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

bookmark

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

臨時搭建的草廬中,蘇澤正在給一名山中的農民號脈。

在他的身邊,邵家醫館的邵先學和邵先進正在杵藥,一羣年輕的讀書人在這個臨時營地附近忙碌着。

八月二十日的時候,海瑞正式接到了朝廷的任命,他要前往浙江淳安縣擔任知縣,這些日子他都在收拾東西。

邵家兄弟是海瑞剛剛收的學生,蘇澤很自然的接過了教導他們的職責。

蘇澤乾脆將他們拉到了五峰山上,一邊做事一邊學習。

對於這羣年輕人來說,能走出學堂在五峰山上宿營學習,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蘇澤上午講課,下午就帶着他們在營地附近勞動。

除了這些海瑞收的學生之外,縣學如今也放了暑假。

大明學校有寒暑二假,夏季最熱的兩個月和冬季過年前後都是不上課的。

縣學生中和蘇澤相熟的幾個人,也都隨着蘇澤上了五峰山。

李起元正在帶着養濟院的孩子們學着丈量土地,蘇澤屋裡那份詳細的五峰山地圖就是李起元帶着測繪的。

李家本來就是算夫子出身,丈田也是他家的祖傳手藝,在接受了蘇澤的微積分啓蒙之後,這些日子他一邊實踐一邊學習,算學突飛猛進。

陳朝源和王遜則帶着縣衙的書吏,在五峰山上進行編戶齊民。

蘇澤將編戶齊民的建議提交給縣衙,白知縣第一時間就派出了吏員上山。

原因也很簡單,人口增長也是官員政績考覈的重要部分。

不過編戶齊民也是相當複雜的工作,也虧着陳朝源和王遜這兩個人家裡有人做狀師的,熟悉各種衙門的文書和法律條文,才能將事情辦得這麼妥當。

【診治病人,醫術技能經驗+5,Lv4,395/400】

給眼前這個病人開了藥方,蘇澤的醫術經驗再次增加,再治療一個病人就能升級了。

韓歷風風火火的走進草廬,他拿起桌子上的酸梅湯一飲而盡說道:

“汝霖兄,那幾塊地方我看過了,確實是風水寶地!”

“抱歉啊,習慣了,是那幾塊地方土質鬆軟,適合挖掘施工。”

韓歷家是陰陽生出身,他本人也經常跟着父親給南平縣的人看風水。

蘇澤就讓他去勘探五峰山上的地形土壤。

韓歷這個陰陽生水平確實不錯,很快就規劃出了一道省力的開工路線。

“汝霖兄,真的要將這裡淹了嗎?這可都是上等的水田。”韓歷看着外面的農田問道。

蘇澤點點頭說道:“黃家開墾的這些水田,都是從河牀中挖的土,河牀上的土壤富含腐蝕質,是最上等的土壤。”

“五峰山後的這些田,都是從河道邊上的沼澤開墾出來的,這些天然沼澤原本是閩江的蓄水池,在漲水的時候能夠蓄住河水,讓閩江下游的水不會漲太高。”

“但是這些大戶加高了河堤,讓上游的河水失去蓄水池,一旦下暴雨閩江下游就會氾濫。”

“我看過縣誌,在成化年閩江十年纔有一次氾濫的記錄,但是到了本朝就變成了五年一次,三年一次,最近三年就氾濫了兩次。”

韓歷家傳陰陽生,也是學過一些堪輿知識的,他立刻明白了蘇澤的意思。

“原來如此,沒想到河水氾濫和開田也有關係啊。”

蘇澤點點頭說道:

“氾濫平原,就是文明孕育的起點。盤殷就發源於氾濫的殷水,而幾乎所有古城都建立在大江大河邊上。”

蘇澤用樹枝在地上畫出一副長江黃河的簡單地圖,然後點出幾個城市來。

衆人都放下手中的事情,圍着蘇澤聽他講課。

這些日子大家已經習慣了蘇澤突然開講,而這些知識雖然科舉不考,但是衆人卻一點都不想要錯過,用陳朝源的話說,這些都是“近乎於道”的大道理,也就是蘇澤這樣飽讀詩書的讀書人才能領悟的大道理。

“古之先民用氾濫的河水種植莊稼,才從漁獵中定居下來,有了耕種纔有了語言,文字,纔有了文明的火種。”

“有了城市,自然要防止河水氾濫,先民學會攔河造壩,將河水束於河道中,可爲何大江大河日益氾濫,洪災的記錄越來越多?”

“我大明朝能推翻元朝,也是因爲元朝水患嚴重,元相脫脫徵集天下百姓修黃河。”

衆人點頭,這些年來大江大河經常氾濫,特別是黃河幾乎是兩三年一氾濫,年年都能聽到洪災的消息。

蘇澤又在地上畫上了幾個圓圈說道:

“史書中有云夢澤、大澤,這些大澤爲何消失,就是先民們圍河開田,而原本這些大澤就有蓄養河水,在泛濫期間承擔蓄水池的作用。”

“現在情況就是大江大河治河的頻率越來越高,但是氾濫的次數越來越多,根源就在如今治河都是加築河堤,這都是飲鴆止渴,河堤越高,氾濫決堤後造成的破壞越大,大河附近的一些城市,河堤都超過城牆,大河都已經成爲懸河,一旦決堤就是一座城市被毀。”

衆人聽得觸目驚心,但是聯想到這些年來福建的水患,似乎蘇澤說的有道理。

韓歷問道:“汝霖兄,可有根治水患的辦法?”

蘇澤搖頭說道:“或許在國朝初年還有辦法,可如今這個世道想要根治水患,太難了。”

衆人很快明白了蘇澤的意思,如今朝廷的徭役都已經這麼重了,更別說徵集大量人員去治水了。

大元亡於治黃耗盡民力,這個教訓大明讀書人都隱約懂的。

去年京西的雪災朝廷都派不出人手賑濟,只能將災民擋在京師之外,更別談治河了。

韓歷又問道:“可是先民開拓大澤,也是爲了吃飽肚子啊。”

蘇澤點頭說道:“那是自然,古之大澤,如今都是良田,可古人有大澤來開荒,如今咱們福建山地都已經開墾的差不多了,後人又要開墾什麼呢?”

這句話將衆人問住了。

蘇澤又說道:“唐初府兵授田,人均一頃,八十畝爲口分,二十畝爲永業,那時候凡成年男丁都有所授。”

大家倒吸一口氣,如今整個南平縣,家裡有一頃田的都算是家底豐厚的地主了,普通自耕農往往也就幾畝田。

福建田畝緊張,每年勤勤懇懇耕種下來,交了田賦和田租之後都吃不飽飯。

人口增長和田畝土地的問題,就這樣擺在了衆人面前,李起元補充說道:

“南平能開荒的土地都開的差不多了,要不然黃家這些大戶也不會來五峰山拓荒,而國朝初年開始人口就不斷增長,人多而田不變,地少人多才是這些年饑荒不斷的原因。”

蘇澤讚許的點頭,當這一切都擺在衆人面前的時候,一股沉甸甸的感覺壓在衆人心頭。

韓歷問道:“汝霖兄,可有破局之法?”

衆人都看向蘇澤,蘇澤指着海上說道:“殖拓。”

“殖拓?”

蘇澤又在地上再次畫出地圖說道:

“這是澎湖,這是我們福建,澎湖有福建四分之一大小,雖然澎湖中間也有山,但是沿海土地都是可以耕種的。”

當蘇澤畫出地圖的時候,衆人才發現原來澎湖竟然這麼大。

蘇澤接着向下,又畫出一個大島:“這是海教諭的老家瓊州,瓊州比澎湖還要大,但是人口還不足延平府一府的人。”

蘇澤又接着畫下去:“琉球、呂宋、安南、占城、爪哇、暹羅,自國朝初年以來,閩廣百姓就多有移民者,佛郎機商人說在呂宋多有操持福建鄉音的百姓。”

大家都是福建人,福建人移民南洋已經不是什麼秘密,這些百姓背井離鄉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家鄉沒有土地耕種了。

但是禁海是國策,衆人紛紛沉默下來。

陳朝源嘆息說道:“我等資質駑鈍,不是讀書的材料,只希望汝霖能科舉高中,日後若能位列閣部大臣,能讓朝廷撤去禁海令就好了。”

蘇澤心中卻不以爲然,禁海令不僅僅是禁止海洋貿易,更是禁止對海外的探索。

就算是隆慶開關,也不過是允許商船貿易,大明朝依然沒有對外殖拓和探索。

對於大明這種陸權大國來說,穩定壓倒了一切,海外領地是脫離帝國掌控的不安定因素。

蘇澤沒有繼續討論這個話題,他需要的只是給衆人心中播撒出一顆種子,日後這種子自然會生根發芽。

【當衆講學,講學技能經驗+20,Lv3,267/300】

就在蘇澤講完學之後,陶公公一臉笑容的走了進來。

“蘇相公!告起來了!”

陶公公激動的說道:

“南平城裡的消息,黃家和另外幾家大戶的官司真的打起來了,府衙推官張思敬偏袒黃家,將一些土地判給了黃家,另外幾家已經將官司打到按察使司,按察使司已經將案子發往汀州府推官重審了!”

蘇澤臉上露出笑容,在陶公公放出三倍高價贖買土地的時候,很多山上有田的大戶已經準備退出了。

可他們沒想到,黃家跑的更快。

張思敬迅速將幾個爭產的案子做出判決,將那些爭議土地判給黃家,想要快刀斬亂麻的退出這場漩渦。

可其他大戶一看不幹了,這下子黃家沒了損失,可是他們的損失就大了!

原本土地登記就不足,還將這些土地判給黃家,衆人都覺得被黃家坑了。

衆人自然是咽不下這口氣,乾脆再一紙訟書告到了福州府。

蘇澤疑惑的問道:“爲何按察使司不親自審理,要發給汀州府推官廳重審?”

王遜家中是做訟師的,他說道:“按察使司直接推翻張推官的判決,那就等於撕破臉了,而且各地上訴的案子如果巡按大人都親自審理,那一年到頭都忙不過來,發往臨府重審,因爲臨府和本府地方牽連少,只要審理沒問題,按察使司就會以重審結果爲準。”

蘇澤笑着說道:“那就是說官司真的打起來了?”

陶公公笑着說道:“真打起來了!”

果不其然,原本只是縣裡的官司,如今打到了省裡,這花費更加高了。

資料要送到汀州府去,汀州府推官廳的書吏衙役來南平辦事,又少不了喝酒應酬,這又是一筆一筆的開銷。

可是陷入到了這個案子中,幾個家族都打出了真火,想要罷手自然是不可能了,要是現在退出,之前的付出就全部都打了水漂了。

而蘇澤也沒閒着,在西禪寺了慧和尚的帶領下,蘇澤在五峰山也建立了一座水力衝錘作坊,開始自己鍛打鐵鍬等器械。

等到八月底的時候,終於有大戶已經撐不住了。

黃時行跪在家族祠堂中,看着祠堂上的家族長輩們,黃時行攥緊了拳頭。

黃家族長雖然是黃時行的親爹,但是黃家其他房的長輩施壓,這祠堂自然也免不了走一趟。

一名髮鬚皆白的老者,是黃家輩分最高的老人,也是黃時行的叔公。

老者拍着椅子扶手說道:“什麼!?張推官要拿回五百兩銀子?我們黃家現在哪裡拿得出五百兩!”

“是啊是啊,家裡的銀子都換成了舊錢,現在都用不出去!”

“當日不是他自願入夥的,怎麼現在要拿出錢?我們一房的銀子還砸在裡面呢!”

“這銀子要拿,也是大房出!”

老者沒有阻止衆人說話,而是看着身爲族長的黃時行的父親。

黃父沒有說話,黃時行卻說道:“各位叔伯長輩,以前家裡一起賺錢的時候,你們可都是搶着給我爹銀子的,怎麼虧本了就要拿錢走人?”

衆人又是怒視道:“大膽!這麼和叔伯長輩說話的?”

“要不是你非要跟着私鑄,家族也不會成這個樣子,現在官司打成這個樣子,還不知道要砸進去多少銀子才能脫身!”

“夠了!”

沉默已久的黃父一拍桌子。

“南平城的產業,交給二房管理,時行你專心打官司。”

黃父一句話卸了黃時行管理南平產業的差事,二房的人立刻就閉嘴了。

“打官司還要靠張推官活動,他要拿錢就給他,這錢大房自己湊。”

這下另外一羣人也閉嘴了。

“家裡的舊錢要想辦法出手,就是熔鑄成銅錠也要賣掉。”

就在黃家開會的時候,已經有大戶上山和陶公公接觸了。

蘇澤治好了一個腳氣病的畲民,終於將醫術技能刷到了Lv5。

(本章完)

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240章 緝私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491章 橡膠樹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012章 煙薯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78章 銃炮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653章 滾雪球第003章 占卜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四卷總結第675章 宣傳戰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241章 朕的錢!第666章 棄遼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658章 少爺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83章 練銃兵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002章 家廟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569章 算瘋子第409章 廣築城?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63章 紅丸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072章 巧破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490章 駁速勝論
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240章 緝私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491章 橡膠樹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012章 煙薯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78章 銃炮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195章 投宿西禪寺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653章 滾雪球第003章 占卜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四卷總結第675章 宣傳戰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241章 朕的錢!第666章 棄遼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658章 少爺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83章 練銃兵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002章 家廟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569章 算瘋子第409章 廣築城?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63章 紅丸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072章 巧破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490章 駁速勝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