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節 法度

“臣大農中丞訓,拜見陛下!”從大農直不疑的身後,走出一位中年官員。

看到這人出場,劉徹的眼睛也是一亮。

衆所周知,大農直不疑打出仕起,走的就是聲望路線,靠的是人品好,道德佳,作風正派,廣受輿論贊譽,從而一步步爬到了目前的九卿之職。

所以,相對來說,直不疑的個人能力,就很值得人懷疑了。

劉徹有時候甚至暗地裡腹誹過:要是派直不疑去關東管理一個戶數過萬的大縣,他能管的過來嗎?

反正,劉徹從未聽說過直不疑曾經做過什麼事情或者有過什麼成績。

但是……

這並不能證明,直不疑就是個什麼濫竽充數的廢柴或者純粹運氣好混到高位的庸才。

恰恰相反,能從太宗時期一直屹立到今天,直不疑若沒有幾把刷子,早被人挖坑埋掉了!

更何況,地位到了直不疑這個級別。

能力跟手腕,反而退居其次了。

心性跟爲人,成爲了評判其是否合格的標準。

而直不疑是君子,天下公認的道德楷模。

甭管這裡面有沒有注水,是否曾經有過炒作什麼的。

至少,這麼多年來,直不疑始終維持着自己的君子形象。

他翩翩有禮,謹守法度,從不越距,他溫文恭謙,平易近人,禮賢下士,即使是對待下人,也從不擺官架子。

看上去,直不疑是一個標準的儒家清流。

但很可惜,他是黃老派的政治家。

黃老無爲,又無所不爲。

作爲目前黃老派的中堅之一。直不疑就是一個典型的曹參式大臣。

對類似曹參這樣的黃老派政治人物來說,他們並不需要自己多麼有才華,多麼有能力或者幹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他們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把自己手底下的專業人士跟有能力的傢伙找出來,然後委以重任。

剩下的,就是自己在家裡喝喝酒,彈彈琴。欣賞風花秋月,四季變化即可。

這種省心省力,而且,極易推廣的爲官之道,在過去幾十裡,曾經一度興盛無比。

著名的平陽懿候曹參爲相國的時候,爲了告訴天下人,他確實不想管事,乾脆天天喝酒。將國家大政,全部委任給那些他提拔的手下。

曹參不止自己不管,還禁止其他人瞎管。

惠帝曾經就想要管上一管,然後被老曹噴了滿臉口水。

也就是最近十來年,法家力量的重新崛起,纔打破了這個局面,讓一潭死水的政局,有了漣漪。有了波折,也有了生氣。

而這個站出來的大農中丞。在名義上,是直不疑的副手。

但實際上,滿朝上下都心知肚明,此人才是現在漢室國庫真正的掌舵人。

跟少府、太僕這兩個衙門不同,這個大農中丞,不是劉徹硬塞給直不疑的。

而是直不疑自己挖掘出來的人才。

看看他的履歷就知道了。

十年之前。他只是一個上計吏,每年跟着郡國的上計車輛,往來長安,無避寒暑。

當時,他可能也就粗略的能認識幾個大字。

但今天。他已是漢室最強的幾個財會之一,據說,他只要看一眼賬薄,就能瞬間通過心算,得出結餘虧空的數額。

“番卿有什麼要說的?”劉徹站起來,問道,對待專業人士,劉徹永遠都保持着足夠的敬重。

番姓是很孤僻的一個姓氏。

但在漢室的歷史上,姓番的大臣,通常都以腦洞特別大而著稱。

譬如,眼前這個臣子有個兒子叫番係。

未來會異想天開,居然想挖開三門峽,讓黃河跪下唱征服。

若只是想想,那也就罷了。

但關鍵是,人家付諸了實際行動……

雖然,最終這次嘗試以失敗告終,只留下了數十萬畝渠田和一個異想天開的笑話。

但,至少勇氣可嘉。

“臣訓昧死啓奏陛下:臣以爲,丞相所言,極是!陛下憂心天下,欲開源節流,也是極好!”大農中丞番訓慢條斯理的一字一句的,極有條理和節奏的說道,這也是搞財會的人的職業病了。

“只是,臣有兩個疑問,不知該不該說……”他擡起頭,看向劉徹,問道。

“愛卿請說……”劉徹面帶笑容的道。

“那微臣就斗膽了……”番訓叩首道:“陛下,高皇帝曾令有司,訓曰: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今陛下欲開源,徵商賈之稅以濟元元,臣微末之智,粗劣之言,難敘其美,只是……今陛下因用度而不顧祖宗法令,難保翌日不會有人,循陛下之例,橫徵暴斂!”

劉徹的臉色,頓時就變得尷尬了起來。

老劉家有兩條祖宗法度,是憲法一樣的存在,沒有那個皇帝敢去動這兩條祖宗法度。

第一條,就是劉氏天下的根基和法統人心所在的‘約法三章’。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數十年來,無論是誰,地位多高,觸犯這條鐵律,絕對要被法律嚴懲。

這第二條,就是番訓所說的那道訓令: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

這條訓令的意思非常淺顯。

那就是國家稅收,應該是在先行計算了官員俸祿和國家開支後,再向百姓徵收。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呆板、僵硬且缺乏靈活性的政策。

但,正是這樣一條呆板、僵硬的訓令,保護了天下大多數的農民,使他們不至於連最後一口吃的都要被當官的搶走。

數十年來,這條訓令,一直就是漢室的國家稅收指導精神。

歷代天子輕徭薄賦,最大限度的減免百姓負擔和祛除不必要的浪費。

如今,劉徹要加徵車船和礦稅,卻可能在這條鐵律身上開一個口子。

所謂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今天皇帝能不顧祖宗法度,只爲自己爽,加徵商稅,那明天換個皇帝,想修個園子啊池子啊,是不是也能繞開這條訓令,加點稅到農民啊商人啊什麼的身上?

裂痕自然就會一天天擴大,最終,崩潰。

而這是所有有良知的人,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也是長期以來,黃老派們所擔憂和驚懼的事情。。

ps:感冒還沒好難受

另外,這段劇情也好燒腦啊

第1467節 期許第638節 轉折第864節 回扣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586節 新世界(2)第1197節 入場第570節 人心(2)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234節 選擇第513節 鼓譟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1502節 擔憂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75節 神器!第990節 交易第485節 假象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569節 攪局者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1122節 影響(2)第1213節 儒家的反擊(2)第1168節 藝術(2)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507節 無題第1596節 戰起(3)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372節 警告第899節 封禪博弈(1)第1082節 匈奴的覺醒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1182節 講道理(3)第852節 影響(2)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1144節 經濟(1)第1432節 死間第632節 新學派?(1)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442節 人口倒逼戰爭第336節 兄弟們(2)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608節 定策(2)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348節 諸王議政(1)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633節 新學派(2)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412節 河套的開發(3)第167節 明君?第760節 交易第119節 送溫暖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797節 戰前(1)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552節 誘餌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226節 安排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402節 法統(2)第1233節 威權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6節 推恩(中)第123節 蒼鷹第1502節 擔憂第1129節 撫慰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797節 戰前(1)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1603節 僵持(2)第344節 背鍋俠(4)第1494節 權衡利弊第366節 新的時代(2)第522節 滄海君的迷茫第1157節 合縱(3)
第1467節 期許第638節 轉折第864節 回扣第912節 樓船的腦洞(3)第586節 新世界(2)第1197節 入場第570節 人心(2)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380節 漁陽之虎第234節 選擇第513節 鼓譟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1502節 擔憂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75節 神器!第990節 交易第485節 假象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569節 攪局者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1122節 影響(2)第1213節 儒家的反擊(2)第1168節 藝術(2)第1223節 前進吧!墨家!(2)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507節 無題第1596節 戰起(3)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372節 警告第899節 封禪博弈(1)第1082節 匈奴的覺醒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1182節 講道理(3)第852節 影響(2)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461節 睜大眼睛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1144節 經濟(1)第1432節 死間第632節 新學派?(1)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442節 人口倒逼戰爭第336節 兄弟們(2)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608節 定策(2)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348節 諸王議政(1)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633節 新學派(2)第858節 我的父親是個大英雄(1)第1412節 河套的開發(3)第167節 明君?第760節 交易第119節 送溫暖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236節 條件與答應第797節 戰前(1)第1235節 世界從此改變(2)第631節 全新博士體系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552節 誘餌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226節 安排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402節 法統(2)第1233節 威權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945節 自取滅亡第6節 推恩(中)第123節 蒼鷹第1502節 擔憂第1129節 撫慰第1134節 匈奴的戰略調整(2)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797節 戰前(1)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第1603節 僵持(2)第344節 背鍋俠(4)第1494節 權衡利弊第366節 新的時代(2)第522節 滄海君的迷茫第1157節 合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