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

bookmark

王世貞問道:“那要怎麼辦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張居正搖頭說道:“我不知道。”

“啊?”

“世間豈有萬世不易之法?”

張居正又說道:“在張某看來,爲政者有三個等級。”

“見招拆招,能夠處理下面送上來的問題,暫時解決問題的,這算是第三等。”

“世人所稱頌的賢明大臣,基本上都是這樣一類的,能夠維持目前的體制框架,做到保境安民一方,這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當年的胡汝貞,包括令尊在內,就是這麼一等。”

王世貞點點頭,他父親很早就開始做官了,雖然被張居正說成第三等,但是能和胡宗憲並列,也不算是侮辱他的父親,胡宗憲在大明和東南都做到高官,也是如今世所公認的能吏。

能被張居正評價第三等,就已經這樣難了,他好奇前兩等是什麼樣子的。

張居正說道:“能明前世之興亡教訓,暫時抑制豪強大族的擴張,暫停土地兼併,整頓吏治風氣敗壞的,此爲第二等。”

“商君、桑弘揚、諸葛孔明、王安石,這些就是第二等。”

王世貞驚訝的看着張居正,要知道這四個人,可以說是天下最頂尖的改革家了。

雖然除了諸葛亮之外,其餘三人在儒家的名聲都不好,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他們的能力。

這些人都是將國家財政從爛攤子中拯救出來,完成富裕國家成就的政治能人。

而這樣的人,纔是張居正評價的第二等?

那什麼纔是第一等呢?

那肯定只有蘇澤蘇汝霖了,可是王世貞又好奇,張居正要如何評價蘇澤。

張居正說道:“最上一等,我心中只有蘇汝霖一人爾。”

“能明古今之變,通政治之理,破千年之變局,訂二十年之國策的,只有蘇汝霖了。”

前面誇讚的話,王世貞覺得並不誇張,但是聽到後面,王世貞皺眉問道:“二十年之國策?蘇汝霖能夠訂立就是二十年的國策?”

張居正說道:“是啊,你知道二十年有多長時間嗎?”

“元朝國祚九十六年,二十年元朝換了五個皇帝。”

“我大明太祖從起兵到執掌天下也就用了二十年。”

“蘇汝霖從東南起兵至今還不到十年,二十年實在是太久了,今日之政策,明日就不一定適用了,而且現在還是千古未有之大變局,我說蘇汝霖能定二十年的國策,已經是往多裡算了。”

王世貞沉默了一下,又覺得張居正說的沒問題。

自己在蘇州府丁憂三年,就看着蘇州府日新月異,在飛快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新問題。

就如同東南報紙上抨擊的,隨着全民開始逐利,奢華享樂的風氣在民間興起,從上層階層開始帶頭享樂,影響到了下層。

傳統的儒家道德正在飛快的解體,最先受到衝擊的是廣袤的農村地區,原本鄉野熟人社會的倫理道德在迅速瓦解,卻沒有形成新的道德標準。即使蘇大都督在倡導“市民道德”,但是在這股席捲全國的浪潮下,社會風氣依然急劇變化,就連江南那些曾經開明的讀書人,也在抨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層出不窮,新舊的道德體系在碰撞,官府也在試探職能的邊界,新生的工坊主也在積蓄自己的力量,各方勢力又開始了新的博弈。

這樣說,張居正說蘇澤能夠看到二十年後,制定適應二十年的政策,這確實是極力誇獎蘇澤了。

王世貞又有些意志闌珊,如果蘇汝霖這樣的人,也只能解決二十年的問題,那誰能夠解決二十年後的問題呢?

張居正說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這世上豈有千古不易之法,縱觀歷史豈有千古興盛的王朝?能夠做好眼前的事情就相當不錯了,最後也只能相信後人的智慧了。”

從張居正的府邸裡出來,王世貞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等日後天下一統,自己就好好寫文章著書去了,這些政治上的事情,還是留給這些人去玩吧!

果然和張居正說的一樣,在大赦令下,李如柏的打老虎行動草草收場。

短期間內保持的新幣物價,僅僅持續了不到半個月就宣告崩盤。

而這一次的崩盤甚至要比上一次還嚴重,因爲恐慌性的拋售,新幣的幣值比明廷舊幣貶值還快。

在已經預見到了這個結果的山蒿先,還是忍不住痛哭了一場。

不過他還沒有一刻爲明廷貨幣政策崩潰而哭泣,就立刻趕往了李成樑的府上。

郭定等陝西商人已經完成了拋售,甚至連陝西會館都開始尋找買家。

得到了這個消息後,山蒿先立刻求見李成樑。

“大將軍!必須立刻發兵陝西,控制西安!陝西總督郭樸是要叛了!”

李成樑驚訝的擡起頭。

當年爲了拉攏郭樸,李成龍將小女兒嫁給了郭樸的次子,和郭樸也結成了兒女親家。

李成樑雖然知道郭樸的搖擺立場,但是還不相信郭樸會公然背叛,一仗不打就投降東南。

山蒿先着急的說道:

“大將軍!陝西商人撤走,這個信號已經很明顯了!本身河南陷落之後,陝西就沒有堅守的意志,如今整個陝西的報紙上都在討論投降,郭樸又不是意志堅定的人,他如何違逆整個陝西的意願呢?”

“大將軍是朝廷執政,只需要以協助陝西駐防爲藉口,直接入關中控制西安,就能控制整個陝西了!”

“如今整個陝西的兵力,都在潼關和關中出口防禦東南,正是我軍出動的大好時機啊!”

面對山蒿先的建議,李成樑還是沉默了。

山蒿先說道:“大將軍!事且從權啊!”

李成樑說道:“大軍出征,又哪裡是說動就動的?要入關中要走山西,陝西新軍編練不久,根本不堪戰,要是不能攻佔西安,那反而將郭樸逼向了東南賊?”

“若是郭樸沒有反意呢?山先生的想法未免有些太極端了!”

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73章 定草原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451章 僭主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482章 缺官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106章 紅陽教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25章 三本書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004章 龍王第529章 電磁第609章 做空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088章屏蔽了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029章 凱旋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24章 徐渭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23章 打擂臺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
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73章 定草原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270章 小說引起的風暴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451章 僭主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482章 缺官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106章 紅陽教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625章 三本書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004章 龍王第529章 電磁第609章 做空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088章屏蔽了第456章 乏味的時代,激盪的世紀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029章 凱旋第522章 東南:糟了,我成大秦了!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24章 徐渭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23章 打擂臺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