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宮廷開支

bookmark

第647章 宮廷開支

新年將至,李成樑卻沒有任何過年的好心情。

今年連休丟了河南和陝西,扶持朝鮮國主戰爭失敗,加上幣制改革的失敗,這一連串事件極大的打擊了李成樑的威信。

雖然解散了御史和都察院,但是李成樑依然能夠感覺到文官眼中的情緒。

京師的情況正在逐漸發生變化。

對於此,李成樑無可奈何。

自從上一次獻策失敗後,山蒿先得了病,已經很少再向李成樑出謀劃策了。

剩餘的作戰參謀們吵成了一團,至今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案。

今天李成樑又接到了蘭州肅王的來信,請求朝廷出兵增援蘭州。

李成樑同樣猶豫了。

看到宮廷內送來的賬單,李成樑又覺得非常頭疼。

你不可能指望這支軍隊還能夠跨越大半個國家,來參加京畿地區的戰爭。

嘉靖西狩的影響,讓很多太監宮女都乘機出宮,還有一些和陳洪一樣死在了外面,所以等到嘉靖迴鑾的時候,宮人的商量遠遠不足。

其實從嘉靖年開始,朝臣和宮廷關於開支的爭吵就沒有停下來過。

蘭州距離京師很遠,雖然很有價值,但是調入蘭州的軍隊,在日後的戰爭中就指望不上了。

處理完了蘭州的事情,李成樑又頭疼起另外一件事情。

可是等到自己執政的時候,李成樑才發現,維持一個皇室實在是太貴了!

要知道,如今紫禁城裡的這個皇室,可能是大明歷史上最孱弱的皇室,也是大明歷史上服侍人數最好的皇室。

不過一個“好消息”是,需要伺候的主子也少了很多。

萬曆還沒有成婚,也沒有皇后和妃子。

到底宮廷要花費多少錢呢?

李成樑年輕的時候,就特別不理解,爲什麼那些文官爲了皇帝的開支爭吵不休,明明這天下都是大明皇帝的,皇帝用點錢怎麼了?

這些文官天天各種想辦法不讓皇帝花錢,還削減了皇帝賞給自己這些邊境武將的賞賜,那時候李成樑就對於限制皇帝用錢的文官沒有任何的好感。

嘉靖西狩和幾次動盪,讓本來就比較寒酸的嘉靖後宮幾乎沒了人,隆慶登基之後,雖然擴充了一些後宮,但是也沒給名分,等到隆慶癱瘓後,都被現任李太后趕出了宮內。

而蘭州能夠給京師明廷帶來的好處也極爲有限,如果從成本和收益看,這筆賬是虧到不能再虧了。

所以思前想後,李成樑決定派遣剛剛前往山西的戴百路率領麾下的軍隊前往蘭州。

不過施政也不能只看這些,明廷軍隊的節節敗退,造成了軍心民心的極大動搖,如果不能有一場戰鬥在平定民心,那也是會大大動搖李成樑執政的合法性的。

爲將帥者,很多時候不過是取捨二字。

宮內的司禮監和東廠都被剝奪,高級太監的數量也是歷史最低的。

可就算是這樣,維持這樣的一個宮廷,每年需要的開支依然讓李成樑非常頭疼。

單子上列的這些開支,可又好像是不得不花的。 嘉靖駕崩,辦葬禮就花了一大筆錢。

嘉靖的陵寢在他執政的時候就開始修了,如今已經修的差不多了,但是要安葬嘉靖需要花錢,安葬之後按照傳統還要建立宗廟也需要花錢,祭祀這些先皇也需要花錢。

這麼一來,這場葬禮花費已經到了幾十萬銀元的數量級,這還是禮部用太上皇的禮儀而不是皇帝的禮儀辦的葬禮。

這其中還包含了清遠伯李煒捐贈的銀元,如果沒有這筆捐贈,恐怕當時明廷財政就要破產。

入冬以來,京師百姓很多都因爲沒有柴火燒活活凍死了,宮中也有凍死的太監宮女。

所以這份報告中,李太后要求增加後宮的炭火供應,這又是一筆龐大的數字。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看到皇室送來的賬單,李成樑就覺得頭疼。

正常的封建國家,一年的收入大概也就是兩千萬兩的樣子,而日常皇室開支佔據其中的一到兩成。

這已經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數字了,要知道封建時代收的都是農業稅,農業稅的特點就是徵收過程極其不透明,而且水分極大,中間很多稅收被官僚體系截留,要收這兩千萬兩的稅收,下面可能貪了幾倍的數字。

所以無論皇帝怎麼號稱輕徭薄賦,最後百姓的日子都會過不下去。

可是一到兩成只是理論上的正常開支,皇室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賞賜宗室外戚需要花錢,老皇帝駕崩要辦葬禮,新皇帝登基要辦大典,皇帝大婚需要花錢,皇帝吃喝拉撒都要花錢。

遇到倒黴的時候,比如嘉靖遇到了宮內火災,需要修建大殿,他本人又要修道需要修建各種道觀。

遇到這種時候,皇室開支不夠用,自然就要惦記朝廷收的錢。

封建時代,供養皇室的代價是極其巨大的,每一項都需要大量百姓的血肉。

如今的明廷,通過學習東南的一系列改革,如今也不算是完全的傳統封建國家了。

至少在高拱和張居正的努力一下,一套徵收商業稅的體系搭建起來,兩人還辦了不少能夠賺錢的公辦工坊,讓明廷確實寬裕了一些。

可就算是如此,這兩位帝國裱糊匠依然爲皇室開支頭疼不已,比如隆慶皇帝登基後非要辦的那個鰲山燈會,給本來就不富裕的明廷一下子幹了一百萬兩銀子,高拱爲了這件事幾乎要暴怒了。

李成樑只能咬牙批准了這些開支,但是李成樑還給皇太后回信,說明年需要對東南用兵,希望皇室能夠帶頭縮減一些開支。

明廷這邊在算賬,東南這邊也在算賬。

相比之下,沒有宗室和皇室負擔的東南,財政上的壓力要好很多。

大都督府就是蘇澤老丈人的私宅,而大都督府的開支則來自於蘇澤早年出版書籍的版權費,甚至都不要東南的內閣花錢。

而東南內閣對自己也非常的摳門,住的房子也不修葺。

而且東南征收的商稅爲主,徵收能力也遠大於明廷,收入也是明廷的十倍。

但是看着去年的開支,財政大臣方望海也非常頭疼。

(本章完)

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416章 政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95章 陽謀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663章 神聖感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525章 分產令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37章 水戰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43章 筆架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659章 碾碎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071章 破題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51章 《治安疏》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83章 練銃兵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67章 政治仗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482章 缺官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333章 徐州地方
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416章 政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391章 《十日談》和肺鼠疫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95章 陽謀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663章 神聖感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525章 分產令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37章 水戰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43章 筆架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659章 碾碎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071章 破題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51章 《治安疏》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83章 練銃兵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67章 政治仗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482章 缺官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333章 徐州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