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

bookmark

京師的糧食商人圈子其實並不大。

糧食這種商品,有別於任何一種其他商品,原因實在是很簡單,沒有糧食吃是會死人的。

如果有十個人,而出售的糧食只夠九個人活下去,那理論上這十個人可以爲了這九份糧食將價格擡到無窮大。

如今京師的糧食還沒到餓死人的地步,但是糧價已經漲到讓普通低級官員都絕望的地步了。

而糧食這東西,還有一個特點。

會爛,會發黴,會被老鼠偷。

這些特點都讓糧食商人都會自發的形成一個圈子,組成某種默契的原始壟斷聯盟。

李家的商人獲釋的消息,幾乎是一瞬間就在糧食商人的圈子裡傳開了!

就像是洪水沖垮堤壩,都是從潰敗蟻穴的裂紋開始的。

很快裕王也承受不住壓力了。

畢竟他不是皇帝,就算是皇帝,面對這些重臣勳舊,也不可能全都閉門不見。

藏在裕王府中的高拱見到這樣的情況,很快就明白自己給裕王的建議失敗了。

他長長的嘆息一聲,耳根子軟是裕王的缺點,也是裕王的優點。

如果裕王有皇位上那位繼位之初的權術手段,平抑京師糧價這種事情早就已經辦成了吧。

只可惜皇位上的那個人將聰明才智都用在個人的享樂上,反而成了國家最大的禍患。

高拱很快又給裕王找到了理由,還是因爲裕王地位不夠的原因!

裕王連皇太子都不是,至今皇帝都沒有建儲,這樣的身份又要如何抵擋得住京師的權貴請託呢?

若是裕王能夠成爲皇帝,有自己的輔佐,那這件事說不定就能辦成了。

高拱這麼自我安慰着,轉頭就不再關注京師糧價了。

對於這個風雨飄揚的大明朝廷來說,京師糧價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問題,甚至算不上最重要的問題。

這些權貴說情之後,裕王還是將這些糧食商人都放了,果然市面上的糧食開始了“降價”。

只不過價格是降了一些,但是糧食中的沙子和石子更多了。

百姓將糧食買回家,還要將沙子和石子從裡面篩出去,京師的普通百姓日子更加難過了。

大的糧食商人管不了,很快官府盯上了那些沒背景的普通商人。

這些普通商人被抓進去之後紛紛破產,家產和糧食都落入了餓瘋了的基層官吏口袋裡。

等到四月中旬的時候,京師已經出現餓死人的情況了,一些實在活不下去的百姓開始出城逃亡。

不過朝廷很快就顧不上糧價這等“小事”了,一路南下的九邊精騎,在四月二十日已經到了濟寧。

這一路上,李成樑每天都堅持給皇帝寫信,說的都是行軍途中的雞毛蒜皮小事,卻給皇帝一種掌控了大軍的感覺。

李成樑越發得到皇帝的寵愛,甚至皇帝還在京師下聖旨表揚李成樑,這一切都讓身爲主帥的戎政尚書楊博非常的鬱悶。

九邊之中,就屬於李成樑的部隊軍紀最是渙散,滋擾地方都不談了,還經常在軍中和其他軍隊爭鬥,尋釁滋事。

好幾次楊博派軍法官去李成樑的軍營中執法,最後都被抱團的遼陽官軍給轟了出來,楊博召來李成樑問話,這廝就如同泥鰍一樣裝作不知情,說是要回去懲戒自家的士兵,然後就沒了下文。

因爲這樣,整個部隊越發的軍紀渙散。

學好不容易,學壞很簡單,當身爲一軍統帥的權威被破壞,本來就沒有本部兵馬的楊博就很難控制住整個部隊。

這也不是楊博無能,如今李成樑聖眷正隆,楊博沒辦法拿着李成樑開刀。

老虎拿不下,蒼蠅就都叮過來了。

楊博也非常的頭疼,這樣的部隊到了徐州,真的能夠打贏東南逆賊嗎?

楊博到了濟南之後,很快就接到了張居正送來的南直隸的情報。

蘇澤控制了南京和鳳陽之後,沿途佔領了揚州、鎮江、泰州三府,但是東南新軍卻沒有繼續沿着運河北上。

如今淮安府和徐州,還在明廷的控制範圍之內。

徐州還沒丟,這是讓楊博覺得慶幸的事情,但是南直隸敗的這麼快,還是讓楊博有些心驚。

他在南直隸擔任過兵部尚書,對南京的情況也算是瞭解。

李廷竹還算是知兵的勳貴,楊博並不覺得他是投降的人。

從張居正的來信中,楊博也知道蘇澤這邊的火器兇猛,這一切都讓他深深的憂慮。

楊博收起信件,對親兵喊道:“召集諸將軍議!”

等到其他將領都到了之後,身爲副將的李成樑這才姍姍來遲。

這當然是李成樑故意的了,他知道楊博看自己不順眼,削弱文臣主將的權威,他這樣的才能更好的渾水摸魚,保全自己的軍隊。

作爲一個軍頭,李成樑有着清晰的認知,自己的依仗就是自己手下的軍隊。

無論是立功還是保命,都必須要將手下的軍隊緊緊的攥住才行。

而身爲主帥,若是楊博非要讓李成樑上去送死,或者打硬仗,那李成樑也不得不服從。

只有削弱了楊博的領導權威,日後纔有討價還價的機會。

楊博心中惱怒,但是現在他也沒有辦法動李成樑。

現實中又不是戲文,楊博也不是孫武那樣的狠人,就因爲李成樑遲到斬殺他,且不說能不能殺的成,還沒打仗就斬殺副將,皇帝就不會饒了楊博。

李成樑看到楊博沒有反應,心中更加得意,而九邊的那些將領看到楊博壓服不住李成樑,也決定日後要和這位副總兵更加親近親近。

楊博清了清嗓子說道:“今日召集諸將軍議,張居正已經在徐州準備好軍營,朝廷也已經在徐州準備好軍糧,接下來諸將講一講,如何引誘蘇賊在徐州決戰。”

朝廷的戰略是在徐州決戰,但這只是一個理想化的戰略,實際上決戰這東西,是需要敵我雙方共同選擇的。

不是說朝廷說在徐州就能在徐州決戰的。

一名將領立刻說道:“蘇賊已經佔領鳳陽府,必定會北上,我軍只要在徐州以逸待勞,等待蘇賊進攻就可以了!”

楊博皺眉,這自然是朝廷設想的最好辦法,但也是最不實際的方案。

原因很簡單,八萬大軍每天吃喝消耗的糧食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別說大軍在徐州吃上一年,就是吃上三個月朝廷也受不了的。

楊博看向李成樑,李成樑這一次倒是站出來說道:

“大帥,末將以爲等我軍進駐徐州之後,應當主動出擊,攻打蘇賊,逼迫敵軍在徐州決戰。”楊博微微點頭,李成樑雖然桀驁,但確實是知道怎麼打仗的。

李成樑指着地圖說道:“我軍屯兵徐州,可以南下攻打宿州,靈璧等地,伺機收復鳳陽。”

這句話說完,衆將士紛紛點頭,楊博也提不出反對的意見。

誰讓鳳陽是老朱家的祖墳呢,若是能夠收復鳳陽,那也是大功勞一件了。

就這樣,攻打鳳陽,逼迫蘇澤主力在徐州決戰的戰略定下來,八萬大軍繼續浩浩蕩蕩的南下。

而一座座船隻航行在海上,蘇澤的艦隊已經繞過了膠東半島。

爲了防止被大明沿海諸衛所探查到,蘇澤規劃在遠離岸邊的外海航行,昨日的風浪掀翻了一艘運輸船,幸虧那艘船上裝的是糧草,沒有造成太多的士兵傷亡。

不過接下來要進入渤海灣,等到艦隊進入到登州府附近,就很難瞞的住了。

從經過登州開始,艦隊就要開始和時間賽跑了。

李旺的運氣不錯,他的扭傷沒有傷到骨頭,第三天就能下牀,趕上了軍隊的集結也成功登船。

他們這一批被推薦進修的士兵,全部登上了新世界號,這一輪的軍校進修就安排在海上。

李旺還從沒有坐過海船,他在海上吐了三天,幾乎要昏厥過去,可就算這樣還要在船上學習操典和作戰訓練條例。

不過所有人都咬着牙堅持着,撐過了開頭的幾天,李旺總算是適應了海上的生活。

“吃個橘子。”

和李旺共同進修的鐘玉剛和他是同鄉,鍾玉剛還是一名秀才。

他們在進修班又被分到一起,李旺都稱呼鍾玉剛爲鍾秀才。

聽到吃橘子,李旺又快要吐酸水了,對於他們這些陸軍來說,除了海上顛簸之外,大都督規定的每日要吃橘子的規定,也是最難忍受的規定之一。

鍾秀才笑着說道:“聽水師那些人說,以前遠洋航行經常有人得怪病,腹瀉嘔吐,甚至四肢潰爛,那時候大家還以爲是海上什麼詛咒。”

“後來大都督規定了遠航必須要吃橘子之後,這種怪病就消失了。”

李旺聽到這裡,連忙撥開橘子,將橘子塞進嘴裡。

蘇澤也親自登上過新世界號,給這批基層軍官上過兩節課,對於李旺來說大都督是他這輩子見過最偉大的人,既然是大都督要求的,那肯定是對的!

“秀才,咱們還要在海上漂幾天啊?”

李旺已經開始思念連裡的弟兄們了。

鍾玉剛說道:“昨天艦隊已經轉向,應該是繞過了膠東半島了,按照艦隊的航行速度,大概還有十天就能看到大沽口了。”

聽到還有十天就能下船,李旺激動起來。

鍾玉剛說道:“攻佔大沽口你們第二旅使不上力氣,還是要看我們第一旅的!”

鍾玉剛一個九江秀才,專門申請調去了第一旅的水師部隊,還通過了海員的考覈,李旺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他有些不服氣的說道:“可是打下大沽口之後,你們第一旅就沒作用了!”

鍾玉剛頹然的說道:“是啊,不過我依然覺得未來是水師的!這也是我爲什麼要加入第一旅的原因!”

兩人對於海軍陸軍的爭論已經持續了一路,甚至將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是等到五天後這一期軍官進修結束之後,所有人都覺得依依不捨起來。

即使是在海上,東南新軍還搞了一個簡單的慶祝活動,蘇澤再次登上新世界號,給所有新任軍官頒發了新式的軍銜。

而參謀部的預測絲毫不錯,當龐大的艦隊通過登州附近的時候,登州附近的商船果然發現了艦隊的蹤跡。

這個消息立刻傳到了登州,登州水師自然無法攔截東南新軍的艦隊,他們探明瞭情況之後,立刻用八百里加急快馬向京師傳遞消息。

東南新軍這邊,艦隊也加快了航行速度,在明廷發現艦隊的兩天之後,瞭望手就用望遠鏡看到了大沽口的炮臺。

蘇澤將艦隊的指揮權讓給林默珺,林默珺立刻披上甲,開始熟練的發佈命令。

大沽口。

駐守大沽口的天津左衛指揮使姓毛,天津三衛接到兵部的命令,要求一衛駐防大沽的時候,三衛都不願意。

大沽口就是靠着大海的窮鄉僻壤,又怎麼比得上天津城繁華舒服啊。

最後的結果是,天津都指揮使梅承泰想了一個辦法,讓三衛採取了最公平的辦法,抓鬮。

倒黴的毛指揮使抽中了戍守大沽口的任務,罵罵咧咧的來到了這個鳥不拉屎的大沽口。

大沽口本來就有一個千戶所駐守,加上毛指揮使帶來的四千左衛兵馬,大沽炮臺附近的營地不夠住了,只能搭建臨時的營地。

天津三衛都覺得兵部讓駐守大沽是瞎折騰,他們根本不覺得大沽口有被攻擊的可能性。

毛指揮使也忍不了大沽口糟糕的居住環境,隔三差五就返回天津城內的家裡,軍務都委託給副將。

等到大沽口炮臺的瞭望手看到艦隊的時候,天津左衛還在懵懂中聽到集結的鼓聲,緊接着軍營中就聽到了轟鳴的巨炮聲。

大沽口的炮臺倉促回擊,但是在蘇澤更先進的艦炮轟炸下,煙塵四起,碎石飛濺。

大沽口的炮手還算是英勇,可巨大的火力差距讓這份英勇變成了徒勞,炮臺轟然倒塌,明軍徹底失去了還手的能力。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大沽口中,如今有兩支部隊,大沽衛和天津左衛,依靠大沽口堅固的城防還是能夠守下去的。

但是在大沽口中的天津左衛已經徹底喪失了鬥志,在毛指揮使不在軍中的情況下,士兵紛紛要求返回天津去死守天津。

副將知道以自己的威望無力彈壓士卒,轟鳴的火炮又讓他也感到害怕。

天津左衛撤出了大沽口,大沽衛的士氣也隨之徹底潰敗。

從大沽炮臺北面新塘登陸的第二旅則趁勢出現在大沽炮臺後方,逃出大沽的天津左衛立刻潰敗,士兵四散逃亡。

眼見大沽衛城門被破,大沽衛千戶自刎投海而死。

大沽炮臺隨之陷落!

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211章 沖繩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625章 三本書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241章 朕的錢!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72章 榜一088章屏蔽了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069章 縣令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435章 髒東西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241章 朕的錢!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198章 解元!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77章 三江感言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451章 僭主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071章 破題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005章 破浪第004章 龍王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566章 睢陽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185章 去月港第657章 拼命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
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211章 沖繩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625章 三本書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241章 朕的錢!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72章 榜一088章屏蔽了第560章 播州問題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069章 縣令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435章 髒東西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241章 朕的錢!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198章 解元!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69章 渾濁世道,如何來救?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77章 三江感言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451章 僭主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626章 秩序解體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071章 破題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005章 破浪第004章 龍王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264章 揚州鹽商第566章 睢陽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185章 去月港第657章 拼命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