了。

這些捕鯨業的副產品,將會被運往遼西,然後通過遼西的直道,運回長安,送到墨苑之中,變成墨家實驗的寶貴原料。

至於提煉出來的鯨魚油脂,則在冷卻後,被裝入一個個木桶之中。

這些木桶,堆滿了承恩島的空地。

無數的奴隸和工人,如同螞蟻一樣,穿梭往來。

將這個數年前,還是荒無人煙的荒島,變成了今天遠東地區最繁忙的島嶼之一。

整個島嶼上的一切,分工明確。

陳嬌從倭奴列島抓來的倭奴,主要負責切割、搬運、提煉等繁瑣而沉重,且充滿了危險的工作。

他們是最底層的工人。

每天需要工作八個時辰。

從太陽升起,一直到當天晚上的子時。

他們就像螞蟻一樣,辛勤的勞作。

用着自己的生命和血汗,爲自己的主人們工作。

但,他們依然甘之如飴。

因爲,在主人手下,雖然辛苦,雖然危險。

但能吃飽肚子,尤其是能吃到肉。

那些鯨魚屍體裡不要的內臟,以及提煉完油脂後的油渣,都成爲了他們的食物。

這些食物,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很高。

使得這些奴隸,哪怕在這樣沉重的勞作中,也長的非常健壯。

更何況,陳嬌和監工們還是有良心的。

奴隸們也享有休沐日。

每五天,就可以休息一天。

讓他們舒緩神經,清洗身體。

這當然不是陳嬌的道德一下子就升滿了。

事實上,他才懶得管奴隸們的死活呢!

只是……

奴隸是寶貴的財產,死掉一個,就少了一個可以剝削的。

在陳嬌和這島上的監工以及駐軍眼裡,倭奴們可是不能隨便死的。

無論是陳嬌是島上的其他人,都需要這些奴隸的工作,來爲自己賺錢。

而在倭奴之上,是承恩島上的原住民,名爲‘卑狗’的倭奴部族。

他們的地位,高於倭奴。

是倭奴中的管理者和監督者。

他們承擔着類似於翻譯官的角色。

陳嬌和賈金旺等人也樂得如此。

對於中國的士大夫貴族而言,跟夷狄打交道,尤其是夷狄奴隸,是要掉逼格的。

卑狗人在這個島上很好分辨。

他們穿着青色的常服,在頭上纏着一條黑色的布帶。

這是爲了要掩蓋他們曾經髡頭的特徵。

而且,很多人手裡一般都拿着一根短棍。

而漢人在這個島上,一般都是黑服絳袍,頭戴羽冠,腰間配着佩劍。

卑狗人充分的證明了二鬼子比鬼子更兇狠的真理。

他們對自己的同胞,下手狠辣無比,動輒就是拳打腳踢,甚至,將那些意圖偷懶的同族,綁起來,吊在島上的碼頭上。

相反,漢人就有良心多了。

經常有倭奴被卑狗人懲罰,譬如不許吃飯,或者掛起來吹海風。

都會有一些同情心氾濫的漢人去赦免和救助。

這讓倭奴們感激涕零,見到漢人,都是卑躬屈膝,跟哈巴狗一樣。

但,倭奴和卑狗人,並非這個島上變化的一部分。

他們在這個島上,與在中國腹心的那些貴族家裡的奴隸和家臣一般,他們的地位和等級,不出意外,終生都不會變化。

他們始終處於被剝削和奴役的那一級。

承恩島上,現在除了數以千計的倭奴外,還有數百名工匠、水手以及監工常駐於此。

另外,安東都護府和樓船將軍衙門都在這個島上,建立一個衙門,派駐就軍隊。

樓船將軍衙門甚至承恩島的東面的一個港灣處,建起了一個港口,作爲巡邏艦隊的補給處。

但,這些軍人,一般不會也懶得參與島上的事務。

他們只會忠於自己的職責。

對於軍隊來說,他們來到這裡,只是奉命來監督和監視這個島上的倭奴以及那些工人的。

一般而言,只要島上沒有發生動亂,軍隊始終待在自己的軍營裡。

也就是偶爾會出來例行巡邏。

而除了軍方,在這個島上,再沒有任何政府的力量了。

軍隊平時又不管事。

更麻煩的是,這個島嶼的主宰,大漢帝國的隆慮候,安東都護府西北都尉陳嬌,一年也就來這個島上視察幾次。

陳嬌才懶得管這個島上的事情呢!

他只關心捕鯨船隊以及抓倭奴的事情。

剩下的,全部交給了其他屬下和家臣負責。

現在,這個島上的漢人羣體之中,有像賈金旺這樣,專門負責指揮宰割和分類的人。

也有專門負責出海捕殺鯨魚的人。

更有負責,將那些珍貴的鯨魚組織,進行加工的工匠。

而在這些羣體中,同鄉、同族,漸漸的抱團。

就像軍隊一樣,中國人的鄉黨情節,無比濃重。

同鄉總比其他人更加受到信賴。

今天,在這個島嶼上,一些特殊的微妙變化,正在慢慢發生。

某些行業,主要是技術性的行業,開始被某些地區來的工人壟斷了。

譬如,這鯨魚的腦部油脂的提煉和肝臟的提煉,就被來自兩個不同地區的鄉黨組織所壟斷。

外人想要學習和進行這兩個行當。

難於上青天。

哪怕是有人自學學會了,也會被人各種排擠和擠壓。

至於,出海捕鯨的水手,更是幾乎成爲了齊魯的禁臠。

非齊魯之人,根本不可能上船。

哪怕上了船,也會被趕下來。

賈金旺,就是被人趕下船的人。

但他眼中毫無戾氣,他望着遠方的海洋,在心裡,有着自己的盤算。

“等下個月休沐,我回一趟仁川港,去與張家聯繫一下……”賈金旺在心裡,小算盤撥的嘩啦嘩啦的響。

他已經決定,自己單獨幹了。

而且,金主也找好了。

是來自江都國的大商賈張氏。

張氏願意與他聯手,共同捕鯨,他出力氣和人手,張氏出錢,去跟樓船衙門租幾艘捕鯨船,申請許可。

最開始,並不需要租什麼大船,幾艘中型的艨艟船就可以了。

這大洋上的鯨魚很多。

尤其是夏天,元海的鯨魚,多到殺不完!

以至於,隆慮的捕鯨船隊,只殺那些遊速慢的鯨魚。

至於那些遊速很快的,壓根就懶得理會,看到了都會放過。

而他可沒有這麼嘴刁。

不管什麼類型的鯨魚,只要看到了,就不會放過。

但,此事,至少也需要明年才能搞定。

現在,他還得老老實實的給陳嬌打工。

甚至哪怕他以後脫離了陳嬌的麾下,也得依舊尊崇陳嬌。

因爲,陳嬌,是祖師爺啊!

沒有他,就不會有商業捕鯨,也不會有現在的制度。

…………

與此同時,在仁川港。

兩艘張着巨大風帆的福船,緩緩靠向港口。

頓時,整個仁川港都轟動了。

港口的駐軍立刻出動,明晃晃的刀槍劍戟,將碼頭保護的嚴嚴實實的。

來自少府和主爵都尉衙門的官吏,首先進入碼頭。

陳嬌走下福船,滿臉笑容的迎向這兩個衙門的官員。

他揮揮手,讓人將一本厚厚的賬冊,遞給這些官吏,道:“諸位,請仔細審查,然後簽字吧!”

陳嬌的心情很好。

每一次回港,他的心情都會非常好。

因爲這意味着,又一大筆黃金,飛到了他的碗裡。

單單是少府收購走的鯨油,每次都是幾百萬錢的進賬。

更別提,每次回港,他都會帶回其他價值更昂貴的鯨魚產品。

但,這一次,他的心情無疑更加愉悅。

因爲,他這次不僅僅帶回了財富。

還帶回了功勳!

他拍拍手掌,福船的船舷被放下,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押着十幾個披頭散髮,狼狽不堪的男男女女,走下船舷。

仁川都尉徐季這個時候正好從官署驅車趕來。

他看到那些衣着打扮,彷彿中國,但是,模樣狼狽不堪,而且嘴裡咕噥着含糊不清的話語的人羣,眉毛微微一皺。

“君候……”徐季對陳嬌長身一拜,然後指着那些人,問道:“此乃何人?以至於君候如此?”

這些人,都被帶着枷鎖和腳銬。

儼然一副重犯的模樣。

但,徐季知道,在這大洋上,並沒有值得陳嬌如此重視的罪犯。

更重要的是——陳嬌並無執法權。

海面上的一切事務,都是他和樓船衙門負責的事務。

陳嬌捕自己的鯨魚,抓自己的倭奴也就算了。

將手伸向樓船衙門的職權內,他也太猖狂了吧?

若非念及陳嬌的背景,徐季此刻已然開噴了。

陳嬌卻是微微一笑,看着徐季,摟住對方的肩膀,道:“都尉,吾這番可是立下大功了!”

“猜猜看,此輩皆何人之後?”

陳嬌砸吧了一下嘴巴,吐出一個名字:“徐福!”

徐福和他的艦隊的下落,自秦亡後,就成爲了一個謎。

甚至成爲了傳說和神話。

有人說,徐福在海上遇到仙山,被仙人拉去了。

也有人說徐福的艦隊葬身大海,去跟龍王爲伴了。

但今天,陳嬌揪出了徐福下落,也破解了這個謎底。

當然,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了徐福和他的艦隊下落,就等於找到了當年秦始皇賜給徐福,讓其出海貢獻給仙人的財富。

足足價值一萬萬以上的黃金珠玉!

以及各種各樣的珍玩。

“吾要立刻寫奏疏,報告陛下這個喜事!”陳嬌得意洋洋的說道。

這可是大功啊!

真正的大功勳!

必然可以在天子面前,再刷一波臉,更可讓世人看到自己的厲害!

當然,更重要的是——陳嬌聽到風聲,天子有意在數年後,將薄世調回長安。

而這個安東都督之職誰來接任?

正因爲聽到了這個風聲,陳嬌纔在四月後就出海,在倭奴列島,找了好久,打探了許久,終於找到了藏在倭奴列島上的這些徐福的後人。

而這些人一看到漢軍的黑龍旗,就嚇得魂不守舍。

更證明了他們的來歷。

之後在其所建立的城市裡,找到了秦始皇所賜的黃金、珍寶以及其他器皿。

這些證據,更是確鑿無疑的證明了,他們就是徐福艦隊的後人。

徐季聞言,也先是一愣,然後就也跟着高興了起來。

尋訪徐福後人,這也是當今天子下達給樓船的使命之一。

這些傢伙雖然是陳嬌找到的。

但這並不妨礙,樓船來分一杯羹。

畢竟,陳嬌船和人,可都是樓船的軍人!(~^~)

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968節 安排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065節 屠殺(4)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948節 整頓(3)第1130節 刷新第59節 微服(1)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378節 喜事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355節 決定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566節 風暴(2)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309節 交易(1)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9節 蝴蝶效應第1548節 諸儒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31節 相信第1004節 漢三藏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131節 洗腦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608節 定策(2)第1246節 義民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238節 喪母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1524節 流放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44節 財源第1251節 策劃戰爭(1)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1320節 爲難第1357節 乞和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799節 戰前(3)第216節 基本盤第1334節 戰場第861節 杜仲膠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792節 廟算(1)請假條第224節 你行的!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225節 棉花有着落了第1591節 統治(1)第1174節 矯正(1)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010節 內閣(2)第1009節 內閣(1)第436節 收買(1)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889節 聯姻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1312節 賞賜(1)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2節 雪中送炭第1095節 天單于(3)第283節 五銖錢!(1)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
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968節 安排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065節 屠殺(4)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948節 整頓(3)第1130節 刷新第59節 微服(1)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931節 雁過拔毛(2)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1096節 戰勝帶來改變第378節 喜事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355節 決定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566節 風暴(2)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708節 淘金浪潮(6)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309節 交易(1)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9節 蝴蝶效應第1548節 諸儒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31節 相信第1004節 漢三藏第312節 下邳危機第1131節 洗腦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608節 定策(2)第1246節 義民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238節 喪母第866節 達成協議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1218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1)第1524節 流放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第44節 財源第1251節 策劃戰爭(1)第492節 燕王的重禮!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1320節 爲難第1357節 乞和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799節 戰前(3)第216節 基本盤第1334節 戰場第861節 杜仲膠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792節 廟算(1)請假條第224節 你行的!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763節 打擊一小撮(2)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225節 棉花有着落了第1591節 統治(1)第1174節 矯正(1)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010節 內閣(2)第1009節 內閣(1)第436節 收買(1)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889節 聯姻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1312節 賞賜(1)第491節 爭取支持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2節 雪中送炭第1095節 天單于(3)第283節 五銖錢!(1)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847節 金融與內政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