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

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

李贄作爲女方家的長輩,也要隨着方望海一同返回福建。

方望海如今是正三品戶部侍郎,妥妥的朝廷大員了,如今整個戶部的嶽州鄉黨全部倒臺,剩餘的官吏都瑟瑟發抖,方望海一舉就掌握了南京戶部大權。

方望海在這個基礎上,在江南再設置了三座鈔關,牢牢把控了江南地區的漕運稅收。

等到鈔關稅收上來,方望海就有了點財神爺的意思。

這一次方望海請假回去給女兒操辦婚事,南京六部大員全部都在城外相送,風光一時無二。

從南京乘船開始南下,南京戶部督查南方漕運和鹽稅,職權在南京六部之首,沿途官員雖然知道他是請假歸鄉,但是也都恭恭敬敬的迎接。

蘇澤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頂級大員的待遇,也難怪大明朝的讀書人這麼想要當官。

在等級森嚴的體系中,什麼層級的人享受什麼樣的待遇。

方望海剛剛赴任蘇州的時候,也能夠住宿驛站和船驛,但那時候他不過是小小的新設鈔關使,也沒人待見他。

如今他是正三品的南京戶部侍郎兼管南京戶部事務,沿途住宿船驛的時候,都有官員絡繹不絕的上門拜訪。

等到從南直隸進入浙江,後面聽到消息的官員更多了,方望海不得已讓管家只收下拜帖,將一些官職低的客人擋住。

甚至還有不少官員聽說方望海是回去籌備女兒的婚事,偷偷塞上禮物的,不過都被方望海退了回去。

方望海這次回鄉是請假,作爲在職的官員他是可以乘坐官方的船隻的,也可以停靠在驛站休息。

這次的路線和蘇澤當時北上的路線差不多,從江南沿着運河抵達衢州,再翻過山進入福建就行了。

其實這時候已經有船隻停靠在上海碼頭了,不過這年頭海上運輸的風險還是很大的,經常有航行翻船的危險,所以方望海還是執意走漕運和陸路。

海運不安全,這也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看法。

不過也確實如此,就連蘇澤穿越前的時代,在衛星定位和現代航運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依然會有船隻遇難的事情發生。

在風帆時代在海上航行,確實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

漕運的船隻可以停靠船驛,眼看着今天沒辦法趕往下一個船驛了,方望海命令官船靠岸休息。

不得不說乘坐官船要比蘇澤之前北上舒服多了,這座大型官船航行的時候非常平穩,而且船上就有房間休息。

船驛送上了熱騰騰的伙食,如今秋意漸涼了,方望海不願意在不通風的船艙中吃飯,命令人將桌椅板凳搬到了甲板上,就着秋日的涼風吃飯。

李贄和蘇澤自然同桌作陪,今天的天氣極好,看着岸邊上被涼風吹拂的蘆葦蕩,方望海不由的詩興大發。

不過憋了半天,還是沒能做出一首詩來。

方望海看着妻弟,李贄想了想說道:

“姐夫,您就別憋着作詩了。”

方望海不服氣,可是憋了半天依然做不出詩來。

他又看向蘇澤,蘇澤看了看蘆葦說道:

“世叔,我也做不出來。”

李贄哈哈大笑說道:“汝霖就曾經說過,一時有一時的學問,唐詩宋詞珠玉在前,今人就不要丟人了!”

方望海還是不服氣的說道:“照你的意思,今人就不用作詩了?荒謬!”

又憋了半天,方望海還是一句詩寫不出來,他只好自暴自棄的說道:

“算了算了。”

既然不做事,三個大男人喝酒,自然要開始鍵政。

還是方望海先開始了話題:

“南京兵部尚書楊博去位之後,朝廷任命胡宗憲爲南京兵部侍郎,讓他兼領南京兵部的事務,又讓他任南直隸和浙江巡撫,總管兩省抗倭的事務。”

李贄說道:“朝廷終於想明白了?南直隸和浙江一體,是該讓一個人統籌抗倭事務。”

讓胡宗憲總管南直隸和浙江抗倭,這是蘇澤穿越前時間線上也發生過的事情,歷史上正是在胡宗憲的領導下,剿滅了汪直和徐海兩大倭寇集團,東南倭亂被平定。

方望海嘆息一聲說道:“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啊,想想張經的下場,胡宗憲總管抗倭,若是今年不打出一場勝仗,怕是朝堂上對他的彈劾也不會少啊。”

李贄對於朝局也有了解,他不以爲意的說道:“聽說這位胡總督是嚴首輔的高足,有這樣的背景,嚴黨肯定要保他吧?”

李贄對於嚴嵩自然也沒有好感,語氣中對胡宗憲也沒有多少好感。

世人都知道,胡宗憲的前任是被嚴黨分子趙文華彈劾致死的,胡宗憲也是嚴黨,也跟着趙文華上書彈劾過張經,時人對於胡宗憲也沒有多少好感。

方望海喝了一口酒說道:“這胡汝貞我上任的時候曾經見過一面,他還是敢於任事的,但是爲人過於沉迷於權變之道。”

“不過聽說他在浙江依然任用了張經的老部下俞大猷,還提拔了一名叫戚繼光的猛將,上一次慈溪平湖的倭寇就是被兩人平定的。”

“抗倭也許就需要這樣的人吧。”

方望海也知道自己性格柔弱,和胡宗憲這樣能獨擋一方的總督大臣不能比。

蘇澤也點點頭,其實大部分領導者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都是很難體現出來的。

只有胡宗憲這種坐鎮一方的官員,才能體現出能力來。

就在這時候,老管家突然走過來,對着方望海說道:

“老爺,有客到。”

有客?

方望海的級別放在這裡,普通官員能送上拜帖就可以離開了,能夠讓老管家通傳的,恐怕不是普通的人物。

果然看到了拜帖之後,方望海起身說道:“說曹操,曹操到,胡宗憲來了。”

李贄和蘇澤對視一眼,他們纔剛剛進入浙江,胡宗憲就着急上門拜訪。

一方面足以見到胡宗憲的消息靈通,另一方面讓胡宗憲這樣的大員連夜拜訪,恐怕要商談的肯定是大事。

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身穿一件普通的儒衫,他相貌堂堂,只不過眉頭總是緊緊的鎖着。

不用說,這就是三人剛剛提到的胡宗憲了。

身後站着一個蘇澤的熟人,正是蘇澤在衢州書院講學時候遇到過的徐渭。

(前文錯了,胡宗憲比徐渭大九歲)

方望海上前行禮,胡宗憲先一步向方望海拜見,兩人寒暄了一番。

方望海指向李贄和蘇澤介紹到:“這是我的妻弟,南京國子監博士李贄李宏甫,這位是我的弟子,蘇澤蘇汝霖。”

胡宗憲也指着身後的徐渭說道:“徐渭,徐文長,如今爲我的幕友,助胡某參贊抗倭。”

徐渭的名聲很大,李贄也向他拜道:“原來是徐文長先生當面!”

徐渭也連忙回禮,蘇澤和他半年沒見,徐渭少了衢州書院那時候的狂士風範,反倒更像是官場中人。

一番拉扯之後,胡宗憲級別最高,年紀也最大,被方望海請到了上座,在場有官身的方望海和李贄作陪,蘇澤和徐渭坐在下首。

等到下人送上酒菜,點燃官船上的燈籠後,胡宗憲這才說道:

“聽聞方侍郎的船進入浙江,實在是早就想要去南直隸拜見方兄了,只是軍務繁忙抽不開身,所以纔在這個時候前來拜見,唐突了!”

說完,胡宗憲一飲而盡,方望海連忙也說起了客套話。

“胡總督事務繁忙,本該是我去拜會您的,只是這次歸鄉乃是私事,實在不方便去杭州拜會。”

其實朝廷對於他們這些大臣私下見面也是非常忌諱的,方望海是兼理南京戶部事務的戶部侍郎,胡宗憲是暫代南京兵部的兵部侍郎,已經邁入到了大明重臣的行列。

胡宗憲沒有展露身份輕裝而來,如果被言官或者錦衣衛知道,完全可以上書彈劾了。 шшш ●тt kΛn ●c○

所以方望海也很疑惑,胡宗憲冒着這麼大的風險過來見他,恐怕不是爲了寒暄兩句這麼簡單。

果然在寒暄了過後,胡宗憲說道:

“我這次過來,是想要請方大人在浙江設鈔關。”

方望海愣了一下,設置鈔關本來就是他的本職工作,胡宗憲爲何要上門提醒。

蘇澤心中則已經隱約有了一些猜測。

果然作陪的徐渭說道:

“方大人,胡總督的意思,是想要將建鈔關的事情交給我們浙江巡撫衙門,鈔關士卒又浙兵來當。”

在場的都是頂尖聰明人,就連李贄也隨着蘇澤籌辦過抗倭緝私總團,對於鈔關的運作有了很深的瞭解。

李贄的性格最直,他直接說道:“胡總督是要截留鈔關稅?”

胡宗憲看了一眼李贄,徐渭站出來說道:“朝廷徵收鈔關稅,本來就是爲了抗倭,也談不上截留,只是想要先用一部分,等到戰後自然會補上。”

這下子方望海明白了,爲什麼胡宗憲要在船上拜訪自己。

鈔關稅是方望海的職權,他的職位上就有南直隸和浙江鈔關使,而且他現在管理南京戶部,胡宗憲盯上鈔關稅,必然要走通方望海的關係。

胡宗憲看着方望海,他冒險來見方望海,就是爲了鈔關稅的事情。

主持抗倭之後,胡宗憲才知道張經手上是什麼一個爛攤子。

張經抗倭的一大舉措就是調遣狼兵入浙,調遣外兵抗倭。

而張經被殺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縱容外兵作亂浙江。

可這些狼兵在廣西的時候,隨着張經平定了多次的叛亂,無論是戰鬥力還是對大明的忠誠度都是很高的,爲什麼到了浙江就成了爲禍地方的呢?

原因很簡單,軍餉不足。

張經總督浙江,可是浙江的抗倭經費一直不足,這些客兵背井離鄉作戰,連正常軍餉都不能保證,更不要說是賞錢了。

最後結果自然是軍紀日益渙散,軍中的基層校尉也只能縱容手下去搶劫。

胡宗憲接任之後,吸取張經的教訓,逐漸遣返客兵,讓俞大猷和戚繼光募浙兵抗倭。

可是募本地兵不代表軍紀就一定好,俞大猷和戚繼光也多次上書請求撥足經費。

募兵還要重新訓練,花費的銀子比以前更多,胡宗憲這個南浙總督,在任上的主要工作就是四處化緣籌款了。

在徐渭的建議下,胡宗憲將目光放在了鈔關稅上。

不過要浙江要收鈔關稅,就不能繞過方望海,這纔有了這次匆忙的拜訪。

方望海心中自然是不樂意的。

朝廷雖然說了鈔關稅是用來抗倭,但是財政要走程序的。

南直隸的戶部要將鈔關稅報上去,等到京師戶部分配,才能決定這筆銀子的歸屬。

若是直接私自截留,那可以說是謀反的大罪了。

其實方望海也清楚,所謂用來抗倭不過是朝廷說說罷了,自己到現在查徵的鈔關稅全部都押解送上了京師。

鈔關稅本來就是入的太倉庫備邊銀,北方俺達犯邊也是要花銀子的,皇帝買龍涎香也是花的太倉庫的銀子,嘉靖皇帝對於自己的銀子可是看的很緊的。

一句話說,這都是皇帝的銀子!

比起經常能夠打到京師城下的俺達,在江南作亂的倭寇,其實在皇帝和朝臣心中,優先級世低於京師城防的。

畢竟自從土木堡之後,皇帝再也不想去做留學生了。

方望海是一個謹慎的人,他沒有開口,胡宗憲也知道事情難辦了。

可是他還是不死心的說道:“方大人,這可是事關兩省抗倭的大事啊!”

就在這個時候,蘇澤說道:“胡總督,晚輩有一個想法。”

(本章完)

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224章 徐渭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265章 歸有光第172章 榜一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540章 挖人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061章 淨海王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505章 教育不公推一本朋友的書第253章 籌辦婚禮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186章 大買賣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160章 掀桌子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609章 做空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491章 橡膠樹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84章 射擊技能第609章 做空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056章 脫毒難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281章 講武堂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106章 紅陽教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172章 榜一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060章 吃飽飯第160章 掀桌子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002章 家廟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45章 李時珍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005章 破浪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
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224章 徐渭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265章 歸有光第172章 榜一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540章 挖人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061章 淨海王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505章 教育不公推一本朋友的書第253章 籌辦婚禮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186章 大買賣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160章 掀桌子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609章 做空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491章 橡膠樹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84章 射擊技能第609章 做空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056章 脫毒難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281章 講武堂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106章 紅陽教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172章 榜一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060章 吃飽飯第160章 掀桌子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002章 家廟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45章 李時珍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005章 破浪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