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

朝鮮水師的這場史詩級大敗,其結果自然是深遠的。

朝鮮葬送了唯一的一支能夠出海作戰的力量,甚至連大明在倭商館的海上力量也送了出去。

更重要的是,這場大敗的消息傳到了朝鮮的本島上,立刻讓所有人都看到了朝鮮朝廷的紙老虎。

慣性,是牛頓發明的物理定律,但是這個定律同樣適用於政治上。

有的時候,維持整個政治體制的,並不是什麼強大的反動勢力,而是某一種政治慣性。

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政策還在持續,就是因爲官僚體系的慣性。

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社會還沒有發生動亂,也是因爲慣性。

而這麼一場戰敗,就徹底打斷了朝鮮小朝廷維持統治的慣性,也讓所有朝鮮人看到了這個朝廷的虛弱之處。

而看到了朝鮮朝廷的虛弱之後,很快各地就發生了很多動盪。

首先就是釜山,李舜臣在釜山組織的進步會立刻領到了一次小規模的起義,不過釜山還駐紮了一支維持明廷租借的軍隊,李舜臣的進步會骨幹畢竟沒有真的打不過仗,最後還是因爲起義時候的情報不嚴密,被明廷駐軍先發制人的挫敗了。

李舜臣只能帶着起義失敗的進步會成員離開釜山,開始一路向着濟州島逃亡。

不過這支明廷駐軍能夠挫敗進步會的起義已經算是不錯了,根本沒有能力出城追擊李舜臣。

李舜臣倒是沒有花費多大的力氣,就跑出了釜山。

逃亡出釜山的李舜臣沒有選擇返回濟州島,而是繼續帶着手下在朝鮮的城市和鄉野活動,攪合得整個朝鮮小朝廷不得安寧。

而木下藤吉郎在全殲了登島的朝鮮軍隊後,也得到了朝鮮的水師艦船和裝備。

這時候,東南支援濟州島的水師軍官和艦船也送到了濟州島。

支援濟州島的領頭軍官名叫林遠華,是在水師籌備時期就追隨了蘇澤的長寧衛族人,如今是第一旅下的一名團級的主力艦長。

林遠華也算是主動請纓,但是爲了援助朝鮮,他也脫下了東南新軍的軍服,作爲特別軍事顧問加入到了李舜臣的造反隊伍中。

等林遠華抵達了濟州島之後,正好是木下藤吉郎剛剛擊潰了朝鮮水師,正愁着沒辦法開動這些戰艦的時候。

林遠華立刻將自己艦船上的水手分到其他船上,從濟州島上的難民中挑選能夠出海擔任水手的,帶着他們在船上訓練。

緊接着,林遠華開始以濟州島爲基地,開始進攻釜山周圍的朝鮮和大明商船。

林遠華的意圖也很簡單,東海貿易公司是一個商業組織,既然是商業組織,那就不能用以前軍隊的思維作戰了。

在前往朝鮮之前,大都督蘇澤就親自向林遠華灌輸了要如何“經營”這家東海貿易公司。

商業組織不同於正規軍,所有的作戰都是要計算成本的。

所有的軍事目標,也都必須要是有利可圖的。

這些滿載貨物的商船,顯然是最有利可圖的目標。

林遠華還沒等到艦隊整編完畢,甚至連船員水手都沒有訓練完畢,就急匆匆的帶着艦隊離開了濟州島,開始劫掠釜山的商船。

本來就失去了水師保護的釜山,直接就成了濟州島肆意劫掠的活靶子。

也成了林遠華訓練手下的目標。

從四月份開始,林遠華一共出動了八次,每一次都至少繳獲了一艘明廷和朝鮮的商船。

而林遠華當年曾經隨着林默珺,在東海冒充鹿大王劫掠大明的商船。

這種事情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

甚至對於林遠華來說,自己從軍的時候做“海盜”的日子,都要比正經做水師軍官打仗的日子還要長!

林遠華很快就重新適應了海賊王的身份,開始縱橫於朝鮮海域。

作爲一名資深的海賊王,林遠華知道做海賊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如果不能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那麼商船就會躲在港口裡,貿易就會中斷,那麼海盜在搶劫了幾次之後,就會沒有“生意”了。

林遠華清楚,自己需要一個恐怖的名聲,但是又不能太殘暴,必須要有一定的“規矩”。

於是林遠華制定了嚴格的紀律,在做海盜劫掠的時候,都不會隨意殺船上的水手和商人,也不會故意破壞商船。

如果商人每次出海的風險太大,那他們肯定就不會出海了,這是讓所有人都知道,林遠華這支海盜只劫財不圖命。

緊接着,林遠華也不會將所有的貨物和金銀珠寶都搬空。

首先是那些堅決抵抗的船,林遠華會多搶劫一些,用來警告那些船主以後不要抵抗。

對於那些主動放棄抵抗投降的商船,林遠華只搶劫其中一部分貨物,還會護送他們一段路程。

這樣下來,看到林遠華的旗幟後,一些小商船就會乾脆放棄抵抗,然後派人送上買路錢,雙方都能節約時間。 而釜山這個地方,也有不少倭寇出沒,這些都是倭國的真倭寇,也經常騷擾朝鮮的商隊。

林遠華還帶人主動掃蕩這些倭寇,消滅這個商路上的海盜,反倒是讓這條商路更安全了。

而林遠華還在木下藤吉郎的幫助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銷贓體系。

木下藤吉郎靠着自己在倭國的關係,聯繫上了倭國神戶港口的一些商人,將這些搶劫來的貨物賣給他們。

木下甚至通過這些商人,打聽到了自己主公織田信長的現狀。

織田信長通過自己的一系列軍事和外交的操作,徹底控制了倭國的美濃地區,躋身於倭國的實力派大名行列。

織田信長取得美濃後,採用中國周朝立於岐山後,打倒殷朝統一天下的故事,將美濃國舊主土岐氏齋藤氏的據點井之口改名爲岐阜。

織田信長還開始使用此時開始使用“天下布武”印,並正式以統一全日本爲目標。

木下藤吉郎見到自家的主公如此給力,連忙也派人去聯繫上了織田信長,將自己的近況寫信帶給了織田信長。

就在朝鮮這邊的巨大變化,讓明廷焦頭爛額的時候。

大同。

曾經有過歷史學家說過,戰爭是科技發展的催化劑。

雖然這句話說誇大了戰爭的作用,但是在戰爭期間的科技傳播確實更快。

甚至在更加古老的時代裡,戰爭就是傳播科技和文化的手段之一。

也正是如此,在與東南的戰爭中,大明的科技也取得了一些進步。

這當然不僅僅是軍事技術上的,在所有科技領域都發生了進步,這就是先發文明的科技溢出效應。

後發的國家往往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就能趕上先發國家的技術。

其中一點,就是農業技術。

紅薯、土豆這種農作物,也被一部分逃難的農民帶到了北方。

而經過東南育種的優質農產品,也傳播到了北方。

這種科技傳播幾乎是沒有辦法抑制的,要知道大明和東南的邊境綿延這麼長,總有來往的百姓和商人,他們也許都是無意識的完成了這種科技的傳播。

而水車,新的農業機械,以及鋼鐵發展導致的農具發展,也都增加了大明治下的農業產量。

去年的蜀中、陝西和京畿地區的農業都獲得了豐收,這也是在丟了湖廣的情況下,明廷依然能夠支撐下去的原因。

再加上從朝鮮盤剝的糧食,而大量南方人口的脫離也是一種減輕負擔,反倒是讓明廷的糧食寬裕了起來。

曾經在高拱執政期間出現過的糧食危機,反而消失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麼神奇,這也是張居正在經歷了這麼多動盪之後,依然能保持朝政的重要原因。

畢竟大部分的百姓只要能吃飽飯,總是不會鬧事的。

而很快,大明的商人們,又發現了一種生財之道。

酒。

其實酒這個東西,自古以來,無論是東方西方,都是奢侈品和飲品,而算不上是上癮品。

因爲古代的東西方酒的度數都很低,東方流行的是低度的米酒和黃酒,西方則是啤酒和葡萄酒,而且基本上都是節日纔會暢飲,平日裡很少有領主願意將寶貴的糧食用來釀酒。

而高度烈酒,那都是近代農業大發展之後纔出現的。

只有糧食產量高了,纔有多餘的糧食用來釀酒,而用來釀造高度酒需要海量的糧食,在饑荒時代,如果一個地主用大量的糧食來釀酒,那肯定是會被憤怒的農民殺掉的。

而且在東方小農經濟時代,其實貨幣的價值並沒有那麼高,就像是《紅樓夢》中的那些家族,他們整個大家族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莊園,他們也沒有製造新商品去賣的動力。

但是在東南崛起之後,也帶來了新的商業文化。

在商品傾銷下,大明的小農經濟在逐步解體,商業文化也創造出來。

而北方的商人,也是很敏銳的。

他們很快發現,豐收的糧食並不能賣出高價,而糧食運輸又是一件成本很高的行業,普通地主根本沒有能力參與。

東南引進的釀酒技術,讓他們看到了另外一種商品,高度的烈酒。

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388章 印花稅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160章 掀桌子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163章 吃絕戶第170章 縣試前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70章 縣試前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241章 朕的錢!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005章 破浪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653章 滾雪球第172章 榜一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351章 《治安疏》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464章 駕崩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069章 縣令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431章 蒸汽機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025章 急救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259章 船,倭奴第265章 歸有光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334章 鑽膛炮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37章 水戰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566章 睢陽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463章 紅丸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
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388章 印花稅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160章 掀桌子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163章 吃絕戶第170章 縣試前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170章 縣試前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241章 朕的錢!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005章 破浪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653章 滾雪球第172章 榜一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417章 睿智的作戰計劃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351章 《治安疏》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464章 駕崩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588章 低道德優勢第069章 縣令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431章 蒸汽機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025章 急救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259章 船,倭奴第265章 歸有光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334章 鑽膛炮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37章 水戰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566章 睢陽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463章 紅丸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