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

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

一夜過後,今天是海瑞給四人答疑的日子。

四人將自己平日自學時候積累的問題,向海瑞提問,海瑞都一一做了認真的解答。

陳朝源三人平時在家都是自己讀書,對於很多問題都是囫圇吞下死記硬背,根本不瞭解其中的真意。

在海瑞的講解下,這些內容豁然開朗,原本不理解的內容都理順了。

而蘇澤也問了幾個自己讀書時候的問題,每次海瑞回答都能得到了“+2”經驗。

看到這麼好的“刷”經驗的機會,蘇澤連忙將自己積累的問題全部提出來,一口氣連續問了十五個問題。

海瑞也一點都不嫌麻煩,認真的給蘇澤做了解答。

【學堂答疑,“科舉”技能經驗+30,Lv3,245/300】

還是上學爽啊,蘇澤看着蹭蹭蹭上漲的經驗,心中滿是歡喜。

等到答疑完畢,海瑞這纔將蘇澤喊出了課堂。

“你上次說的‘百姓日用之道,返本初之道’,能給我詳細說說嘛?”

海瑞頗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士人對於知識的態度,往往都是敝帚自珍的。

比如時下讀書人,最流行的就是蒐集唐宋的古書,然後再重新裝訂成冊,包裹上新的書皮,藏於自家高閣之上。

江南地區的藏書家們,手中擁有大量的孤本善本古籍,但是都將這些藏書作爲自己家傳的秘傳學術,不肯將這些孤本善本印刷。

上一次從蘇澤這邊白嫖了兩份古文,已經讓海瑞很不好意思了,如今又要伸手,海瑞更是艱難的開了口。

海瑞倒不是礙於面子,而是覺得自己拿不出和蘇澤交換的東西,覺得這樣做愧對蘇澤。

蘇澤笑了笑說道:“老師,您這麼客氣幹嘛,只要您想知道的,學生定當知無不言。”

海瑞還是不習慣這樣,他咳嗽了一聲說道:“這怎麼可以,這可是你家傳的學問。”

蘇澤卻說道:“老師,理越辯越明,哪一位儒宗的學問是天成的?不都是一邊講學一邊辯經,這才逐漸完善自身學說的嘛?”

海瑞愣了一下,點點頭認同了蘇澤的想法。

王陽明在開創心學前,也是經常和人辯經,也經常開講自己的道理。

近一點的王艮更是如此,他不僅僅對士人講學,還對百姓講學,而且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爭取讓講學的人都明白他的學術。

“理越辯越明,也是令尊的話嗎?這句話可謂是大音希聲了!令尊真是大儒也!只恨吾不得見也!”

海瑞對蘇澤說道:“請賜教。”

和海瑞接觸下來,蘇澤越發覺得海瑞是個特殊的大明讀書人。

他的思想比起王艮這些人來說並不激進,甚至還有些保守,但是他堅持的最樸素的道德觀,卻是那些喜歡高談心學的人,所不能堅持的。

比如向蘇澤這個弟子請教學術,要是正常的讀書人就算是再感興趣,也會放不下面子不好意思向弟子求教。

但是海瑞並不覺得向弟子請教學術有什麼丟臉的地方,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蘇澤會自己不會的東西,海瑞向他求教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蘇澤說道:“百姓日用即道,那請問老師何謂之道?”

這個問題讓海瑞愣住了,在理學中,道就是天理,所謂存天理滅人慾就是道。

在心學的門徒眼中,致良知就是道,所謂求道就是格物致知。

無論哪一派,都有自己的道。

海瑞如今的思想還是比較保守,他想了想說道:“天理即爲道。”

蘇澤搖了搖頭卻說道:“請問老師,天理恆常嗎?”

“天理恆常,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嘛?”

蘇澤搖頭說道:“家父並不認同,詩經有曰‘天命靡常’,所謂‘天理不恆常,道德不恆定’,這天下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中的,只有順應這個發展的天理,方纔爲道!”

海瑞一下子不能接受蘇澤這些爆論,他搖晃了一下身體說道:“天命又不是天理,你這是名實之辯!再說道德怎麼能是不恆常的呢?”

蘇澤卻說道:“敢問老師,若是道德恆常,那麼孔子周遊列國,孟子見梁惠王,豈不是叛國逆君,大逆不道之舉?”

海瑞這下子徹底說不出話來了。

孔子是魯國人,他周遊列國闡述自己的強國之道,還去過魯國的敵國齊國。

孟子是鄒國人,卻向魏國的梁惠王推銷自己的治國之術。

如果按照現在的道德來看,那兩位聖人就是裡通外國的大罪了。

海瑞想了半天這才說道:“此時還有周天子。”

蘇澤說道:“周天子確實尚在,可是兩位聖人見過多位國君,唯獨沒有見過周天子啊。”

海瑞無言以對。

蘇澤說道:“家父以爲,道德也是隨時代變化的,春秋戰國之時,遊士以天下爲家國,並不拘泥於所謂母國,先賢忠的不是一國之君,而是忠於人間正道,忠於天下萬民之心。”

“秦滅六國,項羽還能奉六世之餘烈,秦王暴政自然是一個原因,六國之人不認可秦也是一個原因。”

“一直等到漢定天下,董子以定君王爲天子,君權天授,方纔有漢之一統,也纔有了國在家上。”

海瑞點點頭,算是認可了蘇澤這個“詭辯”。

蘇澤說道:“道德之說,本來就不是恆常的,漢唐喪夫改嫁乃是常理,宋真宗所娶的劉皇后就是寡婦,也不妨礙劉太后是千古稱頌的賢后。”

“可如今士林風氣反對再嫁,官府還要給守節的寡婦送旌表立牌坊,照這麼說宋真宗的皇后就應該守節,或者殉葬。”

海瑞這下子更說不出話來了,海瑞對於家庭的觀念本身就保守,確實不太能接受寡婦再嫁的事情。

偏偏蘇澤說的也是沒毛病,漢唐多位皇后都是寡婦再嫁的,當時的人也沒有因爲這個指責她們的。

說完了道德,蘇澤又說起了天理。

蘇澤說道:“從世卿世祿,到察舉孝廉,再到九品中正,後又開科取士,正是因爲天理不恆常,我們這些窮讀書人才有機會科舉爲官。”

“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髮展之中的,而我們所求的理,也是要不斷髮展變化才行的。”

這下子海瑞徹底迷茫了,他問道:“既然天理都無常,那我們求的又是什麼道?”

蘇澤說道:“那就要繼續問了,道到底是什麼?爲何天理不恆常?”

海瑞徹底回答不出這個問題了。

蘇澤說道:“因爲天理即是民心,民心時有變,所以天理不恆常!”

“民心?”

蘇澤點頭說道:“家父認爲,天下百姓之心,就是天道!”

“天命道德皆是出自人心,戰國天下人厭戰思定,纔有了秦滅六合統一六國。”

“暴秦無道,纔有了羣雄逐鹿以漢代秦。”

“能應天下民心者,纔是道,逆天下民心者,就是邪道。”

“所以家父以爲,做學問第一要求本初,先求自身人性之真之善,再由己推人,求天下人之心,這纔是真正的天理天道。”

海瑞被蘇澤一口氣說了這麼多,也有些回不過神來。

但是似乎蘇澤說的也有些道理。

海瑞思考了半天這才說道:“伱所說的這些,切莫和別人多言。”

蘇澤當然明白這一套理論中最關鍵的地方,因爲這一套理論中有民,有國,有家,卻唯獨沒有“君”的位置。

海瑞顯然也是明白了蘇澤這一套理論中關鍵的地方,所以叮囑他不要隨便和別人說。

要知道大明朝對於思想的問題,抓的和後面大清一樣的嚴。

朱元璋廢私學立學校,就是爲了統一元末的混亂思想,統一到理學的旗幟下。

心學也是幾度被朝廷禁過,只是到了現在實在是禁不住了。

泰山學派更是被朝廷打壓,李贄更是直接被明神宗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逮捕下獄,最後自殺。

海瑞不讓蘇澤宣揚這一套學問,自然也是爲了蘇澤好。

蘇澤連忙說道:“老師,上面那些都是家父說的,家父這套學問我也只知道個皮毛,若不是老師問及,我也未曾和別人說過。”

“沒說過就好,你父親真乃一代大儒,只可惜無緣得見,不過有些說法和禮教相悖,你連功名都沒有,切莫和別人多言。”

“不理解也就算了,科舉靠的還是朱子理學,你有才情肯讀書,將來中個舉人不難,再讀幾年甚至能中進士,莫要因爲這些荒廢了前程。”

蘇澤也感受到了海瑞真切的關心,他立刻說道:“多謝老師教誨。”

海瑞又說道:“如今海疆不寧,你可以搬來縣學暫住一些時日,潛心讀讀書。”

蘇澤知道海瑞的好意,還是說道:“長寧衛是我宗族兄弟所在,多謝老師好意了。”

海瑞倒是欣賞蘇澤對家族的態度,很認可的說道:“你這也算是不忘本初之心了,那我也不多勸了,這樣,我有一匹駑馬,雖然跑的不算快,但是也能馱人,我上任的時候就是騎着它來的南平,你這次且騎着這匹馬回去,若是真的長寧衛有事,你也可以騎馬來縣城報信,如何?”

駑馬,就是比較劣質的馬。

不過馬這東西,在明代就相當於車,一匹駑馬怎麼也要十兩銀子往上。

要知道一把鳥銃才一兩銀子,整個長寧衛可是一匹馬都沒有的。

海瑞竟然將自己的馬借給自己,蘇澤真正的感覺到了海瑞自己的關照,感激的說道:“老師”

“莫要多言了,若是海疆平定,你將馬還我就是了,正好也省了我這些日子的草料錢,這畜生都快要將我吃空了!”

蘇澤這下子不好再拒絕海瑞的好意,只好接收下了他的馬。

等到海瑞離開,只看到一個縣學的門子走上來,他恭敬的對蘇澤說道:

“蘇公子,於二公子在縣學門前等您呢。”

這個門子蘇澤剛剛來縣學的時候也見過,趾高氣昂的呵斥過蘇澤,就算是蘇澤入學之後態度也不客氣。

他這會讓主動來通知蘇澤,肯定是吃了於宗遠的好處,又或者是攝於於宗遠的淫威。

無論是哪一種,蘇澤倒是也不會和這種小人置氣。

他走到縣學門前,就看到了風塵僕僕的於宗遠守在門口。

“蘇兄!”

於宗遠快步上來,拉着蘇澤說道:“蘇兄神機妙算,這次多虧蘇兄了啊!”

蘇澤上次算卦指引於宗遠去了福州府打探鄢懋卿清軍的情況,沒想到這麼快就回來了,看他興高采烈的樣子,看來是收穫不小。

蘇澤拉着他到了一個僻靜地方問道:“可有收穫?”

“大有收穫啊!這一次父親可是當着兄長的面,好好誇獎了我辦事得力,還說要給我在軍中謀個職位!讓我做了藥火局主事!”

“那就恭喜於兄了。”

蘇澤也沒想到,自己隨口算了一卦,讓於宗遠去福州府了一趟,他竟然真的打探到了消息。

於宗遠得意洋洋的說道:“我趕到福州府的時候,那鄢御史也剛剛下榻福州,我找到了在都司衙門任職的那位世伯,可是在福州城內花了不少力氣,這纔打探到了重要的消息。”

“什麼重要的消息?”

“要我說,這位鄢御史也是直率!做事情就是敞亮!”

於宗遠得意洋洋的說道:

“我打聽到,鄢御史到了福州就放出話來,明碼標價!”

“這小旗二十兩,總旗一百兩,百戶兩百兩,千戶兩千兩,我爹這種都指揮使五千兩!”

蘇澤這下子也有些驚了,這鄢懋卿竟然索賄這麼直接?

我哭死,鄢懋卿你明明可以直接搶的,竟然還要讓人自己送上門去。

於宗遠說道:“鄢御史也說了,這是自查的保證銀,若是覈查沒有問題,這銀子還是退給大家的。若是拒不繳保證銀,查出有問題的話,那就罰雙倍的銀子!”

蘇澤纔不相信鄢懋卿會將銀子退回來,這完全就是他撈錢的手段。

這麼一想,自己穿越前那個世界的長寧衛,就是因爲交不起兩百兩的孝敬銀子,然後被鄢懋卿訛詐了四百兩的。

要不然交了二百兩銀子?

不行,又不是說交了銀子就能免災的,鄢懋卿也可能得寸進尺。

而且長寧衛的敵人是戶房書吏徐士盛,有他從中作梗,怕是交了錢也不一定能過關。

看來今日晚宴請林清材的族兄,要好好打聽縣衙的情況。

蘇澤對着於宗遠說到:“於兄,你說你現在是延平衛藥火局主事?”

於宗遠得意洋洋的說到:“是啊!蘇兄,這次可是都靠你了,這可是延平衛中的大肥缺,前幾年我娘求了爹很久,都沒捨得給我,這次要不是去福州,爹也不會給我這麼重要的職位。”

“能帶我去參觀一下延平衛的藥火局嗎?”

(本章完)

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21章 開蒙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160章 掀桌子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211章 沖繩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31章 當家難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030章 鬼市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69章 縣令第043章 筆架第334章 鑽膛炮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651章 新火槍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98章 解元!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170章 縣試前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416章 政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012章 煙薯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388章 印花稅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069章 縣令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四卷總結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40章 緝私
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21章 開蒙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160章 掀桌子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211章 沖繩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31章 當家難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105章 選被動,同行第030章 鬼市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627章 嘉靖薨逝第253章 籌辦婚禮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69章 縣令第043章 筆架第334章 鑽膛炮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651章 新火槍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98章 解元!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11章 星空和道德律令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170章 縣試前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416章 政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012章 煙薯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388章 印花稅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069章 縣令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四卷總結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40章 緝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