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駁速勝論

朝鮮國主李峘也是非常的果斷,他從小生活在朝鮮王庭的激烈政治鬥爭中,又被母親和母族外戚操縱了多年,對於自己朝廷裡這些大臣非常瞭解。

如果說是內鬥,這些傢伙是一等一的內行。

但是要對付外敵,指望他們齊心協力,還是算了吧。

李峘也知道他們捨不得放棄漢城中的利益,根本不可能追隨自己前往平壤。

李峘很清楚,如今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並且願意幫助朝鮮的,那就只有大明瞭。

所以他也不猶豫,直接宣佈散朝,然後讓李樑迅速去組織人手,當日就帶着朝鮮王朝的金銀和一系列珍寶,從漢城直接出城北上,前往平壤。

等到羣臣發現國主已經跑路的時候,整個漢城更是亂作一團。

國主跑路了,首領大臣也跑路了,剩餘的兩班貴族們開始日夜爭吵,可是依然吵不出任何結果。

甚至連選出一個人出城談判都做不到。

而李舜臣這邊的情況其實也沒好到哪裡去。

仁川雖然距離漢城很近,但是周圍的路並不好走,李舜臣的地圖也並不精確。

而李舜臣連夜行軍,甚至還有一部分濟州島軍走散了。

等到李舜臣抵達漢城城下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夜裡了。

夜裡自然沒辦法攻城,李舜臣只能命令士兵在城外安營紮寨,然後派人向漢城內勸降。

木下藤吉郎自告奮勇,李舜臣擔心他不會說朝鮮語,讓一名進步會的成員進城勸降。

可沒想到這個勸降的使者進入漢城,等他出城帶來的消息讓李舜臣大爲震撼。

朝鮮國主李峘已經北逃,這個結果倒是在東南來的那幫參謀的計算之中。

東南的作戰參謀們早就做了預測,在仁川登陸後朝鮮國主最有利的選擇就是北上了。

現在的結果是,朝鮮國主北逃,漢城羣龍無首,勸降的使者進入城內轉了一圈,楞是找不到一個能夠站出來代表漢城投降的人!

對於這樣的結果,就連木下藤吉郎都覺得不可思議。

在不可思議之後,木下藤吉郎又深深的羨慕起來。

朝鮮這麼垃圾,都能安享平安兩百年,這都是靠着中原的功勞啊!

而這一次李舜臣在朝鮮起義,又能在這個時候加入到東南的體系中,那豈不是又能安享幾百年的和平?

木下藤吉郎再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家鄉,倭國正是因爲距離中原太遠了,始終得不到中原光芒的庇護,一直都處於動亂之中,至今依然得不到平息。

而眼看着東南正在飛快的開疆拓土,等到中原統一以後,倭國那時候再臣服,還能得到朝鮮的待遇嗎?

木下藤吉郎第一次開始爲自己國家的未來思考起來。

在地緣上,朝鮮在陸地上和中原接壤,在海洋上正好是中原北部的屏障和貿易中轉。

所以朝鮮本身並不需要做什麼,靠着中轉貿易就能夠吃飽飯了。

而緊挨着中原的獨特地理位置,又讓它可以處於中原王朝的保護中,只要表示恭順,甚至連防務都可以免了。

實際上,朝鮮的戰鬥力如此拉胯,就是這樣的原因。

朝鮮北方的遊牧民族,一般都是大明的遼西鎮幫着阻擋的,明軍甚至出兵幫着朝鮮掃蕩過邊境的遊牧民。

而在蘇澤穿越前的歷史時間線上,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抗倭援朝,明廷可以說是將全國大部分精銳都送到了朝鮮,幫着朝鮮抵抗倭國進攻。

甚至這種慣性都持續到了清末,一直到倭國在明治維新後再次崛起,又一次和歷史重演一樣進攻朝鮮,只是這一次中原政權已經衰落,自身都已經難保了,朝鮮這才進入到近百年的殖民時代。

事事都獨立自主,就等於事事都要親力親爲。

追求完全的獨立自主,那是強國的特權。

朝鮮和倭國這樣的小國,其實並不是那麼在意所謂的“獨立性”。

而大明的宗藩體系下,倭國甚至還羨慕朝鮮經常可以去給大明朝貢,甚至發生過爭貢的事件。

對於木下藤吉郎來說,倭國和朝鮮這樣的小國臣服於大國,在大國的庇護下可以省去很多彎路,也可以節約很多成本。

而東南崛起下制定的新的秩序下,倭國和朝鮮也絕對會是重要的一環,也能夠得到大量的好處。

眼看着朝鮮已經快要融入到東南秩序中,而自己的祖國還在亂戰,木下藤吉郎沒由來的焦急起來。

李舜臣不知道同伴的焦慮,他還要着手處理漢城的問題。

眼看着高大的漢城城牆,李舜臣突然明白了蘇大都督的那篇文章的意義了。

《駁速勝論》。

這是蘇澤最近親筆攥寫的文章,刊登在東南的內部刊物上,也隨着東海貿易公司的援助物資送到了李舜臣手上。 蘇澤駁斥的如今東南內部的速勝論調,認爲東南只要盡起大軍,就能犁庭掃穴的將明廷推翻,徹底完成中原統一。

蘇澤寫文章就是駁斥這種思想。

蘇澤在文章中指出,攻佔大明控制的城池,甚至從大沽登陸,再攻打一次大明的京師,都不是一件難事。

但是戰爭不僅僅是攻打下城市這麼簡單。

控制城市,收攏人心,建立組織,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

而一下子佔領明廷這麼大的地區,東南上下是否準備好了,這就是一個問題。

如果沒有準備好,接手了明廷的爛攤子,東南如果做的還不如明廷,那反而會加劇丟失北方人心,甚至會讓後面的仗更難打。

同時在軍事上,任何一次滅國級別的戰爭,都不是通過簡單的一場戰役勝利來決定的。

所謂戰爭的轉折點,不過是時候對戰爭總結的時候,歷史學家總結出來的罷了。

就算是長平之戰,秦國也休養生息了很久,而且最後在滅楚的戰爭中也磕磕碰碰。

所謂秦出函谷關橫掃六合,這不過是文學家的浪漫寫法而已。

實際上的戰爭,都是通過一場場勝利和失敗的積累,最後此消彼長,達成力量上的巨大差距。

在那個時候,其實最後一場戰役已經不是決定性戰役了。

蘇澤拿出來的是魏晉滅蜀的戰爭,其實在蜀國滅亡之前,雙方的實力已經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蜀國以贏很多次,但是隻要輸一次就徹底滅國。

而魏晉只要贏一次,那就可以滅蜀了。

如今東南和明廷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態。

蘇澤同時還在文章中駁斥了東南軍方盛行的“唯武器論”。

這種想法認爲東南的武器先進,就一定可以戰無不勝,而船堅炮利正是之前東南新軍戰無不勝的原因。

蘇澤在文章中反駁,認爲武器在戰爭中的作用巨大,武器進步誕生了新的作戰方法,也產生了新的戰術。

但是戰場上拼命的是人,指揮作戰的也是人,控制佔領地區,剿滅叛亂的也是人。

而恰恰在東南才起兵的時候,就是因爲得到了南直隸浙江和福建的人心支持,才能戰勝人數遠勝於東南的明軍。

如果迷信武器裝備,卻不重視民心,那結果就是和明廷一個下場。

李舜臣開始讀這個文章的時候還不覺得,如今站在漢城城下的時候,他才覺得蘇澤所寫的都是真知灼見。

漢城已經唾手可得了,攻佔漢城幾乎沒有任何難度。

可是進城了又要如何呢?

漢城是朝鮮最大的城市,放在整個東北亞,甚至於整個世界,漢城的人口都絕對能排進世界前二十的行列。

如此龐大的一座城市,進城之後要如何治理?

朝鮮國主已經跑了,總不能還用兩班貴族來管理漢城吧?

那李舜臣這檄文發了有什麼意義?

可如果不用兩班貴族來治理漢城,李舜臣難道指望這幫從梁山帶來的兄弟,還是逃難到濟州島上的朝鮮難民?

李舜臣第一次爲了自己進軍太快而苦惱起來。

憋了一個上午,李舜臣終於想出了辦法。

他再次派人進城,宣佈了自己要廢除朝鮮王室,並且要廢除兩班貴族的一切特權,進城後要沒收兩班貴族的產業。

這道命令發佈之後,整個漢城內立刻人心惶惶。

李舜臣圍困了漢城,卻裝作兵力不足的樣子,故意在城北減少了兵力。

果不其然,在發現李舜臣並不準備詔安兩班貴族的時候,這幫蟲豸終於放棄了僥倖心理。

但是他們也沒有能力和勇氣繼續守城,於是最後從北城門衝出了漢城。

李舜臣命令軍隊象徵性的追趕了一下,逼迫這些逃難的貴族留下了一部分財寶,就算是默許放他們離開了。

這下子漢城那些人立刻開始有默契的逃離,甚至有的家族會故意留下一些珠寶在車隊後面,當做買路錢。

而李舜臣第二步的舉措,是召集漢城附近的進步會成員,以及各大書院的代表,在漢城外開會,商討如何接管漢城。

就在這個時候,王恭廠大爆炸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東南。

首席大臣徐渭拿着情報衝進大都督府,卻看到蘇澤正在院子裡擺弄一顆樹苗。

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635章 軍功章第163章 吃絕戶第022章 畝產第464章 駕崩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77章 三江感言第251章 發鈔第033章 曬鹽第049章 縣衙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257章 大員島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007章 軍籍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550章 授權第566章 睢陽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053章 虎狐犬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494章 爹的事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55章 算卦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435章 髒東西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618章 捨不得第009章 寒菜粥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41章 朕的錢!第237章 水戰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63章 紅丸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583章 九州討伐
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635章 軍功章第163章 吃絕戶第022章 畝產第464章 駕崩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77章 三江感言第251章 發鈔第033章 曬鹽第049章 縣衙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257章 大員島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007章 軍籍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550章 授權第566章 睢陽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053章 虎狐犬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494章 爹的事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55章 算卦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435章 髒東西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618章 捨不得第009章 寒菜粥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41章 朕的錢!第237章 水戰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463章 紅丸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583章 九州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