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9節 刷經驗(1)

“將軍,興安君求見……”

郅都正沉浸在自己的構思之中,在紙上描繪順德未來的畫面,猛然聽到一個親兵的聲音,他一時間都沒有回過神來,過了一會纔想起了興安君是誰?

可不是飛狐軍都尉郭懋的親弟弟郭衛嗎?

燕薊之戰後,郭懋因軍功受封爲興武侯,而作爲他的親兵隊隊長的同產弟郭衛則也將功勳提升至大庶長,更受封爲興安君。

郭衛雖然只是一個封君,但在北地,人人皆知,他就是飛狐軍都尉興武候郭懋的代表。

專門負責爲郭懋和飛狐軍在外奔走、聯絡之事。

而如今郅都受命爲護匈奴將軍,按照天子的命令,飛狐軍也是屬於郅都指揮的軍隊。

但問題是……郭懋是義縱的馬仔,這飛狐軍現在也是隸屬於安北都護府麾下直轄的作戰力量。

若無必要,郅都根本不會去抽調飛狐軍的戰力。

“興安君可說了有什麼事情嗎?”郅都放下筆問道。

“回稟將軍,興安君說是有大事,要來與將軍商議……”那親兵答道。

“那就請興安君進來吧……”郅都想了想,擺手道。

不久,一個魁梧的武將,穿着一套漢室標準的校尉甲冑,提着一柄寶劍,走進來,對着郅都行了一個軍禮,拜道:“末將飛狐軍校尉敬拜郅將軍!”

“興安君不必多禮……”郅都笑着站起身來,將郭衛請到客座,又吩咐左右端來茶水點心。然後就笑着問道:“興安君不在飛狐關練兵來這順德,可有要務?”

自從燕薊之戰後,當今天子就下令,讓飛狐軍、句注軍以及細柳營等各大野戰軍之中服役五年以上,隊率以下的士卒解甲歸田。

同時,徵召了一批新兵入伍。

這是漢軍爲了準備下一場戰爭而做的準備之一,讓更多的年輕人,進入軍隊,接受訓練,以此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和活力。

其中,以飛狐軍和句注軍的新兵最多!

沒辦法,在過去,這兩支軍隊承擔了漢室在長城邊境的最重要的救火職責,更是漢軍雷動不動的機動部隊。

許多士兵,都是在太宗時期入伍的,年齡已經偏大了,長期的訓練和頻繁的戰爭,也使得這些老兵身心俱疲。

以郅都所知,僅僅是飛狐軍,在過去的一年之中,就遣散了超過七千名老兵,佔到其作戰力量的接近一半。

特別是基層的什長和伍長,有超過三分之二退役。

是以,在過去一年,飛狐軍和句注軍都在加緊訓練新兵,同時培養新的基層軍官。

郭衛卻是一笑,對郅都拱手拜道:“末將正是爲此事而來……”

“嗯?”郅都奇怪了,訓練新兵,來找他做什麼?於是問道:“何出此言?”

“將軍……”郭衛笑眯眯的將身體傾向郅都,道:“末將此來,不僅僅是奉了愚兄之命,同時也是受句注軍都尉,棘南候蘇公之託來與將軍商議……”

“蘇意也託君來?”郅都神色一正,知道這是大事了。

現任句注軍都尉棘南候蘇意,是從馬邑之戰到燕薊之戰,都衝殺在第一線的猛將,曾經手刃匈奴大當戶、骨都侯數人。

人稱雁門之虎,是當下漢室武將之中武力值排名前三的猛將。

有力拔山河之氣,萬夫不當之勇。

在高闕之戰後,他就積功受封爲棘南候,雖然食邑不過八百戶,但很受天子喜愛,天子甚至曾經解下自己的佩劍,贈送給他,勉勵他爲國殺敵。

作爲執金吾,郅都更知道,在天子決意以義縱爲安北都護府都督後,就立刻提拔這蘇意爲飛狐軍都尉。

這其中,未嘗沒有提防義縱尾大不掉的味道在其中。

蘇意此人,素來沒有任何政治傾向和站隊。

他是一個武癡,更是當今天子的死忠和腦殘粉。

以郅都對蘇意的瞭解,恐怕就是天子讓蘇意去死,他也會毫不猶豫的自裁。

連這個武癡,也拜託郭衛來此,郅都知道,這事情恐怕是飛狐軍和句注軍的共同願望。

是以,郅都不得不鄭重以待。

當今天下,武人稱雄。

哪怕是丞相,一旦失去了軍方的支持,也要鞠躬下臺。

而當今天子,一貫認爲,一支精兵,哪怕只有一千人,也可以擊敗數萬敵人。

是以,漢軍當前的力量格局,就是以野戰軍爲主體。

當前漢室,共有十支野戰軍。

飛狐軍和句注軍,就是其中之二,而且,這兩支軍隊還是漢家各部之中僅此於羽林衛、細柳營以及虎賁衛的列侯集中營。

過去四年,僅僅是飛狐軍這一支部隊,就爲漢室貢獻了七位列侯和十五位封君。

沒有人能忽視飛狐軍和句注軍聯合起來提出來的要求。

“究竟何事?”郅都問道:“還請閣下先說說看……”

“愚兄和棘南候,拜託末將來此,向將軍求一個情……”郭衛彬彬有禮的拜道:“請將軍對幕南各部手下留情,留下幾支殘部和餘孽……”

“嗯……”郅都拿着疑問的眼神,看着郭衛,若不是知道這人是純正的漢人,而且手下沾滿了匈奴人的血,郅都都要懷疑此人是匈奴細作或者是奸臣了。

“將軍萬勿疑慮……”郭衛連忙拜道:“末將發誓,絕不是心存憐憫,更非是來勸說將軍違背天子詔命,或者說想勸將軍做什麼奸臣賊子……”

“末將此來,只是想請將軍,爲我飛狐軍及句注軍考慮,翌日在幕南留下幾隻殘部和餘孽,方便吾輩練兵……”

“練兵?”郅都滿腹疑慮。

“然……”郭衛笑着道:“將軍也該知,我飛狐軍及句注軍,在去歲退役了大批精兵強將,新徵募來的新兵蛋子,不是鄉下的良家子,就是城裡的公子哥……”

說起這些新兵,郭衛的眉毛就深深皺了起來。

這些新徵的兵源,若論身體素質和戰術素養,那自然是遠遠強於過去的老兵們的。

受益於奶製品和肉類供應的增加,新生代的漢家青年,發育的遠比他們的前輩更好。

無論身高還是體重或者是力氣,都是遠超前輩們的。

飛狐軍的新兵,更是沒有一個身高在七尺以下的。

而且,對於各種武器的熟悉程度和紀律性,也都很優秀。

唯一的問題是——沒有實戰經驗,全部是溫室裡的花朵。

訓練了一年,也遠遠趕不上老兵們。

他們缺乏默契,缺乏配合,更缺乏戰場上的臨機應變和反應。

許多人甚至連雞都不曾殺過。

這樣的兵,上了戰場,怕是要出事情。

但,飛狐軍和句注軍,對這個問題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辦法來改變。

因爲,時代已經變了。

過去,句注軍是直面匈奴侵略的第一線作戰部隊,而飛狐軍則是長城上的救火隊員。

每一個士兵,從入伍開始,就會參與到戰爭之中。

哪怕是所謂的漢匈和平時期,長城腳下,漢匈軍隊之間的摩擦,也從不間斷。

在這樣的情況下,士兵們自然會飛速成長。

在血與火的淬鍊之中,成長爲精兵。

但現在呢?

句注軍的新兵們,哪怕拉出長城邊塞,深入草原三百里,也看不到敵人的影子。

長城周圍,都已經是漢室的控制範圍。

匈奴人遠在四五千裡外的幕北。

新兵們入伍到現在,連一場械鬥規模的小戰鬥也沒有經歷過。

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倒是像模像樣,甲冑鮮明,威武不凡,但實則,郭衛明白,這些新兵根本就不合格!

在真正的戰場上,一萬這樣的新兵,可能也不如過去三千老兵。

這怎麼行?

這如何可以?

漢軍內部的競爭,可是非常激烈的。

從軍費到裝備,都要去競爭。

而唯一能在這競爭之中起到作用的就是武勳和戰績了。

當年,天子想撥給護濊軍一千胸甲,結果滿朝的將軍們都跳了起來,大聲嚷嚷,大家都覺得,這胸甲給了護濊軍純粹是浪費。

直到護濊軍在高闕之戰時,擊敗了匈奴右賢王的大軍,有了戰績,這些聲音立刻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那批胸甲也順利的撥付給了護濊軍,護濊軍的人甚至可以理直氣壯的來朝堂上搶軍費、搶編制、搶武苑的名額了。

要換高闕之戰之前,他們有這個膽子嗎?

每次來長安,都是戰戰兢兢,一副生怕說錯了話的模樣。

況且,如今,人人皆知,當今天子,志向遠大,他的眼睛,從來都不曾只盯着匈奴,只看着草原。

他的胸中,有着宏圖大志。

不僅僅要滅亡匈奴,征服整個已知世界。

更要向遙遠陌生的西域以及數萬裡之外,迄今爲止依然籠罩在傳說和神秘之中的身毒。

在這樣的情況下,和平和太平的時間不會太多。

少則一年,多則五載,戰爭的號角就會再次響起,漢軍的戰旗將再次出發。

這一次,鐵蹄將要踏破浚稽山,深入河西,越過高山和原野,深入大漠與沼澤。

Wшw✿ ттκan✿ ¢ O

這一次,西域將迎來王師的解放,世界將被天子的聖德所澤被。

漢軍要去穆天子曾經到過的崑崙山上看一看,西王母到底還在不在?

還要去拯救,在水深火熱之中,在異族的鐵蹄之下掙扎的大夏同胞。

飛狐軍和句注軍上上下下,數萬將佐,沒有一個人會想希望看到自己在這個偉大的戰爭,在這場偉大的征途上落伍。

前方,還有無數功勳,無數榮譽和無數的偉業在等待着大丈夫們一展自己的抱負。

但,現實又是新兵蛋子們,實在沒有一個實戰的機會,來磨礪和鍛鍊他們。

怎麼辦?

想來想去,大家的目光,就都投注到了幕南。

仔細一想,幕南各部還真是最好的練手目標啊!

首先,他們肯定會反抗!

不反抗的話,那些貴族就要等死!

其次,他們的戰鬥力很弱,幾乎不可能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漢軍構成什麼威脅。

簡直就是最完美的目標。

家裡養的貓,有時候都會故意抓住一隻老鼠,將只咬傷,然後丟給自己的孩子去練習捕獵技巧呢?

山林之中虎豹,同樣也會將一些鹿啊羊啊咬個半死,然後丟給自己的幼崽,讓幼崽們練習。

只是,這種事情,很難光明正大的奏報給天子。

仁德的聖天子,更是絕對不可能批准這樣的奏疏的。

所以,飛狐軍和句注軍,只能來找郅都打擦邊球。

只要郅都同意了,那麼,句注軍和飛狐軍就可以打起支援友軍、膺懲賊軍的旗號來到草原拉練了。

說不定,還可以輪番的過來拉練。

更妙的是,這幕南草原的環境,可以完美的再現未來漢軍要面臨的重重考驗。

如此一來,等到天子再次吹響出征的號角,句注軍和飛狐軍就可以以最佳狀態,出發遠征了。

郅都聽完郭衛的話,卻是爲飛狐軍和句注軍的大膽而詫異。

憑良心說,飛狐軍和句注軍的策劃很不錯。

換了他郅都,大約也會用這個法子。

但問題是……

“足下當知,沒有天子虎符之策命,一兵一卒,也無法調動……”郅都冷靜的道:“欺君之事,鄙人是不會做的……”

他郅都可是天子蒼鷹,國之爪牙。

想要他揹着天子,去跟其他人達成什麼協議,這是癡心妄想。

他只會忠誠於自己的君王。

而非其他任何人或者事務。

“將軍請放心……”郭衛連忙道:“在來之前,末將已經在太原懇請了東成候義公,拜託義公回京之時,面呈天子,請求天子准許的要求,義公已經答應了……”

“如今就看將軍的意見了……”

“若是天子許可了,有虎符爲憑,本將自然不會阻攔……”郅都想了想,就點頭說道。

只要天子同意,那他當然樂得幫這個忙。

讓句注軍和飛狐軍的新兵來草原上歷練歷練,見見血也不錯。

若是可行的話……

“灞上軍、棘門軍,也可以來草原歷練歷練嘛……”郅都在心裡想着:“大家輪着來,一起鍛鍊,恢復戰鬥力……”

有好處,郅都當然不會忘記自己曾經的老部下了。

郭衛聞言,大喜,拜道:“末將謹代表飛狐軍、句注軍同仁,多謝將軍!”

這種不能上廷議,只能私底下悄悄商量的事情,當然必須得到郅都這個主人的同意和許可,不然就是天子同意了,也是不行的。

第1398節 失望第636節 新學派?(5)第437節 收買(2)第1070節 血戰(1)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464節 大朝儀(4)第16節 決裂第1162節 征途(2)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643節 木偶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242節 選擇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861節 杜仲膠第323節 疑慮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1152節 安排第607節 定策(1)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1550節 昭昭天命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296節 迷霧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878節 世仇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249節 從今天起做太子第803節 出關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175節 羞恥第654節 梟雄第597節 爾虞我詐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257節 即將到來的麻煩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385節 殺使第37節 收心第1476節 見聞(2)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1233節 威權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986節 動員(1)第468節 家宴(2)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880節 設計(1)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320節 爲難第1468節 細柳獸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573節 戰和(2)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1425節 使團(2)第35節 厚恩第1585節 戰前(2)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411節 考舉(4)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548節 猶豫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195節 人選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681節 法度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486節 政體第757節 抵達(1)第142節 野望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278節 戰前(2)第1170節 訛詐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628節 溫言在口(3)滴兩百八十四節勝利者決定一切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1349節 決戰(1)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1312節 賞賜(1)
第1398節 失望第636節 新學派?(5)第437節 收買(2)第1070節 血戰(1)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464節 大朝儀(4)第16節 決裂第1162節 征途(2)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643節 木偶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441節 獎勵生育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1245節 平賈的威力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242節 選擇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861節 杜仲膠第323節 疑慮第772節 瘋狂的學區宅第1152節 安排第607節 定策(1)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1550節 昭昭天命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296節 迷霧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878節 世仇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249節 從今天起做太子第803節 出關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732節 國情諮文(3)第1175節 羞恥第654節 梟雄第597節 爾虞我詐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257節 即將到來的麻煩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385節 殺使第37節 收心第1476節 見聞(2)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1233節 威權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986節 動員(1)第468節 家宴(2)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22節 晁錯的陷阱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880節 設計(1)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1320節 爲難第1468節 細柳獸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573節 戰和(2)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1425節 使團(2)第35節 厚恩第1585節 戰前(2)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411節 考舉(4)第277節 忽悠天子第548節 猶豫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195節 人選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681節 法度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486節 政體第757節 抵達(1)第142節 野望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278節 戰前(2)第1170節 訛詐第374節 兩條毒蛇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628節 溫言在口(3)滴兩百八十四節勝利者決定一切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1349節 決戰(1)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1312節 賞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