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節 宮變

七月卯辰日。

曹陽亭渡口。

一艘艘巨舟沿河而上,最終一一停靠到碼頭。

河岸上旌旗招展,連營十餘里,鼓樂爭鳴,編鐘齊響,樂聲即使是大河對岸的民衆也能清晰的聽到。

劉德策馬於一個山坡之上,眺望着對岸的天子營帳,問道:“絲公,可都準備好了嗎?”

袁盎拜道:“殿下,已然吩咐妥當了,河東郡兵三千人已列隊完畢,恭迎天子御駕的樂隊與官民,也已安排了下去,只等陛下過河……”

“另外,河東、河西,河內諸徹侯也已經到了,請殿下前去慰勉、接見!”袁盎心中此刻是很激動的。

自從年前被晁錯一腳揣出朝堂,趕出政壇後,他就一直在尋找着一個起復的機會,一個東山再起的時機。

如今,藉着此次天子御駕駕臨河東郡,他輔佐劉德準備迎接與安排民衆、諸侯工作的機會,已然是重返朝堂了。

別的不說,只要能見到天子,就是成功!

對於怎麼拍劉氏天子的馬屁,這樣的事情,袁盎真是太熟練了。

只要把天子伺候好了,到時候,找個朋友說點好話,必然能重新被起復!

“晁錯,嘿嘿……”袁盎低着頭,心裡卻是惦記着自己的死敵:“且待我回轉朝堂,與爾再較量一番!”

既然晁錯出陰招,把他趕出朝堂,那他也不打算再當什麼君子了。

這時候,河對岸碼頭邊停靠的巨舟開始有了動靜,宦官與侍女們開始登船了。

……………

與此同時。

長安城,未央宮。

粟姬緩步走在御花園中。

四下一片寂靜,往昔繁華熱鬧的宮廷,此時,冷清的讓人害怕。

偌大的御花園,只有粟姬身邊的幾個使喚侍女與宦官,餘者,再無它人。

“老狗!老狗!老狗!”粟姬心中恨恨的罵着。

她當然有理由憤恨和暴躁。

皇帝出巡,不帶她也就罷了,居然帶上了薄氏!

這豈能讓粟姬服氣?

先前,王家姐妹受寵,壓在她頭上,那也算了!

誰叫王家姐妹確實年輕漂亮呢?

但現在,薄氏竟然鹹魚翻身,得到了寵愛,這就讓粟姬感覺無比受傷了。粟姬自認爲,自己的容貌雖然已經不再年輕,但碾壓薄氏還是綽綽有餘的。

但皇帝寧肯留宿皇后宮中,甚至帶着皇后出巡,都不肯看她一眼,瞧她一眼。

輸給更年輕漂亮的對手,或許還可以算非戰之罪,但連薄氏都能騎到她頭上了,這就實在是讓她太受打擊了!

當然……

還有……劉德……

“你們父子就會氣我!”粟姬一想到劉德,心裡就更不舒服了。

“等老狗死了,劉德我看你怎麼辦……”粟姬總算想到一個讓她感覺開心的事情。

只要皇帝一死,不管劉德是否願意,她都能母以子貴,坐到太后的寶座上,到時候……

“我就把薄氏做成人彘!”粟姬心裡得意的想着。

這麼一想,粟姬的心情頓時就爽朗許多了。

這時候,花園對面的走廊中傳來的腳步聲,噠噠噠……聲音讓粟姬聽着有些發慌,於是,她吩咐左右道:“去看看是那個奴才在瞎走,擾我賞花的心情,拖下去打他五十鞭子!”

皇帝不在宮中,粟姬這些天的脾氣和性格,越來越暴躁。

就這兩天,光是被她下令杖斃的侍女和宦官就有好幾人了,連身邊人都不例外!

因此,聽到粟姬吩咐,一直戰戰兢兢跟在她身後的兩個宦官連忙點頭:“諾!”然後立刻朝着聲音的來源走去,深怕要是慢了一點,被粟夫人惱恨上,那就小命都要沒了!

這兩個宦官只走兩步,就停在原地沒有動,站在那裡驚呆的看着前面。

粟姬見到他們居然敢發呆,心中一股無名火涌起,立刻怒道:“你們兩個奴才,到底在做什麼?”

下一刻,粟姬也有些呆了。

只見從拐角出的花園走道中,走來十幾個宦官。

領頭的粟姬認識,是奉了天子詔去河東辦事的章德,只是,章德的額角包着一塊紗布,面容顯得比較猙獰。

章德領着人,走到粟姬面前,笑着道:“奴婢給粟夫人問安!”

話是這樣說,但卻一點問安的意思都沒有,反而擡着頭,直視着粟姬的雙眼。

“你這奴才,誰給你的膽子?”粟姬見到章德居然敢直視她,頓時就火氣上涌,罵了起來,自打入宮以來,還沒有那個奴才敢這麼對她!

若在過去,粟姬這樣一說,不管是誰,就算是這未央宮的宦者令,也要馬上跪下來謝罪、叩首,求她原諒。

但章德卻好像沒聽到一樣,轉過身,對着身後的宦官們命令道:“陛下有口諭,粟妃久病失治,其移永巷靜養!”

說完他就揮揮手,身後的宦官們就一擁而上,將粟姬身邊的侍女與宦官全部抓了起來。

章德獰笑着,走到粟姬身邊,道:“粟妃,請吧……”

粟姬這時才知道恐懼和害怕。

她只自己的雙手雙腳都在顫抖!

永巷,那是什麼地方?宮中最低層的宦官與侍女所住的地方!

而一個妃子進了永巷,基本上別想再出來!

“粟妃,您的身體實在太差了,陛下囑咐奴婢好好的給您調養調養呢!”章德躬身謙卑的說着。

天子交代的事情,章德自然知道要怎麼辦,才能辦得天衣無縫。

宮廷中,一個妃子忽然暴斃,那傳出去,馬上就能讓有心人浮想連連,甚至讓天下人議論紛紛。

當年劉長的事情,不就是這樣鬧得天下沸沸揚揚,什麼版本的故事都出現了嗎?

而一旦發生那樣的事情,他章德肯定是死無葬身之地。

爲了活命,章德必須把事情辦得神不知鬼不覺,讓人認爲合情合理。

所以,就必須製造出一個粟妃有病,纏綿病榻的假象,甚至還要有傳召御醫診治的假象。

而要做到這些,不止要控制粟姬,就是粟姬身邊的宦官侍女,也必須全部控制住。

事情到了這一步,粟姬若還不懂章德想要做什麼,那她就白混宮廷這麼多年了。

或許是出於恐懼,或許是出於破罐子破摔,粟姬忽然張口嘴大喊了起來:“來人!救命啊!”

但她只喊出這麼一聲,就被兩個宦官捂住了嘴巴。

“粟妃,請不要奴才們難做,我等可是奉了天子之詔,給粟妃看病的……”章德似笑非笑的道:“您就安心靜養,奴才肯定給您把病養好了!”rs

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1571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1)第948節 整頓(2)第593節 貪婪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770節 返航第871節 覲見(1)第428節 戰爭!第740節 中亞與印度(1)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651節 誘導(1)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32節 入宮第104節 栽贓第845節 善後(2)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179節 姊弟第568節 災難!第1036節 出塞(1)第1170節 訛詐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756節 命名第35節 厚恩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1388節 聯盟(2)第52節 難題第1103節 抉擇(1)第654節 梟雄第501節 驚喜第691節 文治(2)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272節 新思維(1)第1397節 立規矩第1188節 明主(1)第五百五十一節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9節 懲處第56節 燕飲(下)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1347節 毀滅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208節 調查(2)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796節 投軍第578節 夢兆(1)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916節 哭廟(2)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968節 安排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112節 父親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17節 李廣的誓言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293節 挖坑(2)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40節 考舉?科舉?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1030節 日蝕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272節 新思維(1)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1358節 自作孽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1536節 居延(1)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
第1269節 殘忍的匈奴人第1571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1)第948節 整頓(2)第593節 貪婪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770節 返航第871節 覲見(1)第428節 戰爭!第740節 中亞與印度(1)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984節 俘虜的改造(2)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651節 誘導(1)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32節 入宮第104節 栽贓第845節 善後(2)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713節 安東都護府第179節 姊弟第568節 災難!第1036節 出塞(1)第1170節 訛詐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756節 命名第35節 厚恩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20節 我想當太子!第1388節 聯盟(2)第52節 難題第1103節 抉擇(1)第654節 梟雄第501節 驚喜第691節 文治(2)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272節 新思維(1)第1397節 立規矩第1188節 明主(1)第五百五十一節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9節 懲處第56節 燕飲(下)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1347節 毀滅第54節 袁盎的勸告第208節 調查(2)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796節 投軍第578節 夢兆(1)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916節 哭廟(2)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968節 安排第14節 樑王劉武第1549節 富貴君子與貧賤小人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112節 父親第80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17節 李廣的誓言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293節 挖坑(2)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40節 考舉?科舉?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1030節 日蝕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272節 新思維(1)第665節 薄世的野望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1358節 自作孽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398節 雜家官僚(1)第1536節 居延(1)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