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良配

第139章 良配

蘇澤不止一次感慨身邊能用的人太少。

自從林顯揚和林德清去了縣城之後,原本半退休的家老阿公不得已重新出山,協助蘇澤處理長寧衛的事情。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只是這些日子家老阿公畢竟上了歲數,蘇澤也不忍心繼續讓他操勞。

返回宗祠,蘇澤將一部分長寧衛軍餘,搬往礦山山寨的想法說給了家老阿公聽,家老阿公立刻表示了支持。

“還是阿澤想的周全,衛所畢竟太靠海了,若是遇襲,我們這些老弱婦孺反而成了百戶的累贅,那山寨附近我年輕的時候去過,土地不比長寧衛差,我支持!”

有了家老阿公的支持,蘇澤鬆了一口氣,以家老阿公的威望,一定能夠能號召不少人搬到山寨去。

家老阿公又說道:“不過這事情也不能強求,今年的糧食已經種下了,總有人不情願的。”

蘇澤說道:“阿公,這個我已經想好了,按照各家田畝面積,衛所拿出兩倍的產糧獎勵搬遷的戶。”

“山寨那邊也有熟田,願意去的可以拿到兩倍的熟田,後面再開荒出來的田另算。”

家老阿公摸着白鬍子說道:“既然阿澤你都考慮周全了,那就按照你的方法辦吧。”

蘇澤苦笑道:“阿公,這動遷,分田,都要有人主持,顯揚兄弟又去了縣衙當差,您可要給我推薦幾個得用的人啊。”

家老阿公哈哈一笑說道:“我說你這小子都想周全了,爲何還要和我這糟老頭子說這番,原來是討人來了。”

蘇澤嘿嘿一笑,家老阿公說道:“也對,這衛所的事情也不能我這個老頭子一個人忙!”

“這動遷分田的事情,伱去找林顯宗!他在衛所能鎮得住場子,手下那羣徒弟也能丈田。”

蘇澤眼睛一亮,自己怎麼沒想到呢。

林顯宗是船廠大匠,在蘇澤來長寧衛之前,聲望僅次於家老阿公。

其實船廠的事情,林顯宗也基本上交給了徒弟們,家老阿公推薦的正是合適的人選。

家老阿公繼續說道:“不過在動遷前,你要先去找老七。”

“阿公說的是七叔?”

七叔就是長寧衛種田能手林七叔,是長寧衛最擅長種田的人。

家老阿公點頭說道:“就是老七,你先讓他搬去山寨,其他人也就願意去了。”

蘇澤恍然大悟,林七叔是長寧衛最擅長種田的,只要他願意去山寨那邊,就說明那邊的土地沒問題,那其他人就會放下顧慮。

“可是七叔願意去嗎?”

“怎麼不願意,老七家人口衆多,可長寧衛能種的土地就這些,他也愁死了家裡土地不夠分呢。”

“你願意開出兩倍的土地,老七肯定第一願意去。”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這下子動員搬遷的事情就不用蘇澤操心了。

家老阿公繼續說道:“我們這些老東西也幹不了幾年了,阿澤你還是要靠年輕人。”

家老阿公說道:“老七家的兒子林顯堂,性格耿直,但是爲人仗義。”

“上次護送你去縣城的小旗林顯達圓滑,還能識字,這小子從小就不是做正卒的料子,他家中還有一個兄弟,你讓百戶勾補他弟弟從軍,讓林顯達跟着你做事好了。”

蘇澤連忙記下來,家老阿公又說道:

“另外良珺這孩子也大了,衛所的事情也該讓他擔擔了。”

蘇澤想起小蘿蔔頭,這些日子他確實成長不少,在衛所一羣孩子中也成了頭兒,蘇澤交代他的事情也總能辦好。

蘇澤點頭說道:“阿公我明白了,我馬上就讓這小子幹活!”

蘇澤從家祠出來,思路也豁然打開。

自己以前就是什麼時候都親自操心,不放心交給別人做。

不給別人做事的機會,又怎麼會有做事的人才,要知道人才也是一步步的成長的。

蘇澤調整心態,他按照家老阿公的辦法,一個個的拜訪林顯宗和林七叔,兩人都是爽快的答應下來,這時候南平縣的人到了。

縣衙的人走的最快,一羣衙役敲敲打打,將老百戶的旌表重新送回長寧衛。

白知縣還貼心的給林顯揚等人都放了假,讓他們回長寧衛一同慶賀。

林默珺看着縣衙差役們將旌表重新掛起來,這次差役不僅僅沒有索要賄賂,反而不停地恭維林百戶。

林默珺想到自己父親戰死的時候,縣衙的人過來送旌表的時候,自己接受旌表時候的激動心情。

可是上次追回旌表後,今日再重新送來,林默珺反倒是覺得索然無味了。

林默珺只是象徵性的完成了儀式,又吩咐人招待送旌表的差役,這時候長寧衛門口又傳來敲敲打打的聲音。

這一次是府衙送來的旌表,而且是頒發給林百戶的旌表。

府衙的差役同樣不敢索賄,他們也是熱熱鬧鬧的將旌表掛在百戶府上,看着兩塊旌表,林默珺沉默了半天,最後揮手說道:“賞。”

差役們拿了錢,吹吹打打的更加賣力,林默珺卻再一次對父親追求的榮譽產生了動搖。

自己父親爲國盡忠一輩子,死後纔得到旌表,還險些被縣衙追回。

而自己不過是給延平衛擦了屁股,就得到了府衙的旌表。

這邊府衙來送旌表的吏員,向蘇澤說了方知府給長寧衛的獎勵。

“府衙典史?不知道是哪一房的典史?”

吏員非常恭敬的說道:“兵房典史出缺,正是適合貴衛所,知府老爺說,許長寧衛推舉家世清白忠孝廉潔之人,出任府衙典史。”

方知府給的獎勵不可謂不重了,同樣是吏員,典史等於正式編制的事業編,府衙很難辭退,甚至可以盤踞在府衙,對知府的命令陽奉陰違。

而且除了典史,方知府還拿出三個吏員名額,也就說長寧衛的人進入府衙就有了一典史三吏員,要知道宗族的人都是會抱團的,府衙內部的派系力量平衡一下子打破,長寧衛一舉成爲府衙中不小的勢力。

對於這份獎勵蘇澤自然是滿意的,他掏出銀子賞賜了通風報信的小吏。

蘇澤自然不可能去府衙做典史,他找來林顯揚說道:

“顯揚兄弟,我覺得這府衙典史還是你去做。”

林顯揚驚訝的說道:“我?我能行嗎?”

“若是別的房的差事,我還擔憂你做不好,但是兵房的差事顯揚兄弟你肯定能行的。”

“府衙兵房,就是承接各縣兵事,另外就是和延平衛打交道,這些事情你都能辦得。”

林顯揚想了想,好像確實沒什麼難度。

蘇澤繼續說道:“縣衙的差事讓衛所再出人替了你就是,另外知府還給了咱們三個府衙吏員的資格,顯揚兄弟有什麼得力的人手?”

林顯揚想了想,又點了幾個衛所年輕人的名字,蘇澤將名字記下來說道:“我們剛剛立下功勞,顯揚兄弟你進了府衙沒人敢對你動手,但是日子久了就不一定了。”

“顯揚兄弟記得有長寧衛替你撐腰,到了衙門中不要手軟,該處置的就要處置。”

林顯揚經過縣衙的鍛鍊之後,也知道了這些吏員之間鬥爭的殘酷性,他點頭說道:“阿澤兄弟我知道了。”

這邊剛剛定好了推薦給府衙縣衙的吏員名單,於宗遠也帶着人來長寧衛道賀。

聽到了於指揮使要將技術骨幹和設備都轉給長寧衛,蘇澤更加確定於宗遠就是自己的送財童子。

等到這一切處理完畢,蘇澤也決定返回南平縣城,林默珺聽說蘇澤要進城,將他喊到了百戶所。

林默珺已經脫去了鎧甲,她穿着寬鬆的儒衫,依舊蒙着面紗說道:

“剛剛來送旌表的府衙小吏已經說了,希望長寧衛能夠瞞下真倭的事情。”

“意料之中,斬獲十幾名真倭,這功勞是要朝廷勘合的,那延平衛作戰不力的事情就要壓不住了。”

蘇澤對大明官場已經有所瞭解,他繼續說道:“三個百戶全軍覆沒,府衙和指揮使府都承擔不起這個責任,所以他們才這麼拉攏我們長寧衛。”

林默珺心裡也明白,這份功勞其實她也不想要。

殺真倭十數人,這功勞可以讓她晉升千戶了。

可是晉升千戶就要查驗身份,她這個女百戶身份就有可能泄露。

蘇澤說道:“頂個千戶名頭,還不如吃下這些獎勵,我已經推薦顯揚兄弟去府衙兵房做典史了。”

蘇澤的話堅定了林默珺的想法,兵房掌一府的軍政,延平府內軍屯後勤的事情也都歸兵房管轄,讓林顯揚做兵房典史,肯定能給長寧衛帶來更多實際的好處。

蘇澤又說道藥火局的事情,他準備將藥火局和制彈丸工坊都放在山寨附近,林默珺也表示支持,並且派出一名小旗專門負責藥火局和鉛丸的事情。

將所有的事情交代完畢,蘇澤和回衙門覆命的吏員一道返回了南平縣城。

一路上,於宗遠談起延平衛的事情,語氣中都充滿了幸災樂禍。

“要不是蘇兄出手,我們延平衛於家就完蛋了!”

蘇澤一陣無語道:“你不也是於家的人嗎?”

“我?我已經分家出來,朝廷要懲罰也懲罰不到我頭上啊!”

於宗遠又說道:“那全軍覆沒的三個百戶,其中一個是我哥親自操練的親衛,我爹發了好大的脾氣,把撫卹善後的事情都踢給了他。”

於二公子對蘇澤也是毫不避諱,將府內的事情全部說了出來。

蘇澤冷眼旁觀,於家的事情不就是大明朝廷的縮影嗎。

倭亂不能平定,朝廷黨爭也是因素之一。

在浙江主持抗倭的張經的官聲不錯,政治上也傾向於清流一派,自然被執政的嚴嵩一黨猛烈攻擊。

張經也是老將了,他當然知道現在倭寇勢大,浙江官兵畏戰,但是朝廷上彈劾他的題本一本接着一本,張經必須要打出一點成績來讓這些人閉嘴。

這纔有了俞大猷的戰敗。

現在參奏張經的題本已經堆滿了嘉靖皇帝的御案,這時候浙江抗倭在朝堂內外,都已經是一場戰爭了。

東南是大明的國本,這一次嘉靖沒有犯糊塗,他沒有撤換張經,表示支持張經繼續在東南抗倭,敲打了嚴嵩一黨,讓他們不要在關鍵時刻搗亂。

但是也撤去了俞大猷的世職,又讓他戴罪立功,這等於也敲打了清流一黨,讓他們趕緊做出點成績出來。

蘇澤突然覺得有些悲哀,東南萬民的性命,倭寇的入侵,朝廷的海防,都成了黨同伐異爭鬥的工具,在朝堂那些大人物眼裡,東南抗倭遠沒有朝堂爭權奪利重要。

蘇澤終於抵達了南平縣城,縣城的氣氛雖然緊張,但是並沒有恐慌。

蘇澤明白了肯定是府衙封鎖了延平衛平叛失利的消息,南平縣城百姓只知道礦盜造反,卻不知道後面的大戰。

蘇澤看着恢復秩序的南平城,在這個時代無知也是一種幸福吧。

蘇澤先是隨着府衙吏員去拜見了方知府,蘇澤的表字是方知府起的,於是對方知府執學生禮,方知府對蘇澤也是十分熱情,勉勵他好好讀書之後,總算是說到了正題。

“這次平叛長寧衛立了大功勞,只可惜那些真倭屍體難以辨認,這個?”

蘇澤立刻明白了方知府的意思,蘇澤的計劃也是廣積糧緩稱王,只要獎勵到位,千戶的名分根本不重要。

蘇澤說道:“學生來之前,百戶已經和我交代了,保境安民是長寧衛的職責,其餘全憑府尊大人做主。”

方知府更加的滿意,果然和聰明人說話就是好。

方知府繼續說道:“本府也不會虧待有功之人的,除了之前那些獎勵之外,長寧衛還有什麼困難?”

“礦監附近容易聚集匪人,學生準備遷長寧衛百姓到山寨附近開荒,這些土地?”

方知府立刻明白了蘇澤的意思,他說道:“我這就讓戶房向縣衙行文,礦監附近的土地本就是無主的,劃撥給長寧衛軍屯好了,你們且造好田冊,送到縣衙備案就行!”

談完了正事,方知府說道:

“汝霖,你那《牡丹亭》寫完了嗎?”

方知府搓手說道:“我內人愛聽戲,汝霖若是寫完了,可否?”

蘇澤立刻說道:“學生回去後就讓人將《牡丹亭》全套戲文送到府衙。”

方知府更加欣賞蘇澤,果然和聰明說話就是舒服。

方知府突然動了心思,這蘇澤雖然家世不顯赫,但是文武雙全。

父母雙亡,女兒要是嫁過去就可以做當家娘子。

方知府越看蘇澤越是順眼,心中暗下決定,若是蘇澤明年能考上舉人,就考慮將女兒許配給他!

(本章完)

第033章 曬鹽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60章 掀桌子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35章 髒東西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160章 掀桌子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185章 去月港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030章 鬼市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623章 教亂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73章 定草原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131章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003章 占卜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251章 發鈔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657章 拼命第555章 關稅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08章 屬性點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466章 爭湖廣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609章 做空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003章 占卜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673章 定草原第529章 電磁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010章 趕海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388章 印花稅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251章 發鈔
第033章 曬鹽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160章 掀桌子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35章 髒東西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160章 掀桌子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185章 去月港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030章 鬼市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669章 張居正的地域黑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623章 教亂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73章 定草原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131章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003章 占卜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251章 發鈔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門戶開放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657章 拼命第555章 關稅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08章 屬性點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466章 爭湖廣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609章 做空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003章 占卜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673章 定草原第529章 電磁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010章 趕海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388章 印花稅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251章 發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