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

bookmark

蘇澤看向沈一貫,聽着他講述自己的計劃。

但是沈一貫卻沒有直接說如何攻略安南,而是岔開話題說道:

“大都督,在研究了您的海國圖志,屬下這些日子在上海港口的時候,又和西洋商人交流之後,倒是對國家這個概念有了一些想法。”

蘇澤來了興趣:“你且說說看。”

“一點個人淺見,還望大都督指正。”

沈一貫開始說道:“屬下也是看了大都督的《海國圖志》,才知道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這麼多的國家。”

“屬下將國家分成了這麼幾類。”

“第一種就是以君臣分封而建立的國家,先秦就是這樣的建立王國的。”

“通過土地建立君臣關係,這是非常普遍的國家法理來源,奇妙的是近的如倭國,遠的如歐羅巴諸國,都是這樣的國家,可見這種法理是自然而然的,幾乎是各國發展必然會出現的。”

蘇澤點頭說道:“封建國家。”

沈一貫喃喃說道:“大都督真是微言大義,一個‘封建’道盡了這類國家的特點,就是封建國家。”

“但是我們華夏從秦漢以後,已經很少行分封了,就算是分封宗室的國家,也不過晉和唐初等寥寥幾個朝代,我將秦漢以後的中國帝國稱之爲‘皇權國家’,也就是君王通過行政官僚統治的國家。”

“無論是宗室、世家、外戚、宦官、藩鎮、文官,就算是能掌握到皇權,但是這片土地上再也沒有獨立王國了,這是通過皇權達到的統一狀態。”

“而在海外,已經消亡的羅馬帝國,也是這樣的一種體系,有提兵上洛的總督,卻沒有裂土分封的諸侯。”

蘇澤點頭贊同,在歷史學上本身對於封建社會的定義也存在爭議,其實從秦漢以後中華就沒有狹義上的封建體制了,換而言之應該就是沈一貫所說的帝制時代。

自上而下的科層式的官員體系建立起來,皇權在不斷加強中,到了清代達到了皇權高峰。

沈一貫繼續說道:“這就是所謂的‘君權天授’而建立的國家,帝國的皇冠總要加上天命作爲正統性,比如漢高祖斬白蛇,各國統治者都試圖營造出天命,來證明自己統治天下的合法性。”

“對於封建皇權國家,開疆拓土並不是必需品,維持統治纔是必須的。”

“如果開疆拓土的代價超越了維持穩定的成本,那就會放棄已經開闢的疆域,正如同明成祖所做的那樣。”

沈一貫說道:“但是屬下接下來要講的,不是大都督提出的‘民族國家論’,而是要講另外一種國家。”

蘇澤看向沈一貫問道:“另外一種國家?”

沈一貫點頭說道:“在封建皇權國家和民族國家之間的一種國家。”

“商業共和國。”

蘇澤驚訝的看向沈一貫,從東南建立以來,蘇澤就不遺餘力的翻譯各種外國書籍,還親自寫了《海國圖志》,並且在報紙上介紹了世界上很多地方的風土人情。

其實以東南現在的科技和文化水平,已經超越這個世界上所有國家了。

但是文明起源於交流。

所有文明古國,都發源於交通發達的地方,正是各種思想的碰撞,才興起了這個世界上第一批的城邦,然後最早的一批文明古國才建立起來。

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歐亞大陸連接點的小亞細亞文明。

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社會學的發展,都離不開文明之間的交流和碰撞。

這也是清代閉關鎖國後,中華文明迅速落後於世界的原因。

“放眼看世界”,是蘇澤給《警世報》的世界新聞版塊所親自提寫的版面標題。

蘇澤本來以爲這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積累,卻沒想到沈一貫竟然已經開始用世界視野來研究了。

自己還是小瞧了這個時代的聰明人啊!

想一想在蘇澤穿越前的那個歷史時間線上,從鴉片戰爭到建國,也就是一百年的時間,中華文明狂飆猛進,然後又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重新回到了頂尖國家的行列。

時代浪潮奔涌而來,真的是山呼海嘯的推着人前進。

沈一貫等蘇澤回過神來,這才說道:

“這個世界上有一類國家,建立之初只是爲了更低的關稅,更方便的貨物流通才建立的,比如希臘。”

“而有些皇權國家的統一和強化,也是爲了一個更方便流通的市場,比如王權越來越強勢的法蘭西,又比如正在團結起來的普魯士諸國們,還是試圖構建統一聯盟的亞平寧半島上的諸多商業共和國。”

蘇澤這下子更加驚訝了。

沈一貫的觀察,預言了歐羅巴大陸上後三百年影響世界的變化。

分別是皇權加強下的法蘭西崛起,普魯士關稅同盟後建立的普魯士,以及一直在試圖統一亞平寧半島的意大利。

正如同沈一貫所說的,這些國家的逐漸崛起,其推動力一開始並不是民族意識,而是簡單的爲了商品更好的流通,爲了更大更方便的統一市場。

而真正的國家民族意識崛起,還是在幾百年後的世界大戰前夕才逐漸覺醒的。

沈一貫說道:“安南的如果能夠融入東南的市場,就能抵消安南內部的分離傾向。”

“就像是現在北方的草原商人,都會爲了做生意主動學習漢語和漢字。”

“當安南的精英意識到留在東南體系內,比離開東南體系得到的更多,他們就會支持我們主動漢化。”

蘇澤突然站起來看向沈一貫,扶着他說道:

“我東南有你這樣的俊傑,我等的事業後繼有人了!”

沈一貫也沒想到蘇澤竟然對他的評價這麼高,連忙表示謙虛。

蘇澤打斷了他的自謙說道:“你作爲鴻臚寺的行人司主司,你知道你的職責嗎?”

沈一貫對於鴻臚寺這個衙門瞭解並不多,只是知道它的主要職責是迎接四方使節。等他返回南京之後,卻發現鴻臚寺的工作是相當繁忙的。

主要是來訪的使者實在是太多了!

這些使節當中,大部分都是打着外國使者幌子的外國商人。

鴻臚寺的四方司,主要工作就是接待這些使者,還需要甄別假冒外國使節的商人,和真的外國使者簽訂貿易協定。

而那些假的外國使者們,也會被鴻臚寺的官員留下來,同文司的官吏會審訊這些假冒使者的來歷,將他們的見聞記錄下來存放在同文館中。

同文館還要負責外國書籍的翻譯出版工作,當東南表現出高價收購外國圖書的意向之後,如今往來東南的外國船隻都會攜帶一兩本書籍,同文司除了要負責日常交流的口譯,還要日日夜夜的翻譯這些圖書,可以說是忙的不可開交。

因爲工作實在是太多,同文司的主司鬧到了內閣,又給他們司增加了一倍的人員編制,同時內閣還同意在國子監開設外文課程,培養能夠進入同文司的官吏,同文司的主司這才滿意而歸。

但是沈一貫擔任主司的行人司卻很清閒。

行人司包括沈一貫在內總共只有五名官員,其中一人還是分配到行人司的觀政進士。

除了正式官員以外,還有吏員十人,是個人數很少的小衙門。

但是行人司的級別卻又非常的高,沈一貫這個主司是正四品,在七部五寺二監下的諸司當中,算是級別第二檔的司,和人數龐大的鐵路司都是同一級別。

在明廷也有行人司,明廷的行人司主要是擔任使者,負責宣佈聖旨詔書的機構。

但是按照東南這邊鴻臚寺的文件,東南的行人司迴歸了漢代行人司的職能,作爲使節出訪各國。

沈一貫只猜到了蘇澤第一個目標是安南,卻不知道自己這個行人司主司在攻略安南中,到底要發揮什麼作用。

蘇澤說道:

“廣州港來了一支黎朝的船隊,是代表黎朝出訪我東南的,希望得到我們東南的冊封。”

“你說的路線很好,我們不能承認安南任何一個現有政權,要扶植能夠融入我東南的勢力,徹底同化安南。”

“但是介入安南事務還是需要一個切入點的,這支使節團就是最好的切入點。”

“你立刻帶人前往廣州,和這支安南黎朝的使節團接觸上,代表我們東南出使安南。”

“等到了安南之後,你一方面要蒐集安南的情報,一方面和安南各方勢力接觸,找到符合我們利益的目標。”

“此外黎朝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當年扶持黎朝的權臣阮淦是鄭檢的岳父,鄭檢繼承了岳父的手下和勢力,成爲把持黎朝的權臣,但是廣南阮氏依然是安南黎朝內部重要的勢力,阮淦的兒子也還在,這些人也是可以接觸的。”

沈一貫立刻明白了自己的任務,對着蘇澤說道:“大都督放心,屬下一定完成任務。”

蘇澤說道:“到了安南,還是要先保全自己,記住你的後盾是我們整個東南。”

“凡是軍事上能拿到的東西,都不需要要用陰謀詭計來冒險,你的任務是多聽多看,蒐集到足夠的情報就夠了。”

“區區安南,可不能折損了我東南未來的重臣!”

沈一貫只覺得心頭一暖,連忙向蘇澤保證一定會保全好自身。

等到沈一貫離開之後,熊五又咧着嘴走了進來。

“大都督,這次要我去哪裡?憋在南京好生無趣!”

自從上次龍虎山回來之後,熊五在制憲會議後得到了新職位,隸屬於陸軍部下情報司主司。

重新干回了老本行工作,熊五自然是非常的高興。

但是很快他就發現,這個情報司主司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公務,他的工作根本不是和以前一樣出生入死搭建情報網絡,而是坐在衙門裡應對部門預算、內部考覈、獎懲晉升這些案頭工作。

還要隔三差五被戶部喊過去質詢,爲什麼這個月的預算又超支了?

這種行政工作讓熊五怨聲載道,他多次向蘇澤抱怨,要和京師情報站的陸二對調位置,親赴前線主持對明廷的情報工作。

今天蘇澤終於喊來了熊五,他一進門就長大嗓門,大大咧咧的向蘇澤要任務。

蘇澤又是無奈又是好笑,不過隨着他的地位越來越高,威望越來越重,像是熊五這樣對他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就連於宗遠這樣的舊交情,在面對蘇澤的時候也越來越拘謹。

蘇澤也明白熊五大概是故意裝作這樣,他這個人外粗內細,如果被他憨直的外表欺騙了,大概是要吃大虧的。

蘇澤說道:“這一次派你去廣西,蒐集安南的情報,這個任務如何?”

聽說要去廣西,熊五不由大喜。

他負責陸軍部情報,自然知道戚繼光在廣西練兵的消息。

以蘇澤用兵的慣例,向來都是情報先行,這是要對安南用兵的前兆了。

熊五立刻說道:“大都督,什麼時候出發?”

“立刻。”

“好嘞!那情報司的事情?”

“我已經把熊況調回來了,他會接替你的工作。”

“大都督英明啊!可不能繼續讓這小子在外面浪了!哦不,要給年輕人加加擔子!”

“大都督,我這就出發!”

蘇澤看着激動的熊五說道:“慢着,剛剛那個年輕人你認識吧?行人司的沈一貫,他要出使安南,你派遣一隊得力的人保護他,一定要保證他在安南的安全。”

“大都督您就放心吧!”

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83章 練銃兵第173章 案首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55章 關稅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075章 治本經第351章 《治安疏》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466章 爭湖廣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021章 開蒙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651章 新火槍第311章 從“賊”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281章 講武堂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679章 雨將軍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071章 破題第424章 人事任命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495章 陽謀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259章 船,倭奴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
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83章 練銃兵第173章 案首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55章 關稅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075章 治本經第351章 《治安疏》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307章 兩場大捷!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466章 爭湖廣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021章 開蒙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651章 新火槍第311章 從“賊”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281章 講武堂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679章 雨將軍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48章 新學派,紫色被動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071章 破題第424章 人事任命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495章 陽謀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259章 船,倭奴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524章 連根拔起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